你想过没,这场全世界的热闹背后,主办的国家得往口袋里干多少钱,又能捞回多少票子的?
网友们一边骂着“奥运会根本就是个黑洞”,一边又忍不住凑热闹:那咱2008年的北京奥运,是赔了还是赚了呢?
咱先来唠一唠奥运这档生意吧,表面上瞅着就像给国家露脸的金牌机会,运动、文化、旅游都能捞到好处,真心觉得值!
办个奥运就像请全世界来你家开大趴,你得先搭场地、聘大厨、备齐好食材,光是前期花的钱就能让你心疼得直叫唤。
钱呐,赚得咋样?
门票、赞助和转播费能稍微回血,但跟花的钱一比,真的是小意思,简直像是抓了一把沙子。
说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那可真是个“钱烧得噼里啪啦”的典型例子!
因为疫情折腾得不行,比赛拖了整整一年,观众席空得像大荒野,票钱就跟雪球一样,啪的一声没了!
防疫搞得就像水漫金山,安保也是一笔接一笔,场馆维修更是烧钱如流水!
根据日本那边的说法,东京奥运会花了的154亿美元(差不多人民币1000多亿),结果赚回来的只有41亿美元,亏了71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大约500亿!真是白忙活一场啊!
这还算不了啥呢,那些隐形亏损可真是让人捶胸顿足的,比如大家原本指望奥运会能让旅游业热火朝天,结果却冷得像冰棍儿,商家都愁得连眼泪都没有了。
东京的朋友们一看账单,心里那个滋味,简直就像掉了锅里的鸡蛋,四处乱飞!
再说说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真是亏得一塌糊涂,巴西本想着借助奥运会东山再起,结果经济太弱了,场馆都半拉子没钱盖完,只能傻傻地借钱继续撑着。
花了130亿美元,挣了不到40亿,结果亏了90多个亿,换算人民币大概141亿,这把钱扔水里都能游泳了!
奥运会一收场,许多场馆立马成了“蜻蜓窝”,债务还得普通老百姓慢慢咽下去,里约的人光想就脑壳疼!
那奥运会是不是注定要赔钱啊?
其实也不是这么简单的。
1984年洛杉矶的奥运会简直是捞了个盆满钵满!
那帮组织者可真有一手,能把旧场馆用遍绝不砸钱盖新房,居然还拉来了可口可乐和麦当劳这些大老板做赞助,最后赚了2.27亿美元,成了奥运历史上少数的“赚钱范本”!
这好日子毕竟是个特例,大多数奥运会照样是“吃金兽”的真面目。
镜头回到2008年北京,那个时候鸟巢亮得像个大灯泡,水立方闪得跟海面一样,北京奥运会不仅比赛刺激,开幕式简直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我们中国人憋着劲,搞这一场聚会搞得特别闪亮,连老外都无话可说!
这花钱的力度,北京的钱包还摊得住不?
官方说了,办个北京奥运会就花了193亿人民币,这钱包括建场馆、搞赛事、保卫战等等,真是烧钱到天上去了!
这只是一点小玩意儿,放心好了,为了迎接奥运,北京可是大手一挥,把城市整得焕然一新:地铁修得跟蚂蚁搬家似的,一个接一个,而首都机场T3也是从地下蹦出来,城市的马路也被撕扯着变宽。这些花的钱合起来壮观得很,超过2800亿呢!
一算账,花出去的几个数字加起来轻松超过3000亿!这钱数得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一大摊子钱,要咋弄才回来呢?
根据北京奥组委的消息,奥运会的收入达到了205亿,比用掉的193亿多了12个亿,真是太赚了!
就是说,赛事弄来弄去,北京赚了点小小的钞票!
这12个亿好像不算啥,但在奥运会大多数都在亏的情况下,能做到收支差不多,还能带点零头,真是太难得了!
到了奥运会的时候,游人像潮水一样涌来,酒店、餐馆和纪念品店都忙得不亦乐乎,短期赚的钱多得甩手!
跟那三万亿的投入比起来,这点钱简直就是小水滴一个!
北京奥运会究竟是赚还是赔呢?
得看你咋个算计啊!
要是光看比赛的账本,北京赚了12亿,那就算是小打了一场胜仗!
要是把那3000亿的基建费用算上,那简直是“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可是这笔账可不能这么随便算,那些地铁、机场和高速路可不光是为了奥运会的,它们后来十多年一直给北京人带来了好处,助力城市发展呐!
这块“看不见的回报”拿不出真金白银,但对经济的助力可是真心实意的。
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挣钱和赔钱,网上简直是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各种说法都有!
有媒体直接说“北京奥运赚了十几个亿”,把运营收入超出的12亿当成头条,听上去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有些人觉得不太妙,花了三千多亿进去,根本没见到啥利润,简直就是个“赔钱的热闹”生意。
有个外国小报采访了经济学家,结果他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得太夸张了,就拿鸟巢这种超级工程来说,每年维护费得几千万,根本就赚不回来钱。
有些媒体跳出来扭捏着说,鸟巢这些年靠着各种演唱会和足球赛,年入几千万,搞得没那么可怜;水立方也变成了水上乐园,慢慢把本钱捞回来。
究竟是哪位大亨有理啊?
其实大家都有点道理,就看你从哪个方向瞅。
2008年那阵,中国经济像火箭一样飞,奥运会简直是给我们打了个强心剂,让我们的实力在全球瞩目!
就算是黄金也没用。
奥运会给北京留下了不少“宝贝”,就比如地铁4号线、10号线,都是为赛事拼命赶工造出来的,天天拉着几百万北漂上班,成了城市的“血管”啊!
那些肥瘦适中的马路和绿油油的街边,都是奥运会给我们捎来的好处!
这些玩意儿,眼下花钱像打水漂,长久来说就是在炒股,回报就跟喝水一样,慢慢来。
一比起来,东京跟里约的亏损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东京奥运会碰上了疫情,观众一票没,旅游业冷得像冰箱,场馆建好却只能当仓库。
北京正值经济疯涨时期,奥运会像个火箭一样助推,亏点钱照样能扛得住!
鸟巢当年花了43亿,有人觉得这花钱简直跟抬包子似的,但它建成后,不单是奥运会在这儿办,还接着搞田径世锦赛、冬奥会开闭幕式,连周杰伦和五月天都来这儿唱歌,每年光门票和场地租金就能进账几千万,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水立方嘛,后来变成了个水上游乐场,夏天带着小朋友去的游客像赶集一样,不知不觉就开始赚钱了。
这些地方虽然赚不了大钱,但至少不会像里约那样被丢到一边当作烂摊子!
那奥运村可是花了不少银子搭的,比赛结束后变成了商品房,卖得那个火啊!开发商笑得合不拢嘴,政府也在那乐着收税呢!
再说了,奥运会那阵儿,北京的旅馆住得像火锅店的锅底一样热,小吃摊也跟着蹭了不少热度,这些芝麻小利加一块儿也是个大数目。
说起东京,那儿的奥运村也变成了居民区,但因为疫情的关系,卖得忒糟糕,开发商们一脸苦水地喊亏得冒烟!
北京奥运会,没挣到几个大洋,但城市焕然一新,知名度蹭蹭上涨,还给好几代人添了不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