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申办遇冷!国际奥委会主席即将访华,有意让中国继续申办财经头条

当柯丝蒂·考文垂在2025年6月正式接过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权杖时,很多人还在为这个历史性时刻而震撼。毕竟,这是奥委会成立130年来第一次有女性坐上这个位置,更是第一次有来自非洲的领导者掌舵这个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组织。但真正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上任后的首次重要出访目标,竟然锁定了中国。

说起考文垂与中国的缘分,那得追溯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当时还是运动员的她,在那个被称为"水立方"的蓝色梦幻场馆里,拿下了女子200米仰泳的金牌,外加三枚宝贵的银牌。那届奥运会不仅成就了她的运动巅峰,也让她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在体育组织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强大实力。17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在泳池里拼搏的津巴布韦姑娘,如今已经成为决定全球奥运走向的关键人物。

这种个人经历带来的深度认知,在她制定国际奥委会发展战略时显得尤为重要。一位曾经在中国场馆里夺冠的运动员,对中国体育设施的先进程度和赛事组织的专业水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会如此看重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竞争时,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表面上看,全球有超过十个国家表达了申办兴趣,印度、韩国、埃及、南非、卡塔尔、墨西哥、波兰、印度尼西亚、英国、土耳其、智利等国家纷纷表态,场面看起来相当热闹。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这场看似激烈的竞争,实际上充满了各种"但是"。

就拿最积极的申办国家来说吧。印度确实已经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书,甚至还野心勃勃地想要把瑜伽、卡巴迪这些传统运动推上奥运舞台。听起来很不错,对吧?可问题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在让人担忧。根据国际体育设施评估机构的报告,印度目前仅有不到40%的城市具备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硬件条件,这个数字远远达不到奥运会的基本要求。

韩国的情况更是令人唏嘘。首尔原本被认为是最有竞争力的候选城市之一,毕竟他们有着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经验。但在经历了平昌冬奥会的巨额亏损后,韩国政府对于再次举办奥运会变得异常谨慎。据韩国国政监察资料显示,平昌冬奥会最终亏损超过2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让韩国民众对奥运申办的支持率跌到了历史低点。

中东地区的申办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卡塔尔虽然有钱,世界杯也办得不错,但奥运会的复杂程度远超足球世界杯。夏季高达50度的极端气候,以及相对有限的体育场馆数量,都成为申办路上的拦路虎。埃及的文化底蕴确实深厚,但基础设施和资金问题同样严重。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优势就显得格外突出了。不说别的,光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经验,就足以让其他申办国家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体育科技领域的突破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就在去年,中国发布的5G奥运转播技术标准被国际奥委会正式采纳,成为全球奥运转播的新基准。人工智能辅助训练系统、智能场馆管理平台、无人机航拍技术等,这些听起来很科幻的东西,在中国已经是体育赛事的标配了。国际体育科技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体育科技专利申请量上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这种技术优势正是国际奥委会在推动奥运会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的。

考文垂显然深知这一点。作为一个在商业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领导者,她明白国际奥委会正面临着从传统赛事组织向全球体育商业生态运营商的转型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而中国恰好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和资源。

有趣的是,尽管国际社会对中国申办2036年奥运会抱有很高期待,但中国官方的态度却显得相当谨慎。这种谨慎并不是因为缺乏信心或实力不足,而是体现了一种更加成熟的战略思考。

一方面,中国更倾向于将机会留给那些从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这体现了大国的胸怀和责任担当。另一方面,中国也在评估举办奥运会的成本效益比,毕竟现在的奥运会规模和复杂程度比起十几年前有了质的提升。

但这种官方层面的低调,并不意味着中国失去了竞争优势。恰恰相反,这种"不争而善胜"的姿态,反而让国际奥委会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考文垂选择在全运会期间访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全运会虽然是中国的国内赛事,但其组织规模和技术含量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这无疑是观察中国体育组织能力的最佳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全运会就像是一场为国际奥委会专门准备的"能力展示"。

体育外交专家分析认为,考文垂此次访华的真正目的,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推销2036年奥运会申办,更多的是希望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球体育产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对于国际奥委会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竞争,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城市竞争,而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未来体育发展模式的博弈。中国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潜在的主办国,更是奥运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无论2036年奥运会最终花落何处,考文垂的这次访华都注定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体育治理中的地位,已经从单纯的"参与者"升级为"规则制定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的国际体育格局。

THE END
0.【体视界】张雨霏无缘“大满贯”西班牙放弃申办2030年冬奥会如今的奥运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越来越少的国家愿意斥巨资举办这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在过去的20年中,报名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已从巅峰时期的11国,下降到冬奥会只有2个国家愿意申办。 不仅奥运会申办遇冷,如亚运会、青年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申办近年来也频现冷场局面。如2014年,越南政府越南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8/851?>:;9660|mvon
1.申办奥运川渝“抢跑”大湾区长三角不香吗?其他早在2019年的一次论坛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国的的发展,中国有很多城市具有主办奥运会的能力。当时巴赫点名了广州、武汉以及上海。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在2028年和2032年奥运会申办遇冷的情况下,巴赫希望对有能力主办的国家进行鼓舞。 从第一次申奥失败,到现在被国际奥委会点名主办,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pvqjtu1uujnwu14632664/270fxh/kk€ogƒ}u68974@;0ujznn
2.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奥运快报》由中国新闻社、《欧洲时报》社联合推出,是以奥运会为主要报道对象、在奥运会举行期间出版、于奥运会举办地发行的唯一一份华文日报。 《奥运快报》依靠中新社精干的前方现场报道团队、强大的后方编辑团队和《欧洲时报》英国编辑部本土作战优势,以丰富的资讯、独特的策划、美趣的文图,向您展示本届奥运会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1|1813;Tn{ovje8
3.奥运会项目组合多元地域举办模式演绎︱项目组合管理专题依据《议程》提出的“出于可持续性的原因,预选赛和正式比赛均可在主办城市之外的城市或者国家举行”的改革导向,依循项目组合管理原理,奥运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施战略目标明确和资源配置充裕的项目组合多元地域举办模式,是消解其申办遇冷、确保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适宜之举。jvzq<84yyy4djrscrou/exr1owrukyqg14698h:0jvsm
4.世人都知道奥运会的神圣,却不知奥运会的尴尬囧事,着实令人喷饭|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世界上最高的体育竞赛舞台,同时也是生产各项世界纪录的地方,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众多光鲜靓丽的背后,还发生着许多令人感到可笑的事情。 比如说件整个奥运会的大事,奥运会如今遇冷成烫手山芋,奥运会也呼吁中国应该主动申办,这也是奥运会目前最大的尴尬囧事,不过不是历史上发生的,而是现在正在面临的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5;A7a3;jb9@;5826229{3n34ivvq
5.奥运申办遇冷!国际奥委会主席即将访华,准备让中国继续申办|电竞馆国际奥委会去年愁掉头发:申办城市集体玩消失,2036奥运差点开天窗。成本失控是硬伤:悉尼奥运会花59亿,东京涨到154亿,巴黎再创新高。78%的奥运主办城市沦为冤大头,里约马拉卡纳球场废弃成鸽子厕所。上海市民票选调查泼了盆冷水:52%认为没必要再办,70后更喊出“有这钱不如多建体育馆”。广州体育馆群的启示却很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58B9a36h76li982622:=ozs4ivvq
6.奥运会项目组合多元地域举办模式演绎︱项目组合管理专题赛事规模庞大、单一承办城市可利用资源有限以及赛后巨额赤字,使得众多意向承办城市望而却步,是奥运会申办遇冷的外显原因。 2. 2 内在根源 管理资源与管理客体是否匹配是任何事务管理都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二者匹配管理系统才会正常运行,顺利实现管理目标。奥运会的管理自然也要根据管理客体的变化来不断地调整管理资源的jvzq<84yyy4djrscrou/exr1owrukyqg14698h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