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服贸会已经进入倒计了,
除了国家会议中心,
首钢园将首次作为
服贸会举办地之一亮相,
均将在首钢园落地举办。
首钢园会场
首钢园会场共设展览场馆15个,面积约9.4万平方米,新展馆在设计理念上对标国际,借鉴格林威治小镇、达沃斯小镇等特色会展模式,形成“一轴四廊多点”的景观结构。
石景山作为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
体育服务专题展区
将会展出冬季运动板块
喜爱冬季运动的小伙伴
一定不能错过
除了服贸会
同样值得期待的
还有北京冬奥会
为了让大家能够
更好的参与冬奥会
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
一下冬奥知识吧!
8月8号
2020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
中国代表团斩获88枚奖牌
以38金、32银、18铜的好成绩
完美收官
让我们先为运动健儿们点个赞!
东京残奥会将于明晚开幕
小爱也提前祝愿我们的运动健儿
取得好成绩!
“东”奥运过后
马上就是2022北京冬奥会
小爱早已迫不及待
让我们抓紧补充冬奥知识
一起期待我们的运动健儿们
在家门口儿再创佳绩!
今天
咱们就一起认识一下
冬奥最刺激的项目之一
——“雪橇”!
01
雪橇是个啥?
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一种用木料或金属制成的雪上交通工具。种类繁多,一般有无舵、有舵、骑式、卧式、牵引、电动、风帆等多种类型。
冬奥会的雪橇可“刺激”得多,
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有舵雪橇又称“雪车”,
就是咱们上一篇
《冰雪周刊》介绍的项目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现在提起冬奥会的雪橇项目,
一般指无舵雪橇,就是它们。
雪车在第一届冬奥会就被列为比赛项目了,而无舵雪橇出现得比雪车要晚。随着雪橇运动的发展,1948年英国的滑雪者别出心裁地进行了单人雪橇的滑跑,直到1964年,无舵雪橇才基本定型。在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上,这个项目被列入正式比赛,男女分别进行。
02
“姿势”奇特,以快制胜
雪橇比赛是由一或两名运动员
仰面躺在雪橇上,
双脚朝前滑下。没错,是躺着比赛!
在无舵雪橇比赛的起点处,有两个手柄,分别位于赛道的两侧。雪橇运动员抓住这些手柄,前后摇摆,为比赛开始提供动力。
比赛开始时,雪橇运动员将自己推到赛道上,然后立刻用手(戴着钉子手套)划离赛道。
那么双人比赛是什么样的呢?
开始前,是这样:
出发后是这样的:
在冬奥会中,雪橇项目具体分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双人及团体接力。
值得注意的是,
这是一项以千分之一秒
来计算成绩的运动,
可想而知有多刺激。
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橇项目的比赛将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一共将产生4枚金牌。
03
赛道千变万化,赛程刺激无比
# 冬奥赛道标准
雪橇的滑道长1000至1500米,标高差110至130米,由平均倾斜度百分之9至百分之11的13至16个弯道构成,包括左弯道、右弯道、急转弯、S弯道和迷宫等,千变万化。滑道整体呈U形,为了防止雪橇脱离轨道,滑道两侧的护墙高度不得低于50厘米。
雪橇比赛赛道就类似孩子们玩的滑梯,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运动员的姿势都是“躺着”。
但这项运动可比滑梯刺激得多,无舵雪橇一直堪称“勇者”的运动,因为它没有方向舵盘,也没有刹车,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而且在无舵雪橇的比赛中,选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0公里或者更大,其离心力超越5G,相当于你自己五倍的身体重力。
这是什么概念?F1赛场在以200km/h的高速过弯时,也是这种感觉。
所以,雪橇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非常高,从事这项运动要有灵敏的反应、非常强的爆发力和协调性,以确保雪橇的速度和平稳。同时,雪橇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脏功能,可以承受高速转弯时的数倍重力。
中国雪橇队
中国雪橇队起步较晚,于2015年建立。经过多年的跨项训练,这支队伍目前已能跟上世界第一集团。预祝在2022年的冬奥会上,年轻的中国雪橇队可以在延庆赛道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东京奥运已过
是不是感觉还没看过瘾?
半年后
2022北京冬奥就将如期而至
届时
更精彩刺激的体育项目
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
再见东京,你好北京!
目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8月4日,北京晋元桥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两座会徽雕塑已经立起。石景山区阜石路沿线“冬奥景观大道”建设项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就可完工。
还有花语公园、八角新乐园等众多冬奥改造项目,都已悉数完成,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更加便利的运动配套设施。
而市民们备受期待的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也将于年底全线通车。它不仅将服务冬奥,同时也是石景山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一环,为助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