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就是个赔钱的生意东京奥运会冬奥会里约奥运会申奥

你也许不知道,举办奥运会其实就是个赔本的买卖。

从第1届到即将开始的第32届东京奥运会,只有1届奥运会盈利,剩下的全都稳赔不赚。

这就让人非常困惑了:既然是赔本的买卖,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国家抢着要举办?

要知道,因为疫情,本届奥运会将有97%的比赛空场举办,原本预想中高达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的门票收入,将锐减至几千万美元,东京奥组委损失惨重。

而东京奥运会的成本,则高达2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5亿元,由于疫情影响,可能还要再增加28亿美元)。

这个数字虽然比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400亿美元)、2014年索契冬奥会(550亿美元)要少,但也算是个天文数字了,相当于柬埔寨2020年的GDP总量(IFM2020年数据)。

这个成本和门票收入一比,大写的「亏」字。

明知要赔钱,日本为什么还坚持要举办奥运会?

难道举办奥运会能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好处吗?

01举办奥运会的成本问题

其实,面对亏本的奥运会,许多日本人希望政府取消。

《朝日新闻》2021年5月的民调显示,超过83%的日本民众希望东京奥运会取消或延期,仅有14%表示赞同按时召开,其支持比例是除今年1月(11%)以外最低的。

只是,民众的反对并没有改变日本政府决定。

毕竟在现代奥运会刚举办时,主办城市还能承受成本负担。

当时的奥运会主要由一些发达国家来承办:

一方面,这些国家已经拥有发达的经济体、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举办一场奥运会不会对公共财政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电视转播时代之前,奥运会不像现在这样奢侈,主办方也没有通过奥运会来赚钱的想法。

但在20世纪60-70年代后,现代奥运会遇到了一个转折点。

经济学家安德鲁·津巴利斯特(Andrew Zimbalist)认为,奥运会在这段时期内逐渐变成了一场经济上的赌博。

60年代,奥运会发展迅速,夏季奥运会的参赛人数比之前几乎翻了一倍,赛事数量也增加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从1960年之后的每届奥运会都出现了严重的成本超支现象。

学者本特·弗比约格(Bent Flyvbjerg)、亚历山大·巴齐尔(Alexander Budzier)和丹尼尔·伦恩(Daniel Lunn)在2020年9月发表的论文显示,自1960年以来,每届冬奥会和夏季奥运会平均超支172%,根据国家不同,超支比率从2%到720%不等。

1972年,奥运史上首次出现了第一个拒绝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美国丹佛(Denver)。

丹佛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却选择放弃的城市。1976年冬奥会最终改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Innsbruck)举办。

不过,此时,还是有城市热衷于举办奥运。比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Montreal)。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召开。当时,蒙特利尔市长尚·达坡(Jean Drapeau)信誓旦旦地说:

「就像男人不能生孩子一样,奥运会也不可能亏本」(the Olympics can no more have a deficit than a man can have a baby)。

但现实狠狠打脸,这届奥运会亏损巨大。

市政当局消耗巨资修建了奥林匹克体育场,预算为1.45亿美元,实际花费12亿美元,而且需要大量债务融资和赛后维修费用。

1976年,这座体育场的总成本已经达到20亿美元。

蒙特利尔惨败以后,各个城市总算清醒了,不敢随便对待申办奥运的事情。

结果,1979年申办1984年夏季奥运会时,美国的洛杉矶是唯一一个申办城市,其他所有城市都望而止步。

庆幸的是,这届奥运会成功了,不仅成功,而且还成为现代奥运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一改之前国际奥委会官员反对奥运商业化的态度,将商业运作引入奥运会。

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设立金融和市场部门,用于负责奥运会的企业赞助、电视转播和金融投资等,这个举措立竿见影地增加了国际奥委会的收入。

而在萨马兰奇上任后,举办1984年奥运会的美国,也吸取前两届奥运会巨亏的教训,在奥运会中首创商业赞助的「私营模式」。

时任美国奥组委主席——彼得·尤伯罗斯(Peter Victor Ueberroth)将奥运赛事的商业权利竞价出售,规定每个行业限定1家企业赞助,设定最低400万美元的赞助门槛。

很快,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富士等企业成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批赞助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最后盈利2.25亿美元。奥运经济和体育产业就此诞生。

不过,到目前为止,洛杉矶仍然是唯一一个实现盈利的奥运会主办城市。

除了洛杉矶奥运会首次在商业方面的创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84年的奥运会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场馆和设施,没有在建造体育场馆方面透支成本。

洛杉矶奥运会只新建了两个奥运场馆:由7-11公司赞助建设的奥林匹克自行车馆、由麦当劳赞助的奥林匹克游泳馆。

洛杉矶的成功导致竞标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从1988年的2个增加到2004年的12个,这使得国际奥委会能够选择规划最昂贵、成本最高的竞选城市。

此外,1988年后发展中国家的投标数量增加了两倍多。

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渴望利用奥运会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进步。但这些国家需要投入巨资,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本飙升至450亿美元,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成本超过500亿美元,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成本高达200亿美元。

02奥运会主办城市要花哪些钱?

从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来看,几乎所有的主办方都在赔钱。我们来算一笔账,举办一场奥运会,大约需要四部分预算:

(1)投标费用;

(2)与竞赛场馆和奥运村有关的投资;

(3)公路、机场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公共当局在奥运期间提供的运营服务(安全、交通、医疗服务、海关和移民等)。

第一部分预算属于竞标时的预算,无论是否中标,都需要支付。

参选城市在最初申请阶段和终选阶段,分别要向国际奥委会支付15万美元和50万美元作为参选费用。

除此之外,参选城市还要支付制定申奥计划、聘请顾问、宣传和接待国际奥委会成员的费用。

这部分费用对于落选城市来说是一笔巨额沉没成本。芝加哥在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失败时花费了1亿多美元,东京在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失败时损失了1.5亿美元。

主办城市首先要修建一座奥运村,为将近11000名运动员,大约5000名教练和培训师提供住宿、运动训练设施、跑道、举重设施、餐厅、娱乐设施、医院等服务,这相当于建设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村庄。

除此之外,还要有奥林匹克体育场,道路基础设施、电信基础设施等。

以上两项全部加起来费用在5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不等。

比如,2014年索契奥运会超过500亿美元的预算中,有超过85%用于从零开始建设非体育基础设施。

北京2008年花费的450亿美元的预算中,有一半以上用于修建铁路、道路和机场,近四分之一用于环境清理工作。

运营成本占主办方奥运会预算的一小部分,但仍然很重要。

「9·11事件」之后,奥运所需的安全成本很容易达到15亿美元到20亿美元。悉尼在2000年花费了2.5亿美元,而雅典在2004年花费了超过15亿美元。

而这些主办城市花高价新建的设施在赛后却很容易惨遭闲置,这又是一笔隐形成本。

国际奥委会一般要求奥运村配置40000间住宿房间,以及额外15000-18000间客房作为备用房间。

这些房子在奥运结束后的五年内通常会被长期闲置,而每年维护它们的费用需要1400万美元。

对于某些体育场馆来说,同样如此。

悉尼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每年要花费该市3000万美元来维护;

2004年雅典奥运会建造的现在几乎所有都被遗弃了,这些设施产生的成本导致了希腊债务危机。

一些赔钱的奥运会让当地人长期背上债务:

蒙特利尔人在2006年才还清了1976年奥运会的债务,俄罗斯纳税人每年还在支付近10亿美元来偿还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债务。

03奥运会的收益和成本

既然的成本这么高,那奥运收益又如何呢?

迄今为止,洛杉矶奥运会依然是唯一一届盈利的奥运会,对于大多数奥运会来说,随着主办成本不断飙升,收入仅能抵消一小部分支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收入为36亿美元,成本超400亿美元;

2012年伦敦奥运会收入为52亿美元,成本高达180亿美元。

可这些收入大部分却归国际奥委会所有。

20世纪中期,奥运会收入中大约有84.1%直接来自电视和其他媒体;到北京奥运会时,这一比例可能已经高达90%。

而这项奥运会产生的最大笔收入,有超过一半被国际奥委会收入囊中。

变化从1984年开始。

1984年之前,电视转播收入的九成以上归主办方自己所有;

但到1984年及之后的数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逐渐增加对电视收入的控制比例;

到了2006年-2010年期间,国际奥委会对电视转播收入的掌控比例高达51%。

这意味着奥运会直接收入的一半多被奥委会拿走,主办方实际没剩多少。

既然奥运会不挣钱,那为何还有许多国家争着办呢?

一些政治家的理由是,举办奥运能为当地增加就业、发展旅游业、改善整体经济水平。

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却让人怀疑。

首先是增加就业方面。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奥运会创造的往往是短期就业机会。除非主办地区的失业率很高,否则这些工作机会基本都会流向已就业人群。

根据该项研究提供的数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创造了4.8万个临时工作岗位,但其中只有10%为失业群体提供了工作机会。

另一项针对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盐湖城奥运会短期内增加了7000个工作岗位,但这大概只有政府官员承诺的十分之一,而且没有增加长期就业机会。

旅游业方面,情况也十分复杂。

由于奥运会带来了比平时更繁琐的安全检查、更拥挤的人流和更昂贵的价格,因此许多游客反而不愿出行。

历届奥运会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个成功的案例,奥运会之后,巴塞罗那成为欧洲第6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而在此之前巴塞罗那仅排在这个排行榜的第11位。

悉尼和温哥华的旅游业在举办过奥运会后也略有增长。

但在其他案例中,比如伦敦、北京和盐湖城,这几座城市的旅游业在奥运会期间却都出现了下滑。

波士顿国家经济研究局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举办奥运对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有积极影响。但经济学家斯蒂芬·比林斯(Stephen Billings)和斯科特·霍拉迪(Scott Holladay)发现,举办奥运并不会对主办国家的GDP产生长期影响。

尽管举办奥运对主办国家和城市的经济不会产生长远影响,但是奥运会主办国和城市在奥运会后往往会出现经济衰退。

这是由于奥运筹备阶段投资和消费收入激增,奥运会后投资和消费收入相对减少,以及会后大量体育设施闲置和体育设施维护产生庞大的维护成本等原因所导致。

这种现象被称为「后奥运低谷效应」(Post-Olympics Valley Effect)。

历史上诸多奥运主办国家及城市都出现过这一现象。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希腊雅典、巴西里约热内卢。

作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国家,巴西最后支出超过200亿美元,仅里约热内卢就至少承担了130亿美元。

里约热内卢投资建造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大部分都远超预算,大多数场馆在一年后被废弃或闲置:

奥林匹克公园被关闭,其中大部分设施都被垃圾填满,奥运村的近四千套公寓原本打算改建为市民的住房,但最终却被空置。

与此同时,在这场奥运中至少有77000人在施工过程中被赶出家园。

不仅如此,经济和政治局势不稳定,巴西在奥运会之后经历了一系列风波。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在奥运会后被免职,巴西政局陷入混乱,巴西也进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04谁才是奥运会最大的赢家?

举办奥运似乎成为一场稳亏不赚的「买卖」。

不过,在主办方的一片哀嚎声中,却有人笑到了最后。

作为奥运会主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国际奥委会在每届奥运会期间都有惊人的收入。

比如,2001-2004年,国际奥委会收入超40亿美元;2005-2008年,国际奥委会收入达到54.5亿美元;2009-2012年,这一数字飙升到80亿美元。

比起主办方,国际奥委会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不过,国际奥委会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吸金的。

80年代之前,国际奥委会官员们普遍认为「奥运会不是商业交易会,商业化会破坏奥运精神」。

1952年至1972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拒绝一切奥运会商业化的行为,认为企业的游说会影响国际奥委会的决策。

因此,到布伦戴奇退休时,国际奥委会仅有200万美元的资产。而仅八年后,国际奥委会的资产就膨胀到4500万美元。

这多亏了前面提到的关键人物,国际奥委会新一届主席——萨马兰奇。

他将奥运的电视转播权以拍卖的方式出售。1984年,他签署了上任后的第一份转播合同,将卡尔加里冬奥会的转播权出售给ABC,价格超过原来的三倍,整整增加了2亿1750万美元。

之后,萨马兰奇又吸引了世界顶级企业赞助奥运会。这些举措都显著提高了国际奥委会的收入。

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占到国际奥委会收入的一半以上。2001-2004年期间,电视转播收入为2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5%以上。

随着电视普及率的上升,以及国际奥委会对电视转播权收益更大的控制比例,国际奥委会的收入也节节攀升。

面对越来越多的奥运收入,国际奥委会如何分配呢?

官方说法是,国际奥委会会将收入的90%分配给各国奥组委、国家奥委会和单项体育国际联盟组织,用以支持全球和各国的奥林匹克运动。仅剩余10%作为组织的日常管理费用。

国际奥委会为每届奥组委提供电视转播收入的49%和国际赞助收入的50%;

为国家奥委会提供的数额不确定,不过2001-2004年期间,国际奥委会还是向国家奥委会提供了大约3.185亿美元;

除此之外,国际奥委会还会向28个夏季奥运会单项体育联合会和7个冬季奥运会单项体育联合会提供资金,但金额要视各项体育运动在奥运会期间的贡献决定。

尽管看起来国际奥委会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支持奥运了,自己没留下多少钱,但比起主办方动辄面临负债、破产、经济衰退的风险,国际奥委会仍然是「稳赚不赔」的赢家。

05知道会亏,日本为什么还要坚持办?

对于大多数主办奥运会的国家来说,奥运会赔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本2020 年举办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不得不推迟一年,原先的成本估计超过 260 亿美元,是日本申办委员会在2013年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时预计总成本(73亿美元)三倍多。

一年的延期,增加了16亿美元的运营成本,其中包括维护费用,安保措施,奥运村的租金等。

如果日本坚持举办比赛,将会增加9亿美元的新冠预防费用。奥运举办期间,每天大约需要300名医生,400名护士来维护运动员和其他人的身体健康。

到了今年,在开头提到的《朝日新闻》民调中,更是高达83%的人希望取消/延迟奥运。

可对于民众的心声,日本政府的态度模棱两可,首相菅义伟在5月时首次屈服于舆论压力,称政府不会「将奥运会放在首位」。但他又补充说,是否取消最终决定权在国际奥委会。

国际奥委会被甩锅,其实并不冤枉。

因为日本在2013年申奥成功后,和国际奥委会签订了一份《主办城市合同》(Host City Contract 2020)。根据这份合同,只有国际奥委会才有权力确定是否取消奥运会。

取消条件也很苛刻,必须要国际奥委会「有合理根据认为奥运会参赛者的安全严重受到威胁」才能取消。而且,一旦取消,日本不能索赔。

但是,如果日本主动要取消奥运会,就得赔钱给国际奥委会。除了要把国际奥委会资助的7.6亿美元换回去,8亿美元的门票收入也将化为乌有。不仅如此,国际奥委会卖出去的电视转播权,也得赔给转播商。

国际奥委会的创收机制单一,70%以上的收入都靠卖电视转播权来创收。按照国际奥委会与NBC的电视转播协议,从2014年到2032年,NBC将支付高达76.5亿美元的费用给国际奥委会。

如果取消东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得赔钱给NBC,但是钱得从日本出。

一笔笔账算下来,日本只能硬着头皮办下去。

国际奥委会的霸王条款是日本坚持办奥运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日本这么执着,还有一个内在因素在起作用,这也是日本当年申办奥运会的目的。

1940年奥运会,原定在日本东京举办。但由于日本是二战的主要发动国,被取消了举办资格,改为由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

可到头来,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的奥运会以停办告终。

1964年,时隔24年,东京再次成为奥运会的举办城市,由昭和天皇宣布开幕。

这次奥运会让日本国际形象有所改观,刷了一波好感,也对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020年的奥运会主办权再次回到日本东京,这次奥运会也将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它将标志着东京成为亚洲唯一一个举办过两次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日本最初申办2020年奥运会时,是希望借助奥运会,扭转最近十年来日本经济下滑的局面和解决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2011年9.0级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老龄化问题,对韩贸易战等,都对日本的民心和国际形象造成影响。

一次奥运会,可以重振民心,扭转经济低迷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停办奥运会,不仅意味着日本前期的投入打水漂,还会加剧日本已有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日本领导人,几乎在用奥运来赌国运。

不管出于哪方面原因,日本都是骑虎难下,办也赔,不办更赔。

话说回来,日本之后,内卷到这种程度的奥运会,还会有国家接盘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诗说时事】喜迎北京冬奥会开幕贺诗集锦(二)题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伴雪容融,美丽坚强寓意丰。 妆点北京迎远客,虎姿跷勇展雄风。 廖国森 喜迎北京冬奥运 香雪漫天花满城,五环旗下聚群英。 冰壶玉透银光烁,冬日风生紫气横。 虎步锦程开瑞泰,蒲公翔昊播和平。 京华圣火熊熊起,福照寰球朗朗明。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1887217=42B;:7a713?7273>50|mvon
1.中秋团圆惬意浓浓魅力津城花好月圆中秋北方网北方网专稿(记者吴宏 霍艳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时,花好月圆人团圆。今年的中秋节首次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它的到来也显得格外珍贵:在经历了南方冰冻雨雪天气、汶川大地震等灾害的考验后;在成功举办第29届北京奥运会以后;在北京残奥会顺利进行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个和睦、团圆的节日放松一下心情。 又到中秋 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1:85;13902988:38857xjvor
2.科技总结(精选12篇)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国经受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 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广播影视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宣传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广播影视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安全播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数字化推进、新媒体jvzquC41yy}/srpcpvobpnc0eun1j4mg{kxg?oi:6o/j}rn
3.陕西省汉中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落实包容审慎监管与严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5【案例简介】2022年2月,西乡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西乡县赵某某灯具灯饰店内摆放的一款印有北京2022年奥林匹克标志和残奥会第A000020号标志“冰墩墩”图案台灯,当事人无法提供权利人授权使用证明文件,也不能提供购进票据。经查,该灯具店为开拓市场,共购进上述未经北京冬奥组委会授权使用专用标志台灯40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275eql2ko{yuz|v55688293ujvsm
4.如今如何?为何成为奥运场馆的遮羞布奥运会残奥会申奥"鸟巢"在2008年作为主赛场被用于奥运会的举办。在奥运赛事结束之后,耗费巨资修建的"鸟巢"还被用于残奥会等国际的和国内的一些重大体育赛事。 除了体育比赛,"鸟巢"还被明星用于开办大型演唱会。因为可容纳的观众好几万人,政府或者私营企业举办大型活动也用到它,它还担任着公益活动的举行。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GVXRE7I817=>9Q4L/j}rn
5.2幅官方海报!网友戏称为:“塞纳上河图”奥运会残奥会这幅奥运会官方海报居然是由法国插画师乌戈·加托尼(Ugo Gattoni) 手绘完成的,从构思到定稿共花了2000小时。 乌戈·加托尼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巨大的城市体育馆,并以此描绘了一个面向世界开放、色彩斑斓的乌托邦城市。 这张海报由2张海报组成,可以单独看做两幅作品,分别为巴黎奥运会和巴黎残奥会的海报,同时两幅作品还能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V:LJ;NI275>QC^K0jvsm
6.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东京奥运残奥会作为一个运动场馆,鸟巢在北京奥运会后仍然发挥着它作为田径运动场的作用,先后也举行过各种大型的体育赛事,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残奥会,不仅仅是传统的体育赛事,就连某些电竞比赛的决赛也在这里举行过。 除了体育赛事,鸟巢还经常向某些歌星出租用于演唱会的场地,鸟巢的容纳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座无虚席,那将是一场盛大的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DLKD8JI2769M5@50jvsm
7.什么花最能代表奥运精神?必须是它!坚韧自强,永不言弃,说卑贱的都虽说是又一个段子,但日本民众对牵牛花的喜爱不用怀疑。 每年7月6日~7月8日, 东京上野都会举行大型的「入谷朝颜祭」。 一条街摆满了牵牛花供人欣赏和购买。 此前,日本社会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新会徽进行投票,其中以牵牛花变形的设计会徽名列第二,仅次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市松花纹会徽。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887419685>=49a?9:<6936
8.从08到22·向未来|双奥火炬手陈忠伟:永不凋谢的奥林匹克之花|奥运|奥2008年,陕西西安的古城墙上,陈忠伟完成了自己的50米,“我是参加北京残奥会的火炬接力,那一站是充满历史感的西安。”古城墙上,奥林匹克的火种传递。彼时35岁的陈忠伟正是施展抱负的最好年华,“那时是夏天,天也非常热,我记得自己穿着短袖。” 图说:陈忠伟参加北京残奥会火炬接力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I2U88G7817:7FW8T/j}rn
9.孩子们用诗画两支妙笔同时生花,描摹出对冬奥会的七彩印象“加油冬奥会”征集活动全称为激情冬奥会 加油向未来——“我为北京冬奥会加油”主题诗画作品征集活动,由南方日报社主办、南方少年文学院承办、广东省作家协会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进行学术指导,面向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征集以冬奥会为主题的诗歌、美术作品。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4981235d8;;622;/j}rn
10.用凹点区分奖牌用樱花和水代表这些人东京残奥会奖牌都有哪些和东京奥运会奖牌相同,残奥会的奖牌也是来自日本民众捐出的废旧手机和小家电等回收再生而来。 东京残奥会奖牌设计者 松本早纪子:如果运动员们在十年、二十年后看到这块奖牌,能够回想起自己曾经是聚光灯下的主角,想起自己闪耀的瞬间,能够自豪地说,自己是通过不懈努力才站到那个位置,我就非常满足了。 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627>925:7:3>96:6<1
11.【不吐不快】东道主升错自己的国旗,这是什么操作?大家好,又到了每周的吐槽时间。东京奥运会结束了,残奥会的大幕紧接着拉开。U1S1,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奥运会开幕式,不得不说,残奥会的开幕式还是不错的。 但万万没想到,这么重要的场合,居然还真出现了岔子。 在升国旗环节,原本应该横着升起来的东道主日本的国旗,居然竖着就升起来了 尽管工作jvzq<84yyy4uk}fp464dqv4rwdrjuq4crr5ec}f1428219=14:54:B6341utawjyu0nuou
12.冬残奥会花束增加蓝色波斯菊北京冬残奥会明天将开幕,冬残奥会花束也再度引发人们的关注。据介绍,冬残奥会的花束主要花型均为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最大的不同有两处,一是冬残奥会的花束增加了一支蓝色的波斯菊,代表坚强,凸显了冬残奥会的特色;二是花束手柄处印有‘BEIJING 2022’字样的蝴蝶结是黄色的,与北京冬残奥会主色调相呼应,深浅搭配,寓意生生jvzquC41o0mny7hp146346551290exsvgpz`3<54:4>94;3jvo
13.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背后:150位残疾人用600多万针编织而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里,多了一朵小蓝花。 冬奥会颁奖花束由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组成,它们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增加的这朵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 “这朵蓝色波斯菊,体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个创意来自唐占鑫,她是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编织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351817==595;/j}rn
14.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公布金玉齐声《茉莉花》其他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公布 金玉齐声《茉莉花》 □见习记者吴战朝 全国奥运媒体联盟北京专电昨天,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梅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音乐及体育展示标志音乐最终揭开神秘面纱。其中的颁奖音乐完美融合了2400年前的湖北曾侯乙编钟的原声与现代玉磬的声音,形成了“金玉齐声”、“金声玉振”的宏大音乐jvzquC4142690|npc0ipo7hp1j~0q}mgt1812A22:/6719>423;48;50ujznn
15.同人第157期(2015.2)不久前要应对2008的残奥会,选拔运动员时,县残联理事长谢世平专程送他到福州集训,只可惜他的体质太弱,被退了回来。为了不使他因此丧失自信心而颓废,谢世平成了他家的常客,还特意联络县水电局,合资买了一台电脑赠送给他学习,有意让他放飞希望。他们的父母为这孩子真操尽了心,筹资在路边开了一家食杂店,他能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79744=d328>53B<5:0nuou
16.视觉传达中的叙事设计:动态隐喻与升维22.2020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开幕式上,无人机在东京上空表演动态体育图标 5.人人都成为视觉叙事的主角 奥运会作为国际性的超级赛事,因为其参与国众多、语言差异大、政治文化背景差异大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各类图形、标志、海报的设计方面,更加注重视觉传达的本质: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背景语言迥异的各国人员。jvzquC41yy}/f6ftvu4dp8ftvkimg8ftvkimghnphq5lg‚4OVK}NFp6QVm}NF`Iw[Xut[j|ey0nuou
17.北京奥运“花”的秘密6小时从土里送到手里与摆放露天之下的景观奥运花卉不同,奥运颁奖用花可要娇贵了许多,需要用保鲜盒、空调密封车等设备“侍候”。去年12月初,在北京丰台世界花卉大观园内,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正式成立,这里将负责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用花的设计、制作和配送工作。奥运花卉配送中心董事长王茂春介绍,该中心面积为2600平方米,中心已经和jvzquC41pg}t0lhvx0ipo8xrqtzt1jt{wp5pvqjt1461:97381712B<;0unuou
18.“绒线大王”竟是“奥运老兵”?恒源祥20年赞助不言停,目标是可口可乐2020年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服由恒源祥打造 2022年冬奥会巴赫主席等穿着恒源祥定制的礼服入场 2022年冬奥会颁奖花束 20年期货投入靠啥支撑? 此后,一届又一届奥运,恒源祥“越陷越深”。 为了着眼于未来的品牌价值和消费者美誉度而持续赞助奥运,好似期货投入,恒源祥已坚持20年。值不值?有没有想过停下来?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2:5eql2kpenxrrw:::<:3: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