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位获选者公布以艺术设计赋能公益公益文化可持续设计公共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人类创造力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共存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2022年,BCAF一直支持可持续设计前行,成立“BCAF可持续设计公益创投专项基金”,希望促成创新型跨界合作,在提供创投资助金与全方位合作资源的同时,致力于增强项目应对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年度主题为:“公共参与”。

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开放合作是BCAF的核心战略领域之一。“BCAF可持续设计公益创投专项基金”助力中国创意行业的孵化升级。BCAF文化公益创投作为中国艺术行业、公益行业的首个文化公益创投,中国可持续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才资助创投、跨界合作网络,以“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多元化的人文公民社会”为宗旨,秉承“真、善、美,通往更公平未来的道路”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社会创新、先锋活力的资助性艺术基金会和创意平台。

年度申请概况

经过22位评委的专业评审,最终从约90位入围项目中评选出:公共空间设计、公共产品设计、公共平面设计、科技与新媒体设计、青少年创意设计五大资助领域的最佳作品各1名,优秀作品各2名,共计15位设计师/团队获得最终荣誉资助。

诚挚祝贺各位创作者对理想的坚持、切实的付出,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们持续实践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理念,从公共参与的角度汇聚一点一滴的行动力!

最佳作品(1名)

获选项目:BladeMade落叶生

获选团队:Superuse元造

评审评语:

“聚焦风能产业,将工业废料变身公共城市家具,解决可持续问题的同时,让公众参与进来,共建社区空间,优秀的视觉图案和抢眼的造型都令人眼前一亮。部分欧洲已落成项目更是让人看到这个项目的良好前景。”——青山周平,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通过)材料重塑,(元造团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实验性。”——周子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跨学科领域的设计师与研究者

项目简介:

Superuse事务所1997年创立于荷兰。事务所以革新的设计手段以及“开源的”设计方法享誉环球。2016年12月,Superuse China在中国北京注册,并命名为“元造永续设计咨询有限公司”。“BladeMade落叶生”是 Superuse推出的一个风力发电叶片退役后的循环设计项目,同时该项目也是在中国首次落地。他们的设计以社会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经济价值为前提,利用风机叶片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在工程强度、材料稳固、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和标志性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从功能上进行升级使用,使其作为适合的建筑元素,达到创意升价回收的目的。

优秀作品

(2名,排名不分先后)

获选项目:南宁聚宝苑老友花园社区参与行动

获选团队: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绿兔工作室

评审评语:

“(南宁聚宝苑老友花园社区项目)在社区激活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在规模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周子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跨学科领域的设计师与研究者

项目简介:

位于广西省南宁市的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综合条件差、改造难度较大、小区居民结构复杂群众诉求调和难、配套设施及后期管理人力物力需求大等问题。老友花园的设计是分布在社区闲置隙地的迷你空间,通过创造一个大家共同劳作、共同讨论的公共场景,基于花园所营建的空间网络,让花友与邻里之间构建出新的邻里关系,重构人与自然,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下成立的老友议事会,通过与花友共同讨论社区空间等议题,共同促进改造后小区的居民自治与共治,将在项目结束后实现老旧小区的“物质”和“非物质”双提升的未来可持续运作。

南宁聚宝苑老友花可食花园营建合照。

获选项目:巷子里二期·社区公共空间更新

获选团队:一介建筑 Nhoow Architects

评审评语:

“为期三年的城市微更新项目,作为成都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如何通过组合更新激活一个陈旧的社区,随处可见的坡道为全年龄段友好提供便利,社会和市场并行的运营策略,面向青年人的艺术展览,面向老年人的共享食堂,在提供社区服务的同时,为社区注入可持续更新的活力与热情”——青山周平,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巷子里二期)在空间营造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凸显完整性。”——周子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跨学科领域的设计师与研究者

项目简介:

巷子里二期·社区公共空间更新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三巷26号。项目从2018年设计启动到2022年7月完工,一共经历了3期提升过程。从巷子里社区友好空间的2020年落地,到2021年玉林东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服务中心前平台的提升,再到2022年睦林共享食坊、配套用房与广场玉东园的改造更新。作为城市微更新项目,通过分期设计投入使用的过程,设计与功能也能和反馈与时间共同生长。一介建筑团队通过弹性的设计、弹性的空间布局形成边界模糊的社区场景,无论男女老少各种人群各自能享受到自己所喜爱的生活的同时,也能和感受到其他人所喜爱的生活,共同感受到友好与美好。

摄影:张艳。

#02

公共产品设计

最佳作品(1名)

获选项目:“再生纸荧”可持续环保灯具

获选团队:AaaM建筑设计工作室

评审评语:

“纸是人类文化传播的载体,在现代消费中人们更是赋予了其包装的功能,特别是在信息社会,更多的纸箱则充斥在物流快递中,大量废弃纸箱的再生应用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決的课题。此项目以再生纸的设计成为多彩灯具,并以公共艺术装置的形式,传达环境保护信息,广泛的赢得了社会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与消费公众的良好互动,重新定义了共享和尊重环境的新消费价值观。项目主题切合度高,作品完整,其艺术性和创新性对可持续发展中的急需解决的诸多问题有了很好的启迪示范作用。”——陈冬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长

“再生纸变成实用艺术品,具备环保价值,同时亦打造出梦幻氛围。”——陈妍,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专家设计师

项目简介:

itecture as a Medium)是一个由三名香港年青建筑师干2015年创立和领导的设计研究工作室,在国内外均曾领导设计多个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建

筑及设计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上,AaaM Architects一直关注从下而上的社区参与方式和空间公共性的问题,通过建筑设计、社区装置及策展展览等形式,把可持续概念带进公众的生活中。通过探索回收利乐包等废料制成的再生纸材料,运用于充满建筑感的灯具设计当中。

“再生纸荧”可持续环保灯具和回收废料样品

优秀作品

(2名,排名不分先后)

获选项目:材料回收与升级再造护肤品包装设设计、产品替换装设计

获选团队:东边野兽,何一,白焱晶,东边灵感实验室Media_Lab

评审评语:

“通过设计减少化妆品塑料,为产品提供循环使用的可能,产品设计上的表现也令人舒适、愉悦。”——陈妍,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专家设计师

“国际大牌都在研究的“胶囊替换式包装”和“再生材料包装”,东方野兽已把国际概念变成了已量产的实践。这个举动,巧妙的用颜值高端大气的方式解决了美妆日化产业大量塑料包装污染回收的问题。”——赵文静,上海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项目简介:

回收陶瓷再造设计

东边野兽致力于将废料升级再造,赋予其新生命,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在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三到五成的报废率习以为常;超过一百万吨的废弃陶瓷被非法得丢弃在城镇的垃圾堆或村庄中;在中国每年更有超过一千万吨陶瓷被丢弃。通过与景德镇当地工厂合作,运用其“回收陶瓷再生”工艺,对回收陶瓷进行升级再造设计用作面膜霜(景德镇白瓷版)的容器,由90%以上的再生陶瓷制成。

护肤产品替换装设计

在无法完全消灭塑料的当下,更实际的是减少塑料的使用,为产品提供循环使用的可能。于是,东边野兽提出了解决方案——替换芯模式。经久耐用的外壳,搭配以替换芯。与此同时,尽可能减少替换芯的用料,并且保证替换芯可进入到回收系统。

获选项目:城市独居蜜蜂蜂巢系统-MUU

获选者:Frank Liu

评审评语:

“这个项目主题比较特别。饲养宠物、友好环境,有很多办法,但饲养独居蜂很另类。作为小众人群的一种城市生态多样性的友好环境的方式,显得不落俗套。模块化设计源自蜂巢结构,又有创新设计的巧妙。可以观察独居蜂的生长过程,从中领悟自然的生生不息,也可以感受人生的无常。”——贺阳,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原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北京博物馆学非遗工艺美术专委会主任

“城市蜂蜜独居项目用了简单小巧、成本低、实用场景可复制的方式来带动生态多样性。蜜蜂在生物链有着杠杆效应,通过扶持蜜蜂就扶持了生物多样性的繁华。唯独希望我不会被蜜蜂叮了!——赵文静,上海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项目简介:

独居蜂是一种不同于蜜蜂的授粉生物,它对于恢复与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作用。MUU是为大型城市设计的独居蜂蜂巢系统。设计基于生态学研究,通过重新引进适合城市生态的授粉类生物一独居蜂,达到促进城市生物的多样性的目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到了市民参与的意义,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环境或者私人花园使用MUU系统,参与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

摄影:Frank Liu

#0

3公共平面设计

最佳作品(1名)

获选项目:地图上的麓湖史

获选团队:大城小村

评审评语:

“麓湖永续地图是一个充分且立体的公益项目,能很好的调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丰富多彩的创作形式去延续和传承文化理念,让创作不局限于个人和某位艺术家,让文化的参与者成为创作的主题,形式多样,感染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李超,阿里健康设计负责人

“围绕社区内的环保工作,项目通过“语言感知”“劳动感知”“绘画感知”“韵律感知”四个阶段,被激发的青少年的创造力与老人的环保意识和实践有机地链接在一起,既实现了可持续性的设计意图,又充分体现了游戏、体验和感知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左靖,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

项目简介:

大城小村是由一群建筑师&社工组成的青年社会创新团队,致力于驻地城乡社区开展文化营造项目。“地图上的麓湖史-麓湖永续地图”是由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资助,大城小村实施的社会创新项目。成都麓湖社区以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著称。但日益增多的游客也给大面积的湖水和植被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社区中,有一群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的退休老人,默默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好,他们中有中科院退休工程师在社区发起了“垃圾不落地”公益项目,有退休教师致力于清除外来生物入侵的福寿螺,也有来自农村的老支书在麓湖发起社区农场...他们默默无闻却又坚守住自己与自然的那份初心。为了向麓湖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青少年更好的传递自然环保的生活理念,共同发起了“地图上的麓湖史-麓湖永续地图”项目,通过青少年与麓湖老人们的互动“游戏”,创造一个社会设计实验场,在跨年龄代际的身心互动中,让自然环保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自我构建,自发生长。

优秀作品(2名)

获选项目:旗溪生态社区桌游

获选团队:Runrunstudio

评审评语:

“社区生活是最基础的社会生活聚集区“旗溪”生态社区桌游项目致力于打造“健康、美好、可持续”的生态理念,利用桌游的形式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有非常好的可推广性和实操性,对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好的利用借鉴作用。”——关琪,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故宫出版社原副社长

“用桌游的方式激励旗溪生态社区的公益建设可以很好的调动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共同参与,以低门槛的轻松参与方式,促成了人人公益的效果,不仅有利于生态建设,同时构成了大家共同参与的文化氛围。”——李超,阿里健康设计负责人

“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抽离出社区精神形态,以游戏为载体,激发公众对附近空间的情感想象,从而唤起探索当地的行动实践。现实-游戏-现实的转译,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方式,多元立体地呈现了旗溪生态社区面貌和可持续生活理念。”——左靖,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

项目简介:

Runrunstudio的主理人阿润(郭润坤)在践行可持续生活的中山旗溪生态社区进行美育探索和创业三年,受到社区很多的滋养和支持,并感受到人与人在土地上的真诚链接所带来的力量。在过去的两年中,每年元旦之际,阿润都会绘制一版社区的手绘地图,记录社区的成长和变化的过程。旗溪生态社区桌游是过去两年手绘地图项目的延伸,从旗溪生态社区的在地生活出发,设计一款分享和推动“健康、美好、可持续”生活实践的桌游。

获选项目:今天也要重新出发 ——阿籽奶奶

获选团队:公舍文化,333age

评审评语:

“从天性和热爱出发, “素人画家”阿籽奶奶画出了很多自愈愈人的绘画作品。公舍文化和333age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设计,为公众推广了这样的生活哲学——实现自我价值,不在于早晚,以及精神创造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核心位置。”——左靖,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

项目简介:

上海公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跨专业文化公司、333ag是一家聚焦社会设计和品牌设计的艺术工作室。在中国步入老龄化时代的背景下,每一个老年人,从工作和生活的社会岗位上退下来后,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是一个棘手又广泛的社会问题。该项目关注到高龄群体(包括在家妇女、退休人员等)的生活和心理问题,鼓励并协助他们通过艺术的手段,建立起对生活、生命新的热爱。阿籽奶奶本名尹玉凤,在新疆生活六十余年,当了大半辈子家庭主妇,2016年老伴去世后,她的精神也垮了下来,两次病危。在艺术家女儿的指导和陪伴下,她开始学画。从一开始连画笔都握不稳,到后来乐此不疲一天一画。

#04

科技与新媒体设计

最佳作品(1名)

获选项目:《巴克斯花园》

获选者:胡媛媛

评审评语:

“很棒的洞察点!呼吁关注城市高速发展背后,肉眼“看得见”的光,却对环境有着“看不见”的影响,并通过系统的设计思维进行分析与提炼,虚拟与实物的交互创新,以艺术设计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董祺,天猫国际创意设计负责人、创意设计专家

项目简介:

夜间经济的发展让物质享乐主义盛行,随之带来的是光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生态系统的诸多负面影响。作品系统研究了光噪污染对在未来植物群落基因突变和生态系统构建的可能性,并采用传感器交互、数据信号可视化进行污染环境的模拟检测,仿真异变过程,展现未来植物基因表达的形态。

优秀作品(2名)

获选项目:混沌·流动性意识

获选者:胡钰

评审评语:

“作品切入点具备人文主义精神,科技永远不止于效率,更应该成为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与关爱自己的新方式。犹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董祺,天猫国际创意设计负责人、创意设计专家

项目简介:

项目开发了一个基于生物材料的柔性EEG脑电监测头带以及人机互动系统。

以帮助人们更加舒适有趣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更加关注自己,以填补在大流行的背景下缺乏亲密的个人关注和互动所产生的空白。该项目通过一个动态的交互装置将人们的情绪状态可视化。 融合神经科学和纺织技术,使用来自观众的脑电波数据作为input,每一种脑波数据使用一种液体颜色表达,人们可以通过思考、冥想和其他不同的意识状态来控制液体屏幕的纹样(液体流动速度),这些流动着液体的管道仿佛是人类“外在的血管”,它在身体外部对空间给用户一个实时的反馈,此刻人与织物仿佛是共生的生命体。

获选项目:Trash Taker

获选团队:打工人

评审评语:

“作品务实、系统、可持续。通过自然之能回收海洋污染物,既减少能源损耗,也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设计思维系统,作品呈现完整。”——董祺,天猫国际创意设计负责人、创意设计专家

项目简介:

太平洋的垃圾中包含900万公吨的塑料垃圾,其中一部分随着洋流流入周围的港口,危及港口的生态环境。政府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来清理周围的垃圾。

该项目利用自然洋流和渔船引起的海浪进行垃圾收集,不需要电力,并将海洋塑料垃圾制成模块化产品,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港口。

Trash Taker港口垃圾收集解决方案。

05青少年创意设计

最佳作品(1名)

获选项目:《祈福风铃》

获选团队:索玛花小学学生

评审评语:

“该项目是可持续的最为基础的实践。从身边做起,物尽其用,同时结合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增强了可持续的魅力,值得鼓励。”——何晟旻,单向空间执行总裁

项目简介:

索玛花小学是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的重点公益项目之一,位于海拔2100米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山区,是一所纯公益小学,现有学生157名。学校以“以爱育爱,成人成才”为办学宗旨。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会抵挡孩子们追寻美好生活的决心。

索玛花小学三年级学生,摄影:索玛支教老师。

优秀作品(2名)

获选项目:“塑不可圾,生生不息”——绿色环保主题教育

获选团队:湖南师范大学环保小分队

评审评语:

项目简介:

垃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湖南师范大学环保小分队联动长沙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成都善为社区,以拯救“布可希”为抓手,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在周末大厂行中观摩“垃圾大变身”,体悟垃圾处理的科技元素与人文关怀;与环保实业家联线云端,走进“布可希”的前世今生;让“我给垃圾分分类”从课堂走进生活,做环保公益的忠实践行者——让旧物轮回,让生命不息。

获选项目:人行道小天眼

获选者:丁德昊

评审评语:

“该方案虽然在主题上与“可持续”的概念有一定偏差,但同样关注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非常有想象力地给到了设计方案。虽然方案具体执行上会存在一定难度,但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何晟旻,单向空间执行总裁

项目简介:

设计师是一位11岁来自深圳的小朋友,热爱生活,喜欢思考和解决问题,关注科技与人文。非常喜欢动手,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各种创作。交通警察很难对乱窜的电动车进行管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监督管理。 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小设计师设计了一款管理人行道和电动车的机器人警察——人行道小天眼。 它设立在每个路口,能对电动车进行拍摄、追踪、提醒, 它收集顽固乱窜的电动车进行大数据分析存档,由交通警察针对性教育和管治。

评审阵容

公共空间设计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土人设计(Turenscape)创始人、

首席设计师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获得者。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主持建筑师

荣获全球权威奖项:美国Architizer A+Awards餐饮类别大奖、美国建筑大师奖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服务类空间大奖、Award360°年度最佳品牌空间、IAI全球建筑设计最佳设计大奖和银奖、中国建筑奖WA居住贡献奖等。

刘悦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

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

社区花园规划营造领域的资深专家

获得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奖、工作案例多次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编的《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

周子书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

社会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

跨学科领域的设计师与研究者

创办社会创新项目—地瓜社区,获得香港设计中心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大奖、伦敦设计博物馆Beazley 年度全球最佳设计之一。

Iain McKinnon

伦敦大学学院全球残障创新中心(GDI Hub)

联合创始人、包容性设计总监

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创建包容性和韧性城市,通过教学、培训和提供良好实践,影响所有设计师和关键决策者看待和处理人类设计的方式,以表明将残障人士置于设计过程的核心,创建更公平的世界,为所有终端用户创造同样积极的体验,不论能力、年龄、性别、种族或信仰。

公共产品设计

陈冬亮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设计研究实践、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先后创办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设计红星奖、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交易市场,成功组织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北京“设计之都”。

贺阳

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原馆长、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

北京博物馆学非遗工艺美术专委会主任

主导设计北京2008年及2022年的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宇航员服装及装置。荣获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特别奖”等。

陈妍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

专家设计师

杨佳

可口可乐中国企业品牌资产与传播总监

持续致力品牌可持续发展、公益支持与艺术设计的结合。

赵文静

上海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致力于将传统纺织行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为后代人留下”绿水青山";也希望除了为环保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还能带动更多人一起行动,践行"行动改变世界"。

公共平面设计

关琪

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故宫出版社原副社长

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故宫出版社全资子公司,公司依托故宫博物院优秀的专家团队力量以及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致力于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推广,以及主题IP项目的运营。

左靖

策展人、乡村工作者、

安徽大学副教授

创办并主编《碧山》《百工》等多种期刊和书籍,曾在国内外艺术机构策划过多场当代艺术展览和电影展映。2011年后,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建设研究和实践,强调文化创造力和可持续性。

李超

阿里健康设计负责人

从事设计工作17年。IXDC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设计思维专业委员会委员。

马仕睿

平面设计工作室typo_d联合发起人、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成员

致力于公众出版领域的创新设计,希望通过更具普及性的出版行为证明设计应该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审美”,并且用理性的方式来看待和消费现代设计。

科技与新媒体设计

王威

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曾获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并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发改英才”培养计划。

董祺

天猫国际创意设计负责人、

创意设计专家

主导设计过天猫国际品牌资产建设、天猫国际双11营销、钉钉、微软必应等多款互联网成功产品及活动;持续致力于品牌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商业设计与全球化的结合。

杨瑞春

腾讯网副总编辑

在腾讯新闻打造了行业公认的多档高品质视频节目和图文内容,创办了腾讯新闻的年度娱乐数据报告《腾讯娱乐白皮书》、腾讯娱乐年度盛典等,领导国内非虚构写作平台《谷雨实验室》,发起“谷雨之选”,致力于提升非虚构写作和纪录片业界水平。

李东

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

被誉为戏剧影视行业的“金牌制作人”,曾制作作品舞台剧《战马》中文版、话剧《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等,荣获全国话剧⽂化奖话剧⾦狮奖“经营管理奖”,中国话剧⾦狮奖“杰出制作⼈奖”等。

青少年创意设计

何晟旻

单向空间执行总裁

资深媒体管理人,曾任独角兽企业开始吧COO、百越文化 CEO。涉猎综合商业运营、内容媒体、互联网金融等。

沈丹玺

三一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主导开发公益创投、乡村振兴、企业志愿者等项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硕士、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学习者之声首位中国代表、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中国公益学人。

蔡景辉

松赞集团总顾问、首席战略官、

前穷游网总裁、

前lonely planet中国市场代表

张果

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山河万朵」创始人、

北京成名作艺术公司创始人、

当代艺术收藏者

从事公共艺术、雕塑设计、美食行业的创新性工作。山河万朵荣获米其林、黑珍珠等国际行业荣誉。

2022 BCAF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

BCAF ECO DESIGN GRANT

2021年2月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携手国际机构、政府、社区、环保、学术、建筑、时尚、设计、艺术、科技、媒体等领域的40余家杰出机构以及50余位专业评审,共同发起“中国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以“社区营造”为主题,我们收到了来自中国各地的774份申请项目,最终评选出8个最佳作品案例,涉及城市与乡村两个大类的空间设计、视觉设计、产品设计、青年创新等类别。

2022年10月,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了授证仪式、论坛。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合作举办了优秀作品专题展览,与耶鲁大学合作举办了“中国可持续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并编辑专刊;此外又联合财新文化、三联生活实验室、微博公益、腾讯基金会、腾讯CDC、阿里巴巴设计、阿里巴巴公益等合作机构开展了专题报道、直播交流、纪录片摄制、官方推流、广告金资助,与左靖工作室合作“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大展(深圳华·美术馆、上海明珠美术馆),切实推进了青年设计师与商业品牌、智库研究、基金会资助、国际交流等领域的跨界合作。

2022年成立,“BCAF可持续设计公益创投专项基金”。助力中国创意行业的孵化升级。这是中国艺术行业、公益行业的首个文化公益创投。我们支持儿童自然艺术乐园、绿色公共空间、可持续设计旅行、科技可持续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型跨界合作,在提供创投资助金与全方位合作资源的同时,致力于增强项目应对社会问题的公共性。

征集条款条件

关于作品原创性及合法性

1.投稿作品为投稿者本人原创,投稿者本人为投稿作品的作者。

2.投稿作品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不曾为第三方设计使用。

3.投稿者本人承诺,投稿作品不存在抄袭、违法违规、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序良俗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

关于作品的知识产权

1.投稿者本人对投稿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投稿者本人承诺投稿作品与他人没有任何知识产权纠纷。

2.投稿者本人同意,主办方或主办方指定的第三方可以出于宣传本次征集的目的使用投稿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公布最佳设计及优秀设计师作品等),使用期限为永久,且无需为此向投稿者本人支付报酬。

关于作品的商品化

1.在与主办方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协议的情况下,投稿者本人同意主办方对投稿作品进行商品化开发并使用投稿作品生产商品。

关于主体争议

1.投稿者须为投稿作品的所有权人。同一件作品只能由一个投稿者申报,若同一件作品出现多投稿者申报的情况,则相关投稿者需自行协商后确认申报的投稿者及荣誉分配等相关事项的协商方案,否则将视为无效作品。

关于上传信息处理

1投稿者所递交的个人资料仅用于征集评审工作,主办单位将确保参投稿者的个人资料不外泄或作商业用途。

关于征集评审结果

1.评审团由全球行业代表的专家学者组成,将凭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投稿作品进行专业的评选。评审团对评审结果享有最终决定权,本次征集将不受理有关评审结果的上诉。

其他

1.若投稿者本人为未成年人的,则投稿者本人承诺领取资助前会取得监护人同意并向主办方提供身份证影印件及相应证明。

2.投稿者本人承诺对投稿作品保密,直至结果公布。在投稿后至结果公布之前,投稿者本人不会将投稿作品另行投稿或进行公开。

3.若投稿者本人提交的投稿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或投稿者本人违背本承诺书内容的,投稿者本人无条件同意主办方取消投稿者本人作品的参与资格、所获荣誉(如有)、向主办方退回证书和资助金,并承担因此产生的相关法律责任,以及赔偿因此给主办方造成的损失。

THE END
0.【诗说时事】喜迎北京冬奥会开幕贺诗集锦(二)题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伴雪容融,美丽坚强寓意丰。 妆点北京迎远客,虎姿跷勇展雄风。 廖国森 喜迎北京冬奥运 香雪漫天花满城,五环旗下聚群英。 冰壶玉透银光烁,冬日风生紫气横。 虎步锦程开瑞泰,蒲公翔昊播和平。 京华圣火熊熊起,福照寰球朗朗明。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1887217=42B;:7a713?7273>50|mvon
1.中秋团圆惬意浓浓魅力津城花好月圆中秋北方网北方网专稿(记者吴宏 霍艳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时,花好月圆人团圆。今年的中秋节首次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它的到来也显得格外珍贵:在经历了南方冰冻雨雪天气、汶川大地震等灾害的考验后;在成功举办第29届北京奥运会以后;在北京残奥会顺利进行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个和睦、团圆的节日放松一下心情。 又到中秋 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1:85;13902988:38857xjvor
2.科技总结(精选12篇)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国经受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 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广播影视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宣传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广播影视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安全播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数字化推进、新媒体jvzquC41yy}/srpcpvobpnc0eun1j4mg{kxg?oi:6o/j}rn
3.陕西省汉中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落实包容审慎监管与严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5【案例简介】2022年2月,西乡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西乡县赵某某灯具灯饰店内摆放的一款印有北京2022年奥林匹克标志和残奥会第A000020号标志“冰墩墩”图案台灯,当事人无法提供权利人授权使用证明文件,也不能提供购进票据。经查,该灯具店为开拓市场,共购进上述未经北京冬奥组委会授权使用专用标志台灯40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275eql2ko{yuz|v55688293ujvsm
4.如今如何?为何成为奥运场馆的遮羞布奥运会残奥会申奥"鸟巢"在2008年作为主赛场被用于奥运会的举办。在奥运赛事结束之后,耗费巨资修建的"鸟巢"还被用于残奥会等国际的和国内的一些重大体育赛事。 除了体育比赛,"鸟巢"还被明星用于开办大型演唱会。因为可容纳的观众好几万人,政府或者私营企业举办大型活动也用到它,它还担任着公益活动的举行。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GVXRE7I817=>9Q4L/j}rn
5.2幅官方海报!网友戏称为:“塞纳上河图”奥运会残奥会这幅奥运会官方海报居然是由法国插画师乌戈·加托尼(Ugo Gattoni) 手绘完成的,从构思到定稿共花了2000小时。 乌戈·加托尼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巨大的城市体育馆,并以此描绘了一个面向世界开放、色彩斑斓的乌托邦城市。 这张海报由2张海报组成,可以单独看做两幅作品,分别为巴黎奥运会和巴黎残奥会的海报,同时两幅作品还能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V:LJ;NI275>QC^K0jvsm
6.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东京奥运残奥会作为一个运动场馆,鸟巢在北京奥运会后仍然发挥着它作为田径运动场的作用,先后也举行过各种大型的体育赛事,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残奥会,不仅仅是传统的体育赛事,就连某些电竞比赛的决赛也在这里举行过。 除了体育赛事,鸟巢还经常向某些歌星出租用于演唱会的场地,鸟巢的容纳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座无虚席,那将是一场盛大的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DLKD8JI2769M5@50jvsm
7.什么花最能代表奥运精神?必须是它!坚韧自强,永不言弃,说卑贱的都虽说是又一个段子,但日本民众对牵牛花的喜爱不用怀疑。 每年7月6日~7月8日, 东京上野都会举行大型的「入谷朝颜祭」。 一条街摆满了牵牛花供人欣赏和购买。 此前,日本社会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新会徽进行投票,其中以牵牛花变形的设计会徽名列第二,仅次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市松花纹会徽。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887419685>=49a?9:<6936
8.从08到22·向未来|双奥火炬手陈忠伟:永不凋谢的奥林匹克之花|奥运|奥2008年,陕西西安的古城墙上,陈忠伟完成了自己的50米,“我是参加北京残奥会的火炬接力,那一站是充满历史感的西安。”古城墙上,奥林匹克的火种传递。彼时35岁的陈忠伟正是施展抱负的最好年华,“那时是夏天,天也非常热,我记得自己穿着短袖。” 图说:陈忠伟参加北京残奥会火炬接力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I2U88G7817:7FW8T/j}rn
9.孩子们用诗画两支妙笔同时生花,描摹出对冬奥会的七彩印象“加油冬奥会”征集活动全称为激情冬奥会 加油向未来——“我为北京冬奥会加油”主题诗画作品征集活动,由南方日报社主办、南方少年文学院承办、广东省作家协会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进行学术指导,面向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征集以冬奥会为主题的诗歌、美术作品。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4981235d8;;622;/j}rn
10.用凹点区分奖牌用樱花和水代表这些人东京残奥会奖牌都有哪些和东京奥运会奖牌相同,残奥会的奖牌也是来自日本民众捐出的废旧手机和小家电等回收再生而来。 东京残奥会奖牌设计者 松本早纪子:如果运动员们在十年、二十年后看到这块奖牌,能够回想起自己曾经是聚光灯下的主角,想起自己闪耀的瞬间,能够自豪地说,自己是通过不懈努力才站到那个位置,我就非常满足了。 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627>925:7:3>96:6<1
11.【不吐不快】东道主升错自己的国旗,这是什么操作?大家好,又到了每周的吐槽时间。东京奥运会结束了,残奥会的大幕紧接着拉开。U1S1,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奥运会开幕式,不得不说,残奥会的开幕式还是不错的。 但万万没想到,这么重要的场合,居然还真出现了岔子。 在升国旗环节,原本应该横着升起来的东道主日本的国旗,居然竖着就升起来了 尽管工作jvzq<84yyy4uk}fp464dqv4rwdrjuq4crr5ec}f1428219=14:54:B6341utawjyu0nuou
12.冬残奥会花束增加蓝色波斯菊北京冬残奥会明天将开幕,冬残奥会花束也再度引发人们的关注。据介绍,冬残奥会的花束主要花型均为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最大的不同有两处,一是冬残奥会的花束增加了一支蓝色的波斯菊,代表坚强,凸显了冬残奥会的特色;二是花束手柄处印有‘BEIJING 2022’字样的蝴蝶结是黄色的,与北京冬残奥会主色调相呼应,深浅搭配,寓意生生jvzquC41o0mny7hp146346551290exsvgpz`3<54:4>94;3jvo
13.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背后:150位残疾人用600多万针编织而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里,多了一朵小蓝花。 冬奥会颁奖花束由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组成,它们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增加的这朵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 “这朵蓝色波斯菊,体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个创意来自唐占鑫,她是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编织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351817==595;/j}rn
14.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公布金玉齐声《茉莉花》其他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公布 金玉齐声《茉莉花》 □见习记者吴战朝 全国奥运媒体联盟北京专电昨天,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梅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音乐及体育展示标志音乐最终揭开神秘面纱。其中的颁奖音乐完美融合了2400年前的湖北曾侯乙编钟的原声与现代玉磬的声音,形成了“金玉齐声”、“金声玉振”的宏大音乐jvzquC4142690|npc0ipo7hp1j~0q}mgt1812A22:/6719>423;48;50ujznn
15.同人第157期(2015.2)不久前要应对2008的残奥会,选拔运动员时,县残联理事长谢世平专程送他到福州集训,只可惜他的体质太弱,被退了回来。为了不使他因此丧失自信心而颓废,谢世平成了他家的常客,还特意联络县水电局,合资买了一台电脑赠送给他学习,有意让他放飞希望。他们的父母为这孩子真操尽了心,筹资在路边开了一家食杂店,他能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79744=d328>53B<5:0nuou
16.视觉传达中的叙事设计:动态隐喻与升维22.2020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开幕式上,无人机在东京上空表演动态体育图标 5.人人都成为视觉叙事的主角 奥运会作为国际性的超级赛事,因为其参与国众多、语言差异大、政治文化背景差异大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各类图形、标志、海报的设计方面,更加注重视觉传达的本质: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背景语言迥异的各国人员。jvzquC41yy}/f6ftvu4dp8ftvkimg8ftvkimghnphq5lg‚4OVK}NFp6QVm}NF`Iw[Xut[j|ey0nuou
17.北京奥运“花”的秘密6小时从土里送到手里与摆放露天之下的景观奥运花卉不同,奥运颁奖用花可要娇贵了许多,需要用保鲜盒、空调密封车等设备“侍候”。去年12月初,在北京丰台世界花卉大观园内,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正式成立,这里将负责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用花的设计、制作和配送工作。奥运花卉配送中心董事长王茂春介绍,该中心面积为2600平方米,中心已经和jvzquC41pg}t0lhvx0ipo8xrqtzt1jt{wp5pvqjt1461:97381712B<;0unuou
18.“绒线大王”竟是“奥运老兵”?恒源祥20年赞助不言停,目标是可口可乐2020年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服由恒源祥打造 2022年冬奥会巴赫主席等穿着恒源祥定制的礼服入场 2022年冬奥会颁奖花束 20年期货投入靠啥支撑? 此后,一届又一届奥运,恒源祥“越陷越深”。 为了着眼于未来的品牌价值和消费者美誉度而持续赞助奥运,好似期货投入,恒源祥已坚持20年。值不值?有没有想过停下来?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2:5eql2kpenxrrw:::<:3: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