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务员考试报考要求

一、报考者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 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8. 具备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9.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不得报考或取消考录资格的情形

1.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 被开除公职的;

4.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 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6. 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

7. 在职公务员或参公人员(含聘任制公务员以及公示结束被确定为拟录用对象的),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8.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

9.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

三、选择报考职位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报考者还应符合招考职位要求的相应条件。其中,报考“专门职位”“2024年应届生岗位”的要求,详见“报考要求”的“十四‘专门职位’、十五‘2024年应届生岗位’的报考要求”。

(二)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根据公务员法及其有关规定以下情形需要回避: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职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位工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1. 直系血亲关系为法律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关系。(1)自然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2)法律拟制血亲:比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

2.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3. 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报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职位的回避要求,按照上述规定执行。报考者应如实、全面、完整填写可能存在回避关系的所有人员姓名、单位、职务以供回避审查,不得刻意隐瞒,否则可能影响本人录用资格。

相互之间存在回避关系的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的岗位。

(三)曾连续6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难以进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报考公安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应符合《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其中,要害职位的政治考察标准将从严掌握。曾有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经历的,务必在个人学习工作简历栏进行说明。

(四)符合“2024年度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公安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人民警察职位。

(五)符合“2024年度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七)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若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在报名时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且定向生、委培生不得以其在读的学历、学位报考。

(八)注明“考察合格的考生按综合成绩高低依次选择职位”的职位,由设区市或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在考察后组织择岗。因身体原因,无法在指定时间完成体检、考察的,不参加当年择岗但可以保留录用资格。

(九)资格审查贯穿考试录用全过程。凡材料信息不实且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单位有权取消报考者的考试录用资格。

四、年龄的计算规则

本次招考“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是指已满18周岁、未满36周岁,具体计算到日。招考职位对年龄有其它要求的,参照上述方法计算。

五、生源地认定

报名开始第一天常住户口在我省的人员,福建省内高校2022年、2023年、2024年毕业的省外生源和省外高校2022年、2023年、2024年的福建省生源及驻闽部队随军家属,均视为本省报考者,可报考招考范围为“本省”的职位。招考范围限制在“本县”“本设区市”的,按上述原则类推。

备注1. 生源地是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的户籍所在地。

备注2. 符合省内生源地认定条件的省外生源或福建省生源,户籍地可填写为本人毕业高校所在地或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的户籍所在地或部队所在驻地。

六、身份认证要求

考生应通过“闽政通APP”L4级身份认证,方可报名。

七、学历的认证要求

报考者的学历应为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学历。

(一)境内学历

(二)第二学士学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上述要求进行查询认证。

(三)境外学历

持境外学历报考的,或者属于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取得境外学历、学位的,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有效证明材料。

(四)我省“双学位”“双专业”学历

根据《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闽教高〔2009〕9号),经修读达到毕业条件并获得“双学位”“双专业”证书的报考者,在本省范围内承认其学历、学位。

八、专业资格的审核要求

本次招考以《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4年)》作为职位专业条件设置和审核的依据。

(一)填写专业名称

专业以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为准,报考者应只字不差、如实填写。

若所学专业在招生和培养时有专业方向、但未在毕业证书上体现的,应先按照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专业填写,并在网络报名系统的考生信息表备注栏中说明,再按照招录单位要求提供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填写学位类型

职位招考条件有对学位作出具体要求的,报考者应填写本人取得的学位类型。

学位类型以学位证书上注明的为准,报考者应只字不差、如实填写。

(三)专业资格与学历的对应关系

报考者可以使用本人已获得的学历、学位及其对应的专业进行报考;但是,用以报考的专业不仅要符合招考职位的专业要求,该专业对应的学历、学位也要符合招考职位的学历、学位要求。

例1. 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本科及以上”、学位条件为“学士及以上”;报考者应具备“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例2. 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本科及以上”、学位条件为“学士及以上”;报考者应具备“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例3. 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条件为“硕士及以上”;报考者应与具备“文学”专业相匹配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如果,报考者有非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学位,但其“文学”专业所对应的学历、学位仅为本科及以下层次;不符合报考该职位的专业资格条件。

例4. 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本科及以上”、学位条件为“学士及以上”;报考者应具备“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如果,报考者具有“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学位,虽然其本科层次的学历、学位非“文学”专业;符合报考该职位的专业资格条件。

(四)专业资格的争议认定

若报考者所学专业不在《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4年)》中或认为本人专业与招考职位所设专业属于相近相似的,报名时可在报考界面的“备注栏”里填写本人所学专业主干课程名称,并按照招录单位要求,提供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以供审核。

经与招录单位沟通,若报考者对专业资格审查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及时通过网络报名系统的申诉通道对专业资格提出复审申请,由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九、辅修专业的认证要求

“学历类别”设为“不限”的职位,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列入国民教育序列学历的报考者,其专业资格也可以按照本人同时收录在“学信网”“学信档案”版块“学历信息”和“学位信息”栏目的辅修专业信息予以认定。

十、基层工作经历

(一)下列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1. 各类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和村(社区)党组织或村(居)委会的工作经历;

2. 各级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以及劳务派遣等各类非在编人员;

3.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役的经历,在军校的经历;

4.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

(二)下列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社会实践等经历。

2.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3.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实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以上起止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例如,2023年2月到2024年1月,算1年。

十一、2024年应届毕业生

备注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加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的公章。

备注2:已加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用人单位公章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效。

备注3:2024年毕业且可以取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高职扩招人员,视同2024年应届毕业生。

备注4: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文件规定的以当年度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报考者。

十二、招考职位要求的服务年限

招考职位有要求服务年限的,均含试用期。其中:

1. 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其中在录用时的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

2. 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省(市)直机关直属单位在上述县的所有职位,在本县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包括:永泰县;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泰宁县、建宁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

3. 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在乡镇一级的基层站所(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财政所等)职位,在该县本系统乡镇基层站所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其中在录用时的乡镇基层站所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

4. 其他职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5年的,县级及以下机关招考职位是指在本县范围内最低服务年限5年,县级以上机关招考职位是指在本招录单位最低服务年限5年。

录用到有服务期要求职位的,应履行服务期的约定;未满服务期的,不得辞职或申请取消录用,不得报名参加我省组织的公开遴选,也不得调离约定的服务地或服务单位。

服务年限按足年足月计算。例如,2023年2月到2024年1月,算1年。

十三、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在编报考者

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报考应符合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关规定。

十四、“专门职位”的报考要求

(一)报考对象

1.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为2年以上且期满考核合格的我省生源的大学生志愿者)等中央组织的服务基层项目。

2. 我省和设区市统一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

3. 由福建省兵役机关批准入伍,入伍前为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校生或在籍生,服役满5年以上(含5年,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伍放宽至4年),退役时身份为士兵的报考者。

4. 具备下列条件、未报考过专门职位的大学生退役士兵,也可以报考专门职位:2019年以前(含2019年)由福建省兵役机关批准入伍,入伍前为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校生或在籍生,服役未满5年(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伍未满4年),退役时身份为士兵,且在退役或毕业后2年内。

5. 经当地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且符合下列条件的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编在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含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修校、中职校、技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报考本人工作所在地县域内的专门职位:通过设区市统一组织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在本县工作满5年(含试用期)且在本县乡镇单位工作满3年(含试用期);除试用期不定等次外、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近5年年度考核中有1次以上。

备注:参加服务基层项目时的身份,应符合组织实施该项目的省级主管部门对于我省生源的认定。

(二)不得报考的情形

下列情形不得报考“专门职位”:

2. 参加设区市和县(市、区)自行组织实施的服务基层项目的;

3. 通过享受政策待遇(含加分、免笔试等),被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

(三)资格认定

2. 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应提供我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州市东大路36号人才大厦12层1206室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办理身份核验手续,不在福州的人员可以传真方式提交材料,联系电话:0591-87546900。

3. 参加“服务社区计划”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州市鼓东路福建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办理身份核验手续,不在福州的人员可以传真方式提交材料,联系电话:0591-87548463。

5. 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编在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联系所在县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资格认定。

十五、2024年应届生岗位的报考要求

下列对象可以报考2024年应届生职位:

1. 2024年应届毕业生。

备注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加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的公章。

备注2:已加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用人单位公章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效。

备注3:2024年毕业且可以取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高职扩招人员,视同2024年应届毕业生。

备注4: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文件规定的以当年度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报考者。

2.以当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身份入伍且在2023年年内退役的大学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应届生岗位。

十六、纪检监察系统职位的报考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纪检监察系统职位:

1.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以及因犯罪情节轻微被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

2. 被撤销中国共产党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的;

3. 被撤职或者开除公职的;

4.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 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但是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6.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七、公安类职位的报考要求

下列35所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限公安类专业的职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北京警察学院、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山西警察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辽宁警察学院 、吉林警察学院、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上海公安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湖南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西警察学院、重庆警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贵州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新疆警察学院。

政法类院校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安学类”职位。《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4年)》所列“公安技术类”专业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公安学类”职位。

下列情形不得报考公安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1. 公安院校的非公安类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限“公安学类”专业的职位;

2. 根据公安部直属单位统一公开招考录用人民警察及工作人员有关规定,曾连续6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难以进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报考公安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3. 符合“2024年度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公安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人民警察职位。

十八、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要求

1. 曾连续6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难以进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报考此次我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2. 符合“2024年度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十九、机要岗位的报考要求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各专业以及国家指定院校开设的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机要岗位,所有机要岗位均要求5年服务期(含试用期)。

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按照《关于公务员考录中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界定的意见》(人社厅发〔2010〕59号)规定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其中,服务基层项目考生的基层工作经历、服务期的截止时间以组织实施项目的省级主管部门确定的为准。

THE END
0.报考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对年龄有哪些限制?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暂未启动,每年省考报名总会有很多小伙伴咨询有关政策,本文小编就来讲一讲报考条件之一的年龄限制是如何规定的。 说明:以下内容均摘自2023年招考政策,具体请以最新公告为准! 一般职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期间出生),2023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报考jvzq<84yyy4tfp|{0qxh1qyon1~xuƒ4|{z}049752;533h<;579/j}rn
1.如果公务员考试开始取消年龄限制,有什么影响公务员作为一个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热烈追捧,使得报考公务员的考生逐年增加。 一般来说,本科学历以上的学生都可以报考公务员的,但公务员考试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其中一条就是限制报考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最近,网上有消息称:公务员考试或放宽限制,35周岁以上也能报考。对于这一消息,网友看法存jvzq<84yyy4djrsciy/q{l1jvsm1|u|1€zz€4424718873a6864970jvsm
2.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公务员考试网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答: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4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2年10月以后出生)。 jvzquC41yy}/j~fvw0ipo87245522:9148?49==0jvsm
3.公务员考试限制年龄代表建议引发大讨论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了广大网友对“35岁求职危机”的关注与讨论。 蒋胜男的建议,指向的是现行公务员录用规定第十八条:报考公务员,应具备“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的资格条件。 jvzq<84ue0vfqyqg0eun0ls1ID5o4872435159>1e5:66?5/56<23=6:0jznn
4.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于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有关事项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查询。 jvzquC41i|4iwjyw0eun1pzqlkg0l~mg1dq{p7mvon
5.多地公务员考试放宽年龄限制近日,多地发布公务员考试公告。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对于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的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其中大部分地区放宽年龄限制已经不是第一年。今年河南、广西两地首次放宽年龄限制。 多地放宽年龄至40岁 日前,全国多地发布2023年省考的考试公告,在招录条件上年龄的变化引发社会jvzquC41o0mny7hp146356551570exsvgpz`3<5554;95?3jvo
6.多地部分放宽公务员招考“35岁年龄限制”新浪财经已连续数年关注35岁职场门槛吕国泉称要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确就业年龄歧视判定标准增加监管处罚可操作性对各年龄段劳动者给予平等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对用人单位年龄限制的做法加强劳动行政监察和群众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此外吕国泉还建议机关单位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8/285eql2ko{oykz5:6;36;3ujvsm
7.南京人事考试网友情提醒:报考职位的条件及要求、报名资格审核请拨打招录单位的政策咨询电话,招录单位联系方式请下载南京市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录机关(单位)咨询电话后查阅。 南京人事考试网首页jvzq<84yyy4ol{xmu0tfv8
8.多地部分放宽公务员招考“35岁年龄限制”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 03.多地放宽“公务员35岁年龄限制” 对于“35岁就业门槛” 网友们深有同感 许多网友呼吁 “打破‘35岁就业门槛’” 备受关注的“公务员35岁年龄限制” 今年多地有了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 在20余个已公布 公务员报考信息的省份中 jvzquC41yy}/loickn/exr1yz5eg}fkn0jpAri?7:?7:<
9.划重点!2024年甘肃省考报名条件有这些很多人想参加甘肃公务员考试但是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和实际情况能不能满足报名的条件!2024年甘肃省考报名条件包括专业要求、年龄限制、工作经历这些方面!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是2月中旬左右!上岸鸭公考小编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2024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 jvzquC41o0mbqmzp0eun1p|{13<58:590jznn
10.报考2023国家公务员有年龄限制吗公务员考试湖北人事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国家公务员笔试问答信息:报考2023国家公务员有年龄限制吗,更多关于报考2023国家公务员有年龄限制吗,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笔试问答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资讯推荐》》2026国家公务员职位查询等》》国考笔试课程 jvzquC41jd4iwjyw0eun1pp|m1774?=540nuou
11.公务员或要取消年龄限制,35周岁不再是死标准?考生态度两极分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取消年龄限制,这是国家的明智之举。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公务员体系,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和能力;还能够给更多的人提供一个实现自己价值和理想的机会。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公务员职业所面临的优势和挑战。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地提高jvzquC41mct/eqnpc0ipo8wgcf53:;6569ebnu3jvor
12.>>>2025年国考报名选岗流程国家公务员局官网为了帮助考生避开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误区,结合河北考生在25国考实际报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炼系类高频问题并进行详细解答,主要包括: 一、关于报考条件 13.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答: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 jvzquC41if4iwjyw0eun1;5461713?4:78984;3jvor
13.有人大代表建议公务员考试取消35岁限制,躺平心态,不在年龄|公务员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公务员考试逐步开放公务员录用的三十五岁的门槛,广纳贤才,带头消除职场的年龄歧视。这一舆论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同,但是也有网友表示自己35岁前会反对取消年龄,35岁后会赞同放宽年龄。1.取消公务员年龄限制,可以在社会层面促进就业公平,消除年龄歧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9>899:a3ej19@j9;2622:<2624ivvq
14.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公务员考试35岁以下年龄限制中国政库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她说,35岁是一个人做事业最好的黄金年华,也正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很多35岁以上者在二次就业时遇到年龄歧视。不应该有这种歧视。最重要的是看人的能力和认真工作的态度。 jvzquC41yy}/vqjrcrks0ls1pg}tFnycknegq{|ctfe23>>:2;7
15.公务员招考“35岁门槛”松动,风向标意义获舆论肯定南方plus打破“35岁门槛”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招录考试,公务员省考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可以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消除职场年龄歧视的速度和效率。 文章认为,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对社会和企业的“年龄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今,公务员报考对年龄限制的松绑已经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作用,各行各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71455d9<=9847/j}rn
16.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之法律中年龄区分【导读】重庆华图为您提供: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之法律中年龄区分,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点击添加微信领取备考资料】,更多资讯请关注重庆华图微信公众号(CQhuatu),重庆华图咨询电话:023-67518090。 推荐: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推荐: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6本套 jvzquC41es4iwjyw0eun1;5441713:438:?33@3jvor
17.“公务员招考三十五岁门槛松动”话题引关注多地放宽部分岗位年龄近日,“公务员招考35岁门槛松动”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近些年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阅今年多地统一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公告发现,多地公务员招录公告中,已放宽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 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751283:8h322<.5;;549=7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