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残奥会这些身残志不残运动员的后面有更多励志的生命故事!也许是因为我们大学对残疾人支持的悠久传统和与我们实验室合作的我们大学的残疾人田径队教练今年有12个队员代表美国出征今年残奥会的缘故吧,我特别关注今年的残奥会,也祝愿我们的队员取得好成绩!
我们大学是全美最早接受残疾学生,教学楼有轮椅通道和校车有轮椅升降装置的大学。
下面几张是为我们轮椅田径队送行时所照:
我们的队员和教练(右一和左一),这里面估计会有好几个金牌得主。
和我们的金牌教练合影,他也曾经在残奥会上得过金牌,后来培养出多个残奥会冠军。
我的博士生和这位据说夺金呼声极高的小伙子合影。
这张最感人!这位夺金呼声也很高的女队员是我们系的研究生。受到励志鼓舞旁边的小姑娘将来也一定会成功驰骋在未来的奥运会和人生的赛场!
下面照片和录像是今年夏天我们在对这批队员测试和采访时所拍:
对其中几个队员采访得到的最深印象包括:
1.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拼搏的历史,从小时候意外受伤到开始为锻炼身体接触到轮椅运动,到现在成为奥运会选手,一路走来,都很不容易。
2. 阳光!每个人都是阳光十足,信心满满!
3. 都是真正的大学生业余选手!除了一个人是我们系的研究生外,学会计的、传媒的、各种专业都有,且都是好学生,未来社会的贡献者。
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主要取决于:
1.立法。美国自1973年通过的不准歧视残疾人的法案以后,又在1975年通过了保证每个残疾儿童免费享受公立教育的法案。到了1990年又通过法案要求中小学要尽可能把残疾学生包括在正常的教育当中。
2.专业支持。美国的体育专业早早就设有《残疾人体育》的课程和专门的人才培养。也有专业的教科书和为残疾人制定的体适能测验。
看!就连我的《测量与评价》课里也会专门提及与残疾人测定有关的法律和注意事项。
3.社会支持。被采访的这些队员最早知道和参加轮椅运动都是在社区层次开始的。可见社会支持对残疾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由法律保障、专业知识支撑、社会支持的生态环境,让他们从残疾中一步步走出,变得如此阳光自信,并成为能对社会有用和有贡献的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