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通讯员 穗残宣
3月29日,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广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执行理事长陈学军代表第七届主席团作工作报告。报告对过去5年广州市残疾人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亮出了5年发展成绩单。
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
陈学军介绍,过去5年,广州扎实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会同民政、人社、医保部门,建立残疾人基本民生“四道防线”:
一是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二是特困残疾人享受救助供养,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享受日常生活性消费减免;三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津贴标准由2019年的每人每年1980元、2640元,提高到2023年每人每年2340元、3132元,分别提高了18.2%、18.6%;四是分类资助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两个项目的参保率超过90%、95%。
“四道防线”解决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成为残疾人经历3年疫情考验的重要经济依靠。此外,政府资助持证残疾人统一购买了人身伤害综合保险,2.2万人次获得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4.2万人次办理了残疾人乘车卡, 33.3万人次获得了助残配餐服务。
稳定就业残疾人达3.48万人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广州共有1.28万个法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建成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6家,安置417名残疾人就业。全市城镇、农村新增残疾人就业5784人、3162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22.5%、158%。稳定就业残疾人3.48万人。
在促进残疾人教育融合发展方面,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特殊教育两个“三年提升计划”,特殊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自学前班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建立市、区两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成资源教室328间,特教班64个。全国首创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启能班。持续执行《残疾人教育扶助办法》,五年发放扶助资金3347.9万元。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 96%。
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99.6%
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五年内,广州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3.2万件,提供医疗康复资助7851人次,康复训练资助23.8万人次。2022年,残疾人康复服务率99.6%,辅助器具适配率99.8%。此外,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8714户改造任务。
目前,广州市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96个,为6158名残疾人提供集中、居家托养服务。试点开办融托养、康复、就业培训、支持(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2.0版社区康园工疗站。
陈学军表示,过去五年,市残联系统基建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康复实验学校、康宁农场、就业及培训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星安居)、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动工建设,康纳学校项目建设提到议事日程。
残疾人竞技体育得到大发展
过去5年,广州市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赛事17次,获得国际赛事奖牌5金5银12铜、国内赛事奖牌45金34银20铜,打破2项世界纪录、4项全国纪录。
在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广州市运动员获得1金1银。以广州队为班底的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获得银牌,创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称号。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教练、市残体中心陈琦同志和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队员张雪梅、林穗玲(广州运动员)分别担任旗手和火炬手。
建成区级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11个
过去5年,广州着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逐步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法规体系。制定、修订《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广州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辆管理办法》《广州市残疾人康复经费管理办法》《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办法》《广州市残疾人教育扶助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策和制度。办理涉残市人大代表建议6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83件。
全市建成区级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11个,受理残疾人法援案件1023件。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理事会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受理12345工单2041件,处理信访专用邮箱邮件2740件,接待来电来访458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