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日宣布,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3月18日至19日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南方读+注意到,此次会晤由美方发出邀请,中方应邀参加,地点定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
资料图片:安克雷奇市。
此前一天,美国国务院率先单方面宣布了该消息,11日得到中方证实。
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会晤,为何选址阿拉斯加?背后有什么深意?
▍ 地理位置——方便
阿拉斯加处于两国航线中间点
我们先来看看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土地与加拿大接壤,不属于美国“本土48州”。其每年产出全美25%的原油和50%的海产品,是全美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州之一。
事实上,阿拉斯加在飞行方面的地理优势十分显著。由于阿拉斯加属于北极圈,其在飞行和航行上,处于美洲、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从阿拉斯加飞往这些国家的首都的飞行距离都较美国本土更短,美国高级官员出国访问时也因此常将阿拉斯加作为中间“加油站”。
如今,阿拉斯加成为了美国军事部署的重要战略地点,预计将成为美国空军部署最多第五代战斗机的核心区域。
而安克雷奇则是阿拉斯加州的最大城市,是全州政治、经济和商业贸易中心。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阿留申人、美国人、俄罗斯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都居住在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城市。由于处于美洲和亚洲大陆的中间点,许多东西方国家的货运船只都要在此经停,安克雷奇也因此成为了跨国货运公司的重要据点。
在英语中,有“meet mehalfway”这样的表述,直译成中文是“在中间见我”,在实际使用语境中表示双方“为了达成共识,各让一步”的意思。而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则处于中美两国之间近乎中间点的位置,读+君认为,这或许表明了双方处于平等位置展开对话。
▍ 政治考量——中立
远离政治压力,更易为双方所接受
在政治考量上,安克雷奇也较华盛顿更易为双方所接受。
近年来,受本土极端民粹主义,以及美政府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影响,美国官方和民众的对华态度发生变化。从拜登政府角度出发,在华盛顿与中方会面,将引来媒体关注和较大的舆论压力。且别忘了,此前的国会暴动仍未平息——据美联社9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为应对仍然存在的暴力威胁,五角大楼计划延长国民警卫队在国会大厦的部署,时间约2个月。作为延期的一部分,近2300名警卫队成员将留在华盛顿。
对中方而言,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会晤,远离美国本土,这既能满足外交对等的考虑,也能显示出中国坚持自己立场的姿态。因此,韩联社分析,这一选址象征着会议双方将远离本土的政治压力,带有中立意义。
除此之外,安克雷奇还有着与中国友好经济贸易合作的历史。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安克雷奇本地的商会就决定将中国作为商业合作的重点发展对象,前阿拉斯加州州长比利·沃克曾于2017年率当地贸易代表团来中国拓展商贸合作。截至2019年1月,安克雷奇已连续14年在当地举办“中国—阿拉斯加州商贸会议”。经过双方多年的友好合作,自201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出口市场,安克雷奇本地商会曾多次在文章中将对华贸易为阿拉斯加带来的繁荣发展称为当地“龙的十年”。
▍ 疫情控制——得当
曾与中国友好城市携手抗疫
疫情,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相比美国本土,阿拉斯加疫情较轻。据《纽约时报》报道,截至当地时间12日,阿拉斯加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为59689人,是全美感染人数最少的地区之一。
阿拉斯加是全美首个全面开放16岁以上的任何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州。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该州在遏制疫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已有约18.4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占总人口约25.1%,是全美接种疫苗比例最高的州。在某些地区,老年人群体的疫苗接种率已达90%。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发生后,许多美中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纷纷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其中就包括阿拉斯加和安克雷奇。
而随着美国疫情蔓延,中国各地也投桃报李,积极向美国提供防疫物资。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中美两国人民、企业、社会团体都在对方面临困难时伸出援手,在危难之际展现了宝贵的互助精神。而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名不具名的美国资深官员透露,美中官员或将在此次对话中探讨新冠疫情话题。
▍ 聚焦“合作”“对话”“管控”
释放谨慎乐观“探路”信号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曾于2020年7月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建议,中美双方可以一起捋出“合作”“对话”与“管控”三份清单,分别明确“两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需要且能够合作、不应受其他问题干扰的事项”“存在分歧但有望寻求对话解决的问题”和“因难以达成一致,故搁置而管控的难题”。
虽然布林肯日前较为强势地表明“此次会晤不代表美方有进一步沟通的意图”,但这一发言被美媒评论为“管理”美国国内期望值的举动,因为他在此后也表示未排除双方持续接触的可能性。
据悉,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双方曾有超100个定期交流机制,两个之间持续保持良性对话。然而,在特朗普政府执政后期,相关机制却被缩减到不到10个。此次是拜登上台后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会晤,或许能成为两国重新制定和启动定期交流机制的契机。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选择在安克雷奇这一个位置居中、与中国有着长久且良好关系的地点举行,或是双方相互释放出谨慎乐观的“探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