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儿子去了夏令营,夏令营里除了正规员工外,每年都会聘用一些临时工做帮手,我早晚接送,一来二去就和夏令营里的一些员工熟络了。
其中,一个叫Petric的孩子的日程把我惊呆了。
Petric是耶鲁大学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他在夏令一周工作三天、周六上午给邻居家的小孩补习数学、下午在活动中心当游泳教练。Petric之所以打这么多零工,是因为他自己要负责一半的大学学费和全部的生活费。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为啥国外的孩子总能读书、上兴趣班、做志愿者、打零工都不落下,最后也不耽误人家读名校?他们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真的是列to do list、用番茄工作法等技巧就能奏效并且copy成功的么?
深入了解这些牛娃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考藤校、拿金牌、
从竞技比赛到生活能力样样强的孩子
我们总听到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成绩优秀、多才多艺(其中某项技艺还在圈子里掐尖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强,一天好像有48小时能把各种事情做好。
为了获得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资格,她提前一年结束高中学业,将抢出来的一年时间留给冬奥会备战。在欧洲,她一边全情投入训练滑雪技能、一边为美国大学入学SAT考试做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才飞到当地,然后第二天大清早就跑去考场考试。
结果就是既没耽误人家SAT考出1580分(满分1600)的好成绩、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录取;也没影响她在2022北京冬奥会夺得2金1银。
从小时候开始, 陈巍每天就要经历:冰场训练、上学、学芭蕾、学古典钢琴的忙碌行程,也因此,他在 各种花滑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高中因为一次受伤, 陈巍在家休养了半年,他因此意识到自己不能靠花滑这“一条腿”走路,于是开始狠抓学业。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位 在 冬 奥会上获得男子单人花滑冠军、团体赛亚军的“耶鲁学霸”。
此外,华裔混血的芭蕾少女Kayla Mak也是时间管理方面的佼佼者。她每天6点15起床,上学、练舞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有时间做作业,从日常生活起居、学校文化课的安排到给舞蹈鞋缝鞋带、染颜色这些琐事都是自己完成。
训练没耽误、学业没荒废、比赛没少拿奖牌,最后她被有着“艺术界”哈佛大学之称的茱莉亚学院舞蹈系(录取率低于7%)录取。
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学习成绩好、读名校、才艺达到专业Top级别、生活能力超强。能在各方面做得如此出色。促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项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
列好to do list计划自己的一天、
通过类似番茄管理法的工具让自己专注当下。
做了计划却执行不完、
目标就在眼前却总是拖延、
事情很多但不知从何做起、
尝试了各种专注的法子但就想刷手机……
是因为缺乏“土壤”
就拿美国这些读书学艺都不耽误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是只靠一些时间管理技巧练就的,而是背后有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土壤”酝酿。
首先,从学制来说美国中学和国内中学就不一样,美国孩子从中学开始是走班制、国内中学是授课制。
国内的孩子大部分会按照年级被编排在一个教室里,不同的授课老师来教室上课,学生只用等着就好。
而美国的走班制则完全不同,每节课学生要赶到不同教室,去上不同的课,每节课的同学都不一样。每节课之间只有5分钟,所以课间校园里全是匆匆赶路的学生,学生们只有在上午十点才20分钟的休息时间。
走班制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班级上课,更在无形中训练了孩子们管理时间的能力。毕竟孩子要在五分钟内把选课、教材的准备到路线都要提前计划好,否则就会迟到。
其次,美国学生对吃饭这件事不重视。
以前在国内工作时,午休很美好。通常40分钟到一小时,大家在休息区围着餐桌边吃边聊,然后洗完饭盒、还能去公司楼下的奶茶店、咖啡馆买点饮品,顺便晒晒太阳。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特例,后来发现连美国的学生吃午饭也是这么儿戏。
买个三明治一边吃一边往下节课的教室赶;或者两片披萨加一瓶水,七八分钟内搞定。像芭蕾少女Kayla Mak下午2点05分学校课程结束后,在车上随便吃块披萨当午餐,赶往舞蹈室练习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
Kayla Mak的部分日程安排
在我们的文化里,吃饭是一天中的大事,我们要坐在餐桌前,四菜一汤或一饭一蔬荤素搭配好慢慢地吃。而美国的孩子从来不觉得吃饭是一件事,都是“随手”、“顺便”搞定就行了。
此外,美国学生从小就练就了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做作业的习惯。
如果你去美国的幼儿园,会发现不少孩子是趴在地上做“功课”的;如果你去美国的中学、大学,会看到食堂里、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草坪上随地都有做作业、小组讨论的学生。
给美国孩子一个平面,他们就能支起书本电脑开始进入学习状态,而非像很多国内的孩子,需要一个独立的、正规的空间,里面还要摆放好人体工程学的书桌椅才能开始学习。
最后,美国学生的体育和艺术“兴趣”可以成为他们进入大学甚至名校的敲门砖,所以他们更有动力投入。
昨天,好友在群里吐槽她妹妹训自己的女儿钢琴考级的事情。周末就要考级了,小孩子每天被训练的很苦。
我问好友,为啥一定要让孩子学钢琴呢?因为据我所知,她们并不打算让孩子走专业钢琴这条路。好友给出了解释:惯性使然吧。
都 已经学了这么久了,当然是要继续学下去。
因为“惯性使然”、或者为了在升学时让履历好看一些,很多孩子都会被迫学至少一门才艺。
但这门才艺大概率上并不能成为自己未来安身立命的技能、甚至连考大学都不能成为加分项,所以孩子学的很痛苦、家长陪的很痛苦、而且考级结束后,有很多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再碰自己所学的才艺了。
但美国的高校制度不同,孩子从小练习的体育、艺术都有可能为他们叩开象牙塔的大门、或者获得奖学金,减轻家庭负担。
我身边有的孩子通过足球考进大学、有的孩子通过打冰球获得了大学四年减免学费的奖学金。因为回馈足够丰厚,所以家长和孩子们更有动力投入。有了动力,当然会自发安排好生活、学习和训练。
从这五件事做起,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该轻易责怪自己的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差、条理性不好,因为从教育制度、生活习惯、到父母的养育方式,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土壤和机会,去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一,酌情削减孩子的兴趣班、特长班。
除非孩子有天赋、家长有意向往专业道路上培养,否则留下一个孩子喜欢的陶冶情操就好,不必跟风、求多。
网上曾流传过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的图片,
中国的孩子一岁学认字、两岁背唐诗、四岁参加各种艺术班、上学后就是围绕着作业、补习班、奥数转;美国的孩子在每个年龄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家务要承担。
哈佛大学得出的家务对孩子影响的结论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而且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句话,父母越舍得用孩子,孩子长大越有担当。
因为整理床铺、倒垃圾、洗碗而影响学习成绩的孩子,真的是家务的问题么?
第三,改变对“吃饭”这件事的态度。
中餐真的好吃,但也真的麻烦和费时。
在吃饭这件事上,中国的家长确实可以改变一下思路,多掌握一些营养学的知识。三明治、鸡肉蔬菜沙拉之类的餐点做起来便捷、吃起来省事、又有营养,比大费周章去烧一盘红烧肉、糖醋排骨“划算”。
第四,培养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能力。
我上初中后,有了自己的卧室,父母花了不少心思给我挑选书桌、考虑怎么摆放采光好、甚至他们在客厅看电视的音量调多大都有研究。
我相信不少孩子对此都有体会。
因为我们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功夫之外的工具准备好了,才能不影响学习。 但作为学生,最大的工具是自己的“脑子”。
通常来说,孩子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外乎累了、目标不明确、不会这三大原因。家长应该帮孩子解决这三个问题,让他们学会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而不是在外物上下功夫。
有不少家长有“见不得孩子闲”的病,孩子明明已经完成了学习安排,但家长一看到孩子闲着就难受,非要安排点练习题啥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家长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但有个网友比喻得挺对,如果把学习看作是吃饭,家长想孩子身体好长得快,给喂好一点、多一点这个心理可以理解。但你不停歇地给孩子灌饭就有问题了。
让孩子自己安排空闲时间就是在让大脑消化和吸收,在这段时间里不设限让孩子玩耍、发呆、甚至是体验无聊都是他们大脑发育所需的“养料”。
世界级大脑教练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一书中曾说:“若不让我们的大脑有‘心不在焉’或‘厌烦无聊’的时刻,我们反而要付出代价——我们会有糟糕的记忆力,我们会迷迷糊糊、疲惫不堪。”
孩子只有拥有足够多的自由探索、自由活动的时间,才有可能让大脑充分休息,让学习的知识被理解、吸收,让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腾跃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 读书会预告-
听书是假阅读吗?从听读到阅读,家长可以做什么?
怎样才是英文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和顺序?
如何和孩子聊书才有效,才能帮助他更好理解?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如何帮孩子建立阅读自信和能力?
如果您正对孩子的阅读培养感到迷茫,请不要焦虑。
8月30日19:30-21:30,Bonnie读书会栏目再次邀请我们的老朋友ATM英文教学法创始人李宗钥老师做客直播间,带来主题直播“陪孩子玩出良好的英文阅读素养和理解力,家长可以做什么?”为家长们 答疑解惑。
我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英文读写能力提速包”,包含“5000个英文写作技巧+1000 个必备单词(DK出品)+英语语法详解”,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自动领取!(新家长添加小助手后可领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