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第三季!没错,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专业评分网站上有20万余人打分的《爱,死亡和机器人》(以下简称“爱死机”)最新一季,再次掀起了无数热议!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作为网飞力作,爱死机的海报上却仿佛“故意劝退”似的,赫然印着四个字母:“NSFW(not suitable for work)”,提醒我们这部剧不适合工作时间观看。如果编辑自己想摸鱼追剧怎么办?这一次,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把这部剧变成工作的一部分。
01
果断拿下选题
文本比剧集更绝妙?
“剧集周边是不是可以有一部同名短篇小说集?”这是耿辉老师看完爱死机第一季之后留下的评论。他没有想到,三年之后,这个小心愿就实现了。而耿辉老师,正是这两本书的主要译者。
爱死机系列的缔造者是《死侍》导演蒂姆·米勒(Tim Miller)和执导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他们其实早在2008年就想再续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典动画《宇宙奇趣录》(Heavy Metal)的风采,但直到十一年之后,现在这部爱死机才得以问世。高效的视听刺激,狂飙的肾上腺素,用科技还原科幻,还有比这个更酷的吗?
《爱死机》第一季剧照
作为编辑,我们总有从文字角度还原一切感官刺激的冲动。经过一番考察,我们发现,原来第一季的动画内容大多数都有同名的原著小说,而且大都是出自久负盛名的作家之手: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前主席——雨果奖、轨迹奖得主约翰·斯卡尔齐,11次斩获布莱姆·斯托克奖的乔·R.兰斯代尔,首位包揽“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奖”的华裔作家——《三体》英译者刘宇昆……
蒂姆·米勒在访谈中表示,这些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无数的小说,只为能找到不同风格的影视化改编素材,在数百部作品中,他优中选优,最终为爱死机系列敲定了小说底本。有了这样的前期铺垫,才使第一季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在接近50万人评分的状况下,依旧在专业评分网站上拿下了9.2的高分。
《爱死机》第二季评分滑落
爱死机跌下神坛了?
爱死机要死机了?
负面评论之下,我们冷静地分析了第二季的文本,结果发现,第二季底本的故事并不弱于第一季,只是有些文字能传递的内容,影像化后可能没办法完全展现那种精彩。观众们的心理落差部分是由于第一季带来的巨大预期,部分是因为他们没直接读到这些美妙的文本。正因如此,我们更有必要尽快出版这套作品。
事实上,第二季背后的作家阵容是更加强大了,除了上一季的约翰·斯卡尔齐和乔·R.兰斯代尔,又加入了“赛博朋克流派文学导师” J.G.巴拉德、八次获得雨果奖,四次获得星云奖的哈兰·埃里森以及处女作一经问世便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的保罗·巴奇加卢皮。基于以上判断,我们果断联系了版权,同时拿下全三季的原著小说。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翻译工作了。
02
顶级作者×优秀译者
文字背后,有我们看不到的执着
靠谱的翻译对于一本外版书是至关重要的。《爱,死亡和机器人1》的译者耿辉老师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也是资深科幻迷。特德·姜的《呼吸》,安迪·威尔《挽救计划》都是经过他丝滑的译笔传递到中国读者手中。爱死机原著作者之一刘宇昆的作品《奇点遗民》,也是由他翻译的。
尽管耿辉老师一力担纲了第一本书的翻译,人手依旧大大短缺。我们需要几乎同步出版齐《爱,死亡和机器人1》和《爱,死亡和机器人2&3》,整整33篇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需要多人协作才能迅速且高效地完成。
更大的压力,也来自剧集出品方网飞。由于他们的保密协议,第二本书完整的稿件直到今年三月份才可以确定下来,给到我们。因此,除了耿辉老师,我们又邀请了三名译者加入翻译团队:刘壮、阿古和傅临春。其中,刘壮老师负责翻译《坏旅程》《杀戮小队》《被埋葬的穹顶大厅》三篇,阿古老师负责《沙漠中的雪诺》《群》《机器的脉搏》三篇,傅临春老师翻译《冰》,其余篇目继续由耿辉老师翻译。
说到爱死机的翻译故事,其实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
第一季里,华裔作家刘宇昆所写的《捕猎愉快》中有个角色,名叫Yan。作为中华文化里的典型意象,我下意识觉得Yan的中文名应该是“燕”,燕子的灵活与轻盈,也完全符合故事里女性角色的印象。但拿到译稿后,我惊奇地发现耿辉老师将Yan译成了“雁”。耿辉老师解释说,他在翻译之前,阅读了很多网友们对主人公名字的讨论,其中关于“梁间燕”的解读引起了他的注意。究竟是“燕”还是“雁”?出于严谨,他给作者写了封邮件。刘宇昆在邮件中回道:“‘梁’和‘雁’取义来自‘栋梁’和‘鸿雁’。”
一字之差,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多数人以为的“燕”的意象相比,“雁”其实承载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小尔雅·广鸟》称:“去阴就阳,谓之阳鸟,鸿、雁是也。”鸿雁极为守时,且飞行时保持队伍整齐,长幼有序,更多彰显的是一种伦理和秩序, “雁”和我们刻板印象中的“狐狸精”式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从而在小说中形成一种反差。一字之差,也许会在读者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理解上施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
还有一例是约翰·斯卡尔齐的《潜在未来的信函1:或然历史搜索结果》,在这篇中出现了“马尔科姆·埃文斯”这个名字,它可以对应的历史著名人物有多个:英国的法律学者、英国著名的游戏编程师,还有甲壳虫乐队的经纪人和私人助理。耿辉老师在翻译的时候觉得这篇非常具有极客气质,所以猜测是游戏编程师,但是在亲自向作者邮件求证之后,发现原文说的马尔科姆其实是甲壳虫乐队的经纪人。这种猜测-求证的过程,或许也是翻译乐趣之一吧。
其他的翻译老师们也有一些趣事。
第一次读第三季的故事时,尼尔·亚瑟的《坏旅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着船上的权力易主,主人公水手托林的形象逐渐黑化(原著小说的情节和动画有较大不同)。和残忍的“死神多足兽”比起来,更令人感到恐怖的还是诡谲的人心。在翻译中,刘壮老师为了能准确地还原故事,动笔之前先是详细地将船舱的布局整理出来。
刘壮老师整理的船舱位置图
文中涉及的几个词的翻译也让刘壮老师绞尽脑汁。特别是在怪物thanapod到底是什么东西的这个问题上,我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初步判断怪兽的形态类似虾和螃蟹之后,我们在“死神皮皮虾”“死鳞兽”“死神多足虫”等多个选项中,最终选择了“死神多足兽”。第三季的动画中,当怪物以一个螃蟹的形象爬出水面,我俩都大跌眼镜,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讨论,还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第三季播出之后)
关于thanapod、Cerval和jable的翻译,刘壮老师也请教了原作者尼尔·亚瑟,并发现法国译者也问过相同的问题。
根据尼尔·亚瑟的解释,原文中Cerval是海神的名字,和cervix(子宫颈)相关,是孕育万物的起点。据此解释,刘壮将其译为“生渊之主”,意即生命深渊的神;jable是jade(玉)和sable(貂)的结合,和动画中的“玉貂鲨”翻译不同,刘壮老师运用了谐音和意译结合的译法,将jable翻译成“珍宝鲨”,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还有一位译者,阿古老师,也贡献出了他独到的翻译思路。
阿古老师非常认真。他刚拿到稿子,就在上面圈画起来。
阿古老师的翻译手稿
阿古老师推崇义素翻译法,即“在充分精读的前提下,尽力去融入人物的角色,努力去观察纸面无法容纳的各种隐藏义素和情素,斟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错位之处,从而使翻译获得一种更强的活力和更多一点的自由度”。
一开始,我还觉得他的表达有些云里雾里,直到我读到“代达罗斯羽流”时,才深感这种翻译带来的意境。如果是我翻译,很可能会把Daedalus’s plume翻译成“喷射流”,因为它是指横亘在木卫一上空的那道巨大无比,奋力向上喷射,又落回木卫一表面的硫磺喷射流。然而阿古老师则从代达罗斯的希腊神话背景入手进行翻译。代达罗斯是伊卡洛斯的父亲,而伊卡洛斯就是那个插上自制翅膀飞向太阳,结果接近太阳时,由于粘合翅膀的腊熔化,不幸摔死的梦想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将喷射流翻译成“羽流”不仅贴切,而且更有意境。
03
极简设计
一场关于爱、死亡和机器人的梦
如果说翻译呈现的是爱死机系列的佳肴本身,那书的装帧则是精巧的食器,负责把这些佳作优雅地端到读者们眼前。
“爱,死亡和机器人”系列书籍的护封保留了网飞的海报设计质感,在灰色的背景中用亮眼的颜色勾勒出代表爱、死亡、机器人这三个极简扁平风格的图标。
内封采用丝网印工艺,凸显白色图标。封四则选用了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字,来呼应书名中三个主题。以《爱,死亡和机器人1》为例,其摘录自《秘密战争》《鱼出现的夜晚》《捕猎愉快》这三篇文章。
关于爱:
他们战斗的初衷跟自古以来的所有士兵都一样,他们为彼此而战。
选这 句是因为《秘密战争》中战士的无畏打动了我,特别是这句,让我意识到无情的战争中,牺牲的肉体里曾经都燃烧着深沉而炽热的爱。
关于死亡:
乔·R.兰斯代尔笔下的世界光怪陆离却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高草》还是《鱼出现的夜晚》,那种诡异但诗意的美总是能在我的梦里重现。所以,在第一本书的封四,我选用了《鱼出现的夜晚》中的结尾:
不见鱼。 不见鲨。 也不见老人。 还是刚刚的夜晚,只剩下月亮和群星。
这是一场梦幻而静谧的死亡,它属于这个黑夜,彷佛人和鱼跨越亿年的通灵。
关于机器人:
我浑身一颤,明白她指的是什么。古老的法力恢复了,但是旧貌换新颜:不再是皮毛和血肉,而是金属和火焰。
刘宇昆 的《捕猎愉快》是内核上最具中华古典美的一篇:机器带来了传统文化和新思想的割裂,我们钦羡梁雁之间的感情时,也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不会随着时代而终结。
04
关于特装版:
我足以与你相配
现在市面上的特装本很多,爱死机系列虽然尚未沉淀为经典名著,但它鲜明的特色让我们能感受到它经典化的潜力。这些天马行空却又深邃无垠的故事,非常适合用张扬不羁的设计语言去表达。
我们的设计师韦枫老师建议用镭射纸作封面,这一点得到了编辑部一致的肯定,但书口用什么元素呢?
在设计特装本的时期,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处捕捉韦枫老师的身影,只要听到韦枫老师的动静,我都会闻“枫”而动,询问设计进度。说起来,还因此闹过笑话。
我先是愣了一下,几秒钟之后我才反应过来,真相原来是:
没想到当天晚上,韦枫老师就提出了他的设计方案,而且一拿就是两个——“赛博星闪”和“深渊幽灵”。
“赛博星闪”象征着知识与灵感,犹如点点星光,在流光溢彩却又无法捉摸的未来世界留下美好印记。“深渊幽灵”象征着人类对未知的凝视:黑色既可以是星空,也可以是我们自己。在华丽的科技生活背后,该设计强调了对人类自己和技术理性的反思。
“深渊幽灵”和“赛博星闪”概念图
光是设计概念图还远远不够,印厂能不能把概念翻译成现实,涉及工艺的选择和尝试。两本封面镭射纸先两次套印UV印刷白墨,再UV套印专色橙,书口都采用了丝网印刷活力橙标志,其中“深渊幽灵”特装版采用全镭射覆面,三面书口喷黑;“赛博星闪”特装版整体镭射质感,书口采用电化铝工艺呈现点点星光。
韦枫老师和爱德厂研发部的技术专家探讨工艺
“深渊幽灵”实拍图
“赛博星闪”实拍图
特装版一经推出,果然击中无数剧迷和书迷的心,连我们编辑自己,都忍不住下单各买一本珍藏。为了回馈大家的热情,我们还设计了“机器的脉搏”镭射贴纸,记录下同名原著中的美妙诗句。
“机器的脉搏”镭射贴纸
这就是爱死机系列书籍诞生的故事,和剧集的余温未消一样,这个故事还没讲完。真正与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故事的,是我们期待着的,无数读者们的反馈。
未来并不是只有一条时间线,在鱼出现的夜晚,在“冰河时代”的生命交替中,在“梅森的老鼠”的王国里,在木卫一的代达罗斯羽流中,我们也许会懂得:爱或许比死亡更冷,但会比机器,更永恒。
点击下图可以购买
四种版本可选:
平装版《爱,死亡和机器人1》
平装版《爱,死亡和机器人2&3》
特装版《爱,死亡和机器人》
(123合集,“深渊幽灵”或“赛博星闪”款)
【直播预告】
《爱,死亡和机器人》
编辑讲书会
6月15日(周三)19:00
主播:
《爱死机》编辑 Tom
《爱死机》营销 伊夏
直播平台:
做書 视频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