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wenyujiazhiguan
2023年,对文娱市场来说,是充满不确定性,又生机勃勃的一年。
复苏与唤醒,伴随着磕磕绊绊。
一些固有的规则被打破重建;一些刻板偏见被推翻;一些赛道被拓宽;一些好故事被发现;一些新面孔被看见;也有一些人,我们不得不与他们说“再见”……
2023年,一场我们共同做过的“梦”,一张即将成为历史封存的卡片。
就在跨入2024之前,让我们再次回望,那些留下痕迹的瞬间。
一月
市场信心
被《狂飙》点燃
2023开年,《狂飙》的高开高走让市场欣喜的看到,尊重观众、尊重艺术、尊重市场的作品终将收获相应的回报。在央视八套的收视率峰值破3;爱奇艺站内热度值首次破11000,超越了此前所有“破万”爆款剧;豆瓣一度突破9分,豆瓣热门书影音榜一度超越《流浪的地球2》《满江红》夺得冠军。这样的成绩侧面印证了,《狂飙》以一骑绝尘的姿态成为2023年第一部现象级作品。
抖音直播间里,老歌手们正在“集体翻红”
视频平台向共享账号“灰产”宣战
二月
史上第二牛春节档
总票房突破67.58亿元,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
中国电影经历寒冬和疫情后不仅触底反弹,还一飞冲天。压抑已久的观影需求在兔年春节集中释放,七天,六部影片,67.58亿,1.29亿观影人次的成绩,再次证明了中国电影强大的向上生命力。2023年春节档也被看作是近几年在类型多样性上最强的一届。
ChatGPT横空出世
视频号成腾讯的希望
虽然才刚满三岁,但“争气”的视频号已经成为马化腾口中的“全村的希望”,这意味着它不仅要逐渐承担起养家的重任,更要能扮演起“提携”兄弟业务的关键角色。毕竟,目前微信正在举全平台之力向视频号倾注流量,为此不惜一再压缩订阅号的生存空间。
三月
Q1综艺,重整出发
过去的一年里,降本增效成为各视频平台的核心关键词。降本所带来的产量下降,并没有影响内容质量的提升。据云合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综艺豆瓣平均评分达到7分,其中8分以上作品占比27%,较去年同期增长12%。在视频平台为内容去水分的同时,我们看到综艺节目不仅为用户提供着娱乐价值,也为社会提供积极的导向与价值观,在产品的创新探索过程中摸索更具时代感的“爆款方法论”。
“中文版ChatGPT”文心一言上线
李彦宏通过演示视频展示了文心一言在文本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与多模态生成等方面的能力,却并未测试其在多轮连续对话、上下文语意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表现,通常这些才被认为是ChatGPT的突破之处。
文心一言在文本生成、世界知识等方面的表现则令人惊喜,虽然很多时候生成内容的深度与精细程度不如ChatGPT,但更多是由于训练过程中语料质量的限制,后续可以实现进一步提升。
四月
淄博,被谁烤火?
谁也没想到,2023线下消费被一个小城带火。
今年春天,山东小城淄博在一片烟熏火燎中,彻底出圈了。从短视频平台到社交媒体再到主流媒体,“淄博”和“烧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被看到。在没有任何营销策划的前提下,一座城市因为特色餐饮而被大众所关注,话题不断升温。看到出圈的势头后,地方政府迅速做出反应,还推动了以烧烤为核心的延展旅游业,比如八大局早市、唐库文创园、文昌湖、海岱楼钟书阁等。
华为音乐俘获2亿用户
内娱选秀团消亡
4月25日,内娱最后一个限定团INTO1宣布解散,至此,内娱的选秀团已经全部解散。
随着内娱最后一个限定团INTO1宣布解散,内娱的选秀团已经全部解散。从“偶练”到“青你”再到“创造营”,选秀节目创造出的一个个偶像团体,几乎都是针对粉丝群体进行开发和运营的,商业变现的核心也是粉丝群体。
五月
线下演唱会醒了
粉丝的梦却碎了
沉寂3年后,线下演唱会市场迎来 “报复性”复苏,从天王天后、顶流巨星,再到新生代人气歌手,今年都不约而同扎堆开启了巡演。
五月天时隔四年在北京首开演唱会的门票,刚开票,做足抢票攻略苦练手速的粉丝,依然眼睁睁看着多个平台门票瞬间售罄。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一些黄牛手握多张门票,在网上堂而皇之加价兜售。不仅五月天,周杰伦、薛之谦、李宇春、张杰、华晨宇、张韶涵等几乎每场演唱会都是开票秒无、人人求票。
小红书618首秀
第一次参加618的小红书,虽然不是电商“小白”,却属于“618“新手”。在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的驾轻就熟的套路里,入局直播最晚的小红书,直面“迎战”的压力显然不轻松。5月,小红书在上海举办了618买买节预售启动会,并宣布平台将通过达人直播、店铺直播、商品笔记、笔记带货、商品搜索、商城等多个交易场域,全域参与618。
六月
古装剧“涅槃重生”
QQ音乐会员涨价
B站“去二次元化”进入阵痛期
七月
总票房破51.2亿
史上最强“上新”端午档
2023年端午档电影总票房达9.09亿元,超过2016年端午档的8.44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二,距离中国影史最高端午档2018年的9.12亿元票房只有一步之差。作为暑期档“前哨”,端午档期的佳绩无疑为电影市场提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给下半年的票房冲刺鼓舞士气。
27岁的《碟中谍》拯救好莱坞
作为今年暑期档最重要的好莱坞大片之一《碟中谍7》,是目前影坛为数不多的“特工电影”,在7 月的内陆引进片市场,《碟中谍 7》也几乎已经成了独扛大梁的存在。
然而好莱坞电影走进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堆特效,完全无视了故事的深度。不思进取的四段剧情:介绍-受挫-奋起-打完,再套上一些套路的主题,简直就是美式样板戏大集合,无休止的致敬,充满了说教、回忆、沉重的意义,让人昏昏欲睡。
八月
短剧涌向小程序
2023年开始,短剧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
快手二驴直播“被绑架”,遭永封!
一条视频涨粉300万,线上旅行社火了!
妙鸭横空出世
九月
“哪里贵了?”
9月初有网友翻出李佳琦之前直播时阴阳怪气模仿网友的视频:“花西子越来越贵了!”“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龚宇:AIGC将引行业发生大变化
短剧出海或成就第二个TIKTOK
十月
黄金周,半个中国都在路上
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这个假期共有8.26亿人次参与旅游活动,总消费达到了惊人的7534.3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此期间,每位游客的人均消费达到了912.14元,这一数字无疑刷新了历史记录。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据交通运输部节前的预测,这个黄金周假期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0.5亿人次,日均达2.57亿人次。这意味着,大半个中国都在路上。
10天涨粉100百万,于文亮再创“流量神话”
十一月
2023最佳港剧出炉
11月22日,正在优酷热播的《新闻女王》豆瓣开分7.9,两天内接连飙升至8.2,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港剧,这也是优酷提出“新港剧”,与TVB、寰亚、邵氏等资深港剧制作方达成合作后,推出的又一部爆款。
《新闻女王》对于“一心搞事业,拒绝恋爱脑”的坚持,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几乎每一个重要女性角色都目的明确,不耽于男女情爱,唯一目的就是坐上黄金时段的位置。剧中塑造的既清醒又独立、有野心有魅力的女性群像,令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相比一些国产剧“傻白甜”的套路人设可谓是降维打击。
双11明星直播间英雄榜
十二月
《繁花》上线
口碑两极分化
就在12月27日,王家卫导演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正式在腾讯视频上线。作为王家卫的电视剧处女作,《繁花》从立项开始便颇受关注,再加上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大咖助力,成为腾讯2023年压轴大作。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品播出当晚就出现口碑两极分化的现象。电影质感本应是《繁花》的优势,但因为过于强调质感忽略观剧体验。《繁花》偏暗的画面,对移动端用户而言效果差强人意。第一集情节交代模糊,导致部分观众弃剧。目前来看,观众槽点集中在《繁花》剧情悬浮,整体不接地气,过于强调神秘留白,有观众表示“”。
五月天疑似假唱
事件源自有粉丝投稿称五月天11月16日上海演唱会疑有假唱,B站博主“麦田农夫”用专业软件对上海场的音频做了分析,认为12首“抽查曲目”中,有5首“假唱”。12月4日下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回应,相关演唱会的原始音视频材料已在鉴定中,是真唱还是假唱,需等文旅局会及时公布结论。
12月4日,五月天经纪公司相信音乐才对外回应“没有假唱”,并表示会对造谣者进行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