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金牌无数,是为国争光的体坛英雄,却一次次深陷漩涡和争议中,雪上加霜的是WTT排名的“霸王条款”也让陈梦在身心乏累,最终退出排名。
一直到陈梦重新官宣复出,邓亚萍的一句肺腑之言,众人这才知道陈梦光鲜亮丽的背后所承担的压力和真实处境。
01“霸王条款”
2024年,对于陈梦来说是难忘的一年。
彼时的她刚在巴黎奥运会上成功卫冕女单冠军,本该迎来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谁曾想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常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留下的旧伤,在巴黎奥运后集中爆发。
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让她连弯腰捡球都疼得冒冷汗,肩袖损伤更是让她的反手发力频频受限。
无奈之下,她连续退出了3场WTT系列赛事,只想好好养伤,为后续比赛蓄力。
可谁能想到,伤病的痛苦还没缓解,罚单就先来。
根据WTT的规则,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每年必须参加至少12项赛事,缺席一场就要面临5000美元的罚款。
3场退赛,意味着陈梦要缴纳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的罚款。
这笔罚款让很多网友替她鸣不平:
“运动员受伤休养天经地义,凭什么还要罚款?”
可规则就是如此冰冷,它不管你是不是带伤作战,不管你是不是刚为国争光,只看你有没有按时出现在赛场上。
对于陈梦来说,罚款金额事小,身体的承受能力才是关键。
30岁的年纪,伤病恢复速度远不如年轻选手,强行参赛不仅可能影响成绩,更可能导致旧伤恶化,甚至提前终结职业生涯。
在反复权衡后,2024年12月,陈梦做出了一个震惊乒坛的决定——和樊振东一起宣布退出WTT世界排名。
这个决定在外人看来或许冲动,但对她而言,却是唯一的自保方式。
退出排名,意味着不用再被强制参赛规则束缚,不用再用身体换积分,可以安安心心地养伤、训练,为自己热爱的乒乓球再拼一次。
02现实的压力
2025年7月,一直甚少有动静的陈梦突然传来,正式宣布复训的消息。
消息一出,瞬间有人欢喜、有人期待,也有人质疑。
很快针对陈梦的争议便就此传开
“都31岁了,还能打得过孙颖莎、王曼昱这些年轻人吗?”
“积分清零,要从资格赛打起,太不划算了吧?”
“签了黄晓明的公司,还开了乒乓球学校,是不是心思早就不在赛场上了?”
也不怪网友这样想,毕竟体育竞技本身就残酷的,年龄更是每个运动员都绕不开的坎。
尤其乒乓球对于运动员的要求就更为的严苛,它要求运动员对反应速度、爆发力都要,31岁已经算是“高龄”。孙颖莎比她小7岁,王曼昱比她小5岁,年轻选手的体能优势、恢复速度,都是陈梦难以企及的。
更让人揪心的是她的伤病。
复训期间,陈梦每天都要经历“痛并快乐着”的训练:早上6点起床进行体能训练,为了增强核心力量,平板支撑、臀桥等动作一做就是几十组,每一组都要忍受腰椎传来的刺痛。
上午的技术训练中,她要反复打磨反手技术,肩袖的旧伤时不时会隐隐作痛,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推挡动作,都会让她眉头紧锁。
下午的对抗训练更是高强度,和年轻队员打满五局后,她常常累得连抬手擦汗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坐在场边大口喘气。
但对于陈梦来说,只要拿起球拍,一切便都值了。
可热爱终究难敌岁月。复出后的首场友谊赛,虽然她3-0获胜,但懂球的观众能看出,她的移动速度比巅峰时期慢了一些,关键分上的爆发力也有所下降。
这就是31岁的陈梦要面对的现实:她可以凭借丰富的大赛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战胜普通对手,但面对孙颖莎、王曼昱这样处于巅峰期的顶尖选手,她需要付出比年轻时多几倍的努力。
除了赛场上的挑战,场外的争议也让她备受困扰。
早在2022年,陈梦就在青岛开办了一家乒乓球特色学校,没想到却引来“圈钱”的质疑。后来她签约表哥黄晓明的易星天空公司,又被指责“不务正业”,想跨界娱乐圈。
可很少有人知道,开办乒乓球学校是她的初心,她想把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分享给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孩子,学校的课程不仅有专业的乒乓球训练,还包含文化课,每月4000元的学费在同类学校中并不算高。
而签约经纪公司,更是无奈之举,31岁的她总要为退役后的生活做打算,把商业事务交给专业团队打理,才能让她更专注于训练和比赛,公司也明确表示绝不会干涉她的赛场事业。
这些不被理解的争议,就像无形的压力,压在陈梦的心头。她想专注比赛,却总被场外声音打扰;她想兼顾事业与未来,却被贴上“功利”“圈钱”的标签。
03前辈的理解,坚持与热爱
就在陈梦被外界期待与质疑裹挟时,邓亚萍的一句话,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她的处境。
作为国乒传奇,邓亚萍曾夺得18个世界冠军,是乒乓球史上首位女子大满贯得主。
她太清楚作为一名高龄运动员,要面对怎样的压力和挑战。
所以当被问到对陈梦复出的看法时,她没有谈论成绩,没有分析战术,而是说了一句饱含理解与心疼的话:
“让她享受过程吧。”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邓亚萍知道,陈梦已经不需要用冠军来证明自己了。
她是中国女乒历史上第二位蝉联奥运女单冠军的选手,是继邓亚萍、张怡宁之后第三位实现奥运单打两连冠的选手,她的职业生涯已经足够辉煌。
对于现在的陈梦来说,能重新站在赛场上,能继续打自己热爱的乒乓球,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再过几年,当她想打也打不动的时候,这些比赛经历,都会成为最珍贵的回忆。
邓亚萍的这句话,也是在提醒所有人:我们总习惯用冠军来衡量运动员的价值,却忘了他们首先是普通人,有伤病的痛苦,有年龄的焦虑,有不被理解的委屈。
真正的体育精神,不是永远拿第一,而是明知前路艰难,依然选择坚持;不是畏惧挑战,而是在认清现实后,依然热爱到底。
其实陈梦的坚持,早已超越了成绩本身。
她在节目中公开宣布,要冲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奥运女单三冠王。
这个目标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毕竟到2028年她就34岁了,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严峻的身体考验。
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不是“野心”,而是热爱。
从6岁拿起球拍开始,乒乓球就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东京奥运会上,她带伤夺冠,喊出“我的时代到来了”,却因此遭到网暴。
巴黎奥运会上,她顶住压力卫冕,又被传出“内定名额”“针对队友”的谣言。
这些年,她经历过巅峰,也遭遇过低谷,却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
她的主管教练马琳一直对她寄予厚望,在她陷入退役猜测时,马琳多次表达希望她能再坚持几年的想法。
因为马琳知道,陈梦的存在,对国乒女队来说意义重大。
她的经验能帮助孙颖莎、王曼昱等年轻选手更快成长,她的坚持能稳定团队军心,她的精神能激励更多人热爱乒乓球。
如今的陈梦,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赛场方向。
由于退出了世界排名,她短期内很难重返WTT系列赛及国际大赛,国内赛场和国际职业联赛将成为她的主战场。
她极有可能代表山东队出战乒超联赛,也有望加盟日本T联赛、德国联赛等海外赛事,通过不同的比赛保持状态、提升实力。
此外,她还可能与樊振东搭档,冲击混双项目的荣誉,给球迷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