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T2亚太乒乓球联赛第二轮的比赛经历,至今仍是中国乒乓球界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当时年仅18岁的王曼昱、17岁的王楚钦和16岁的孙颖莎,这三个初出茅庐的小将,独自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征程。最令人惊讶的是,这次出征他们既没有教练随行指导,也没有领队安排后勤,所有事务都需要亲力亲为。国乒教练组做出这样特殊的安排,是希望这些年轻选手能提前适应国际比赛环境,在实战中积累宝贵经验。令人欣慰的是,这群年轻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抵达机场后的接机安排、比赛场馆的报到注册,到日常的食宿交通等琐事,全都靠他们自己解决。作为三人中年龄最大的王曼昱,主动承担起了保管护照、行程单等重要文件的责任;王楚钦不仅要搬运沉重的训练器材,还要负责问路导航;年纪最小的孙颖莎则经常负责寻找餐厅,甚至要独自去兑换外币购买食物。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事务,却让这群少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独立性和应变能力。
比赛正式打响后,三位小将被分到了不同战队。王曼昱加入了由瑞典名将佩尔森领衔的队伍,而孙颖莎和王楚钦则被分到了中国名宿江嘉良执教的战队。T2联赛独特的赛制给比赛增添了不少看点——常规局采用11分制,决胜局则采用\"先到5分\"的\"Fast5\"模式,这种紧张刺激的赛制被选手们称为\"杀戮区\"。王曼昱在首场对阵罗马尼亚选手萨马拉的比赛中就展现出强大实力,以5-0的绝对优势横扫对手;随后迎战新加坡名将冯天薇时,她在先胜一局后被对手连扳两局,但最终在决胜局以5-3锁定胜局。王楚钦的发挥则有些起伏,虽然1-4不敌日本新星户上隼辅,但他也以4-1战胜了奥运冠军水谷隼,3-2险胜德国名将波尔,只是在对阵张本智和时1-4落败。孙颖莎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她在对阵匈牙利选手波塔时,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并在决胜局5-2取胜。值得一提的是,她还与队友王曼昱上演了一场精彩对决,经过五局鏖战才遗憾落败。虽然这次比赛三人未能捧回重要奖杯,但这段独立参赛的经历让他们收获了训练场上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包括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处理突发状况,以及如何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我。
当时正值国乒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主力队员都在备战更重要的国际赛事,年轻选手则被推向国际赛场接受锻炼。T2联赛作为新兴赛事,吸引了众多世界顶尖选手参与,为年轻球员提供了绝佳的锻炼平台。比赛在新加坡松林制片厂举行,虽然场馆设施一流,但对这三个年轻人来说,所有生活起居都要自己打理。回国后,三人在国家队继续快速成长:王曼昱在2017年底的世青赛上夺得混双冠军;王楚钦和孙颖莎也开始参加更多国际公开赛。进入2018年,王曼昱在匈牙利公开赛女单决赛中力克陈梦,收获个人首个重要赛事冠军,并入选世锦赛团体阵容助力中国队夺冠;孙颖莎在青奥会上包揽女单和混双两枚金牌,王楚钦同样斩获男单和混双双冠。
三人在混双项目上的默契配合从那时就开始显现。2019年,王曼昱与孙颖莎搭档夺得世锦赛女双冠军,孙颖莎更是在世界杯团体决赛中逆转战胜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为中国队锁定胜局;王楚钦则与马龙合作拿下世锦赛男双冠军。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赛事大幅减少,但他们依然在有限的比赛中展现实力:王曼昱和孙颖莎在WTT澳门站比赛中均以4-0的完美表现夺冠,王楚钦则在全国锦标赛混双项目上称王。
2021年东京奥运会成为三人全面爆发的舞台。王曼昱因刘诗雯退赛临危受命,在女团决赛中帮助中国队3-0完胜日本队夺冠;孙颖莎在女单赛场一路杀入决赛,半决赛4-0横扫伊藤美诚,最终收获银牌,并与队友一起夺得团体金牌;虽然王楚钦在奥运会只是替补,但在随后的世锦赛上,他与孙颖莎搭档混双3-1夺冠,孙颖莎和王曼昱也在女双项目上3-0横扫对手摘金,王曼昱更是在女单决赛中4-2战胜孙颖莎,实现重大突破。
2022年至2024年期间,三人的表现持续攀升。王曼昱在新加坡大满贯赛上逆转夺冠,孙颖莎稳坐世界第一宝座,王楚钦接连战胜樊振东、张本智和等强敌,跻身男单世界前三。2023年德班世锦赛,三人更是包揽多个项目金牌,展现出绝对统治力。最终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王楚钦夺得男单金牌,并与孙颖莎搭档在混双项目上3-0完胜夺冠,孙颖莎和王曼昱也助力中国队卫冕团体冠军。
回望他们的成长历程,这三位国乒新生代的领军人物,正是从2017年那场没有教练陪伴的T2联赛开始崭露头角。那段独立参赛的经历虽然充满挑战,却培养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独立精神和国际比赛气质。正是这样的历练,为他们日后登上世锦赛、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随着老一代名将逐渐淡出,他们已经真正肩负起国乒的重任,成为新一代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