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乒的那件事,2017年T2亚太乒乓球联赛第二轮的经历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当时,王曼昱年仅18岁,王楚钦17岁,孙颖莎甚至只有16岁。就是这么三个刚出头的年轻选手,单枪匹马地从国内飞往新加坡参赛。特别的是,这一次他们没有教练陪同,也没有领队照顾,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解决。国乒派他们出征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让年轻队员提前积累大赛经验,适应海外环境,为未来的大赛打下基础。结果他们真的完全独立完成了全过程,从下飞机接机、找到赛场报到,到解决吃饭住宿等琐碎问题,都靠自己摸索。王曼昱主动承担了护照、行程单等重要物件的保管工作;王楚钦一边扛着沉重的器材箱,一边四处打听方向;而孙颖莎则常常负责去找吃的,还要自己去换钱买汉堡,几个少年展现出了难得的独立与韧劲。
比赛开始后,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队伍。王曼昱进入佩尔森队,孙颖莎和王楚钦则被分到江嘉良队。T2联赛的赛制颇为新颖刺激,每局11分,决胜局甚至采用“先到5分”的模式,被称为杀戮区。王曼昱首战面对萨马拉,干净利落地以5比0横扫;随后迎战冯天薇,她在11比8先赢一局后,连丢两局,但又顽强追回,最终在杀戮区以5比3取胜。王楚钦的比赛起伏较大,对阵户上隼辅时以1比4败北,但他也有高光时刻,先后以4比1战胜水谷隼、3比2险胜波尔,只是在与张本智和的较量中1比4告负。孙颖莎的表现同样精彩,她面对波塔,首局9比11落败后连扳三局,并在决胜局5比2取胜。她还与王曼昱有过一次交锋,经过五局鏖战,最终惜败。虽然三人没有在这次赛事中捧回重量级奖杯,但这次独立出征的经历让他们学会了许多课堂和训练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例如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处理突发状况,如何真正融入国际赛场。
当时的国乒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老将们集中精力备战更重要的大赛,而年轻人则被推上国际赛场积累经验。T2联赛作为新兴赛事,邀请了众多国际名将参赛,对于年轻队员来说,是一次锻炼与挑战并存的舞台。比赛在新加坡松林制片厂举行,场馆设备一流,但对这三个少年而言,一切生活事务都需要自己打理。回国后,他们继续在国家队成长。王曼昱在2017年底世青赛上拿下混双冠军;王楚钦和孙颖莎也逐渐开始参加更多国际公开赛。进入2018年,王曼昱在匈牙利公开赛女单力克陈梦,拿下首个重要冠军,还入选世锦赛团体阵容并帮助国乒登顶。孙颖莎在青奥会上斩获女单和混双双金,王楚钦也同样收获男单与混双的双冠。
从那时开始,他们在混双的配合就表现出极高的默契。2019年,王曼昱与孙颖莎搭档拿下世锦赛女双冠军,孙颖莎在世界杯团体决赛上又逆转伊藤美诚,为中国队击败日本立下大功;王楚钦则与马龙合作,拿下世锦赛男双冠军。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国际大赛大幅减少,但他们依然在有限的赛事中展示实力:王曼昱和孙颖莎都在WTT澳门赛事中以4比0的比分横扫对手夺冠,王楚钦则在全锦赛混双称王。
真正的全面爆发出现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王曼昱因刘诗雯退赛临危受命,结果帮助女团3比0击败日本,收获金牌。孙颖莎在女单一路杀入决赛,半决赛更是4比0横扫伊藤美诚,最终收获银牌,同时也和队友一起拿下团体金牌。王楚钦虽然在奥运会只是替补,但在之后的世锦赛中,他与孙颖莎搭档混双,以3比1夺冠;同时,孙颖莎和王曼昱在女双上也3比0横扫对手摘金,王曼昱更是在女单决赛中4比2击败孙颖莎,实现突破。
2022年到2024年,他们三人的表现更是稳步攀升。王曼昱在新加坡大满贯逆转夺冠,孙颖莎稳居世界第一,王楚钦接连击败樊振东、张本智和,冲入男单世界前三。2023年德班世锦赛,他们三人更是包揽多个项目的金牌,展现出统治力。终于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王楚钦拿到男单金牌,并与孙颖莎合作在混双中3比0横扫夺冠,孙颖莎和王曼昱也在团体赛中合力助队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