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王莉 柴智 郝浩宇
还记得在去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上,生下女儿后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归竞技场的跆拳道名将吴静钰吗?她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曾感动无数国人。
这位在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上两次斩获金牌的中国跆拳道传奇人物,在本届冬奥会上,和丈夫侯琨一起,双双成为火炬手。侯琨是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也是奥运收藏家,十数年来致力于推广奥林匹克文化。
冬奥会期间,侯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冠军妻子吴静钰是他眼中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代表,“她向所有人传递了:人生最重要的不仅是凯旋,更是奋斗。”
冬奥会“飞扬”火炬成为家中最珍贵藏品
2月3日,吴静钰在八达岭长城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2月4日,侯琨则在大运河段接过了奥运圣火。近距离接触冬奥圣火让这个“奥林匹克家庭”充满了喜悦。
在吴静钰和侯琨家中的火炬墙上已经有40多支历届奥运会火炬。2月7日,侯琨将自己这支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捐赠给香山革命纪念馆。如今,吴静钰的那支火炬,成为侯琨眼中最为珍贵的奥运收藏品。
侯琨与吴静钰相识于2012年南京青奥文化节。“此前我们彼此都听说过对方,当时她已经是两届奥运会冠军了。认识之后,我发现我爱人是一个非常真诚、非常实在、非常专注的运动员。”侯琨笑着说,“所以我们也很快就确定了关系。中间没啥大的故事,可能也跟两个人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有关系。”
2017年生下女儿后,已经30岁的吴静钰重新复出开始备战东京奥运会。尽管困难重重,但吴静钰用坚持和奋斗的汗水,换来了一张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其中的艰辛,侯琨最是了解。“我知道她的脾气,她想在热爱的赛场再次拼搏,我作为家人,必须给予她最大的支持。”
侯琨认为,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四届奥运会老将,吴静钰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代表。“奥运冠军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静钰的坚持不懈,为了梦想努力、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决心,值得当下青年去关注和学习。”
尽管吴静钰未能在东京奥运会站上领奖台,但她为超越自我而拼尽全力的故事,依然感动了无数国人。“就像本届冬奥会上,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羽生结弦、肖恩·怀特一样,他们都曾站上最高领奖台,但都为了挑战自我再次站上赛场,这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
这也是侯琨常常在推广奥林匹克文化时讲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光教会人如何去赢,还教会人如何接受失败。“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不仅是凯旋,更是奋斗。”
保护利用奥运文化遗产,北京为全世界树立标杆
除了是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和奥运冠军吴静钰的丈夫,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常务副主席……
2012年起,侯琨还开启了他的“奥林匹克环球行”,走遍了所有夏季、冬季和青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共26个国家的47座城市。
侯琨的人生与“奥林匹克”早已密不可分,对于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遗产,侯琨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北京“双奥之城”的称呼,并不仅仅是因为北京能够成功举办一届夏季奥运会和一届冬季奥运会,“最重要的是这两次大型奥运赛事只相隔了十四年、短短两代人的时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当时的罗格主席评价它‘无与伦比’,我相信如今巴赫主席也会给予北京冬奥会极高的评价”。
侯琨认为,“双奥之城”北京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奥林匹克深入到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一个超级国际大都市,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会在未来持续发酵、对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影响。“现在看来,北京冬奥会将是冬奥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保护和传承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角度,北京也给世界做了一个典范。“在全世界都是标杆级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办了两届奥运会,最大限度、最高效地利用了奥运遗产。
“如‘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鸟巢’接着办冬奥会开闭幕式;‘冰丝带’的场馆选址采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射箭临时场馆用地等。无论是二氧化碳制冷、制冰技术的使用,还是做到‘碳中和’,我相信这都会引领冬季奥林匹克在其他国家和城市的发展。”
奥林匹克精神凝聚全球华人华侨
奥运圣火,点燃了全世界的激情。但奥运会结束,奥林克匹精神还将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侯琨说,奥林匹克精神并不仅仅关乎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 “和平、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可以深入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侯琨认为,“北京两届奥运会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这些奥林匹克盛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城市变得更美了,环境变得更好了,老百姓也很高兴。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影响。”
同时,举办奥运会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和自强,特别是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升起国旗那一刻,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是一个感动的瞬间。它会激励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
题图 | 受访者供图
责编 | 葛万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