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毕业于南京这所中学的冬奥志愿者们这样说……奥运会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东京奥运会

交汇点讯 冬奥会结束的一刻,运动员和志愿者沐浴和煦阳光,互拥互助互赞,那一幕幕让人动容。冬奥赛场上,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熟练使用多门外语,展示了江苏青年的气质,增进了世界的互通互信。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南京外国语学校校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一起向未来”增添更多精彩的注解。今天,一起来听他们聊一聊“冬奥会的日子”。

王昊玉,南外2015届毕业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王昊玉作为一名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FA)志愿者。她见证了金牌产生,见证中国运动员站上领奖台。她在工作一开始就积累经验,妥善处理了比赛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她与组织方有效沟通,得到了来自场馆、车辆、项目组、驻地等各方的支持和鼓励,深刻体会到了冬奥的凝聚力。

王昊玉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一路认识了许许多多让我肃然起敬、让我心向往之、让我会心一笑、让我感到温暖的朋友。我会带着‘一起向未来’的精神,带着冬奥会志愿者的这份鼓舞继续前行。”

张粲,南外2015届毕业生,现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在读研究生。

这不是张粲第一次服务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在2014年她便作为志愿者服务南京青奥会。这次她在冬奥会中担任主媒体中心奥林匹克信息服务编辑,主要负责为全球注册媒体提供信息服务,包括新闻发布会直播、背景信息报告、历史成绩等内容。

与奥林匹克结缘的这些年,她时刻牢记“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鼓励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前行,不断进步。北京冬奥会虽然落下帷幕,但奥林匹克的故事还在继续,张粲呼吁大家铭记奥林匹克带给我们的感动,一起向未来!

李雨然,南外2015届毕业生,现为南京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20多天的冬奥之旅落下了帷幕,正如李雨然所说:“冬奥之于我,如同一场梦。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能够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与有荣焉。”作为云顶场馆的竞赛秘书,李雨然的主要职责是语言服务。

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了“更团结”一句之后的首届冬奥会。赛场上,来自全世界的冰雪健儿超越竞争,彰显团结互助。同样,在赛场外,作为志愿者的李雨然力争为“更团结”作出自己的诠释。对于她来说,这份志愿工作是一个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机会。在与外籍专家的交往过程中,李雨然展现出专业、敬业、热情、周到的中国志愿者风采。

张晓婵,南外2016届毕业生,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张晓婵所在团队开展了“文化中国”展示体验活动,她在其中担任文化活动主管,主要配合奥组委领导和团队的工作,运行“文化中国”展示体验活动,培训志愿者,维护场馆运营和公共卫生。这个活动丰富了各国代表团的运动员及随队官员的冬奥村文化体验,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促进的美好愿景。

赛前,张晓婵接待了巴赫、小萨马兰奇等IOC官员,并用英语、德语提供了讲解服务,得到了外宾的认可。她回忆,当看到展陈设计“京杭大运河上的漕船”时,巴赫先生愉快地聊起了在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经历,笑谈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历经整整八个月的冬奥会(冬残奥会)文化活动实习,张晓婵深感多国文化交流需要参与者的真诚、需要沟通、需要激情和耐心,更需要奉献精神。她希望以自己所学回报国家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做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徐钦禹,南外2017届毕业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德语专业。

此次冬奥会,徐钦禹担任瑞士男子冰球队的队伍陪同人员,主要负责德语的口译工作。这次冬奥工作对徐钦禹来说较有挑战——瑞士人所使用的语言是瑞士德语,与他平时学习的标准德语有一些差别。虽然这让徐钦禹在交流的初期遇到了一些阻碍,但瑞士运动员们会教他一些瑞士德语的发音习惯与语法特点,这让他们的语言交流渐入佳境。

口译工作除了让徐钦禹获得了语言上的进步,还给他带来了许多意外收获:徐钦禹与许多瑞士男冰队的球员成为了朋友。临行前,大家都不舍分别,恩佐将他在对阵丹麦打入冬奥首球时所使用的球杆送给了徐钦禹,并与之拥抱告别,“这个瞬间可能是我记忆最深的冬奥画面。”徐钦禹感言。

与瑞士运动员的交谈,让徐钦禹对瑞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运动员们也对中国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在疫情的当下中国有勇气举办冬奥会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壮举。

李星泽,南外2018届毕业生,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

作为一名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FA)志愿者,李星泽的服务对象是约翰·埃利亚施(Johan Eliasch),国际雪联的主席。主席每天的日程非常紧张,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之间往返通勤,参与颁奖、会议等各项活动。“行则顺达,不行则已。规应所规,礼应所礼。”这是李星泽给自己制定的与约翰相处的“十六字真言”,充分体现了志愿者工作的原则与智慧。

陪同主席到张家口赛区颁奖,李星泽在等待区看到了冬奥火炬台:巨大的钢结构建筑缓缓转动,在旋转的雪花正中闪烁的火苗,微小却不微弱。这一个瞬间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对志愿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个人的力量也许很渺小,但是能够成为这美丽的、宏伟的画卷中的一部分,那么小小的火苗也拥有了巨大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星泽也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庭”三个字深刻的意义,他特别提到:很多人一起支持OFA志愿者,是外勤服务的坚强后盾。

这次服务国际雪联主席的经历,让李星泽体会了原则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冬奥志愿者和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更是时刻牢记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李嘉俊,南外2019届毕业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李嘉俊在北京冬奥村担任德国代表团助理,同时负责北外北京村NCS业务领域的对外宣传工作。来到冬奥会之前,李嘉俊深知,代表团助理这样一份工作一定是非常辛苦的。很多时候虽然不在工作时间内,但代表团或工作人员提出了紧急的需求,李嘉俊会尽全力帮他们解决,也收获了他们满满的感谢。

李嘉俊清楚地记得,半年前看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就感到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因为她自己为“奥运会”做了充分准备。半年后,李嘉俊不仅参与到了北京冬奥会的运行之中,更在其中收获了美好的回忆:“正如冬奥会的口号所说,我们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欢聚在北京,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周心怡,南外2019届毕业生,就读于外交学院英语系外交翻译专训班。

周心怡有幸作为志愿者服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因为工作原因,她参与了开闭幕式和三次开幕式彩排。“闭幕式的现场让人念念不忘,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运动员们在舞台中央手牵手跳舞,不愿离开。松柏迎客,杨柳送别,李叔同先生的《送别》和脍炙人口的《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ang)响起的时候,观众们一起挥舞手机闪光灯,圣火和中国结融为一体,烟花拼出‘天下一家’,播报一次又一次地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切都美好得像个梦。”

这次志愿服务让周心怡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她说:“虽然疫情依旧肆虐在地球的很多角落,虽然争端在一些不稳定地区一触即发,但冬奥会的这短短十几天里,每一个擦肩而过的外国人都会热情地say hi,所及之处尽是鲜花与歌唱,各国人民惺惺相惜,友善互助。”周心怡的志愿经历让人们坚信,这个世界永远是属于美好和希望的。

曹上,南外2019届毕业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作为大家庭助理(OFA)的曹上,她的嘉宾Octavian MORARIU先生是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也是前运动员、前教练。

在行程中,MORARIU先生会与她交流分享见闻和感受。让曹上记忆犹新的是在驶向延庆场馆的路上,MORARIU先生看着车窗外林立的别致小楼,感叹道:“五年前我来过延庆考察,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真没想到啊,五年过去,这里能建设得这么好!” MORARIU先生常常在话语中称赞中国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努力。

曹上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冬奥志愿者,服务北京2022冬奥赛事是荣耀,更是使命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外语人,要发挥外语特长,讲好中国故事,以冰雪为媒,共赴冬奥之约。

同为2019届南外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的孙培源、全思宇校友也都在冬奥志愿者队伍中担任职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邵小涵,南外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

冬奥期间,邵小涵承担的是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简称OFA)的志愿服务工作,负责奥林匹克大家庭核心客户群的陪同服务,包括日程跟进、交通联络等。

与国际朋友们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是邵小涵最宝贵的收获。邵小涵从他们口中了解欧洲年轻人的心理和对中国的看法,也尽力向他们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

周润琪,南外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英语(国际组织)专业。

这是周润琪第一次参与到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国际赛事和国家大事之中,在激动和兴奋之余,她更感受到了责任和使命。

“奥运会依赖于各个领域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才能运行,本次奥运我见证了中国青年热情友善、聪敏乐观的风采。身处于他们之中,我感到自豪。北京冬奥,不虚此行!”周润琪感慨。

朱婧劼,南外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

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的志愿者的朱婧劼在服务中深刻感受到:志愿服务并不局限于单纯机械性地安排行程、解决实际问题,还在于人与人之间文化层面的交流沟通。对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来说,真诚交流是沟通彼此的桥梁。

“每当自己跨越语言壁垒成功构筑沟通的桥梁时,都无比感谢母校为我打下的坚实的语言基础以及培养的国际化视野和情怀,母校‘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校训我铭记在心。能为这一场呼唤人类在自我超越的同时不能忘记和平共处的盛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实在荣幸之至。”

惠晨原,南外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

惠晨原担任国家体育馆媒体运行志愿者,主要负责新闻混合区的采访需求协调、证件核验、设备支持等工作。工作过程中惠晨原学以致用,用俄语与俄罗斯记者和随队官员沟通,切身体验用语言连接世界。

回首这段梦幻般的日子,惠晨原认为坚实的语言基础和“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视野是南外给予他的宝贵财富,让他自信而从容地服务冬奥,奥林匹克精神将永存他心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编辑: 王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南京青奥文化艺术中心参观记第一次是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揭开了我国在国际历史舞台上无体育赛事的序幕。到了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又成功第二次举办了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更奠定了我国在世界体坛的根基,树立起大国形象,我们应为我国国力强大而骄傲自豪。jvzquC41yy}/onnrkct/ew45ep8ng@<
1.南京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50克银条货币纪念币南京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50克银条_货币纪念币: 南京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50克银条,证盒齐全,高清原图,按图发货。看好拍下即可。【穗金文化】【7788收藏__收藏热线】jvzquC41yy}/;B<9::4dqv4rt1jfvjnna3=2aB8865=647mvon
2.韩流盛典!EXO成南京青奥会三星形象大使【Pconline 资讯】作为无线通讯设备行业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三星电子今日正式宣布亚洲人气组合EXO成为其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品牌形象大使,并于7月18日在上海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EXO成为南京青奥会三星品牌形象大使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华东销售总部总经理崔镇元先生、国际奥组委全球市场开发部的Mr. Evan HuntjvzquC41i0vdqwqkpg4dqv3ep1~07:7173827@;0jvsm
3.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举行.()A.上海B.杭州C.苏州DA、上海B、杭州C、苏州D、南京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专题: 分析: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 解答:解:江苏省的省会是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f:eg?
4.[青奥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倡导“重在参与”02:03 [青奥会]全力准备青奥会 播音志愿者们不容易 03:09 [青奥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倡导“重在参与” 02:38 [青奥会]志愿者的故事:用青春点燃梦想 02:56 [青奥会]大聚会!幽默短片阐述神马是青奥会 05:40 [综合]炎热酷暑天气 走进自然徒步扎龙 02:29 [青奥会]南京青奥会田径测试赛:青春唱主角 02:18jvzquC41vx4de}{0eqs0x8{31XOEG:9278=:9?7:3;;147mvon
5.南京不解的奥运情缘:1910年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体育“通过史料的记录,可以找出百年前中国人奥运梦想起航的地方,这对于即将举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南京,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纪念。”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张义宝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拟于8月初举行中国奥运梦想起航地纪念碑揭牌仪式,校园里将竖起“中国第一次全国运动会举办地旧址纪念碑”。 jvzq<84urqxuu7ugqrrf0lto0et0p87236519<61e5>45?9/47987?:30jznn
6.“逐梦奥运,勇攀巅峰”中外青少年携手参观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国江苏网讯 随着2024年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的圆满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优异的成绩载誉而归,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豪与热情。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同时迎接即将召开的2024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体育名城专场暨青奥十周年系列活动,南京市体育产业联合会携手南苑街道泰山路社区,于2024年8月28日成功举办了一jvzq<84lupkxu7ouejooc7hqo0io1|}|v1tzl‚4424:1:8y424:1:;>a56;3;<=0ujznn
7.我读懂了青春的高中作文(精选31篇)青春是诗、是大海、是金色的田野。花开正好,微风不燥,我会打着青春的旗帜,通往梦想的彼岸。 我读懂了青春的高中作文 25 2014年,中国南京将迎来一次隆重的体育盛会——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这让南京人兴奋不已,这是全世界青少年的盛会,对于我们来讲,更是一次让中外友人了解中国、了解南京的机会。可能有jvzquC41yy}/{~|gpoo/exr1|wuxgw4icqj1<97:;6/j}rn
8.李卓耀LeeCheukYiu数据来源自1950年起BWF世界羽联重点赛事记录重点赛事战绩 自1950年起重点赛事主要对手H2H 自1950年起重点赛事主要搭档 李卓耀介绍 李卓耀,中国香港羽毛球男运动员。1996年8月28日出生,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运动员。在2010年第四季度获杰出青年运动员奖。 jvzquC41yy}/djiokpzppls0eqs0ektauvgs1|ycta744B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