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赛场上的奥运冠军们挥洒汗水,赢得荣耀时,你是否曾想过,他们退役后的生活会如何保障?如今,这一难题有了崭新的答案。以孙颖莎和王楚钦为代表的中国乒乓球顶尖选手,已不必再为未来担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推出的“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坚实的保障伞。
这项公益项目于6月14日正式发布,涵盖130名奥运奖牌得主,60岁以后按月领取保障金。获得金牌者每月可领6000元,银牌5000元,铜牌4000元,保障金将持续发放至生命终结。对于孙颖莎和王楚钦这对被誉为“莎头组合”的乒乓球混双冠军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荣誉的延续,更是为未来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
回望他们的辉煌之路,孙颖莎与王楚钦的缘分始于2017年亚青赛的混双试验配对,年仅17岁的他们初登赛场便表现出惊人的默契与潜力。左手握拍的王楚钦与右手持拍的孙颖莎形成了完美的技术互补,从亚青赛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再到韩国公开赛,二人逐渐磨合出无可匹敌的配合节奏。
这种默契最终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以4比2击败朝鲜组合,为国乒赢得历史上首枚奥运混双金牌,填补了东京奥运会的遗憾。赛场上,孙颖莎标志性的“翻白眼”信号,能迅速调整王楚钦的发球策略;当王楚钦遇到低谷时,孙颖莎则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八年光阴,他们不仅在技艺上日臻成熟,更在心灵深处达成难得的共鸣。孙颖莎曾坦言:“我们彼此非常信任,会主动分担压力,而非依赖对方。”
2025年多哈世乒赛,他们再次携手,展现如行云流水般的中远台对拉战术,沉稳应对日本组合的强烈攻势,成功实现世乒赛混双三连冠,成为继王涛与刘伟之后第二对完成此壮举的组合。八年的风雨兼程,让他们的搭档关系远超普通队友。
国家体育总局对他们的贡献给予了特别肯定,除了经济保障之外,6月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宣布授予孙颖莎和王楚钦“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这是一项极具分量的体育界技术最高荣誉。获得此称号需要在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世界三大赛事中达到前列成绩,且该称号具有终身效力,不随时间或运动员状态变化而取消。值得一提的是,两人此前已有此荣誉,但依据体育总局规定,每次大赛后表现出色者均可再次获得,这代表着他们职业生涯中多个高光时刻的见证。
荣誉背后,是两人无数次挥汗如雨的训练与拼搏。孙颖莎手掌上的厚茧照片曾在网络热传,每一道老茧都刻录着成千上万次挥拍的辛劳。王楚钦则坚持每天从清晨6点训练至晚上10点,这样的高强度训练持续多年。训练馆灯火通明的画面,常见两人于休整期依然苦练:孙颖莎专注反手技术,王楚钦反复钻研发球和接发球细节。肌肉劳损和关节积液成了家常便饭,队医频频叹息,但他们始终坚持以录像分析和体能恢复交替进行。
当同龄人享受青春时光时,孙颖莎和王楚钦的世界被训练、比赛、康复紧密连接。他们的成功,正是这份执着与付出的最好回报。下个月,他们将启程赴美,参加WTT大满贯赛事。这是WTT巡回赛体系中的顶级赛事,冠军可获得高达2000积分,积分价值与奥运会和世锦赛相当。对于已夺得多哈世乒赛男女单打冠军的两人而言,这无疑是攀升世界排名的绝佳机会。中国队教练组派出全主力阵容,连平时少参加国际赛的年轻选手也得以亮相,期待大家都能取得理想成绩。
孙颖莎和王楚钦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力拼搏的缩影,更折射出国家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的成果。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终身保障项目,旨在激励更多年轻运动员努力拼搏、追求卓越,他们正是这一精神的最佳诠释。
让我们为孙颖莎和王楚钦的辉煌成就喝彩,期待他们在未来赛场上继续书写属于中国乒乓球的辉煌篇章,享受他们应得的荣誉与保障。祝福这对“莎头组合”,愿他们在乒坛和人生路上都能一帆风顺,持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