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戌源担任足协主席前,在上海上港俱乐部内部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我在这里真诚告诫所有球员,足球是高尚运动,不要让金钱给玷污了,扭曲了。如果以金钱放在第一位,职业生涯不会有前途,一个人真正的脊梁骨是信仰和理想。”
“我将勤奋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既抓当下,更重长远,踏踏实实的夯实中国足球发展的根基,老老实实的按照足球发展的规律办事,认认真真的做好足球发展的每一件工作。”
“我深感中国足球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足球的美好期待,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但我坚信,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朝着预定的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会有希望、会有进步。”
“我将认真学习,谦虚谨慎,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中国足球发展规律,要敢于担当,敢于改革,敢于纠正自身工作错误和缺点,认真听取全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公正履职,对党忠诚,勇于创新,兴球有为,清正廉洁。”
在当选足协主席后,陈戌源接受了新华社采访。在谈到中国足协的改革时,陈戌源说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足协是“足”和“鞋”的问题,鞋好不好只有足知道;足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鞋一定要好。”
“足协自身强大,自身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我觉得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如果我们自身建设都做不好,那我觉得中国足球要发展就会非常困难。”
在这篇采访中,陈戌源还谈到了担任足协主席的感受:“我没想到我会到足协来工作,一度内心非常纠结,我在企业干了很多年,应该说是得心应手。足球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我曾经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我也担心自己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如果不能按照足球规律办事,对中国足球没有帮助。坦率地讲,到现在我心里还有恐惧,怕自己做不好,耽误中国足球的发展。”
在当选足协主席后,陈戌源接受了央视体育节目《风云会》的专访。在专访一开始他就谈到了初到足协的感受:“我在上港工作这么多年,每天睡觉都很安稳,因为这个企业我很熟悉。”
“这三个月到足协,可以说每天晚上睡觉都不太踏实,都在想着中国足球会发生什么事情,事情的结果人民大众会不会满意,我觉得这是非常重大的。”
同样还是在《风云会》的专访中,陈戌源在谈到中国足球的基础时坦言:“我觉得中国足球的基础非常薄弱。举数字的例子说明。中甲中超全部女足职业足球运动员一共只有560几人,和欧洲的10万人比起来太薄弱了,有资格的国家队教练员加起来400人都不到,青训教练加起来一共也就五六万,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基础条件比较差。”
“如果钱能解决问题,我看中国足球可以比较容易的上一个台阶,关键不是钱能解决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足球人口,足球人口的质量包括足球的专业化程度差距太大。这个差距不是短期能改变的,这也是我睡不着觉的一个原因。”
“所以青少年足球培养真的应该科学的、系统的谋划。不是传统概念,聘个主教练,你的青少年就解决问题了,不是这样。”
2020年1月,中国国奥队在奥运预选赛出局,现场督战的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我看来,无论这支球队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坚持把这批球员尽可能多地送到国外。就算到了人家欧洲二级联赛,只要有比赛打,总归是好的。我们不能只靠一个武磊。”
“降薪不是有可能,而是必须的!必须用壮士断腕的态度,要重新塑造职业联赛的财务体系,把泡沫化的泡沫去掉。不挤掉泡沫,中国足球没有未来!”
“利就是提高了整个联赛的观赏性和联赛水平,弊就是国内球员的成长空间受到了很大挤压。外援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俱乐部一到中前场就毫无疑问把球分给外援,所以国内球员在中前场的质量,人才出的越来越少,这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非常不利。”
陈戌源还谈到了媒体相关问题:“我希望大家都能以更加积极正面的姿态来关注中国足球,有时候会出现足协出台一项政策,因为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时候往往是片面的,或者说不是客观事实的,但足协不可能每句话都去做解释。”
“所以希望各个媒体,本着对中国足球的当下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大家为中国足球多提一些正能量的建议,我们肯定会认真思考和采纳,因为我觉得足球是全社会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呼吁球迷也好,媒体也好,大家都能够从全面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中国足球的发展。”
“中国足协应该尽全力去把联赛办好,让这次联赛能让老百姓看到中国足球的进步和希望。这是大考,这次考试必须合格。考试不合格,那证明中国足协无能。”
“金元足球侵蚀着健康足球的躯体。中超俱乐部平均投入是J联赛的三倍多,K联赛的十倍多。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我们难道还不觉醒?我们难道良心已死吗?我们难道还要继续生活在这样虚无缥缈的足球环境中吗?”
“我看过一些人发出过不同的声音,认为这是市场行为,足协不该管。还有人认为这样的限薪会让联赛失去观赏性,将来没有人踢球。这样的人需要想一想,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这样做吗?你如果是个真正的足球人,你会觉得这是中国足球的健康所在吗?潮水终将退去,我们将拥有一片洁净的海滩。”
“对薪酬调控改革,有些俱乐部不要心存侥幸。不管哪家俱乐部,俱乐部牌子多大,执行处罚一视同仁,坚决不讲情面,坚决不搞下不为例。过去中国足协有过执行不严,造成不好的影响。从现在开始,限投限薪,坚决不含糊。我就是不当主席,也绝不搞下不为例!”
其中在谈到江苏苏宁停止运营问题时,陈戌源提出“足球本身是个社会公益产品”这一观点:“我本人和苏宁投资人做过多次沟通,从俱乐部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最应该考虑的就是足球本身是个社会公益产品,投资人应该更多的要考虑投资足球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问题,我们希望以后这种事情尽量不要发生。”
在谈到限薪和欠薪问题时,陈戌源说道:“如果再没有行动,2-3年后会完全坍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的到了完全坍塌的地步。欠薪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毒瘤,这方面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要维护好球员的利益。”
关于裁判问题,陈戌源说道:“我们职业联赛裁判队伍总体来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裁判的职业水平不到,我们裁判界确实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会影响这些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判断,不能完全说没有我们曾经打击过的假赌黑。国内有些裁判确实是水平不到位,存在不良的圈子文化和山头文化。”
而关于自己这几年多次被骂,陈戌源表示:“我在企业之前有46年,开玩笑讲,都是我骂别人,没有别人骂我。我在足协一年多时间,有一段时间很迷茫、彷徨,心灰意冷,曾经也后悔过,但现在不后悔,我很坚强,希望我们能找到中国足球发展的道路。”
关于青训问题,陈戌源说道:“中国足球青训需要找到一条符合国情和青少年成长的道路,这条路我们没有找到,之前对外的学习必须加以中国化。我们整个青训的基础不扎实,基础的教练员太少,这也是根本原因。”
《白·问》的这次专访应该是陈戌源在任期间接受的时间最长的一次采访,涉及的层面也比较全面,而“足球本身是个社会公益产品”这一观点也引发了相当热烈的讨论。其中一些话题现在已经成为往事,而关于欠薪、关于青训、关于清除假赌黑、关于联赛发展,现在似乎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也许《白·问》真的是白问,或者说只能是白问。
“一定要用3到5年实现俱乐部财务平衡。”
“有一批大牌球员,可能会因为限薪离开,包括国内一些球员会受到限薪影响,对联赛或多或少有影响,这个要承认。但是我觉得这是个过程。这个泡沫你今天不捅破它,明天捅破它的代价会更大。今天捅破它,受了一些阵痛,但是我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很漫长。尽管总体上(联赛)水平没有提高,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我觉得我们的联赛会健康成长起来。”
关于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陈戌源认为这是为中国足球打造百年俱乐部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一个城市的足球发展,咱们一直讲百年俱乐部,那必须是非企业化的,是一个城市的符号,是足球的符号,否则怎么叫百年俱乐部?有人觉得现在整个足球产业发展不太好,投资环境不太好,我们临门一脚踢得比较急。我觉得我们没有理由说这项工作(已经)推进了6年,(还要)再等6年。”
“我不认为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现在结合中国足球的现实,回看陈戌源文中所提到的种种措施和目标,只留下一声叹息。
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国足再一次倒在了12强赛,并在大年初一耻辱性地输给越南,“昂首挺胸走进卡塔尔”成为空谈,陈戌源转圈圈的表情包则在中国足球圈广为流传。
“这是真的。因为主教练压力很大。有人告诉我们,当知道球队要转场到阿联酋比赛的时候,有些球员心理产生了波动,训练受到了影响。那种情况下产生情绪波动,是人之常情。这种状况就会影响到主教练团队,李铁会有压力。”
“所以在沙迦时,我跟李铁讲,把所有的压力放下来。我说我这两天看见你整天很紧张,你看见我会笑,但给我感觉很不自然。我说你放心地笑出来,把压力给我们,大家共同来扛。”
陈戌源在谈到当时刚结束不久的欧洲杯时说道:“这次欧洲杯我每场都看,感觉差距太大了。人家19、20岁已经挑大梁了,我们推U23政策还很吃力。”
“16岁以下就要猛追啦,16岁强,将来才能强。”
陈戌源还谈到了根宝系球员的一个缺点:“徐指导严格要求,从你这里出来的球员都太老实了,王燊超、颜骏凌都特别老实,还有张琳芃,球场外也是很老实的。我们打12强赛要增加点霸气,队长吴曦也是很老实内向的,平时这些球员都不出房间,这也不好!”
2021年9月,在国足12强赛0-3不敌澳大利亚后,陈戌源找到李铁帮助其减压。
陈戌源对李铁说道:“球输了,外界各种说法比较多,骂声很多,但相比之下,骂我的人恐怕更多吧,从到足协上任开始就已‘中枪’无数,但不能因为说外面在骂,啥工作就不做了。”
“我们理解球迷的心情,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清醒,不能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左右。”
只是,陈戌源的这番话似乎并没有帮助李铁更好地保持清醒,在之后1-1战平澳大利亚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李铁发表了极具争议的言论,并最终在12月份下课。
“中国足球发生过黑哨,发生过偏哨,发生过很多什么官哨也好,人情哨也好,大家所有人对中国足球丑陋的一面,至今还是怀记在心,因为你发生过这种事情。所以从一开始,中国足协就很明确,绝对不容许过去在裁判界发生的这种丑陋一面,在今天的中国足球再重演。”
“你可以有误判,是业务上的误判,但是不允许你有道德上的误判,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前足球行业出现的赛风赛纪问题严重侵蚀着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严重危害中国足球形象,严重扭曲了足球应有的道德价值观,已到了非严抓不可、非整顿不可、非清理不可的地步。”
“我们要坚决行动起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坚决扼杀足球行业种种不良恶习,还中国足球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在陈戌源官宣被调查后,《足球》报透露,陈戌源在上周四足协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上还痛斥足坛腐败:
“腐败不除,中国足球永无宁日。我始终认为,足球领域打击各种腐败问题是件好事,我们可以在新的起点上更加健康地推动足球工作的发展。”
“(一些同志)受党教育多年,在协会工作多年,为了个人的利益,置足协的利益于不顾,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如果我们协会每个同志,都能做到清正廉洁,不去沾腐败的边,我们今天就不用开这个会,我们在外面可以高高地昂起头。”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中国足球09年扫过一次黑,这是再一次反腐扫黑,足球领域腐败、黑恶问题不扫除,中国足球永无出头之日。”
“要坚信‘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今天的账,明天哪有不算的?不要搞小圈子,兄弟朋友亲戚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个人利益。希望少数人把赋予你的权力用在正道上,不是你谋取私利的工具。”
陈戌源在此引用的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最早出自于《左传·闵公元年》。《左传·闵公元年》记载:庆父是鲁国公子,先后杀死两位国君,齐国大夫仲孙湫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后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不得安宁。
可能陈戌源自己也没有料想到,在此番发言短短几天后,他就成为中国足球中的“庆父”应声落马。这也应了他自己在发言中所说的,“今天的账,明天哪有不算的?”
整理总结这21则语录的过程中,几次忍不住笑出来,这并不是看到天亮了时发自肺腑的欢笑,而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同样发自肺腑的苦笑。
如果单看这些语录,陈戌源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还未担任足协主席时“足球是高尚运动,不要让金钱给玷污了”→→走马上任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推动降薪和限薪令时“我们难道还不觉醒?我们难道良心已死吗?我们难道还要继续生活在这样虚无缥缈的足球环境中吗”三连问→→推动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改革时“否则怎么叫百年俱乐部?”→→国足晋级12强赛后一边转圈圈一边说“希望明年我们所有人昂首挺胸走进卡塔尔”→→面对赛风赛纪问题承诺“还中国足球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最后一次露面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痛斥足坛腐败。
而当结合他在任期间归化、限薪、中性名等等引发的种种问题和国家队、职业联赛的惨淡现状,以及最后与李铁、刘奕、陈永亮组成“中国足球狂飙F4”,陈戌源实际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这么一对比,除了唏嘘和叹息,就只能一笑而过了。
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一件事,如果割舍不掉,那就学着多笑一笑吧,然后等待更多笑话的出现,或者期待真正天亮了的那一刻。至于何时天亮,这是个ChatGPT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懂球号作者: 太阳桥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813
为什么我觉得很多话都是有道理的,还是要公正客观看待吧,人都有两面性
查看回复(106)
566
伤了多少球迷的心
查看回复(20)
497
程序员刚上来就遇到疫情,加上这几年经济下行,金主们纷纷撤资,中超虚假繁荣的泡沫被戳破。换谁来都一样,他还能坚持把联赛搞下来。单说这个,我觉得他还是有能力的。
查看回复(115)
266
程序员,这三年得罪了不少人,断了太多人的财路。
查看回复(15)
177
“高水平外援挤压本土球员成长空间”请问五大联赛球员基本都是本国籍的球员吗?????中超这联赛水平先不说球员上限是多少,要是没高水平外援,会有多少人看?目前各个主队所谓的球迷得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恒大掀起金元足球才开始关注中超联赛的吧,在这个层面上,确实得感谢恒大队
查看回复(42)
96
你怎么有脸说出来的🤣🤣🤣
查看回复(2)
60
我觉得还是有能力有魄力的,进行了各种改革尝试,不过越到后面实施下来的政策越对俱乐部不利,导致几年时间一连串俱乐部解散,联赛成这个鬼样子。 可能他的想法是好的,但其中水太深,运气也不好,实施的也不行。 水太深:就说归化球员上场那个事,当时归化球员踢出了效果,还不上。12强赛晋级了不论是李铁还是足协,还是球迷,都有利,可能是对部分球员不利或是涉及其它一些利益集团。反正最后事实就是没上。说是给他们开会限制归化球员人数和时间。结合贾秀全那件事,严重怀疑内部是很多势力来影响决策,并不是为了赢就行。 其次,改革的艰难时刻,恰好遇到了疫情,然后咱们防控也很严格,对联赛,俱乐部,甚至球迷普通人影响都很大,这没办法。只能说是运气不好。 最后,很多政策初衷挺好,但实施下来就是给俱乐部压力了,实施前也不去了解各个俱乐部情况,实施后也不听取反馈,还不断各种文件,持续恶化。这方面确实是能力不行,实施方面也有偏差。 去金元我觉得方向挺好,当时情况咱们不可能去适应金元,因为他不可能学欧洲完善各个方面,新建各种监管机构,时间长难度大,他也没那么大权利整合各个部门。只能让金元时代适应咱们的情况,去金元,回归理性,让中甲俱乐部敢于升超,把金元背景下存在的问题解决掉。本来就是放血改革,遇到了疫情,俱乐部直接大出血没了。 而且不要小看人家那个层次人的眼光,有钱大家都有的赚,他却非要去金元,很可能就是已经看到房地产要暴雷,他怕这个事情发生在自己任期上,想赶紧拆弹,可最后还是被炸没了。 人家没来足协前,位置也很高了,眼光和能力肯定有的。他都这岁数了,干的好也就这个位置了,还能进一步踏入政坛升上去?这个年纪从商入政有作为,不现实。 当时如果国足晋级了12强赛,有了成绩,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李铁不会下课,他是否也不会有事呢?当然大环境肯定还是如此,可至少有了一点成绩。从那个节点之后,成绩没了,联赛也一地鸡毛,一败涂地了。那时就注定要秋后算账了。
查看回复(1)
13
巨无霸国企一把手退休,他根本不缺钱,偏要淌足球这趟浑水。他是过分自信了,把自己当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了,没想到没救得了足球,还把自己搭进去了。中国足球的水太深了,远远超过了上港集团,他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挡了太多人的生财之路。
12
我是一个80后球迷,以前的王俊生那期间不太记得,说真的,从闫世铎开始,历任足协主席我感觉最像干实事的就是陈戌源,真的想不到会这样,也想不通他上港董事长来做足协主席为了啥会违纪违法,真的挺难受的,感觉中国足球真是谁来了也不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