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赛运行:制度创新+球星策略
讨论完联赛架构,再来分析美国足球联赛具体运行方面的特点。以MLS为例,在具体操作方面有许多制度创新。
MLS的比赛计时采取NBA那样的倒计时,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比赛刺激性。MLS也有些举措因为效果不佳而放弃,或进行纠偏和校正。例如MLS为了提高竞技性,最初比赛不允许平局,而是采取平局后5名队员点球决胜负,也就是每名进攻球员在5秒钟内和守门员的一对一的对决而非定点踢点球。该规则在实施3年(1996-1998)后,1999年取消。MLS加时赛金球获胜规则也曾经实施了4年(2000-2003),后来取消。在季后赛赛制方面,MLS采取东西联盟前两名直接进入各自半决赛,而积分最好的8强进行捉对厮杀的附加赛的赛制。MLS季后赛采取主客场制,而总决赛则一场定胜负。
如果说微观的规则试验是小打小闹,那么在一些政策上,MLS也有一些尝试。此外,MLS没有升降级,某种程度上确保老板对球队进行长期投资。在俱乐部和联盟关系上,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俱乐部由联盟管理,如球员和联盟签约而不是和球队签约,这在美国四大职业联赛中是见不到的。俱乐部的利润也由联盟统一分配。
出于商业考量,MLS球队大多采取球星策略。球星策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募世界巨星,二是培养本土球星。
在美国卡森进行的2012年美国足球大联盟(MLS)的比赛
在MLS成立之前,美国足球队就有吸引世界巨星的做法,如上个世纪70年代纽约宇宙队吸引球王贝利,还到中国参加邀请赛。MLS曾经吸引贝克汉姆、卡卡、杰拉德、亨利等参赛。这些球员大多即将走下职业生涯巅峰,但知名度很高,和当年日本J联赛吸引世界知名球星有异曲同工之妙。2007年洛杉矶银河队招募了贝克汉姆前来,4年之后的2011年该队第三次获得了MLS冠军。纽约红牛队也吸引了原来在巴萨踢球的亨利以及现在在杭州绿城的卡希尔。因为美国巨大的商业市场,在欧洲赛场驰骋的巨星也希望追寻美国梦,发挥余热。这实际上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球星策略还体现在本土球星的培养上。历史上为美国国家队进球最多的球员多诺万2011年在MLS决赛中打入唯一进球,协助银河队获得总冠军。目前美国国家队的多诺万、布拉德利、邓普西等球员的年薪在400-750万美元之间,而国外球星亨利、卡卡差不多也是这个区间的薪水。考虑到明星的收入要高于一般球员,MLS出台了“指定球员签约条款”,在贝克汉姆到银河俱乐部之前(2007年以前),MLS的工资水平由联盟统一规定。2007年出台这个条款后,为巨星的加盟扫清了制度障碍,俱乐部就可以单独和一名球员签订合同。球星策略对MLS媒体曝光、粉丝增加、票房号召显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足球基础:做好普及+经济实力
一项运动的永续发展,其根本是参与运动的人数和观赏这项运动的人数。当然,该国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保障。
足球在美国西海岸,特别是在讲西班牙语的地区,一直是较受欢迎的项目。早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玫瑰碗体育场的足球决赛观众人数达到101799人。1999年女足世界杯决赛,90185人现场观看,而在美国的电视转播有1130.7个家庭观看,总人数超过4000万;电视收视率达到11.4(即100人有11.4人中观看比赛),市场份额为31%(即看电视的人中有31%看这场比赛),创下美国历史上足球转播观看人数最多的纪录(包括男子与女子足球比赛)。1999年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吸引了约66万观众,平均每场比赛观众超过2万人。
现在,足球在美国的普及度已经排在前4名。国际足联统计的数据是美国大约有1800万注册的足球运动员,排世界第一。美国的统计显示,在青少年中(12-24岁)约14%的人把足球列为最喜爱的运动,超过了职业棒球和职业篮球。2009年ML平均每场观众为17665人,2015年为21000人。
经济实力是美国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美国幅员辽阔,体育设施完备。如2003年女足世界杯,美国在短短几个月就接办了比赛。2016年美洲杯在美国10个城市的10座球场举办,开幕式在今年刚举办第50届超级碗的旧金山里维斯体育场(Levi's Stadium,68500座)举行,而决赛在纽约大都会球场(MetLife Stadium ,82566座)举办。这10座球场座位最少的是奥兰多柑橘碗球场(Citrus Bowl),可容纳60219人,最大的是洛杉矶玫瑰碗球场(Rose Bowl),可容纳92542人。
2016美洲杯热身赛
从另一个维度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实力。数据显示,2010年南非世界杯美国大约有10万人购买球票不远万里去南非为美国队加油,超过传统的足球王国英格兰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巴西世界杯,美国球迷购买20万多张门票,千里迢迢为主队加油。这个数量排在举办国巴西外的第一名。美国知名的体育频道ESPN连续8届转播男子世界杯,2014年世界杯则通过ABC、ESPN的2个频道转播全部比赛。笔者在世界杯期间刚好在美国访学,在美国东部几乎无时差地欣赏到了巴西世界杯。数据显示,2014世界杯小组赛美国战平葡萄牙的比赛了2500万美国球迷观看,超过6月同期举行的NBA总决赛。
五、启示借鉴:顶层设计+商业运作
通过上述方面的探讨,大致勾勒了美国足球在国家队层面以及联赛层面、球迷层面、经济层面的概况。显然,美国足球的发展离不开美国足球协会的制度设计,也离不开美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足球赛事,无论是世界大赛还是国内联赛,是刺激足球生根发芽的催化剂,既推动了足球的普及和影响力,还有票房、赞助等商业收入。美国地理广阔,球迷基础庞大,能够消化足球赛事,这是支撑各级各类大赛和联赛的基础。在联赛组织架构的制度设计上,四级联赛和大学足球并行不悖;在层次与梯队方面,甚至无缝对接。例如,MLS每年通过选秀大会,从毕业的上万名大学球员中选拔50名进入,剩余的有意职业足球的大学生则进入其他层次的联赛。
在商业运作方面,美国足球协会以及各个联赛、俱乐部也是行家里手。以电视转播权为例,2014年,MLS和ESPN、FOX和Univision三家美国电视机构签订了为期8年、7.2亿美元的合约,为此前合同价值的5倍,这还不算和加拿大两家电视台TSN和RDS的费用。
中国正面临着这么多年来足球大发展的最好环境。“校园足球”和足球中长期规划营造了足球大发展的氛围;国务院46号文对体育产业的推动为足球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的脱钩也为专业性的行业体育协会的再生和重塑提供了机遇。如果能从美国足球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沿革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特别在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狠下功夫,也许我们的足球会走得更快、更远、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