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在越来越重视文化与身体素质共同发展的今天,体育教育在校园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乒乓球、网球、足球、篮球、空竹……学校纷纷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体育,壶山小学的网球、柳城小学的乒乓球、三角店小学的足球逐渐成为体育教育的金名片。
壶小网球:挥拍散发运动魅力
“大声告诉我,这是什么球?”“网球。”壶山小学网球训练场内,一批学生正在上网球课,教练示范时认真看,教练提问时抢着回答;而另一批“资深”运动员正在挥洒汗水,尽情练习。这是壶山小学开展的网球项目,也是学校引以为傲的运动。
壶山小学网球项目的开展要从“乐读计划”说起。近年来,壶山小学发起“乐读计划”,本着“德育为先、志趣为重、轻负高质、乐读有效”的理念,从2011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包括在一到二年级中实行“乐考”,取消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改为家长游园会;在三至六年级中提倡通过“乐读、乐学”,即以自由选择兴趣小组的形式减轻课业压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2014年的第二个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短式网球成为了乐学科目之一,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网球专业的来琛老师任教练,当年10月,来琛老师从乐读网球班中挑选了一批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组建了壶山小学的第一支网球队。
这种以“乐”为导向的参与方式,使孩子们充分体验到网球的乐趣。他们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课余时间,和教练一起在用彩色胶带粘起来的临时网球场上挥洒汗水。训练了不到半年时间,他们第一次参加了金华市的青少年网球比赛。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小队员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竟然击败了金华市的多支老牌强队,首次获得了金华市青少年网球比赛的冠军,收获了胜利的喜悦。
宝剑锋从磨砺出。要想实现目标,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每到暑假,当其他小伙伴都还在游山玩水,在家避暑休息的时候,网球队员们每天早上8点来到学校的体育馆。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的训练成为了他们的暑期日常。事实证明,付出都是值得的,多年来,壶山小学网球队在各大赛事上屡获佳绩,来自全国、全省的参赛队伍对壶山小学参赛队也从一开始的无人知晓,变为后来的赞不绝口。
壶山小学在发展竞技的同时,还开展网球进课堂,在一年级的学生中,每周开展一节网球课,把短式网球推广至每个班中。壶小网球这张名片已经慢慢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打响。
柳小乒乓球:方寸之间·激越乒乓
乒乒乓乓,你来我往,方寸之间,也是战场。近日,柳城镇中心小学的乒乓球场馆内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美妙的旋律,同学们将“发球、正手、反手、搓球、左推右攻”等打球姿势展现得无比专业。
从2003年开始,学校确立了乒乓球特色创建的办学方向,开辟“第二课堂”。一直以来,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本着“营造氛围、培养兴趣,推广普及、强健身体,提升内涵、塑造品质”的乒乓球特色创建目标,柳城小学将柳小人的办学梦想装入这小小的乒乓球内高飞前行。为了发展好乒乓球特色教学,学校腾出空地作为标准乒乓球训练场,放置18张高标准的球台及各种体育运动器材,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器材进行训练。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艰苦训练。学校专门为学生们配备了专职教练员王欣木。年过60的王欣木老师,不仅承担了四、五、六年级每周一节的乒乓球校本课程教学,每天还要抽出早上和放学后的时间进行乒乓球社团和校队成员的训练,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训前计划、训后小结,严格按照年度目标、阶段任务,科学安排强度和密度,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根据实际比赛要求,既练基本功,也锻炼队员的身体素质,在训练中不断提高队员的竞技水平。
“小球凝聚梦想,拼搏成就希望。”学校的乒乓球课程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组,共有成员54人。辅导老师们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握拍、发球、扣球、推挡等基本技能,了解乒乓球课程和知识。孩子们不仅会打球,更是爱打球,爱运动。
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训练换来的是累累硕果。通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乒乓球课程、社团队员训练等在该校的教学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学校不仅编排了乒乓球操,开设了乒乓球校本课程,还把乒乓球项目纳入到学生三项素质达标考核内容中,不同年级段制定了不同的考核要求。另外每学年学校都举办学生乒乓球个人比赛、班级团体赛和教师工个人赛,乒乓球特色创建氛围更加浓厚。
三角店小学足球:绿茵场上驰骋青春
寒风刺骨的冬日,是什么让三角店小学的学生们大汗淋漓,原来是绿茵场上的一场小型足球赛。2013年至今,学校足球教学、训练初显成效,体育竞赛渐获成绩。目前,学校已经形成校队梯队,每个年级一支足球队。建立校队的学生运动员档案和运动员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档案科学制定球队长期训练计划,科学训练。
该校足球运动氛围浓厚,学生人人有足球,人人会踢球。学校于2013年9月成立了校男、女足球队,胡靖康、傅俊涛、曹华铮、朱俊峰等教练每天组织队员进行训练,从不间断。三角店小学一直高度重视校园足球专题工作,开展了足球进课堂、话足球、班级足球联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活力足球的特色办学名片。
作为足球特色学校,为了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该校长期致力于协调家长、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几个主体的认知,每次足球活动都会邀请家长参与,家长们都表示只要孩子喜欢足球、能踢好球就全力支持。“刚开始,有些家长不是很看好孩子参加足球队,经常缺席足球训练,我们教练只能几次三番登门拜访劝说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训练,有时候教练去了没有劝说成功,校长也会到学生家中劝说。”胡靖康老师说。
朱俊峰在三角店小学担任足球教练已经多年,“学校的足球训练氛围非常浓厚,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踢球,每一个孩子都很认真学习踢球,这是让我作为足球教练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在制订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中,三角店小学将校园足球工作作为重点展开,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制度。该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
学校一年级每班每周都有一节体育特色课程,3-6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二节、第三节开设了足球美丽课程,同时,将足球考核纳入1-2年级段的期末乐考中。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学生参与度日渐提高,校园内形成了稳定的赛事氛围,学生逐渐明确了体育参与目标,获取了体育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更重要的是校园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足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校的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