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介入术者宛如勇敢的登山者,影像学就是他们的指南针。每场瓣膜介入手术都如同攀登险峰的壮丽之旅,要求手术团队熟悉影像学技术,方能使更多瓣膜疾病患者越过疾病的山峰,抵达健康的彼岸。
在2023年东北心血管病论坛(NCF)举办之际, 第三届AP-SHD“瓣”影随行读图大赛·东北赛区区域赛也在众所瞩目下隆重登场。作为首场半决赛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本场比赛可谓“剑起云涌战天地,医者之心莫可挡”。在这场引人注目的比赛中,共有8位选手全力以赴,通过病例分享、现场抢答、与现场评委嘉宾的精彩互动,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竞技比赛。
这是一场压轴之战,参赛选手们都渴望获得首场半决赛的最后三张入场券,为此他们竭尽全力,在舞台上展示出卓越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彰显出医学界的精英风范。
本届东北赛区区域赛由主策团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正明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尚小珂教授共同担任专家评委团;并邀请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继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涂应锋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斌教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海平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张文琪教授组成现场评审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然教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牛冠男教练、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张春鹏教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东会教练组成的区域教练团在赛前给予了选手充分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墨扬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张龙岩教授担任大赛主持人。
本次东北会的东道主徐凯教授在瓣影随行东北区域赛开幕式上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对主策团选择在沈阳举办瓣影随行东北区域赛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感谢韩雅玲院士对本次比赛的大力支持。徐凯教授指出,瓣影随行大赛的举办不仅仅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也为评委和嘉宾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学术互动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和交流,共同推动TAVR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比赛过程不仅发掘和培养了优秀的青年人才,也激发了更多医学界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昨日TAVR论坛学术内容已是精彩绝伦,今日瓣影比赛更将推动本次大会增添新的学术高潮。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东北地区对创新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在努力为瓣膜介入领域的发展和推广做出积极的贡献。最后,徐教授衷心感谢所有参与者的支持和努力,希望本次比赛能够给大家带来丰富的学术收获和美好的回忆。
宋光远教授和徐凯教授共同敲响编钟,宣告第三届AP-SHD“瓣”影随行读图大赛东北赛区的正式开赛。这一刻,我们满怀期待,希望通过专家们的卓越努力和选手们的奋发拼搏,让本届比赛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本场比赛共有八位参赛选手进行了精彩的病例展示,每一个病例都极具特色,涵盖了TAVR领域的各种高难度和特殊情况。在八分钟的时间限制内,但他们依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整个手术历程,正是对患者的职责使得他们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术后效果。现场专家和评委对每一位参赛嘉宾都给予了诚恳的点评,针对具体操作分享见解,这也充分体现了比赛的意义。
王全伟
郭旭
男性患者,83岁,因“间断胸闷、心悸1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3个月,突发晕厥2天”收入院。超声提示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反流面积9.8cm2、缩流颈4mm、左室增大(LV 59mm),舒张功能降低。术前CT评估单纯反流,瓣叶无钙化、无增厚,大瓣环(27.2mm),敞口LVOT(收缩期26.4mm,舒张期28.4mm),横位心(69°),无冠脉风险。手术采用右侧股动脉入路,标准位释放L32号VenusA-plus瓣膜。手术过程中出现开花后瓣膜跳窦,调整位置后观察30min撤台。但术后3h,超声探查瓣膜移位,显著瓣周漏,遂行瓣中瓣手术,最终术后结果良好,少量反流。
男性患者,77岁,因“反复发作胸部不适3年,再发加重1周”来诊。入院治疗后仍反复有胸心气促症状,并且出现一过性晕厥。既往有糖尿病史14年,平素服用二甲双胍。UCG提示主动脉瓣增厚。冠脉造影显示左冠钙化明显,LCX近端、LAD远端80%-90%弥漫性重度狭窄。经评估,患者为TAVR手术相对适应证且家属拒绝外科开胸手术,经过多学科讨论决定行一站式PCI+TAVR手术。采用自膨瓣,选择右股动脉入路。术中PCI手术顺利完成,在瓣膜释放后旋转造影发现瓣膜膨胀不全,遂进行球囊后扩张。最终压差由55mmHg降到7mmHg,跨瓣流速由4.9m/s降到1.9m/s。
刘国晖
马彦鹏
女性患者,64岁,因“轻微活动即胸闷、气短,2天前胸闷、胸前区疼痛,外院诊断为心梗”入院。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近端闭塞,LAD中段90%以上狭窄,LCX中度狭窄,通过LCX可以逆灌供血到右冠第二段,但造影中途诱发心衰,遂中止手术。超声评估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EF36.6%,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反流面积10cm2,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CT评估为主动脉瓣重度钙化,瓣口面积0.49cm2,冠脉阻塞风险较低,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明显扩张、心功能非常差,在外周血管入路评估后可行TAVR。但在多学科团队的综合讨论下,建议先行ECMO辅助,在麻醉后开通冠脉,再行TAVR手术。在ECMO辅助下,血流动力学稳定,TAVR术中标准位释放VenusA L26瓣膜,轻-中度反流采用23mm球囊后扩张。术后跨瓣压差由50mmHg降到0mmHg,术后次日ECMO撤机。最终随访2个月,可见患者各项数据明显改善。
男性患者,62岁。超声提示主动脉瓣瓣叶增厚,钙化致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EF35%。CT评估为二叶式主动脉瓣,R-L钙化融合,LVOT敞口,升主逐渐扩张,预估假体瓣膜锚定难度适中,瓣膜植入后可能存在移位、瓣环撕裂及瓣周漏风险。对该患者评估后认为,综合预估冠脉阻挡风险适中,但可导致卒中,考虑脑保护方案,以及传导阻滞风险增加,避免植入过深及选择过大瓣膜;建议术中密切关注血流动力学,必要时体外循环/ECMO备台,预计输送器可顺利过弓,跨瓣。最终手术采用18mm球囊预扩张,零位释放AV26瓣膜,23mm球囊后扩张,术后微量瓣周漏,跨瓣压差基本消失,血流动力学稳定。
王翅遥
高峰
女性患者,85岁,因“间断胸闷18余年,加重一周”收入院。超声提示二尖瓣钙化伴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钙化伴中度狭窄并关闭不全。CT提示主动脉瓣瓣叶融合,LVOT敞口型,左室内径偏大。团队综合考虑后认为,保守治疗效果差,对于超高龄患者,STS 8.6%,高危,外科开刀风险大,再结合患者意愿,选择进行介入治疗,先处理二尖瓣狭窄,再进行TAVR,根据术中情况须随时转换策略。但二尖瓣穿刺中循环波动大,遂转为优先处理主动脉瓣问题,零位释放AV23瓣膜,可见左冠有灌注,但是开口部分遮挡,此时患者心功能稳定,因此考虑处理完二尖瓣后进行烟囱支架释放。在二尖瓣球囊进行两次预扩张后,植入烟囱支架,后扩塑形。术后超声可见,二尖瓣瓣叶活动度改善,主动脉瓣瓣膜工作状态良好,猪尾测压降为0mmHg。
男性患者,68岁,以“突发胸闷气短1天”为主诉入院。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合并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CT评估左冠开口高度临界,瓦氏窦平均直径略小28.7mm,窦管交界直径小,以及左冠瓣叶较长。手术策略选用20mm球囊或不预扩张,瓣膜选择Downsize Evolut PRO26mm,术中做好commissural alignment,为冠脉创造有利因素,并在释放至不可回收点时特别注意冠脉显影情况。术后压差4mmHg,瓣膜深度5mm左右,轻度反流。术后随访瓣膜位置良好。
方毅
梁长彬
男性患者,65岁,以“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2年,加重5天(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为主诉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7年。冠脉CT显示LAD近中段50%狭窄。心脏超声评估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反流。综合评估瓣环面积580mm2(D27.2mm),功能性二叶瓣(L-N、L-R融合,R-N高位融合),瓣叶异常增厚增长中度钙化,冠脉闭塞风险,外周血管有钙化斑块,管腔略小;S3外周入路要求低、未来再介入可能涉及ViV;此外,根据解剖结构,瓣叶粘连,钙化不易推开,瓣叶的厚度长度和冠脉的风险,考虑Downsize更安全。最终手术在左冠顺利植入支架,并植入26mm瓣膜+1cc。术后患者压差由47mmHg降到5mmHg,流速由4.6m/s降到1.5m/s,EF值由50%升高到55%,血流动力学稳定。
女性患者,77岁,因“气短4年余,胸痛3个月加重2天”收入院。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二叶瓣畸形。综合评估后,认为TAVR前进行冠脉造影,同期进行冠脉病变干预,因右冠堵塞风险较高,TAVR前需进行右冠保护;常规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辅助入路,超硬导丝辅助大鞘植入前,可关注超硬导丝对胸主迂曲的改善情况,若明显改善,正常植入普通大鞘,若改善不明显,则选用长鞘以覆盖胸主迂曲。手术先对LAD高速旋磨及LCX PCI,顺利完成后行TAVR手术。由于18mm球囊通过困难,采用10mm外周球囊初步预扩,snare辅助成功跨瓣,植入AV23瓣膜。术中主入路缝合后造影示股动脉闭塞,球囊扩张后官腔通畅。最终患者压差由83mmHg降到8mmHg,流速由5.7m/s降到2.1m/s.
“瓣”影随行2023读图大赛
第一轮的角逐告一段落,参赛选手迎来了更具挑战性的的两个环节:脱“影”而出和“读”一无二。这两个环节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也真正考察了选手对TAVR手术全流程的熟悉程度。其中,在脱“影”而出环节,屏幕上会随机显示10道难度程度不一的题目,主要涉及TAVR手术冠脉风险评估、瓣叶解剖学分类、冠脉根部CT影像图,以及TAVR术后卒中等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读”一无二环节是对选手们综合能力的最终考验,每位选手从2分或5分题目中选择一道,选择同分值的选手根据主持人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作答。
可以说,每道题都存在一定难度和陷阱。虽然在这两个环节,选手的分值拉开差距,但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TAVR领域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比赛中,针对选手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评委们进行了详细解释,帮助现场嘉宾和选手消除疑惑和巩固知识。整个比赛现场热情高涨,评审团与参赛嘉宾、主持人之间不时展开激烈讨论,高潮迭起,不时爆发阵阵掌声,在学术的氛围中共同探索影像的奥秘。
经过激烈的三轮角逐,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三位选手展现出了超群的实力。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刘国晖医师更是以卓越的表现获得了冠军和本场MVP的双料荣誉,他的出色表现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翅遥医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方毅医师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的殊荣。
东北赛区·冠军&MVP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刘国晖医师
东北赛区·亚军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王翅遥医师
东北赛区·季军
北部战区总医院 方毅医师
颁奖仪式不仅是参赛嘉宾们的荣誉时刻,也预示比赛的圆满结束。大家共同分享着喜悦和骄傲,展望着未来的发展。选手和评委嘉宾在浓烈的比赛氛围中为TAVR领域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新,激发了更多医学界的热血青年投身其中。选手们将带着奖杯和证书,怀揣着更高的目标和期许,踏上半决赛的路途,同时也踏上了瓣膜介入领域攻坚克难的新征程。
在鲜花和掌声的欢呼声中,第三届AP-SHD“瓣”影随行读图大赛·东北赛区区域赛圆满收官。这场比赛为每位参与者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推动他们在瓣膜介入领域不断成长和进步。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个竞技平台,更是一个学术交流的舞台。徐凯教授作为东道主,在比赛结束后再次对整个比赛表示了高度肯定,对选手的精彩表现给予赞赏。在本次比赛中,每个选手汇报的病例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精彩,这些病例背后凝结的是每个医院瓣膜团队的合作与辛勤付出,比赛激发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促使每个人在未来不断奋进。这也体现出进入瓣膜介入时代,团队协作至关重要。紧密配合和默契协作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在未来的瓣膜介入征程中,我们期待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合作。让我们勇立潮头,在追求学术卓越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创新,攀登学术高峰!
东北赛区完美收官
7月北京瓣膜论坛接棒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
期待半决赛北京与您再相见!
扫码观看回放
PC版观看链接:(复制使用浏览器打开)
医谱app
扫码或者点击图片下载
微信公众号
扫码或点击图片关注
本网站所发表内容知识产权归属医谱平台、主办方以及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经授权使用,须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