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当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冬奥会交给了放心的人。今天,是2022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尽管遭遇疫情的严峻考验,北京冬奥的筹备工作迈着坚实的步伐,印证了巴赫的判断,也昭示着中国距离兑现冰雪强国的梦想,愈来愈近。
去年底,12座竞赛场馆全部建设完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发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还搭乘嫦娥五号完成了历史性的月球之旅。同时,冬奥会奖牌和火炬设计工作完成,志愿者招募和市场开发有序进行。
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地通过预认证时,不仅在场馆设计、绿色节能方面,也在组织工作上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很多人相信,到明年这个时候,北京将举办一届充满激情的高水平体育盛会,也为疫情考验中的奥林匹克运动重树自信,凝聚人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从申办到筹办,北京冬奥会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推动下坚实前行的。借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中国大力推动冬季项目发展,普及冰雪运动,从过去不进山海关,到如今跨越南北、贯穿四季,每年参与冰雪旅游人数不断上升,冰雪运动成为中国人的体育娱乐新时尚。“3亿人上冰雪”的宏伟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
冰雪强国的梦想,也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中国已成功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实现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明年,中国又将举办北京冬奥会,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展开时间的长轴,2022年恰是一个重要节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兑现中国梦,需要的不正是“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吗?
我们期待,一年后当2022北京冬奥会拉开序幕,全世界将欣赏到新时代中国冰与雪的交响乐曲,也见证中国梦与奥运梦的美好交汇。
崇礼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柄巨大的“雪如意”在星空下熠熠生辉;五棵松体育馆熟悉的树枝型外观被冰菱花覆盖,多了几分冬日气息;鸟巢身旁,22条“华光璀璨的“冰丝带”在天地间飘舞;浓厚工业风的北京首钢旧址上,一只“水晶鞋”迎来雪飞天……
“水晶鞋”
“雪如意”
“在疫情挑战之下,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展相当顺利,这几乎是一个奇迹。”用“奇迹”一词来形容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进展,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感慨。
今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2015年成功申办以来,北京冬奥组委在过去的两千多个日夜风雨兼程,用心兑现申办时的坚定承诺。离冬奥会开幕还有一年之际,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已做好了准备,北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年后的今天,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将共迎北京冬奥会这一历史性体育盛会的开幕。
场馆准备好了:
12个场馆如期完工
从选址规划到周密设计,从紧张建设到转入运行测试,2000多个日夜风雨兼程,北京冬奥会12座竞赛场馆(群)全面完工,全新亮相。2020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体育赛事带来严峻挑战。然而,当2020年画上句号之时,北京冬奥会场馆却已准备好了。
12月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高颜值场馆相继亮相,向全世界的冰雪运动员发出了盛情邀请——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奇迹”,体现在赛事筹备的方方面面。
北京赛区承担冬奥会全部冰上项目和滑雪大跳台项目,共有六个竞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是首个完工的新建竞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是首个完工的改造场馆,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也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其建成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规模创下世界体育馆之最,但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
北京赛区场馆介绍
延庆赛区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该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四大场馆在去年12月29日全面完工。
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的举办地。新建的古杨树场馆组群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其中,“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该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
张家口赛区场馆介绍
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只有一年的时间。北京冬奥组委昨天介绍,北京赛区、延庆赛区8个竞赛场馆制冰、造雪工作全面完成,具备测试比赛条件。这也意味着,北京冬奥会筹办由建设阶段转入测试、运行阶段。
选手准备好了:
千人军团集结完毕
遥想申冬奥刚成功时,北京冬奥会的109个小项中,大约有1/3中国此前从未开展过。冰雪人把全项目参赛和取得历史最佳成绩作为征战目标,确定了“扩面、固点、精兵、冲刺”的备战方略。五年多来,冰雪运动基础不断夯实。
运动员入驻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
2018年平昌冬奥会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提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要努力实现“全面建队、全项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目标。
全面参赛,就是对标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全面建队、全项参赛,力争在整个冬奥会过程中,从头至尾都有带有五星红旗标志的中国运动员英姿飒爽地站在赛场上,让更多冰雪项目刷新历史、实现奖牌乃至金牌的突破。
此后三年间,正是冰雪健儿奋力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三年,从2018年底建立起覆盖北京冬奥会全部109个小项的31支国家集训队,到2019年,全面推进“固点”工作,备战选手从4000余人精简至1153人,再到2020年,备战北京冬奥会进入“精兵”之年。
从无到有,从多到精,中国冰雪军团面貌一新。“有的项目,我们当时连器材都搞得不是很清楚。”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透露,“北京申冬奥成功之后,我们用超常规的办法,跨越式发展,跨界选材,全国动员,借助国际冰雪组织帮我们选配教练,迅速把我们过去没有开展的项目组织开展起来。” 请进来是快速提升项目水平的关键,2014年备战平昌冬奥会时,中国各支相关国家队的外籍教练只有两名。目前,他们的人数达到了170名。
国家集训队在崇礼区云顶滑雪公园U型场地滑雪训练
对于北京冬奥会,中国选手已经准备好了。面向冰雪运动的未来,中国也已经准备好了——中国军团对于北京冬奥会宏大壮阔的备战,不仅实现了空前的109个小项“全项目参赛”的目标,更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将来储备了人才。倪会忠表示,冬运中心正在着手组建成体系的国家二线队,着眼于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预计将有300人左右入选国家二线队,他们将有专门的训练基地、训练人员与计划。
北京冬奥大事记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发布。
平昌冬奥会闭幕,“北京八分钟”在闭幕式上上演,标志着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
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共将产生109枚金牌。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发布。
冰墩墩
雪容融
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
2020年12月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12月21日 雪如意点亮;12月25日 冰丝带完工。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正式发布。
撰文:新民晚报首席记者金雷、记者厉苒苒
编辑:沈毓烨
图片:IC图、新华社图、网络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