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供助餐服务有补贴!千家养老助餐点服务26万居家养老老人
为了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全市目前已发展1000多家养老助餐点。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为加强养老助餐服务“保基本”能力,本市再次出台优惠政策。根据《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在养老助餐点获取午餐或晚餐的,可享受每天5元优惠。
北京:将引入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模式
5月13日,在北京市民政局召开的《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提出,要引入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模式,使老年人可依托数字化助餐专业平台能够查看并预订平台上所有老年餐,通过预订团餐、外卖点餐等方式订餐,也可通过到店就餐、养老助餐点代客下单等方式在家门口附近的养老助餐点订餐就餐。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为积极引导广大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发布《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社会工作服务指引》,旨在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提供危机介入、心理疏导、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资源链接、社会动员等服务,协助筑牢疫情防控社区防线,协同提升社区防控能力。
指引提出,各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市区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及服务机构从业者,社区及各领域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应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要,协助社区着重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以及疫情防控协同服务。
做好老年人“暖心饭”北京已发展1000多家养老助餐点
记者今天(13日)上午从北京市《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强养老助餐服务保基本能力,提高市场化、便利化、多样化水平,重点解决失能、失智、高龄等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
居家养老和长护险暂停,上海这些护理员与困难老人“结对子”
“阿公,你看今天我给你准备了啥?”“谢谢你啊,小陈,真是多亏你了……”一大清早,陈梅就拎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到上海金山区漕泾镇绿地一期万阿公家中。
这段时间,都是由她在照料着老人,看到家里没菜了,就想方设法采买新鲜食材,为其准备可口的饭菜;看到他头发长了,就拿来理发工具为其理发;看到他因家属无法前来探望而心情郁闷,就陪他讲笑话、聊家常。前些天,感觉老人神情总有些异样,在她反复询问下得知,老人已便秘多日,就马上给老人配了药并买来了水果。陈梅在为万阿公理发。
安徽:合肥首家公立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顺利完工
5月12日,记者从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作为合肥市养老民生工程,合肥市二院老年护理院顺利完工。这也是合肥首家公立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
合肥市二院老年护理院位于瑶海区乐水路与梅岭路交口东北角,紧邻合肥市二院广德路院区。总建筑面积约9.18万平方米,地上面积约6.3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约2.83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医疗养老床位约1000张。项目主要包括内科、检验科、康复科、全科医学科、心电心功能科、营养科、老年病房等科室,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养老、养生、康复于一体的多功能人文化的老年中心。
江西: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5月12日,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召开专项行动调度会,通报专项行动部署启动和宣传发动情况,分析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为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4月中旬,我省启动为期6个月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等涉诈问题隐患;整治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等涉诈问题隐患,以及违规在城市界面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的行为;整治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依法查处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行为;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依法查处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行为。
江苏:部署推进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10月15日前完成更新改造
优化网约车“一键叫车”功能,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交线路,地铁配备上下车无障碍渡板……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印发《2022年推行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地统筹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等领域适老化服务提升、车辆更新、设施改造,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东:高院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要求全省法院严惩假借养老之名、通过诈骗手段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依法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通知要求,专项行动要突出重点,精准打击、从严惩处假借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之名实施的各类非法集资、诈骗犯罪,依法加大对罚金、没收财产的处罚力度,从经济上严厉制裁犯罪分子。对养老诈骗犯罪团伙中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依法严厉打击。
老年人共病需规范化治疗
日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共病精准诊疗分会在京成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在会上表示,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共病患病率的增加导致治疗难度加大,多重用药问题影响用药的安全性,给共病规范化治疗带来挑战。
白岩松代老年人发问:养老除了靠子女,还靠啥?
中国现在的老年人是不消费、很少消费、能少消费就少消费的老年人。但是能消费的一批人正在变老,比如说我们这批人。我相信我们这一批人有相当多的消费理念,如果以后“挂了”还剩不少钱,那是很丢人的。
更何况是我们想不消费也不行,因为我们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孩子不孝顺,是一对小年轻上面四个,上面这四个顶上还剩两三个。请问,他养的起吗?所以未来中国的养老模式叫“九零三七”,三:养老机构,七:社区,九十:居家,但请注意,这九十居家,百分之九十的居家也不是咱们意义上的孩子伺候着,还是依靠于社会和社区,不消费行吗?所以我觉得第一位是攒,攒健康嘛。
打造专业平台汇聚专家力量,合力促进积极健康的老龄化
目前,江苏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20%,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扩大老年健康教育覆盖面,加快构建完善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已十分必要。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健康教育与促进专委会成立大会上,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老年学学会会长施国庆教授接受了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从倡导积极健康老龄化、加大老年健康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对专委会成立后的工作内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互联网医院让患者感到便利,适老化设计仍待加强
[数据显示,中国数字医疗服务市场预计将从2019年的232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73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
新冠疫情催生了互联网医院的需求。由于封控等因素限制,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或者是有配药需求的患者,越来越多地开始求助互联网医院。
5月10日晚间,第一财经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了解到,该院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等待第二天上线“互联网医院2.0版”。
王建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重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重阳节当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切实增强落实老龄工作任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固根基、扬优势和补短板、强弱项上多谋对策,在抓重点、攻难点、通堵点、治痛点上多下功夫,努力提升老龄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老龄问题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老龄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王建军: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是基于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影响和我国老龄工作已有基础作出的重大判断和科学决策,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做好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始终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彻到做好老龄工作的所有方面、各个环节。
有效增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未来中国养老服务这样干
加快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日间护理服务……迈向“十四五”改革深水区,有关部门勾勒养老服务新蓝图。
我国是人口大国,为适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新形势对护理服务提出的迫切需求,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有效增加老年、妇儿等领域护理服务供给。如何解决养老之忧、破解养老难题成为关乎每个家庭的现实问题。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缺口较大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快,老年人对于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较为迫切。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坦言,目前,在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方面,缺口较大。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从制度、资源布局、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失能失智老年人管理项目的通知
各区卫生健康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老龄发〔2021〕45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决定开展2022年失能失智老年人管理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推荐广东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省杨村社会福利院、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自2017年开始,省民政厅连续五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较好的社会反响。为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中的咨询和审查作用,有效促进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规范化,加快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厅拟组建广东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库。现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专家库成员,请各地按照要求推荐至少2名以上专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免收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房租工作的通知
皖民办函〔2022〕89号
关于做好免收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房租工作的通知.pdf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
晋政办发〔2022〕37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需厚积薄发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报告在厘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指标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预测了中国老年人的消费支出、需求及消费潜力,分析了老龄产业中老龄金融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服务产业、老龄宜居产业的发展指标,提出了老龄产业发展的宏观指标体系。这份报告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宏观视角,跳出健康、养老服务的传统二元格局,力图从全人群出发、从全生命历程出发,建设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全新产业体系,促进老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亿万老年人和家庭。本期养老周刊,编辑摘编了几位报告参与者的延伸解读,以飨读者。
“嵌入式”社区养老托起夕阳红
5月10日以《社区"托老所"家门口的幸福驿站》为题,关注了"托老所"式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有读者来电咨询说,社区"托老所"挺好,相对更适合有活力的健康老人。如果家有失能或者失智老人,能否在家门口也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记者连续两天实地探访,发现一种新兴的"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在石家庄兴起:或者不离家,老人按下呼叫按钮即可接受上门服务;或者不用去医院,老人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营造安全用网环境守护老年人幸福生活,腾讯“银发守护行动”持续升级
日前,腾讯公司发布“银发守护助手”微信小程序,专注中老年人诈骗防范与上网安全,通过“线上服务+安全提醒+知识学习”的模式,引导中老年人了解新科技、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能,稳步提升中老年人识诈、防诈和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能力。据介绍,今年内腾讯公司准备走进全国上百个社区,面向百万中老年人开展“线上+线下”安全培训和沙龙活动,形成一套科学化的社区中老年人网络安全培训体系。
获评“五级养老机构”,共享之家以专业打造养老新标杆
日前,深圳民政公示了2021年度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初步结果,深圳市共享之家护理服务有限公司龙城店荣登榜首,被评定为”五级养老机构”。此次年度申报参评机构共48家,初步评定结果中,包括五级机构2家,四级机构7家,三级机构9家,二级机构12家,一级机构3家。
作为国内率先引进3H(Healthy、Happy、Harmonious)颐养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共享之家获评“五级养老机构”的背后,是其专业实力的突出表现,也是国内养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又一步伐。
泰康“幸福+”计划!属于年轻人的第一份养老指南
长寿时代奔跑而来,对于广大工薪阶层的百姓来说,这样消息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人均寿命延长,更多的长者得以颐养天年;忧的是,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让养老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老龄化的社会现状,给当代“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经济压力,“老有所依”已经让我们不能再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负重前行的年轻一代身上。如果说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低龄老人”,尚且处于老龄化社会的开端,初尝苦涩,那么80后、90后,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们,当他们步入低龄老人的年龄区间时,将要面临的是更为艰难的养老环境。
老龄化趋势下,大家保险探讨中国居民养老的理想模式
近日,广东省发布的生育新政引发人们讨论。我国的少子化与老龄化同驱并进,除了生育问题,解决养老问题也势在必行。此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指数课题组和大家保险集团还联合编制发布了《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探讨了最能满足中国居民养老需求的理想模式。
“保护好老年人”是筑牢免疫屏障的关键——老年人为啥应该打新冠疫苗系列报道(三)
“老年人的广泛预防接种,包括加强针接种是今后疫情管控放开的一个关键前提条件。”5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不是老年群体自己的事情,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大局。
银保监会发文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银保监会日前向各银行、人身保险公司、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商业养老资金的投向、产品期限、经营规范等多方面作出规范。
老年人“投保”如何避“坑”?
近日,退休市民章先生9年间花费800多万元保费买下某保险公司29种保险产品,却因办理了370万元的“保单贷款”而“背债”。经多方协调,最终保险公司回应,“决定对章先生名下的部分保单予以退保,并为章先生夫妇调整保障规划,其余保单继续持有”。
章先生虽不幸遇到了保单纠纷,但最终得到了相对妥善的处理。而大多数保险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未必有如此经历和运气。因此,投保前对保险产品的深入了解尤为重要。
养老储蓄要来了?期限5-20年,国有大行将在部分地区先行先试!
5-20年的养老定期存款,你会感兴趣吗?
记者近日从多方核实到,监管部门将酝酿推出养老储蓄试点。试点初期将由国有四大行在个别地区先行先试。养老储蓄属于定期存款类产品,期限最短5年,最长20年。
用法律“巨手”帮老年人捂紧钱袋子
今年4月,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80多岁的刘女士来到某银行网点办理银行卡。要求开通网银和手机银行,并向某账号汇款3.83万元。工作人员感到事情反常,向老人询问收款人情况,老人含糊不清。经评估后把情况通报给了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民警来到老人家中核实具体情况,得知老人前两天在微信上认识了一名“老师”,对方说某集团的保健品投资项目可以让刘奶奶“赚大钱”。听了介绍后,刘奶奶向“老师”支付了1500元的“课程费”,并准备办理网银先“投资”3.83万元。调查发现,所谓的投资项目根本不存在,而是一个专门引诱老年人注资的骗局。民警很快锁定不法分子,并帮助老人追回了损失。此时老人终于明白过来。
已加入成员7530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