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遗产详解︱最新数据:亿中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1月19日,北京冬奥组委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包括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个单册遗产报告。

体育遗产是北京奥运会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遗产。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对中国冰雪运动普及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冬奥筹办6年来,大众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冰雪运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快速推广,残疾人冰雪运动广泛开展,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跨越式提升,各类冰雪运动赛事蓬勃开展,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加快供给,冰雪运动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看点1

“全国大众冰雪季”连办7届,参与人员规模发展至近亿人次

报告显示,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推动下,中国各级政府不断优化冰雪运动发展政策环境,调动各方资源力量,组织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等冰雪活动,推动冰雪运动突破季节和地域限制,积极发展冰雪旅游,开发线上冰雪运动,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快速普及发展。

其中“全国大众冰雪季”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举办7届,从第一届时的10个省市区参与已发展到覆盖31个省区市和超过全国一半的地级市,参与人员规模从2014年的1000万人次左右上升到第七届时的近亿人次,已成为传播冰雪文化,推广冰雪运动,激发群众冰雪运动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平台。

同时,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快速推广。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是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关键一环,也是筑牢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根基的重要支撑。北京冬奥会筹办以来,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截至2020年10月,全国范围内已认定并命名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大力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截至2020年,全国冰雪特色校已经达到2062所。推广冰雪运动旱地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在校外广泛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冰雪活动,为青少年上冰上雪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看点2

组建31支国家集训队,覆盖北京冬奥会全部109个小项

在群众冰雪运动迅速推广的同时,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跨越式提升。以冬奥备战为牵引,我国坚持固强补弱,优化冰雪运动竞技项目布局,推动专业运动队建设,强化后备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队实现全项目建队,截至2018年底,组建31支国家集训队,覆盖北京冬奥会全部109个小项,运动员和教练团队共有近4000人,比平昌冬奥会周期同比增幅约7倍。竞技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2015-2020年,参加全国性冰雪运动比赛注册运动员人数实现翻番,从5111名增长为11398名。国内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显著提升,国家队奖牌总数已由2015年的42枚增至2019年的69枚,其中雪上项目的奖牌总数增幅更是接近翻番,由2015年的16枚攀升至31枚。

2015-2020年间,我国残疾人群众性冰雪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项目种类逐渐增加,形成了以“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为龙头的品牌活动,截至2020年已举办5届,参与单位由最初的13个省区市发展至26个。冬季残奥项目竞技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展的冬残奥项目由两个大项拓展至六个大项。

截至2020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59项国际冬季赛事,获得38枚金牌,特别是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队获得金牌,实现冬季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同时,奥林匹克教育和残奥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有效推广,残疾人冬季运动设施日趋完善。

此外,随着冬奥筹办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类冰雪赛事数量逐年增加,规格也不断提升,不仅为国内冰雪运动员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也在冰雪运动推广与普及、带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提升中国冰雪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显示,全国专业性冰雪运动赛事遍地开花,从2015至2016赛季的45项增长至2018至2019赛季的77项。同时,国际冰雪赛事纷纷落户中国,如2019年,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积分赛和国际雪联中国轮滑世界杯落户北京。青少年冰雪赛事体系渐趋完善,2018至2019赛季中,全国青少年冰雪赛事超过30项。

看点3

到去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对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供给提出了更大需求。以冬奥筹办为契机,各级政府制定实施冰雪运动场地设施规划,分类明确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要求,加大公共资源调配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着眼扩大增量、提高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动建设了一批冰雪运动场地设施。

报告显示,到2021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同时,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按照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新建场馆与区域和城市长期规划相统一的理念,既注重满足赛时需求,又提前谋划了场馆的赛后利用,赛后将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持续助力区域长期发展。

同时,我国各类冰雪运动人才数量不断增长,冰雪运动裁判员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全国冰上运动项目国家级裁判员从64名增至357名,国际级裁判员数量从6名增至106名;雪上运动项目裁判员数量从108名增至523名,国际级裁判员数量从18名增至25名。

此外,群众性冰雪运动组织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各级冰雪运动社会组织共有792个,其中国家级协会8个,省级协会32个,其他冰雪运动社会组织752个,是2015年冰雪运动社会数量的2.89倍。同时,北京冬奥组委会同相关单位提前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现实国情的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助力北京冬奥会筹办。

THE END
0.冬奥会多少个国家参加冬奥会多少个国家参加 冬奥会有67个国家参与,传统的运动强国包括中国、美国等。每届冬奥会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数量都是不同的。中国致力于为国际奥林匹克事业作出更多贡献,将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冬奥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冬季综合运动会,这是全世界冰雪爱好者的盛会,每次冬奥会举行jvzquC41dcolg7ykcpwjl~s0eqs0fxh1:9=637mvon
1.吴忌:如何反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由于新冠疫情仍然是全球大流行时期,考虑疫情的原因,中国没有大规模邀请外宾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计划,中国根本不打算邀请那些声称要抵制的美国政客参加,所以那些嚷嚷着要抵制的美国政客,只不过是在闹笑话而已。在未受到邀请情况下,美方把是否派政府官员出席同所谓新疆人权问题挂钩,这完全是颠倒黑白、自欺欺人。jvzq<84yyy4lwwqwpek/exr1iepz1zzcpsov|qfpnwk04973/38.4>4379<927mvon
2.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始冬奥会造雪新闻频道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王东)15日上午伴随着数十台造雪机发出的轰鸣声,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迎来首次造雪,这也标志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赛事保障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参加冬奥造雪保障工作的中方及外方造雪团队共20人,他们都是在商业雪场从事过造雪工作的、有经验的从业者。20人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38681CXUK];:XptlL}V2xsYyW
3.媒体聚焦北京冬奥会中的北理工担当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北京理工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国家重任,学校多个科研团队为“科技冬奥”提供有力保障,500余名师生参与冬奥志愿服务,学校的科技贡献和师生的良好风貌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CCTV13-新闻直播间】冬奥会中的高校力量 北理工:冬奥开幕式背后的虚拟“黑科技” jvzquC41yy}/dry0gf{/ew4zyy5hdvyni1suls71g8k9fA9:546c6B<6:e;:gA9999=59;7c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