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举行。
首次使用高铁运输火种
在《醒狮》刚劲有力的节奏中,采火仪式拉开序幕,该舞蹈将南派醒狮特有的难度技巧有机汇入舞蹈语言,刚柔并济,“舞”武相融,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后,仪式现场响起了杭州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梦想天堂》,视障、听障演员们用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中国人民乃至亚洲人民生活的幸福图景。
在仪仗队的护卫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亚残奥委员会会旗进入会场。在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演奏亚残奥委员会会歌后,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宣布火种采集开始。
在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内,13年前从中华世纪坛采集的亚残运会火种依然在圣火台中昼夜燃烧,经久不息。
采火使者手持采火棒,缓步走到圣火台前,将采火棒伸向长燃着的亚残运会火种,成功点燃采火棒。
随后,采火使者将采火棒交给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郭永航接过火种并交给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杭州第4届亚残组委副主席刘捷,刘捷展示火种,随后点燃火种盒。紧接着,火种护卫将火种引入火种灯,广东省副省长林涛宣布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圆满成功。
亚残运火种采集仪式结束后,火种将乘坐G1302列车到达杭州,这是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高速列车运输火种,火种抵达后,将在杭州东站举行火种欢迎仪式。
火种为何在广州采集?
2010年,第一届亚残运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亚残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与亚运会同时期同城市举行,其前身为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学军介绍,第一届亚残运会的火种之所以留在广州,是参照了1953年在新德里举办的第一届亚运会,“当时亚运会的火种一直在新德里保存至今,因而亚残奥委员会决定将第一届亚残运会的火种永久保留在广州。”
他表示,本次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从广州采集火种,意义深远,延续了亚残运会的理念与宗旨,也全面展现了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薪火相传。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馆长张泽明介绍,为了提升圣火的庄严与仪式感,博物馆积极开展亚残运会圣火广场的升级改造,历时1年。圣火台主体部1∶1还原广州亚残运会火种盆,亚残运圣火长明其中,火种盆四周环水,与岭南特色乔木小叶榄仁相映成趣。同时,背靠可变换6种模式的LED火焰墙,凸显了圣火的庄严。
“亚残运会从第一届的举办地广州,走到第四届的举办地杭州,其中的渊源非常深。”陈学军感到非常激动,13年来,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如今,每年有1万人次以上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开展体育锻炼。他希望,借助亚残运会的影响力,能鼓励更多残疾人走入社会,也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的精神与意志力。
从2008年到2011年,陈学军曾参与了第一届亚残运会的全过程。他依然记得在2004年广州取得亚运会的主办权后,经过国家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在亚运会闭幕后15天举办亚残运会的机会,成为首次同城同年举办“两个亚运会”,对亚洲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解释称,亚运会后举办残运会,从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持续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亚残运会圣火的前世今生
杭州亚残运会火种为何要在广州采集?亚残运会火种为何永久保留在广州?亚残运会圣火与广州有何渊源?一起来了解下。
一、火种采集
亚残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接过采火棒,点燃采火少女手中的火种盒。火种护卫队员随后用火种盒中的火种引燃火种灯,并护送火种灯离场。
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火种灯
二、火炬传递
三、火种永存广州
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是原“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更名后首次举办的体育盛会,亚残奥委员会决定将本届运动会的火种永久保留在广州。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文化小知识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会徽
会徽名称:向前
会徽释义:会徽的主体图形呈现了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运动员奋勇向前的姿态。10条半弧形的线条构成了竞技赛道,长短不一的线条由紫到红到黄呈渐变色,伸向远方,又如同奔腾不息的钱江潮。运动员奋力转动着轮椅向前,向远方挺进,充满动感、力量和激情,造型犹如一朵朵在钱江潮中绽放的浪花,诠释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英雄气概。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和举办年份的印鉴,会徽的整体格调、色系与亚运会的会徽相一致。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吉祥物
“飞飞”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神鸟”在中国有着传递佳音的传说,因此,她还是文化和幸福的使者。
第一个“飞”,是鸟的飞翔。天高任鸟飞,寓意着人类社会包容、尊重、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二个“飞”,是残疾人运动员追逐梦想,飞跃自我的精神状态。
“飞飞”双翼延续到脸颊上的是良渚文化标志纹,扬起的翅膀展现了力的美感。鸟冠上的“i”字(intelligence)是智能、智慧的象征,也体现了杭州这座互联网城市的特征,在运动、开心时会发出蓝色的光芒。胸前45个点组成的环形象征着亚残奥委会各成员欢乐汇聚。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
在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举行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活动上,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桂冠”正式发布。
“桂冠”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桂花,尊良渚玉琮其为文化本源,礼通天地,道贯古今;以杭城桂花的芳香四溢,寓意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
“桂冠”通体月桂黄与虹韵紫交相辉映,整体高756毫米,净重1160克,与亚运火炬“薪火”形成一种相互呼应关系。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奖牌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奖牌取名为“桂子”,源自描写杭州的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寓含江南意境和浪漫色彩。系继会徽“向前”,吉祥物“飞飞”,色彩系统“润泽”,火炬“桂冠”后又一杭州亚残运会视觉形象体系的核心元素,是亚残运文化美学的重要表达。
奖牌采用模具制作、坯饼制作、压印成型等制作工艺。绶带以织锦提花工艺,辅以环保印花技术,进行双面手工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