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赛道|冬奥志愿者:青春笑脸不负韶华奥运冬奥会奥运会徐梦桃北京冬奥会

左上: 张欣 ;右上:席梦琦; 左下: 刘啸腾;右下:贾先薇; 四人均来自北京联合大学,志愿服务岗位: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礼仪人员

左上: 卫民(北京师范大学) 志愿服务岗位:国家速滑馆公共卫生助理

右上: 齐亢亢(北京师范大学) 志愿服务岗位:国家体育馆反兴奋剂领域陪护员

下: 杜安娜(北京林业大学) 志愿服务岗位:主媒体中心交通咨询服务志愿者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在3月中旬顺利落下帷幕。作为赛会中重要的服务保障力量,冬奥志愿者也成为了这次盛会的靓丽风景线。据统计,本次赛会共录用了1.8万多名志愿者,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比94%,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而在这些青年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备受瞩目。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这些年轻人的故事,有感动美国运动员的“粉衣小哥”孙泽宇,有自制二维码班车时刻表的杜安娜,还有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场馆那些不畏严寒、睫毛结冰的颁花礼仪姑娘……

《北京青年》周刊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志愿者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及各高校团委的支持下,采访到了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大学生志愿者朋友,他们服务于赛会的各个领域,可爱真挚、热情活泼、团结有爱。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信独立、开放包容的新一代中国青年群体。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致志愿者的信中所表达的那样:“你们为奥运会奉献了真情与激情,你们的表现和行为真正暖人心灵。”我们也从这些年轻的志愿者身上,看到了中国这一代“新新青年”的样子——自信、包容、真挚,并且充满蓬勃向上的力量!

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礼仪志愿者团队

张欣、席梦琦、刘啸腾、贾先薇

睫毛结冰的“云顶姑娘”

张欣、席梦琦、刘啸腾和贾先薇这四位女孩来自北京联合大学,她们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与其他四位女孩代表学校成为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的礼仪人员,为获奖的运动员进行颁花礼仪服务。

北京联合大学的礼仪志愿者团队

在冬奥会闭幕式的志愿者短片《温暖的雪花》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睫毛的特写——在风雪交加、极度寒冷的赛场边,一位礼仪志愿者的睫毛上都结上了晶莹的冰——这位女孩就是这个礼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刘啸腾。

刘啸腾睫毛结冰的照片出现在了冬奥会闭幕式短片中

对于这个团队的女孩们来说,在崇礼的几个月是极其艰苦的,她们面对严寒、风雪,还要长时间地保持姿态站立,完全靠毅力和经验去保持手持托盘的平稳。联大礼仪团队的队长张欣说,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团队的力量让她们坚持下来,顺利完成了任务。“我们的身后是人山人海的观众和大大小小随风摇曳的五星红旗;我们的身前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身披国旗,站上领奖台的无限荣光。在这个岗位上,我已经数不清多少次热泪盈眶。”

北京联合大学的这支冬奥会冬残奥会礼仪志愿者团队由八位女孩组成,拍摄当天与我们见面的是张欣、席梦琦、刘啸腾和贾先薇这四位姑娘。

四位女孩都是20岁出头的年纪,她们正处在青春洋溢、美丽绽放的最好年华,镜头下的她们体态优雅,笑容灿烂,让人过目难忘。张欣是这个团队的队长,工作中她细致入微,采访中她思路清晰,看起来温柔又强大; 席梦琦被大家称作“妈妈”,总是去照顾大家,暖心又体贴;刘啸腾则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女孩,她爱笑爱闹,是整个团队的“团宠”;贾先薇则显得更成熟一些,团队中需要这样理性的角色,她也会主动担起责任。

就是这样的几位刚满20岁的女孩,承担起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花礼仪工作,她们不畏严寒,有着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人敬佩,也让人心疼。

席梦琦身着礼仪制服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张家口云顶场馆

张欣说,对于她们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严寒天气了。“尤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除夕前一晚,礼仪人员与电视转播的第一次大联排。那晚的暴风雪是我们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北风怒吼,夹杂着鹅毛大的雪花在空中呜咽着。这时已是晚上9点,零下25摄氏度,我们穿着礼服站在候场区,仪式音乐响起,我端着托盘向前行进,努力在旋着的大风中保持自己核心的稳定。站定后,帽子上的飘带在风中一下一下抽打在脸上,雪花一秒不停歇地冲进眼睛又瞬间化开,我的眼角早已忍不住地泛起泪花,但依然和其他两位托盘员一样一动不动、嘴角上扬、迎着狂风大雪保持微笑。”张欣说,回到化妆间时,每个人都两肩霜花、头顶白雪,睫毛也冻上了厚厚的冰晶。

在极度低温、风雪交加的崇礼,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虽然颁奖礼服有加热功能,但手脚特别容易在零下25摄氏度的天气中失温,有很多次我端着托盘的手,在指端已经没有了任何知觉,当时其实内心也是很怕出现失误的,完全靠毅力和经验去保持托盘的平稳。”张欣说,尽管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但幸好她有温暖的团队,更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每次进行颁奖仪式的时候,我都感觉充满了力量——伴随着呐喊声,我的身后是人山人海的观众和大大小小随风 摇曳的五星红旗;我的身前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身披国旗,站上领奖台的无限荣光。在这个岗位上,我已经数不清多少次热泪盈眶。”

礼仪志愿者们在张家口云顶场馆的颁花仪式现场

张欣说,她很感谢这次经历,让年轻的自己体验到了信仰、坚持与超越自我的力量。她也把冬奥冠军徐梦桃对礼仪团队说的话铭记于心:“老天是公平的,你只要不放弃你的努力,你的努力一定会找到你,要对得起这份坚持。”姑娘们说,听了徐梦桃姐姐的话,手脚再冷,心都是炽热的。在这些年轻的姑娘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朝气,看到了坚强勇敢,更看到了美好的未来。这一代青年人个性多元、开放包容、自信独立、守正创新,因为他们正是和我们伟大祖国一同成长起来的“新新青年”!

对话北京联合大学冬奥会冬残奥会

礼仪志愿者团队队长 张欣

Q 从培训开始到整个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你们经历了多久的时间?

A 我们在去年8月份暑假经历了为期 31天的封闭集训,又在11月参与了冬奥的测试赛任务(相约北京2021-2022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直到今年3月奥运落幕,一共是7个多月的时间。

Q 你们的团队是如何培养默契的?

A 团队的默契是在8月集训的时候开始慢慢培养的。由于集训的时候有两轮大考核,我们团队的成员不约而同地会中午晚吃饭,利用空下来的颁奖台练习流线。晚上主动加练,为了团队整体在考核中的表现更加整齐、出色。大家都是抱着绝不给学校和团队拖后腿的心态,一个一个都特别努力,让我也很感动。

在回学校的座谈会上我们回忆这段经历,大家纷纷表示就是因为一起吃过苦,所以更加明白彼此的不易,所以更是想出色完成我们的颁奖任务。我想,团队默契在那个时候不论是从我们的礼仪专业素质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Q 在云顶赛场边,徐梦桃姐姐和你们说了什么?近距离接触冬奥冠军,你们的感受如何?受到了怎样的鼓舞?

A 2月14日晚是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的决赛,我们在现场见证了中国老将徐梦桃夺冠的历史性时刻。那一晚真的非常难忘,要知道这个冠军她努力了4届冬奥会,那天晚上她终于圆梦家门口。她对我们的礼仪人员说:“老天是公平的,你只要不放弃你的努力,你的努力一定会找到你,要对得起这份坚持。”

从梦桃姐身上我们真的可以看到一位老将奋力拼搏、不服输的精神以及浓烈的爱国情怀,真的为她骄傲。作为礼仪人员在现场,无数次为了保持礼仪的姿态克制住想跳起来的冲动,只能在心底无声呐喊,泪水不觉盈满眼眶,奔涌而出,这比任何一堂爱国主义教育都来得猛烈。身为当代大学生、身为00后,我想这就是朋辈榜样,他们带给我的信心和力量也将会伴随着我们不断前行。

见证“冰丝带”的冰面奇迹

卫民:和北京冬奥一起度过20岁生日

卫民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在本次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中,他在国家速滑馆负责防疫业务。对于卫民来说,这次冬奥会意义深刻,他不但在志愿者岗位上实现了自我价值,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还在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和北京冬奥会一起度过了自己的20岁生日。作为“00后”的这一代人,卫民觉得他们从不缺席自己身处时代的重要时刻,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时代召唤的地方,他会一直挥洒自己的青春,彰显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年轻力量。

青涩的微笑,可爱的酒窝,拍摄当天,20岁的卫民展现着当代大学生青春又充满朝气的样子。在本次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卫民的岗位位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公共卫生助理,他主要负责在场馆入口处为每一位工作人员和观众测温核验,另外在比赛期间前往看台区防疫巡逻,提醒大家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这个岗位的工作很简单很平凡,但是却十分重要。因为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要办好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疫情防控安全是牢不可破的底线,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保证每一位入馆的工作人员和观众都没有异常体征。”

卫民在“冰丝带”防疫业务岗位上工作

在冬奥会进行过程中,防疫领域的工作看似平凡,实则辛苦。卫民说,在场馆运行的每一刻,他们都要坚守在测温仪旁,防疫志愿者也就因此变成了一天当中上岗最早、下班最晚的一批志愿者。“我们都打趣说自己见过‘冰丝带’每一个时刻的样子。”

谈到在志愿服务中最难忘的事,卫民陷入了回忆中,他的思绪回到了冬奥会开幕式当晚。“那晚同往常一样,忙碌了一天之后,其余志愿者早都下班了,场馆里只留下我们六名防疫志愿者晚归的身影。收工的时候,东南方向突然出现了些许光亮与声响,我们抬头遥望——那是‘鸟巢’的方向!我们六个齐聚在‘冰丝带’南门,遥望‘鸟巢’上空绚烂的烟花。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让大家只剩疲惫,但在那一刻,我们却因不远处的盛典而兴奋不已。我们知道,一场世界人民翘首以盼的盛会序幕由此拉开,但这同时也是更加繁重的防疫工作的开始。”而2022年2月4 日这一天,对于卫民本人来说也并不平凡。“冬奥会开幕的这一天,恰好也是20岁的生日。”卫民说,在防疫的岗位上看见“鸟巢”上空的烟火让他充满感动和骄傲之情,“我一直把这当作是祖国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这是我收到过的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

卫民在“冰丝带”防疫业务岗位上工作

对话卫民

Q “冰丝带”这个场馆被称为拥有最好冰面的场馆,实地在其中工作,这个美丽的场馆给你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我们志愿者团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速滑馆的冰是专破纪录的冰。”作为这里的志愿者,我们守护“冰丝带”从苏醒到沉睡的每一个时刻,也有幸见证了四天比赛中六次刷新奥运纪录的奇迹,更亲眼目睹中国选手高亭宇用风驰电掣的速度夺金。“最快的冰”,为选手们提供了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舞台,其背后是技术的支持与无数人的努力,更是我们国家科技力量强大的证明。身处这样的场馆,服务于这样一场世界级的冰雪盛会,真的由衷的骄傲与自豪。

Q 你的理想是什么?

A 我想寻找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并深耕于此,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就像我的师姐黄文秀,她说:“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我想像她一样,把小我融入大我,在为人类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努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Q 作为00后的这一代人,你觉得你们的特质是什么?有哪些独特的新一代青年的精神?

A 很多人对00后有着负面的评价。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00后从不缺席自己身处时代的重要时刻:“一夜长大”舍生忘死奔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是我们;建党百年之时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是我们;全力以赴征战冰雪赛场为国争光的是我们;在“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中圆满完成冬奥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的,也是我们。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时代召唤的地方,就一定有00后的青春身影。我们00后一如百年来的中国青年,用辛勤付出传承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磅礴坚韧的青春力量!

志愿者中的专业体育人

齐亢亢:用耐心和细致守护奥运精神

齐亢亢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大学生志愿者中专业的体育人,目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是2020级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志愿服务期间,齐亢亢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通知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并陪护在其身边直至检查全部完成。

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齐亢亢更能懂得这项工作的重要,在陪护运动员的过程中更加严肃、细致和耐心,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齐亢亢说,这次做志愿者的经历,让他更坚定了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最美的年华。作为一名体育人,我更要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比赛结束后,齐亢亢通知瑞士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

齐亢亢身材高挑,皮肤黝黑,笑容阳光,有着体育生特有的蓬勃气质和青春气息。读研之前,齐亢亢的专业是排球,“体育人”这个身份一直根植于他的内心。考上研究生后,除了学习理论,他更在乎的是理论与体育训练的实际结合,对于齐亢亢来说,日常锻炼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也正是因为日常的刻苦和对专业领域的熟稔,在接受了反兴奋剂理论、实操以及情景模拟全英文测试等十余场考试后,齐亢亢入选了国家体育馆反兴奋剂领域志愿者团队。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全程陪护被抽检到的运动员,从比赛后下冰面到反兴奋剂检查站接受检查,因为检查站是未经许可禁止入内的,所以有时还要负责检查站的人员进出控制工作。”

做反兴奋剂领域的陪护员,需要志愿者拥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英文水平和沟通技巧。齐亢亢说,这项工作最需要的就是严肃、细致和耐心,因为陪护过程以及检查结果和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职业生涯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容不得出半点差错。“我们经常两人一组,用英文模拟很多次运动员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应急预案,从运动员下场到赛时更衣室、新闻采访区、颁奖区再到兴奋剂检查站,这条流线我们走了无数遍,只为确保我们将失误率降到最低。”

在工作过程中,齐亢亢越来越能应对困难的状况:“冰球比赛是对抗性非常强的项目,在赛后陪护输的队伍难免会有些情绪,所以此时要加以耐心,需要待运动员心情稍微平复后再履行通知程序。”

齐亢亢的工作是国家体育馆反兴奋剂领域陪护员

经过这次志愿服务,齐亢亢说,无论是他的个人能力、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作为一名体育人在服务冬奥经历中,充分了解冰雪运动,感悟奥林匹克精神,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当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将会是我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宝贵财富。”

对话齐亢亢

Q 这次志愿服务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曾经一位老师给我们讲,我们以后要了解体育、懂体育,传播科学的体育,做一个有情感的体育文化人。对于我来说,冬奥会志愿者不仅仅是一份经历,更是我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是我倍加珍惜的荣誉。我觉得志愿者在北京冬奥会上书写下了精彩的志愿服务,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志愿者的微笑是中国最好的名片。冬奥会与冬奥志愿者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Q 你们这一代大学生的特质是什么?

A 首先我觉得当代大学生爱国之情愈加浓厚,在冬奥服务期间,每当中国的奥运健儿在场上展现昂扬的姿态,夺得了一枚奖牌时,我的朋友圈往往会被刷屏,尤其是女足夺冠瞬间,我和小伙伴们看了比赛都是激动得睡不着觉。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我们认为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

情之所归,国家获得荣誉我们与有荣焉。另外一个就是甘于奉献,勇于攀登。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一万八千多名志愿者坚守各个业务领域,而这绝大部分都是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用青春和奉献,用自信和笑脸,向世界展现出亮丽的中国名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包括我在内的广大青年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防疫政策,在社区等场所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智慧班车表”解决交通枢纽难题

杜安娜:小小的二维码是大大的舞 台

杜安娜是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2002年出生的她如今刚满20岁,是个青春又充满活力的女孩。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她负责为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各国记者提供交通咨询服务。在志愿服务期间,杜安娜通过一枚小小的二维码,解决了主媒体中心班车时刻表更新的大问题。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杜安娜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代表站上了“鸟巢”的舞台。

拍摄当天,杜安娜以清新自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她梳着齐刘海,稍稍打理过的长发显得自信可爱,亮眼的T恤搭配她爱笑的眼睛也感染到了身边的人,于是大家愉快地开始了这次拍摄和采访。

安娜说,她刚刚结束闭环隔离,时隔三个月重新回到校园。“我在主媒体中心的交通服务台工作,只要车站还有班车在运行,我们就需要一直在岗服务,我从1月4日一直工作到3月16日。”在这两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期间,杜安娜的主要任务是为各国记者提供交通咨询服务,告知班车发车、到达时间,以保证他们可以顺利到达各个赛区和酒店。

杜安娜在主媒体中心的工作岗位上,车站站牌和服务台都张贴着她与志愿者团队制作的班车时刻二维码

这看起来是十分简单的工作,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随着冬奥会开幕,赛事越来越多,各国记者们要在各个地点间频繁往来,这促使他们需要非常准确有效的班车时刻表才不会耽误采访工作。“刚开始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按照每位记者不同的需求给他们的邮箱发送班车时刻表,有时候需要翻阅2000 多行Excel表格才能看到某辆车在某个站点的准确时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相当耗时的过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安娜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在学生会工作的时候学到了一个很好的经验,当时我们为了节约纸张,会把开会时需要打印的文件传到网上制成电子版,再用简单的小程序生成二维码,同学们通过扫码就可以自行获取文件内容了。”于是杜安娜用同样的方法制成了“冬奥会班车时刻表二维码”,先是应用在了她所服务的主媒体中心,后来又被美国奥委会的工作人员发现,推广到了其他赛区,记者们和工作人员只需要用手机相机扫码就可以即时获取最全面准确的时刻表,极大地提高了出行效率。国际奥委会的交通考察团还专门在考察报告里提及这个小小的“发明”并给予好评。

杜安娜在主媒体中心的工作岗位上,车站站牌和服务台都张贴着她与志愿者团队制作的班车时刻二维码

这枚小小的二维码,饱含着杜安娜善于思考、细致耐心、热情服务的优秀品质;这枚小小的二维码,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们敢于创造、充满智慧、不畏困难的具体体现。

杜安娜作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代表在闭幕式登上鸟巢的舞台

对 话杜安 娜

Q 作为登上冬奥会闭幕式舞台的六位志愿者代表之一,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A 我感到特别荣幸,可以代表那么多志愿者登上“鸟巢”的舞台;我也非常感动,在“鸟巢”这样宏大的盛典上见证了冬奥会的闭幕。我记得开场之前导演带着全场清唱《我和你》,满场都是手电筒的灯光,又美丽又感人。我想这将会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而做志愿者的这几个月也是我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

Q 经过这次志愿服务工作后,你有没有想要继续做志愿者的想法?

A 是的,我希望有机会就可以去做志愿者,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很多人说做志愿服务是在奉献自己,但是我感觉其实我的收获比我做的事情要更多。我想去支教,我们学校有去内蒙古支教的项目,我想去试一下。我觉得支教这件事不仅仅可以帮助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会带来很大收获的事情,如果有这样的经历,相信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Q 你觉得你们这一代“00 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 我觉得我们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历练后可以迅速成长,可能很多人还把我们这代人当作小孩子,但是从我自身出发我会觉得,我们这代人是越来越成熟的一代人。祖国的强大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让我们在面对各国的工作人员、媒体记者时也可以自信、大气、专业。经过这次冬奥会的志愿者工作,我整个人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打开自己,越发自信、活泼。而我也发现我周围的志愿者朋友们也和我一样,我们经历过这次冬奥会都成长了,更像个大人。

我眼中的“新新青年”

“可能很多人还把我们这代人当作小孩子,但是从我自身出发我会觉得,我们这代人是越来越成熟的一代人。祖国的强大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让我们在面对各国的工作人员、媒体记者时也可以自信、大气、专业。我们经历过这次冬奥会都成长了,更像个大人了。”

——杜安娜 北京林业大学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对00后有着负面的评价。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00后从不缺席自己身处时代的重要时刻。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时代召唤的地方,就一定有00后的青春身影!”

——卫民 北京师范大学

“我们这一代青年,爱国之情愈加浓厚,记得亚洲杯女足夺冠瞬间,我和小伙伴们看了比赛都是激动得睡不着觉。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我们认为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国家获得荣誉我们与有荣焉。”

——齐亢亢 北京师范大学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00后身上的特质就是个性多元、开放包容、自信独立、守正创新。00 后真的是和我们伟大祖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

——张欣 北京联合大学

“我们这一代00后充满了敢想敢拼的勇气,同时也有着不容小觑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我们打破了大家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偏见,越是不被信任,我们就越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00后一代青年人是可以担当时代重任的,是可以为祖国贡献力量的!”

——席梦琦 北京联合大学

“在祖国的呵护下我们这些00后已经长成,能够独当一面了!我想勇于挑战自我,用拼搏去打破曾经的‘不可能’,这就是敢拼的‘00后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突破自我,这就是无畏的‘00后青年’;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友谊,这就是规矩的‘00后青年’!”

——刘啸腾 北京联合大学

“我很荣幸能作为00后,成为与祖国共成长的一代。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也毅然决然地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家国情怀始终伴我们成长。我们这代人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是了不起的00后!”

——贾先薇 北京联合大学

文 苏悦怡

新媒体编辑 韩哈哈

摄影 李英武

部分图片 志愿者提供

张克贵: 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隋文静&韩聪:世间最好的友情

朱武祥:为全球商业贡献中国理论和方法

陶斯亮:我的中国梦是一幅美丽拼图

扈耀之:创作先要感动自己

李娜:不再“独自上场”

孟京辉:永远戏剧 永远先锋

马岩松:以历史情感 表达未来建筑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4小时]东京残奥会今天闭幕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24小时]东京残奥会今天闭幕 选集 更多 《24小时》 20251027 《24小时》 20251026 《24小时》 20251025 《24小时》 20251024 《24小时》 20251023 《24小时》 20251022 《24小时》 20251021 《24小时》 20251020 《24小时》 20250916 《24小时》 20251019 《24小时》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8781d6;<1;j9:hc>g2=j;23ide9>f9h5jpmjz0unuou
1.残奥会闭幕,但残奥精神永不落幕!回顾赛场内外动人瞬间→同样的摔倒、爬起也频繁出现在对抗激烈的轮椅篮球赛场,每当女篮队员们摔倒、又爬起,观众席上掌声雷动,是对她们最好的致敬。 游泳赛场,00后小将蒋裕燕依靠单臂单腿,在本届残奥会上斩获7枚金牌。 “涡轮增压小马达”郭金城再次惊艳泳池,一次次用头撞线,拼出的是4项世界纪录,并和队友们一起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在泳jvzq<84pgyy/jww0ep5so{yv1cxuklqg1352:<82487:3<9:42964;
2.结束平昌冬残奥会之旅,河北参赛选手期待2022年创佳绩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张晶)3月18日,第十二届冬残奥会在韩国平昌闭幕。本届冬残奥会,河北4位运动员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这是河北运动员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盘点“首秀”,他们纷纷表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这样的大赛让他们得到了锻炼,看到了差距,也增强了信心,期待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创造佳绩。 jvzquC41jghfk7mgdpkxu7hp1462:65513>0exsvgpz`8A66396/j}r
3.[视频]东京残奥会今晚闭幕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视频]东京残奥会今晚闭幕 选集 更多 《晚间新闻》 20251111 《晚间新闻》 20251110 《晚间新闻》 20251109 《晚间新闻》 20251108 《晚间新闻》 20251107 《晚间新闻》 20251106 《晚间新闻》 20251105 《晚间新闻》 20251104 《晚间新闻》 20251103 《晚间新闻》 20251102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9421k6g:>h69jd6j942;g2fjh744kc49j7de5jpmjz0unuou
4.对话残奥冠军郭玲玲:21岁练举重体育让她再不自卑郭玲玲:希望再拿个残奥冠军,继续突破自己,等我突破到自己突破不动了,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了,我就安安稳稳参加一些小比赛。 如果有一天我不想练举重了,我就彻底告别它,不会去当教练,因为实在太累了,想换种活法。 中新体育:东京残奥会结束之后会做些什么? 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62476:
5.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字体背后的设计团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2022年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下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jvzquC41yy}/nxlqpg}t0ls142832;6226866>930jznn
6.残奥冰球世锦赛(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是两位00后,他们在之后的比赛中,小编也希望这两个人能够获得优秀的成绩,为国争光。 关于本次残奥冰球世锦赛和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是两位00后,他们到底有什么来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jvzquC41kplptnwc0eun1jwvkerf1:54:;6/j}rn
7.把生活搬上舞台,一群残疾人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演了自己的故事|夏伯渝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高芳霞作为东道主中国的运动员随队入场。她印象很深刻,当时鸟巢有八万观众,他们一入场,就成了全场的焦点,被排山倒海的欢呼声淹没,“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沸腾起来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结束后,高芳霞还带父母去参观过鸟巢,也到鸟巢看过演唱会,“但其实都没有好好欣赏过鸟巢。”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3/98/275eql2koe}jrrm894672:3ujvsm
8.政府管理学院师生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凛冬启程暖春回,冰雪结缘少年归。伴随冬奥盛会的结束,4月7日,政府管理学院19名志愿者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满载喜悦与荣誉分批次返回校园。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次志愿者们的冬奥征程吧! 启程·时刻准备着 1月17日上午,政府管理学院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团队出征仪式正式召开。吕丽书记与姜玲院长做出征jvzquC41ui4dwoj0gf{/ew4kphu039;31:835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