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从残奥健儿身上受到鼓舞——中国青年网

受访者中,00后占17.6%,90后占43.1%,80后占33.0%,70后占5.7%,其他占0.6%。

在北京工作的刘哲说,最近刷到有关残奥会的消息时,他都会留意一下,“经常是一天内接连夺冠,田径、游泳有许多项目创造了世界纪录,看到这样的消息会觉得很振奋”。

马晴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她曾在媒体上看到过关于视障运动员刘翠青的故事。“在里约残奥会上,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默契配合,率先冲过了400米跑的终点线。本届残奥会上,刘翠青在徐冬林的引领下再次夺冠。”

“击剑队的表现很厉害,夺得了很多金牌。”就读于重庆大学的朱洁仪,虽然没有全程关注残奥会的比赛,但她看了很多和残奥会相关的短视频,感慨颇多,“前几天我们残奥会奖牌就破百了,感觉很骄傲”。

“原来残奥会上盲人足球比赛用球是特制的,球可以发出响声,让运动员来判断位置。”就读于南开大学的郭润洁说,自己最近关注残奥会,才更多地解了一些比赛细节,“这样的比赛更体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需要观众配合,保持安静”。

大学生吴云(化名)对郭玲玲在举重女子41公斤级比赛中的表现印象深刻,“她很早就锁定了冠军,然后不断挑战、突破自我,最后以刷新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展现了强大的力量”。

数据显示,举重(26.9%)、射击(23.8%)、自行车(23.5%)、盲人柔道(20.6%)、硬地滚球(19.7%)、皮划艇(19.5%)、轮椅篮球(18.2%)和轮椅击剑(17.8%)等,也是受访者关注较多的项目。

永不言弃力挽狂澜,多次上演“惊天逆转”最令受访者感到鼓舞

截至9月2日12时,中国以71金、44银、37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奖牌榜首位。据媒体报道,本届残奥会,中国派出运动员251人,平均年龄27.5岁,是我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起,中国残奥军团已经连续4次登上奖牌榜首位。

来自重庆的大学生秦梦(化名)说,我国残奥健儿在赛场上拼搏,即便是一时落后,也能顶住压力不放弃,最终逆转的时刻让她深受震撼。“像轮椅击剑运动员李豪,曾处于被动局面,但他一剑一剑地搏,最后拿下了中国的首金。”

调查中,关于我国残奥健儿令人备受鼓舞的瞬间,63.3%的受访者选择了永不言弃力挽狂澜,多次上演“惊天逆转”,56.1%的受访者认为是一天内接连夺冠,金牌奖牌榜遥遥领先。

在本届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决赛中,出现了重赛的情况。8月27日的比赛中,中国选手马佳和李桂芝获得前两名,但随后因有选手提出申诉,经裁判商议后决定重赛。在重赛中,马佳和李桂芝再度包揽金银牌。

秦梦说,在得知比赛要重赛时,还挺为运动员捏把汗的,“担心她们的状态会受到影响,但重赛时我们依然包揽金银牌,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在本届残奥会上,我国还有许多残奥会元老运动员,比如男子10米气步枪站姿R1-SH1级冠军董超是四届元老,中国女子盲人门球名将陈凤青第四次站上残奥赛场,女子F64级铁饼比赛冠军姚娟是第六次参加残奥会。

吴云说,自己了解到有很多运动员已经是连续参加了几届残奥会,“一届又一届参赛背后,是他们比普通运动员更多的付出和坚持”。

马晴说,在看到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后,连接他们手中的那根引跑绳格外醒目,“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默契配合很让人动容”。

数据显示,令受访者备受鼓舞的瞬间还有:多项比赛破世界纪录,展现绝对实力(50.4%),面对争议重赛,遵守竞赛规则,展现体育精神(50.0%),运动员与帮扶人员协力配合,展现团结互助精神(47.1%),展现顽强意志,突破身心局限(32.6%),多届残奥元老,不断为梦奋斗(30.4%)等。

“我曾在网球市队训练,去别的队集训时,看到过残疾运动员在训练,他们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努力,让我心生佩服。”朱洁仪感觉相比于奥运会,大家对残奥会的关注没那么高,这让她觉得有些失落,“都是我们国家的英雄,他们比普通人更加艰辛,需要更大的毅力和勇气才能坚持下来”。

调查中,97.8%的受访者表示残奥运动员的表现让自己鼓舞感动。

“我至今还记得,在2015年全国残运会上,李茂大在100米决赛冲刺时假肢掉了,他重重地摔倒在跑道上,最后他单腿跳到了终点。看着这样的画面,又心疼又佩服。” 在朱洁仪看来,应该给予残奥运动员更多的关注,更需要平等地对待残障人士。

THE END
0.北京2025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精选29篇)短跑运动员李露从小热爱跑步,尽管缺了一侧小臂,但与同龄人相比,她依然跑得很快。小学六年级时,当地残联找到她,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从此,奔跑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断突破自我,获得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终于在夺得残奥会金牌。这一次,她向卫冕发起冲击。李露说,她热爱跑步,是奔跑让她这个农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台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pmjvkj{j1:=883;367mvon
1.中国妇女报据了解,通过创建残健共融的平台,跑团推动不同群体以平等交流实现互助互爱,不但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帮助,也让志愿者们在健康生活、强身健体的同时,收获了成就感与认同感。 “我的同学们都知道我在跑步,我也会发一些跑团活动的正能量朋友圈,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坚持光荣且正向的志愿活动。”张一涵说。在jvzquC41grgqg{3epyungw3eqo4dp8mvon;04976/370594eqpzfp}d6a5=867mvo
2.奔跑吧,我是你的眼!湖州有个“彩虹绳”陪跑团帮视障人士圆了跑步梦湖州有个“彩虹绳”陪跑团 帮视障人士圆了跑步梦 浙江日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这届东京残奥会上,中国选手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协助下,先后夺得女子400米T11级、女子200米T11级冠军等,并登上网络热搜。刘翠青说,徐冬林就是她的眼睛,带她冲破黑暗,如果能重见光明,她多么想看看对方的脸庞。jvzquC41pg}t0qfpi|npw7hqo0io1ƒopgyy0exsvgpz04973/2?02?4eqpzfp}d:26=72
3.遇见你丨一根绳,两个人,他们向着“光”奔跑他从2021年开始跑步,不仅自己跑,还带动了很多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跑起来。前不久,一场“残健共融盲人万米跑”活动在江西井冈山举行,9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视障跑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携手并肩,共同奔跑,胡亮和他的跑团就在其中。 一声清脆的鸣枪起跑声后,选手们依次冲出起跑线。在两两奔跑的人群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3948?>886629:6356:64
4.​点燃“微火”,照亮世界——访视障主火炬手李端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曾斩获四枚残奥会金牌的视障运动员李端接过最后一棒火炬,走上主火炬台。他的手抚过一片片刻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称的“雪花”,经过几番摸索之后,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中,将冬残奥会火炬缓缓插入主火炬台内。 图为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jvzquC41yy}/emuh0qxh0ls1jfpm1lothe573ngf95=g2<;6h699fm:ee6;1:n953c7/j}r
5.42岁视障女跑者刷新盲人全马世界纪录道下美里在2013年正式成为日本盲人马拉松协会的成员,在2014年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中,她以2小时59分21秒刷新了盲人女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在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上,她以3小时6分52秒获得盲人马拉松T11-T12组别的银牌。 此次,42岁的道下美里再次刷新了视觉障碍女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让人称赞不已。在赛后的采访中,道下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8yx9_wPtYfQ
6.央视新闻24小时遇见你丨一根绳,两个人,他们向着“光”奔跑胡亮是江西井冈山大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一位视障人士。他从2021年开始跑步,不仅自己跑,还带动了很多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跑起来。前不久,一场“残健共融盲人万米跑”活动在江西井冈山举行,9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视障跑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携手并肩,共同奔跑,胡亮和他的跑团就在其中。 jvzquC41yy}/lpxw0gjv0ls1kplp1:5661:3;;60jvs
7.视障跑友携手陪跑志愿者:跑步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最新播报“跑步的快乐是那种释放多巴胺的愉悦,做公益的快乐则是让自己得到成长。”志愿者俞海兰说,自己以前有些拖延症,但参与活动之后,自己多了一个不睡懒觉的理由。她说,即使不能陪跑,也可以看包买水,做后勤工作。 谈及即将开幕的巴黎残奥会,吴磊说自己在场外也不会缺席,“我会特别关注几个项目,比如盲人足球,还有我朋友要参加的比赛”。 从盲人 jvzquC41yy}/j~~cpitfv7hp1euovnsv1463665:1460exsvgpz`3B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