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体育人|残奥运动员王彦章:东京奥运目标升国旗奏国歌运动家澎湃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在以全新面貌迎接建党百年之际,中国体育人秉承着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各条体育战线开拓进取,这其中就有许多党员体育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他们中不仅有运动员,有教练员,有普通的基层保障人员,更有社会新兴体育产业的运营者,他们每个人的梦想都和体育强国梦紧密相连。

王彦章。

对于一名田径运动员来说,自己从事了多年的运动项目突然被“踢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王彦章就遭遇了这样的变故——2012年伦敦残奥会夺得男子铁饼金牌的他,在那之后不得不面对自己练了多年的项目不再被列入残奥会的现实。

然而面对这样的打击,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拾起了另一个项目标枪——经过艰难的转型,他最终又在里约残奥会上获得标枪银牌。

出色的职业生涯经历以及多年来的自律,让他成为了年轻运动员心目中的榜样。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他,也依然渴望做出更多贡献:“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王彦章伦敦残奥会夺金。

教练一眼看中,“他能拿奥运冠军”

对于王彦章来说,命运是残酷的,由于出生时难产导致的缺氧,他下肢行动不便。对于天性好动的他来说,这带来了许多的障碍。

小时候,不管是家人还是他自己,都从来没有想到过未来会成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一员。但一次机缘巧合,让他走上了这条道路。

初一那年,王彦章的母亲偶然听说上海有残疾人运动队伍,就在暑假带着原本就爱动的王彦章来到基地看看情况——结果这一来,身体条件很好的王彦章就得到了多个运动项目教练的青睐,都向他发出邀请。

最终,是他的启蒙教练肖文斐出来“抢”下了他。“当时他就说,未来要让我成为残奥会冠军,听到这话我们很惊讶也很高兴,就这样进了田径队开始练习投掷项目。”

但是真的想要成为冠军,不会像口头上说得那么容易。从青少年时的半训练半读书,到后来成为职业运动员后的全职训练,为了拿到好成绩,只能用汗水来换取水平的提升。

每周六天的训练,王彦章一直都是认真对待,遗憾错失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机会后,他更加努力,终于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一鸣惊人。

在伦敦,他获得了男子铁饼F32/33/34级金牌,让自己多年来的刻苦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之后,突如其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转折——伦敦奥运会后,国际残奥委会决定让他所训练的铁饼项目不再被列入残奥会。

这个巨大的打击,差一点就让王彦章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不服输,想挑战一下自己”

自己的项目不再是残奥会项目,对于王彦章来说的确是晴天霹雳:“打击非常大,甚至让我有了放弃的念头。”

“努力这么久,没想到自己最喜欢的,练了这么多年,让自己受了这么多伤的项目,就这么取消,也没有什么说法,没有什么能让自己心里平衡的理由。如果不改变的话,我的生涯也就这样结束了。”

但在经过了反复的思考之后,执拗的王彦章选择坚持。

“还是因为家里人的思想工作,教练的鼓励,以及自己反复的思想斗争。我不断问自己,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

“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体育才是适合我的道路,虽然改项目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从零开始,但我还是决定去挑战一下、尝试一下,也想看看自己有多少的潜力和能力。我不服输,想挑战一下自己。”

终于,他在里约残奥会斩获了男子标枪F34级银牌,连续两届残奥会登上了领奖台。

如今,30岁的王彦章又在为了自己的第三届东京残奥会做着紧张的备战。由于疫情的关系,近两年缺少国际比赛,这让他对于国际对手的竞技状态也有些“没底”。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出全部:“这次比赛确实非常特殊,可能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希望比赛顺利,能够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肯定也希望能站上领奖台,升国旗奏国歌。”

深入学习“四史”,为国争光

多年的运动员生涯,给王彦章带来诸多荣誉的同时,也给他留下了许多伤痛。

“老话说,运动伤病只有不运动了才能好,很难彻底克服,疼痛也会影响你的专业动作,影响成绩和训练。”

“现在自己也是一身伤,只能咬牙坚持,通过按摩、理疗等治疗手段来进行放松,毕竟奥运会对我们运动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的。但不光是我,很多运动员都要面对这些,荣誉也是和伤痛伴随在一起,密不可分。”

对于自己从事了多年了体育事业,王彦章心中更多的是感恩:“这段经历让我的生活从一张白纸变得色彩缤纷,其间我也获得过许多荣誉,证明了我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

与此同时,他也在追求体育竞技成绩的过程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015年年底,我就开始向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申请,希望入党,终于在2017年有了宝贵的机会,于是提交入党申请书,开始系统学习。”

“入党之后自己很兴奋很激动,也感觉很自豪。成为党员之后我也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自己不光代表个人,同样代表着组织,要做好带头作用,给小队员们做好榜样。”

平时,在繁忙的训练比赛之余,王彦章也会通过手机、书籍等渠道深入学习“四史”,“学习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我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有了好的平台,有了国家的安定繁荣,有了政府大力支持残疾人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有了比赛和训练的好条件,才有后来我们为国争光。”

“作为党员、运动员,我要好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王彦章说。

THE END
0.江苏邳州“希望之家”走出六位残奥冠军cctv.com正如江苏省南通市有“奥运冠军之乡”的美名一样,江苏苏北地区一个小县城书写了残奥会历史上的神话:刘静、李倩、周影、冯攀峰、顾改等七人次先后在残奥会乒乓球项目中夺得六金两银一铜,“残奥会冠军之乡”由此声名远扬。 这个县城就是江苏省邳州市。“出产”此次残奥会七金一银一铜的地方叫做“希望之家”――jvzquC41pg}t0lhvx0ipo8hjkpg0495:2;771:59699/uqyon
1.麻阳特校:奥运冠军情系折翼天使原来,2月28日,该校迎来了一位苗乡麻阳本土的奥运冠军,她就是2016年里约残奥会摘取2金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2020年东京残奥会女子100、200米t35级金牌得主及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田径女子100、200米t35级金牌获得者周霞。周霞并结合亲身体会,以朴素的语言,与孩子们分享了她成长的经历和成功的jvzquC41o0|pe7hqo0io1€}jp1gsvrhng1814;551463498253:46;=397:/j}rn
2.亚运历史丨58岁的杭州籍奥运冠军楼云:梦开始的地方,是40年前的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楼云参与组织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啦啦操选拔比赛,组成一支支啦啦操志愿者表演团队在奥运会测试赛、奥运会和残奥会举行期间到比赛现场进行展示表演。当年,全国刮起了一阵啦啦操旋风,他说,这也是他的第三次奥运会之旅。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楼云依然忙碌在体育产业相关行业,参与赛事组织以及项目推广jvzquC41yy}/jjsi|juv49740et0z€z1ljyy8yvzy532;7251z32;72548`6>:360yivvq
3.“这段路我自己能走完”——“独腿战士”闫硕的残奥冠军之路|闫硕在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们的训练基地中,有一面冠军榜,上面挂着二三十位残奥会冠军的照片和荣誉称号。教练衡新还记得,当时,年少的闫硕刚练习乒乓球不久,他指着墙上的空位说:“教练,这个冠军的位置就是给我留的”。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那个冒着风雪独自拄拐前行的男孩终于将自己的名字和奥运冠军称号,深深地刻在了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4.西电组织师生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站立在奥运的赛场上我们没有在金牌崇拜里迷失,不以金牌的多少论英雄,更多得是去享受它所带给我们的魅力、激情和快乐。 行政管理专业薛凡瑾谈到,中国奥运健儿正以硬实力讲述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拼搏故事,以自信和自强标注了国家发展进步的新刻度。这个夏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和残奥会赛场上,披荆斩棘,闪耀东京。中国奥运健儿正以硬实 jvzquC41pg}t0nfkct/gmz0ep5jpot143671;68538/j}r
5.东京残奥会“学霸”赵帅收获个人残奥第四金北京时间9月2日,东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8级决赛中,由赵帅和彭伟楠组成的中国队2比0战胜乌克兰队获得冠军。赵帅因此获得了自己在本届残奥会上的第二枚金牌,这也是他运动生涯的残奥第四金。3天前,他曾在TT8级男子单打决赛中击败对手夺得冠军,豪取个人在该项目上的残奥三连冠。 jvzq<84ue0vfqyqg0eun0ls1ID5o48724351;981e5:6799/56>:9<57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