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盈江精神丨残奥会冠军余世然:若有劲翼,何惧断枝!
“如果说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选出的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不用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残疾人国家级田径运动员余世然说道:“在赛场上我们挑战超越生命的极限,赛场下我们和平常人一样努力创造着社会价值,在我心中残奥会从另一个镜头视角向大众展现了我们特殊群体的风貌。”余世然多次代表国家、省、州参加体育竞赛,他用激情点燃运动的热血,在国际赛场上共斩获6枚金牌。
天生我材必有用
1984年11月余世然生于盈江县太平镇黄龙村委会蛮峦村民小组,2岁时由于高烧过度引发小儿麻痹症导致腰以下瘫痪。“我从不因为腿脚不便就觉得我和常人有什么不同,我要向命运宣战,要向世界证明,我的存在必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小些时候余世然家庭条件较为艰苦,他居住在没有楼梯的阁楼里,上下全靠一根系在梁上的绳子。“手臂用力拉紧绳子,双手交替使劲一拽就上楼去了,年复一年让我练就了一双‘麒麟臂’。”9岁上学的余世然相比其他同龄人来说起步晚,但这也成为他更加努力上劲的理由,一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为他的座右铭,优异的成绩加上自强不息的故事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苦心人天不负,20岁那年余世然入选了国家队。
宝剑锋从磨砺出
余世然进入国家队后被安排到轮椅竞速项目的训练中,“放弃还是坚持时常在脑海中争斗,训练远比我想象的残酷艰辛。”每天6点起床开始直到晚上10点结束,就算是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依旧需要穿着单薄的短袖训练,“训练了热,出汗了冷,就这样来回感冒了几次才总算适应了湖北的天气。”余世然的胳膊手臂因为长时间摩擦破皮出血,拨动轮椅的手指也长出了厚厚的茧子,“我的教练田海江,是他在我灰心的时候告诉我想要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就得吃什么样的苦,冠军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田教练的谆谆教诲鞭策着余世然,之后的日子无论训练强度再大、训练项目再多他都一声不吭地坚持下来。滴水石穿永不言弃,蟾宫折桂志在必得,2006年12月,余世然作为中国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马来西亚举行的远南运动会并夺得一金两银一铜;2008年北京残奥会获得200米金牌,100米铜牌;2012年伦敦残奥会获得100米铜牌,就这样余世然奋勇拼搏,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
且将薪火试新茶
2016年,32岁的余世然正式结束了自己16年的职业生涯。“运动员的这份经历永远是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虽然告别了赛场但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退役后余世然进入盈江县图书馆工作,除此之外余世然也尝试接触写作,他所编写的《其实我和你们大家都一样》《我的父亲》等文章也吸引了不少读者。今年4月份,余世然报名参加了云南省皮划艇赛艇队,“我想要不断挑战新的领域,从来不下水的我到了省队后3天就学会了游泳。”但在坚持了2个月后,因腰伤复发过于严重余世然只能含泪退出了比赛。“当然很遗憾,但是过程也是很重要,这不是我第一次尝试新领域,也不是最后一次,我会一如既往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顽强拼搏的精神,继续踏上人生征途。”余世然坚定地说道。
此路一人走,也要似有千军万马之势,望而却步半途易辙皆不可取,只道乘风破浪骐骥一跃。每个人都有发光的权利,去追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