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眼中的“苏神”,凭什么

两代 ' 苏神 ',都值得被记住。

如果当初没有被教练发掘、没有参加过残奥会,苏桦伟的人生会是什么样?

2018 年,在香港残奥日的宣传短片中,苏妈妈向苏桦伟提出了这个问题。

苏桦伟憨憨地摸了摸头,笑着说:' 我可能会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有空的时候跑跑步,捉下精灵(一种游戏),做个宅男,打打电子游戏咯。'

但所有人都知道,跑步改变了他的一生。

有人说,短跑是田径项目上的皇冠,而 100 米则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

也正因如此,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中,以 9 秒 83 的成绩闯入百米决赛、打破亚洲历史纪录的' 亚洲飞人 ' 苏炳添,被视作当之无愧的' 苏神 '。

但在苏炳添的心中,' 苏神 ' 这个称号,属于另一个人——

一个从出生开始,连走路都成困难,却在后来成为短跑选手,并获得世界冠军的人。

2021 年 8 月 24 日,东京残奥会正式开幕。苏炳添发的一条微博,让大家对他口中的 ' 苏神 ',产生了好奇:

' 大家都叫我苏神,我心目中也有一个'苏神’,他叫苏桦伟!今天东京残奥会开幕,让我们为所有的中国运动员加油!同样的金牌,残疾人运动员值得更多喝彩!'

' 我叫阿贞,26 岁那年,我生了个儿子,他有痉挛。我以为,他以后都要走得比别人慢,(谁知)最后,他跑得比别人快。这就是我的儿子:苏桦伟。'

谁是苏桦伟?

以下这三场比赛,可能会让你对这位 ' 神奇小子 ' 有更多的了解。

1996 亚特兰大残奥会

被选中的 ' 天选之子 '

1994 年,一场特别的校园运动会,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的教练潘健侣,来到比赛跑道的一旁,默默注视着每一个奔跑的少年。

这是一场只属于伤残人士的运动会。

全香港的特殊学校,每年都会联合举办一场田径运动会,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是为残奥会选手的选拔做准备。

而潘教练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找一个残奥会的好苗子:

两年前,在 1992 年的巴塞罗那残奥会上,中国香港代表队本来有希望获得男子 4 × 100 米接力赛的冠军,但却因第一棒、第二棒的选手在交棒时出现失误、不慎跌棒,最终与第一名失之交臂。

两年后,也就是 1996 年的亚特兰大残奥会,是香港代表团弥补遗憾的机会。但其中的一位队员,因为岁数过大已经退役,无法继续参加比赛——

要参加这场比赛,他们还缺一个人。

眼前,在这场校运会的男子 4 × 100 米接力赛中,一位 13 岁的少年,引起了潘教练的注意。

被潘教练相中的这个孩子,名字叫做苏桦伟。

年仅 13 岁的苏桦伟,一出生就是 ' 报纸上的名人 '。

只不过,他的名字并非出现在体育版块:

从出生开始,苏桦伟就患上了罕见的黄疸病,并由此引发了肌肉痉挛和弱听。

不少医学界的教授都来研究这个病例,医生最后得出一致结论:这个孩子就算抢救回来,也要被家里人照顾一生一世,这辈子能不能站起来,都还是一个问题。

苏妈妈给他取名叫 ' 苏桦伟 ',是希望他能成长得像白桦树一样伟岸。但他却连走路都成困难——在 4 岁以前,苏桦伟都学不会走路,每天例行的服药、打针,让他哭得撕心裂肺,也让家长心疼不已。

但苏妈妈始终都没有想过放弃这个孩子。

苏桦伟学不会走路,苏妈妈就一步步慢慢教;助听器的价格太昂贵,一套要两万多元,苏妈妈就先买一只,能听一边是一边;苏桦伟讲话迟缓,苏妈妈也乐观看待,将其视作优点:

' 我的孩子有个优点,就是特别少说错话——因为他说话时,好像领导人一样,慢条斯理的。'

就这样,苏桦伟慢慢学会了走路,并在一所伤残人士学校——香港红十字会雅丽珊郡主学校(Hong Kong Red Cross Princess Alexandra School)开启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苏桦伟学跑步,一开始是为了锻炼身体,没想到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

代表学校参加联校运动会的他,在跑道上一口气就将其他选手甩出一大截,并因此获得 ' 常胜将军 ' 的称号,甚至还有同学向老师申请不与他同场比赛。

' 这个小孩很有斗志、很有火、跑步频率很高 '——苏桦伟的跑步天赋,也被潘教练看在眼里。

比赛结束后,潘教练把苏妈妈拉到一边,问:有没有兴趣让你的孩子加入特训队?

苏妈妈决定先问苏桦伟的意见。她提醒苏桦伟,参加特训可能会很辛苦。苏桦伟大声说自己不怕辛苦,就这样进了残奥会的特训队。

事实证明,潘教练的眼光没有错。

1996 年,亚特兰大残奥会,15 岁的苏桦伟,第一次站在世界级的赛场上。

他是第四棒,也是最后冲刺、决定胜负的一棒——

这一次,他和团队一起拿下了男子 4x100 米接力(T35-38 级)比赛的金牌。

2000 悉尼残奥会

震惊世界的 ' 神奇小子 '

苏桦伟知道,加入残奥会的特训队,可能会 ' 有些辛苦 '。

但他没想到,原来正规的训练是 ' 这么辛苦 '。

在特殊学校读书的时候,苏桦伟的运动量其实很低,经常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但是自从加入残奥会的特训队,他每周要参加三天训练、每天晚上要练习三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训练量,让他萌生了退意。

在训练过程中,苏桦伟常常偷懒:教练让他跑三圈,他要讨价还价,改成跑两圈;教练不同意,他就跑两圈、走一圈,蒙混过关。

当时奔着残奥会金牌去的队友,看到这一幕恨铁不成钢,巴不得让他离开,但又因为比赛队伍 ' 三缺一 ',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软硬兼施,让他留下。

在当时,苏桦伟对短跑的印象,只有一个字,那就是 ' 累 '。

即使在 1996 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团队拿下了男子 4x100 米接力(T35-38 级)比赛的金牌,苏桦伟也没有意识到这枚金牌意味着什么。

15 岁的他,只想赶紧回奥运村,因为那里有喝不完的可乐:

' 他们(队友)很开心,但我已经跑到全身无力,只想回去休息。没想到拿了奖之后还要绕场一周,我心想:不是吧?还要再来个 400 米…… '

累归累,但对跑步的热爱,让苏桦伟选择继续留在田径队:

' 我喜欢跑步时的速度感,以及风吹过脸颊的感觉,我要继续跑下去,直到跑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在 1998 年的残疾人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苏桦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枚个人金牌。这也让他意识到一件事:原来只要肯努力,就可以达成目标。

找准人生目标的他,开始认真起来,每天放学后准时搭乘 8 号巴士,前往体校进行训练——

由于患有肌肉痉挛,苏桦伟的平衡力相对较差,他就每天练习跑楼梯,并反复拉筋、按时理疗;由于身体因素,他没办法完成掌上压(俯卧撑),就改成用跪着的姿势做,所有的队友陪着他一起做;

由于患有弱听,他听不到起跑的枪声,经常要等别的运动员起跑才反应过来,于是他反复练习起跑姿势,希望能够缩小与他人的差距……

苏桦伟很幸运,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帮助他,期待这个小子创造一个奇迹。

2000 年悉尼残奥会,苏桦伟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撼的决定:

这一次,他一口气报齐了 100 米、200 米、400 米、4X100 米和 4X400 米的比赛项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个少年的身上,不知道他会创造怎样的成绩。

选手上场,枪声响起,全员起跑。

这一刻,奇迹诞生了:

2000 年悉尼残奥会,苏桦伟拿下了男子 T36 级 100 米、200 米、400 米跑的 3 枚金牌,并和团队一起拿下了男子 4x100 米接力(T35-38 级)铜牌——

那一年,苏桦伟刷新了当时的残奥会世界纪录,震惊了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也成为全中国人眼中的 ' 神奇小子 '。

同样被震惊的,还有坐在看台上、看完比赛全过程的中国残奥会形象大使刘德华。

他用 DV 拍摄了苏桦伟在 400 米决赛中的表现,并为他的 ' 逆袭 ' 感到欣喜:' 一开始他真的是最慢的一个,到后面 200 米,却逐渐超过别人,拿到了冠军。'

比赛结束后,刘德华找到苏妈妈,并留下了一句承诺:

以后苏桦伟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去找他。

2008 北京残奥会

再创奇迹的 ' 中国阿甘 '

2008 年,残奥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苏桦伟做梦都想参加北京残奥会。毕竟,这次的残奥会,主场是中国——能在自己国家的赛场上夺得金牌,将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

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险些让他放弃了这场比赛:没钱。

同样是拿到奥运会金牌,健全的运动员可以获得 300 万港元奖金,残奥会运动员只能获得 30 万港元奖金。在当时,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对苏桦伟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冷冰冰的现实。

2004 年雅典奥运会结束之后,苏桦伟也正式从学校毕业,无法再拿到每年 5 万港元的奖学金。

于是他便萌生了放弃比赛、打工养家的想法,但由于自己是残疾人士,也没有大型公司愿意请他工作,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苦活、累活。

但在这个时候,刘德华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 反正你都毕业了,那就来我这里工作吧。'

就这样,苏桦伟来到了 ' 华仔天地 ' 歌迷会工作,成为一名办公室文员。

由于患有腰伤,苏桦伟要服止痛药训练;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医生说苏桦伟缺铁、要多吃牛肉,苏妈妈就会到楼下的辉记鲜肉档,买一些半肥瘦的牛肉,把它切烂后再摊平,一份肉吃两顿,想方设法为苏桦伟补充营养,备战北京残奥会。

2008 年,北京残奥会正式开始。

100 米,第三名;400 米,第六名。天气不似预期,赛果不尽人意。

最后一场是 200 米。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奇迹再次发生了:

2008 年北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男子 200 米(T36)的决赛中,苏桦伟以 24 秒 65 的速度夺得金牌,同时也打破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世界纪录。

这一刻,苏桦伟为中国香港队摘下了北京残奥会的田径首金——

颁奖时,全场 9 万名观众为他齐声歌唱,一首热血的《中国人》响彻鸟巢。

而台上的苏桦伟,早已哭成了泪人。

如果当初没有被教练发掘、没有参加过残奥会,苏桦伟的人生会是什么样?

2018 年,在香港残奥日的宣传短片中,苏妈妈向苏桦伟提出了这个问题。

苏桦伟憨憨地摸了摸头,笑着说:' 我可能会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有空的时候跑跑步,捉下精灵(一种游戏),做个宅男,打打电子游戏咯。'

的确,退役后的苏桦伟,既没有重返校园,也没有担任教练。

如今的他,在香港的残奥会办公室担任一名技术专员,似乎和普通打工族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但所有人都知道,跑步改变了他的一生。

苏桦伟曾经出过一本自传,叫做《赤道上的金牌》。

对他来说,这里的 ' 赤道 ',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赤道,而是他脚下的赤红色跑道。

这本书的名字,就像和苏桦伟的人生一样,' 热情似火、有血有汗 '。

在这条赤色跑道上追梦的他,让我想起了一首歌:《追梦赤子心》。这首歌中的歌词,或许可以被当作是苏桦伟短跑人生的一个注脚: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向前跑 / 迎着冷眼和嘲笑 /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 继续跑 / 带着赤子的骄傲 /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THE END
0.跑步100米短跑世界纪录是多少? 仅猫队长 巅峰对决!3位世界纪录保持者参加瓦伦西亚半马 有望打开63分大关 小聪谈历史 14岁的小女孩太可爱了!走出六亲不认步伐,携手苏炳添再次获奖 一登侃球 上海马拉松11月28日开跑 终点还在西岸艺术中心 新浪体育讯打开APP 残奥会中国队再揽8金,轮椅女篮首进半决赛 春秋老师说历史 残jvzquC41urusv|3ukpg/ew4twptjpp4AoqhjnnB'GH+CE.=6*ouckuj+.7825
1.周霞,在女子100米T35级赢得了田径项目首枚金牌,实现了该项目三在2024年的巴黎残奥会上,中国田径赛场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来自湖南怀化麻阳的运动员周霞,在女子100米T35级决赛中,以惊人的13秒58的成绩勇夺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本届残奥会田径项目的首枚金牌,也实现了她个人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壮举。这一荣耀时刻,不仅是对周霞个人不懈努力的最高奖赏,更是中国残疾人体育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478?35@7a;e>1g;i622713k=6s0nuou
2.2020东京残奥会专题残奥会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赛场。腿残疾了,还能跑吗?拿下东京残奥会中国队田径首金的周霞告诉你,不仅能跑,还能跑得很快。这位因脑部受损导致左腿左手肌肉萎缩的短跑选手在女子100米和200米T35级项目上均打破世界纪录,再次上演了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两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jvzquC41yy}/emuh0qxh0ls1|v€m1ƒ~|v3532;614281fshcj|z0fsxuzy537>j89e<2h@k6::6cgBg9:e?5fl9;4:7/j}r
3.开幕!中国旗手:希望国旗在东京夜空高高飘扬!本届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为 本届残奥会她将报名参加女子复合弓比赛 4×100米男女混合接力3个项目的角逐 在境外残奥会中参加大项最多的一届 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的 27名运动员将参加…jvzquC41yy}/uxmw0eun1j46:7;4:977a38239;:44
4.新周刊官网2008年,北京残奥会正式开始。 100米,第三名;400米,第六名。天气不似预期,赛果不尽人意。 最后一场是200米。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奇迹再次发生了: 2008年北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男子200米(T36)的决赛中,苏桦伟以24秒65的速度夺得金牌,同时也打破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世界纪录。 这一刻,苏桦伟为中国香港 jvzquC41yy}/pn|ggmrz0lto0et0c{ykenk0uqu433;98A652
5.世界残奥田径大奖赛北京开赛两届残奥会冠军“跨行”夺金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王祖敏)2018年世界残奥田径大奖赛(北京站)暨第6届中国残疾人田径公开赛11日下午在北京开赛。伦敦、里约两届残奥会冠军、“90后”盲人女选手周国华“跨行”获得女子跳远金牌。 在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上,周国华获得女子100米T12级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2016年里约残奥会,周国华代表中国队获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1427919:/33597:6;424tj}rn
6.从无法站立到全国残运会短跑冠军,脑瘫小伙王朋朋“跑”出精彩人生2015年,在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王朋朋以12秒43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获得100米短跑冠军,同时获得200米短跑冠军。2019年8月,中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王朋朋以100米短跑14秒23的成绩再次荣获冠军。同级别中国选手邓培成在日本东京曾以11秒85的成绩打破残奥会纪录,刷新这个世界纪录一直jvzq<84o0{iog€x0ep5q1?89376/j}rn
7.我省残疾人运动员李英粒斩获巴黎残奥会女子F37级铅球金牌她在多次斩获短跑项目金牌后,为追求更大的突破,她选择了新的体育项目——投掷。天赋加上汗水,李英粒成绩斐然。经过三年的练习,她便在2019年全国残运会上获得投掷项目的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次巴黎残奥会的夺冠更加印证了只要心存梦想,就能搏击长空!jvzquC41yy}/nwhn0qxh0ls1npim1|rf1m{f}4424:1;963;4;67A;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