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1936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1936年德国加尔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
1948年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会徽
1948年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会徽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会徽图案的设计简洁而清晰,古朴而明确,主要表现了奥运主会场的标志性建筑"奥运塔楼"和"奥运五环",意味着光辉的奥林匹克来到了"千湖之国"芬兰;同时,世人也能感悟到芬兰人对奥运的那份深深的敬仰和渴望之情。
1952年挪威奥斯陆冬奥会
1956年意大利科蒂纳丹佩佐冬奥会
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会徽
绿色和环保是澳大利亚留给每个人最深刻的印象,分别于1956年和2000年在这个国家举办过的两届奥会的会徽上似乎都能够使人发现这一点。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会徽采用单一绿色,会徽主体是一个矗立在澳大利亚版图上燃烧着的熊熊火炬,火燃的上前方是奥林匹克的标志--五环,会徽的底部是"墨尔本1956"字样,并向两侧延伸成为象征着胜利的月桂枝。
1960年美国加州斯阔谷冬奥会
1960年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罗马曾在1908年获得过奥运会的主办权却因为经济原因没能举办,时隔半个世纪。1960年,意大利终于盼来了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罗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罗马城徽的标志,标志上是一只母狼在哺乳两个婴儿的奇特图案。会徽居中几个大大的字母是拉丁文"1960"的意思,可见罗马城徽是古罗马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罗马奥运会会场分布在古罗马遗址、耸立着古代奥运会雕像的运动场和君士坦丁拱门等处,所有这一切,至今使人沉浸在对古罗马文明的缅怀中,古代建筑、纪念碑、各大名胜与现代化的奥运会和谐结合,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文化的城市之一,奥运精神又给它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与世界融合的勇气。
1964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1964年日本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会徽
1964年,奥林匹克的光芒首次普照亚细亚大地,在会徽的设计中体现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神韵。1964年东京奥运会会徽为置于该国旗前的奥林匹克标志,它象征奥林匹克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而一轮红日下的奥运五环标志,采用了金色,有别于传统的五环颜色。
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
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第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墨西哥城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被称作壁画之都,市内建筑物墙壁上处处可见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壁画,本届奥运会会徽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丰富的壁画素材。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的会徽由来自奥运组委会、墨西哥和美国的三位艺术家协作完成,会徽创造性的使用了黑白两色,将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和墨西哥的英文字样与传统壁画图形巧妙地融为一体,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印第安图案。同时墨西哥的每个字母或者环形、或者直线,又像运动场的跑道。简洁却丰富,会徽的墨西哥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72年德国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会徽
在德国历史上举办过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都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灰色的阴影。这两届奥运会徽的设计都体现了色彩简单、寓意深刻的风格。慕尼黑会徽设计只有黑白两种色彩,具有抽象性,主体部分是一顶光芒四射的桂冠,喻意着慕尼黑奥运会的主体精神--光明、清新、崇高,象征着一个"光芒四射的慕尼黑"。
1972年日本札幌冬奥会
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伴随着政治性抵制事件的发生,在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运五环出现在会徽的显要位置,表达出奥林匹克运动对五大洲团结的强烈呼唤。奥林匹克领奖台和五环的组合构成了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会徽的主体,而领奖台与五环的一部分又构成了三个田径跑道的图案,巧妙的是领奖台同时是变形的美术字M,代表了主办城市的名字。这届奥运会尽管办得比较成功,但其窘迫的财政状况也给未来的东道主以及奥林匹克运动提出了新的课题。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会徽
伴随着政治性抵制事件的发生,在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运五环出现在会徽的显要位置,表达出奥林匹克运动对五大洲团结的强烈呼唤。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会徽在五环上面五条平行线呈金字塔型垂直排列,象征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莫斯科的城市建筑风格,顶部的五角星取材于前苏联的国旗。整个标志以耀眼的红色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是"运行之星"。图案主体为五角星,象征着人类的最高愿望。画面13条横虚线,使星显出运行状态,既寓意生命不停地运动,不停地进取,又象征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红白蓝三色,是美国国旗的三种颜色。
1984年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冬奥会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calgary)冬奥会
1988年韩国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徽
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韩国文化的精髓,整个图案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3色呈旋涡状的条纹和象征奥林匹克的五色环组成,3种颜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意义。动态的条纹,意指生生不息的体育运动,旋转向上以示和谐进步。会徽中向内心的动态,比喻来自五大洲的选手走到一起;而外离心的动态,则寓意着通过奥林匹克的崇高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进步。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Albertville)冬奥会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会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上半部由一点和两个弯曲的线条组成,颜色是蓝、黄、红三色。蓝为蔚蓝的地中海,黄是常年普照西班牙大地的太阳,而红则是血气方刚的生命。图案代表巴塞罗那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命活力。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天空,又构成一个人的运动状态,似跑似跳,象征巴塞罗那人积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同时,这个图案还可理解为巴塞罗那人正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各大洲的客人。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Lillehammer)冬奥会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会徽
1996年,奥运会迎来了百年生日,百年诞辰的大典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第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会徽主体部分是一个火炬。火炬的底部由五环和阿拉伯数字100构成,纪念奥运会已经走过百年历史;而火炬的上半部由火焰变成的星星象征每一位运动员的卓越追求。会徽中的金色象征着金牌,绿色象征着亚特兰大的城市之树--月桂枝。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2002美国盐湖城冬奥会
2004年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会徽
经过了108年的分别,希腊雅典选择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一个世纪后,雅典人又有了新的创造。这就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简单而抽象,明亮而纯净。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是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会徽的主体是一个橄榄枝缠绕而成的桂冠,形状为古雅典城形状。在古代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雅典还被视为圣树。橄榄枝象征和平,组成的图案同时也象征生命圈、天空和大海。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
2008年中国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于北京时间8月3日晚21时由吴邦国和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在北京天坛正式揭晓。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北京2008奥运会徽形象独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奥运五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
2012年英国伦敦的第三十届奥运会会徽
2012年英国迎来了第三次奥运会,会徽利用形似碎玻璃的"2012"通过变体形式成了会徽的主体,表示举办地点的"London"和奥运会五环标志被嵌在第一个"2"和"0"。伦敦奥组委称,这一强有力的、现代的会徽象征着富有活力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其能感染全世界人民的能力。图中五大块图案象征着北美洲,亚州和欧洲,南美洲,大洋洲(中间的小方块),以及非洲(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蕴含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齐聚伦敦的含义,而这些图案又巧妙地变形成"2012"的字样。
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
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里约奥组委表示,里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会徽设计基于四个理念--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谐的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性和奥林匹克精神。里约奥组委品牌部经理贝斯·卢拉说:"奥运会会徽的作用在于向全世界推广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家的文化,使参与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看奥运会的观众受到鼓舞和激励,这也是奥运会的主要特性之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这一会徽将全世界与奥林匹克追求卓越、相互尊重和友谊的观念连接起来,同时增强合作伙伴同奥运会的联系,而最重要的是将里约奥运会打造成一届有特色的盛会。"
在近一年的甄选活动中,总共有139个设计机构的数百名设计人员参加了里约奥运会会徽的投标活动。在对国际知名品牌的选拔中,巴西设计人员的参与被作为一条重要条件,因此,里约奥组委决定,所有候选机构均需在巴西设立分支机构。最终有8个机构提出的设计进入到了最后的候选程序。里约奥组委聘请12名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世界级设计大师组成最终的评判小组从8个设计中选出了里约奥运会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