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冬奥·人物丨石磊:建筑师的奥运情缘

“转眼14年过去了,两次奥运会给北京这座城市的外观和内在气质,带来不少变化,不变的,就是民众对这个体坛盛会的热情,这是我两次参加奥运志愿者服务工作,最大的感触。”——石磊

坐在位于海淀区树村路上的中建三局项目办公室里,石磊乍看之下并不像一位与两届奥运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参与者,但正所谓人不可貌相,这个总是笑盈盈,嘴里不时蹦出专业术语的建筑项目党支部书记,从学生时代开始,便与北京和奥运,有了奇妙的缘分。

图说:石磊 新民晚报记者 萧君玮 摄

天安门下做决定

“那时候是暑假,但很多同学和朋友都没有急着回去,因为觉得那次(北京申奥)有戏。”石磊还记得,那天他和好友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的大屏幕前,本想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不料到达后,广场内已有不少人,“那时候离宣布结果还有好几个小时呢。”那是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奥运会对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影响力。看着广场上到处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石磊内心有了一个决定:等奥运会来到中国时,他一定要成为参与者。

那一天,他等来了最振奋人心的消息,2008年夏天,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回到大学校园,他将内心的目标化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毕业后如愿成为建筑方面的专业人才。“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机会给奥运场馆做服务工程,那一定会是我职业生涯里最光辉,最荣耀的时刻。”

明月每日照我还

石磊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因为参加工作后不久,他参与奥运会的愿望,就变成了现实。“2007年,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开始翻修,为承办奥运会现代五项和手球比赛做准备,工程项目正好是我所在的企业承接的。”因为对场馆结构的熟悉,石磊和他的同伴,在翻修完毕后,成了场馆的志愿服务人员。

图说:奥体中心体育场 网络图

“奥体中心可以算是北京承办综合性运动会的最佳见证者,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主体育场也在这里,所以那时候我心里的高兴是双倍的。”十多年过去了,石磊依然记得第一次作为奥运志愿者走入奥体中心体育场时的情景,“那个场地很大,穿行需要花一点时间,但挂上证件走向岗位的那天,觉得距离很短,因为每走一步,都代表距离梦想更近一些。”

奥运志愿者的工作是琐碎的,在那个火热的8月,石磊和伙伴们就在奥体中心附近“安营扎寨”,每天早晨7点准时到岗,开启奥运服务工作。开工的时间是固定的,收工的时间却是“浮动”的,“每天参赛选手和比赛的数量不同,工作的强度和时间就会不一样。”在石磊的记忆中,那两周里,他和团队每次走出奥体中心时,几乎都会有一轮明月相伴。“最晚的一次,(收工时)应该已经超过晚上11点了,虽然累,但所有人脸上都是笑着的,因为这样与奥运亲密接触的经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

一张特别的证件

石磊不仅将14年前的记忆清晰地保留在了脑海,也留下了几件珍贵的物品。“衣服、福娃和徽章这些物件没丢,但一时想不起来放哪里了,但这个,是不会忘记的。”说着,他拿起了摆在桌上的一张工作证。

在那张看起来有些年代感的证件上,有几处黑色的笔迹,那是2008年奥运会男子现代五项前三名莫伊谢耶夫、克伦戈尔恰斯、扎德尼普罗夫斯基斯和国际现代五项联盟主席舒曼的亲笔签名。“那是我人生中距离奥运奖牌获得者最近的一次,当他们走向领奖台,向我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自豪。”

其实,石磊和伙伴们能赢得如此赞誉,完全是因为每日细致的工作。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一件事留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天是现代五项里马术的比赛日,不巧的是,北京下起了大雨。”夏季的降雨短时强度大,这让石磊和伙伴一早就忙碌起来,“铺地毯、准备雨衣、雨伞、毛巾,泡制姜茶……几乎所有能‘对抗’雨水的招数,我们都用上了。”临近中午,雨势不见减小,选手却已开始陆续抵达,奥体中心的志愿者迅速在停车点集结,用雨伞和雨衣为选手挡雨,由于选手不少,工作人员只能在入口和休息室之间来回折返,等到最后一组选手安然入场时,不少志愿者的身上,已经被雨水淋了好几遍。“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到比赛结束的那一天,很多选手特意把毛巾和代表团的雨伞送给我们,还主动给我们签名合影,这才有了这张特别珍贵的工作证。”石磊笑着说。

图说:石磊的奥运纪念品 新民晚报记者 萧君玮 摄

学生群体带来惊喜

2008年夏奥会和残奥会的志愿服务经历,让石磊感受到志愿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那场体坛盛会后,他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各个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当他在电视机前目睹北京申冬奥成功时,内心一直没有熄灭的奥运火苗,再度热烈地燃烧起来。

虽然因为疫情和年龄的关系,14年后再度披上奥运志愿者制服的石磊,并不在主要场馆服务,但在承担冬奥知识和宣传科普的过程中,他依然能感受到冬奥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

“冬奥会开幕式前,我们在大兴区办了几场主题知识的问答活动,结果给了我很大惊喜。”在石磊原本的预计中,普通市民对冬奥项目的了解程度,可能并不算非常好,但在活动首日,他就被一群路过的学生惊艳到了。“除了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这样的热门项目,他们对高山滑雪等相对冷门项目的比赛规则,也很熟悉。”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石磊了解到各种原因,“在北京申冬奥成功后,冰雪正成为学生活动的首选,不少学校都安排了科普讲座。”他笑着补充道,不久前,自己女儿所在的学校,也开展了冰雪项目的体验,小姑娘玩得很开心,“这,就是奥运的魅力吧。”

成功经验会被延续

从2008到2022,年历翻过14页,谈起两次经历奥运盛会最大的不同,石磊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有些出人意料的答案——经验。

“办奥运跟日常工作一样,第一次总是最难的,因为没有经验,唯一的优势就是全情投入。”石磊用两次奥运赛期的交通状况举例,“2008年的时候,北京的交通管制比较严格,很多地方都限行,看得出所有人都比较谨慎,希望能把第一次做好。14年后的冬奥会,道路的管制程度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因为我们有了一次成功办赛的经验,底气足了,操作起来也更游刃有余。”

在石磊看来,两次举办奥运会留下的财富,在未来会让更多普通市民受益,“这次的绿色能源也好、高科技也好、包括场馆翻新和全民健身的热潮,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日常生活带来积极影响。”这位建筑师说,明年北京还将迎来足球亚洲杯,还有其他的重量级活动,奥运留下的成功经验,会一直传承下去。(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陆玮鑫 萧君玮 北京今日电)

>>>Q&A:

Q:2008年奥运时的职务?

Q:2022年冬奥会时的职务?

A:大兴区城市服务志愿者,主要负责冬奥会项目宣传及知识科普

Q:两次奥运会对城市最大的变化?

A:从外观上看,比赛场馆的设计理念有明显不同,2008年前大都采用“火柴盒”形状。2022年冬奥会的场馆外观设计更多元。

从城市内在气质来看,北京市民正越来越习惯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性重大活动,这对它成为国际大都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Q:成为双奥之城对未来的影响。

A:两次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经历,会让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将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北京,这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同时,越发丰富的办赛经验,会让赛事的品质和选手的参赛体验有更多提升。

奥运会留下的绿色、科技等技术遗产以及其所带动的运动热潮,会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活力。

记者手记丨最大的变化是心态

采访间隙,石磊谈起了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关于那次北京与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初遇”,我都是后来从电视录像上得知的,对于他那一代人,北京亚运会,应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北京亚运会筹办的时候搞过全国捐款,你可能没法想象那个场景。”石磊说,那时的人们,捐款热情超乎想象,内心却始终有些不安,“我们究竟能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是内心出现次数最多的声音,因为没有经验,物质条件也不足,对于北京亚运会,不少人是提心吊胆的。

32年后的今天,即便面对比亚运会规格更高、硬件要求更严格的冬奥会,中国民众也不再需要为能否成功举办而担心,“对于大型综合性赛事,我们作为参与者和主办者,最大的变化就是心态。”石磊笑言,以前办赛是“倾巢而出”还担心会出问题,如今变成“看菜下饭”还笃定不已,这样的进步,让人自豪。

从北京亚运到北京奥运再到北京冬奥,心态变化不仅体现在主办者和参与者身上,更展现在观众身上。从当年丢了金牌就是失败,到如今在冰面跌倒依然能赢得全场掌声,中国民众对于竞技体育精神内涵的理解,同样让人欣慰。(陆玮鑫)

THE END
0.举办权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夏奥会残奥会冬奥会、夏奥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两大代表性赛事,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可就当万众欢呼的时候,美国却发出了不满的声音,10月1日美国媒体发表文章,指出美国运动员来中国参加冬奥会是不安全的,会感染新冠病毒。美国的这一说辞显然是打自己的脸,两国间疫情的防控就足以证明。 jvzquC415i428<3eqo5iq~xgaz5bt}neng5HQ?P59EH17<9PCE=/j}rn
1.巴黎奥运会成了大型“带货现场”:“阿条姐”小发卡卖疯了,国内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弗里热,是一个法国传统的弗里吉亚帽的拟人化形象。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法国标志性符号相比,弗里吉亚帽的知名度似乎相对较低。但事实上,承载不少80后、90后儿时记忆的动画片《蓝精灵》,主人公蓝精灵戴的便是弗里吉亚帽。 jvzquC41yy}/ezhd0eun1{jfkctkwsncq1814=229/911>;445?40qyon
2.内衣周刊|再展大国风韵!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系列制服据了解,2020年5月,北京服装学院接受并高度重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正式对外发布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邀请,组建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指导小组和刘元风等多名教授组成的专家指导组;组织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等多个单位的专业教师与高年级研究生进行设计jvzquC41dwzug{kn{vgoi:;::0ipo8m/pf363?3jvor
3.1980年全球十大事件1980年大事件有哪些1980年世界大事盘点→美国和波兰都拿到了75枚金牌,不过美国共夺得194枚奖牌位列第一,而波兰共夺得177枚奖牌位列第二,联邦德国凭借67枚金牌夺得第三。此外,阿纳姆残奥会加强了四大残疾人体育团体的协作,同时也发起成立了残疾人运动会国际协调委员会(ICC)。 8、第22届夏奥会jvzquC41yy}/ojniqq4dqv4vqr54FVSPFe;/j}rn
4.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有什么区别重视程度不同:国际社会比较注重夏季奥运会,而冬季奥运会由于气候条件限制,一般没有夏季奥运会那么受到关注。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每四年一届,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奥运会有夏奥会、残奥会、冬奥会、青奥会、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夏季聋人奥运会、jvzquC41yy}/jjtokdgcc7hqo1yigwljwq579@85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