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在一片质疑声中总算还是划上了一个体面的句号。不少赛前对此次奥运做出悲观预估的人表示:里约表现还不赖。那么这个好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呢?这不,距离9月7日的残奥会也没几天了,一波新鲜的危机又向里约袭来:没钱了。
回想刚刚圆满收官的里约奥运会,很多人惊呼:没想到里约真能撑下整场奥运会。大家怀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归结于里约奥运会的经费问题,这届奥运会经费紧张,导致很多设施不完善,准备工作不到位。
好不容易撑下了奥运会,残奥会要撑不下去了。
根据CNN 报道,上周五,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表示,残奥会将会在9月7日如期举行,但目前委员会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将会有较大的预算紧缩,还会有一些场馆不得不关闭。
(尽管面临预算紧缩,2016里约残奥会将如期举行。)
残奥会缺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票卖不出去。遥想上一届2012年夏季残奥会,伦敦卖出了272万张票,被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残奥会。IPC的行政长官给伦敦竖了个大拇指,并表示希望里约也能如此。
可惜里约差得远了。
残奥会设置了250万张门票,大部分门票售价都是3美金一张。而目前,只有12%的票被卖出。IPC的主席表示,残奥会举办了56年了,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
(2012年伦敦残奥会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票卖不出去以外,赞助商也不给力。一开始,由于筹不到足够的钱,组委会拖欠了不少国家的运动员一大笔交通费,这一拖拖了三周。没有这笔900万美金的交通费,很多国家的运动员甚至无法赶到赛场。尽管现在这笔钱官方已经想办法付齐了,还是有大约10个代表团很难赶来里约比赛。
(IPC主席Sir Philip Craven图片来自网络)
没有了经济基础,又必须得把残奥会办下去,只能缩减预算,在其他方面想想办法了。
于是里约残奥会会发生这些变化:场地、场馆的缩水以及变动;运动员交通方式的变动;一些媒体中心将会被迫关闭。
这些改变会对比赛和运动员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轮椅击剑项目就从本来专门的比赛场地撤到了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场地。
(往届轮椅击剑图片来自网络)
而IPC和里约政府也在尽力做出努力去调整目前的状况。巴西总统上周表示,官方已经向本土公司筹款,并保证会拿到大约770万美金的赞助资金。IPC主席表示,一定会倾全力让所有运动员能到场比赛,因为运动员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和训练,对他们来说,到场比赛的资格是必须的,是他们应得的。
话是说得不错,感觉他很有一套计划了,但依然挡不住反对和讽刺的声音。
(来自英国的残奥会金牌得主Aled Davies说:“如果残奥会实在奥运会之前举行,不知道会不会发生这种事儿。)
(奥运金牌得主Matthew Pinsent表示同情)
(三届残奥会银牌得主Jon-Allan Butterworth表示愤怒:“平等呢?我一直觉得对比奥运会,残奥会运动员就像二等公民。这不能接受!”)
不仅运动员们对官方组织表示愤怒,网友们也是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不尊重残疾人”的高度。
(“这件事所传递的信息就是:残疾人的比赛无所谓。”)
(“里约,给点儿力行不,让残奥会能享受到它应得的资源。”)
里约又一次感受到了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滋味儿。尽管情况危急,IPC和里约政府却依然表示乐观,他们认为残奥会到最后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