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冠军唐雪梅:在“两幅标语”精神的指引下完成重建和新生

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苹果、安卓)

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鸿蒙)

建议使用浏览器扫码下载

扫码查看

川观新闻

全文播报

广元

进入频道

周光虎 广元观察 朱荣杰

2008年“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省青川县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激发了青川人民喊出“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两幅标语,并在“两幅标语”精神的指引下完成重建和新生。

唐雪梅就是青川践行两幅标语精神的典范,她虽然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小腿,但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和高超的球技,在女子坐式排球运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1月8日,记者在青川与奥运冠军唐雪梅一起面对面交谈,听唐雪梅讲述家乡的“两幅标语”精神如何帮助她实现奥运梦想。

一枝流落到江南:与坐式排球结缘上海

一米七五的高挑大个,身材瘦削却充满力量,这是记者见到唐雪梅的第一印象。聊起与坐式排球结缘的场景,唐雪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梦开始的地方,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

“最开始接触坐式排球是在上海,当时是2009年,我在上海参加残疾人康复中心活动非常巧合遇到了女子坐式排球副领队张超群,他看我个子高、胳膊长,脾气也倔,觉得我有股子韧劲,就邀请我去训练。我第一次看到排球还可以这样玩,一下子就热爱上了这个运动,这里的残疾人运动员的乐观态度也感染了我,我就留下来了。”唐雪梅说。

唐雪梅心里的火苗第一次被坐式排球点燃,很快就入选了国家队,并在2010年代表祖国出国进行比赛。第一次出国的唐雪梅没有意识到,14岁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她,日后会是中国女子坐排队的主攻手,将去往多国赢得比赛。

“14岁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从家到学校,放学回家连蹦带跑要四个小时才到。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是2010年美国世锦赛,那一年也在广州亚残运会上参加了比赛,这两场比赛都夺得了冠军。在去美国临出发前,我完全不敢相信自己一个大山深处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够有机会出国去比赛。站在赛场上,那时候我就只想赢下比赛了。后来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就特别激动,不停地告诉自己这一切不是梦。”唐雪梅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努力的汗水浸透了球场每一寸土地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唐雪梅就从初学者一跃成为女子坐式排球国家队主攻手,在2010年至2012年连夺世锦赛、亚残运会、残奥会三枚金牌。此时的唐雪梅似乎就大家眼中的排球天才选手,但只有她自己明白,天赋背后是无尽的汗水,和无数个日夜的的爬圈挥臂。

“天赋对我来说还不到1%,剩下的全都是努力训练的结果,这也是所有运动员的认识。其实我开始接受坐式排球的训练也吃了不少苦,坐式排球依靠手臂、臀部和大腿配合移动,我们在训练时裤子不到一个星期就会磨破,缝缝补补都赶不上磨损的速度,我干脆就把磨破的裤子反过来穿。臀部与地面摩擦磨破出血,手指甲打翻流血在我们训练时都是常见的事。等到伤口结了老茧,我们就不觉得疼了。”

而支持着唐雪梅一路坚持下来的,就是来自家乡青川的“两幅标语”。

“我不觉得辛苦,因为当时自己只好好练出来,早点想出成绩。而且我觉得我是经历过地震的人,没有什么苦难比得上两世为人的这种经历了。我经常和队友开玩笑说地震都经历过来了,这点痛这点苦不算什么。我们那里不是说了,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嘛!”唐雪梅笑着说。

散作乾坤万里春:两次登上奥运奖台

运动员最大的梦想就是获得奥运金牌。唐雪梅两次打入残奥会坐式排球决赛,并在伦敦残奥会拿到了冠军。这两次奥运会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吧!”唐雪梅说,“以前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但在赛场上我们奋力拼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我们也感到非常自豪。竞技体育是十分残酷的,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也许就缺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所有的付出就都埋没了。所以我们是非常努力的,也是十分幸运的。”

奥运冠军并不是唐雪梅运动生涯的终点。唐雪梅表示,自己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也期待赢得更多的比赛。

唐雪梅说:“我们教练常说,当你摘下奖牌的那一刻,成绩就成为了过去,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今年的比赛已经告一段落了,我现在已经在准备明年的比赛,也计划着趁着黄金年龄再打几届大型赛事,为祖国多做贡献。”

零落成泥碾作尘:被埋28小时最感谢妈妈

“5.12”汶川大地震时,唐雪梅正在木鱼中学读书,校舍倒塌被掩埋了28小时后她才被赶来救援的解放军救出,但也从此失去了左小腿。

“掉落的一瞬间我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妈妈、弟弟,还有同学朋友。埋在下面的时候,我很想他们,所以我告诉自己不能睡,一定要出去看到他们。后来知道自己失去左小腿的时候完全无法接受,手术的时候拒绝签字截肢。后来回到家我沉默了很久,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残疾人的事实。”

在母亲的陪伴下,截肢后唐雪梅开始外出就医康复。母亲四处奔波仍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终于让唐雪梅重新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心结也慢慢解开。

“从我接受治疗开始,妈妈就一直陪伴着我,不论走到哪里求医她一步都没有离开。有一次我们外出就医,有人冒充工作人员把母亲身上的钱骗光了,母亲第一时间担心的还是我的治疗。我觉得妈妈真的很伟大,对我的恩情一辈子都无法报答。”说到这里,唐雪梅的眼圈通红,泪止不住的流下。

玉雪为骨冰为魂:两幅标语精神支撑我第二次生命启航

因为比赛训练,唐雪梅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到过故乡青川。这一次踏上故土,家乡的变化让她十分惊异。

“发展的太快了,高速公路都通到家门口了!”唐雪梅感叹道,“以前出行不方便,现在半天就回到了家里,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其实很多时候我在外面都能感觉到家乡的变化,包括出去在国外比赛,外国人很喜欢熊猫,很多外国运动员愿意用三四个徽章换我们的熊猫徽章和玩偶,还有很多人甚至知道唐家河的大熊猫。青川在外面也不再是地震灾区,而是人人向往的好地方。”

唐雪梅返乡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她的乐观也传递给了每一位家乡父老。青川县委书记龙兆学在接见唐雪梅时表示,唐雪梅是青川践行“两幅标语”精神的优秀典范,值得所有人学习。

“如果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坐式排球给予的,那家乡的两幅标语就是支撑我第二次生命前行的动力。回来看到家乡建设的这么好我心里很激动,我自己也会在今后的比赛里继续努力,为祖国和家乡赢得更多的荣誉,同时我也会宣传好青川,让大家都认识青川更多美丽的地方。希望所有的青川儿女都能继续努力,发展好自己的事业,建设好我们的家乡,就像两幅标语体现的那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热爱生活!”唐雪梅说。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6968693 028-86968276

THE END
0.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心得体会14篇(全文)高校要采取多样的形式进行自愿者招募,比如设置宣传点,利用多媒体宣传,发布传单,举办宣讲会等等,让志愿者活动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使每位学生都能全面了解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同时也要采取一定措施激发学生们当志愿者的积极性,通过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向学生们传递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益处,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服务体系中来,使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ckhocnBw0jvsm
1.副市长在残疾人联合会上的讲话各地要加强宣传、文体、维权等工作,大力宣传人道主义精神,宣传广大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助残意识。市级电视台要开播电视手语节目,组织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完善市新闻促进会的工作,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市级图书馆要开办盲文和有声读物阅览室,丰富盲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体育局要jvzquC41yy}/z~jzkng/exr1hyt0lrfpij{bzrfsk{k0eB87664ivvq
2.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奥运残奥先进集体个人的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残奥大家庭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热情参与下,经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全体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共同努力,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实现了我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作出的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jvzquC41yy}/eww0ep5329=|v1nb{8ofzy5329=2;1z329=2;56`79:335;:37mvon
3.单位自查报告以迎奥运为契机,进行了多项培训,组织员工学习《奥林匹克知识200问》、《礼仪礼貌知识200问》、《〈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市民读本〉培训大纲》,《旅游服务英语200问》等知识。在集团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职业礼仪和行业窗口英语的培训,选派37名骨干参加学习。公司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奥运培训527人次,其中奥运知识培训131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67:
4.新疆残奥冠军王燕红进校园开展励志演讲:传递奥运精神激扬青春5月7日至9日,在巴州、库尔勒市残联支持下,雅典残奥会射箭冠军王燕红走进市中小学及职业院校,举办6场以“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为主题的励志演讲,与近3000名师生分享“轮椅上的体育人生”。 王燕红讲述了15岁因病致残后,凭借每日训练射箭五六百支、穿坏十几双运动鞋的坚持,最终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打破世界纪录、jvzquC41yy}/zsirh0usi7hp1ktgq862:4544=<;0jzn
5.2022冬残奥会开幕心得体会(通用28篇)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冬残奥会开幕式既体现了残奥精神,更是“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体现,就像我们对祖国的那份热爱一样。 【幸福一家人 不离不弃】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会徽展示环节中一个和睦温馨的场景令人动容:一家三口鸟巢内放风筝、嬉戏,洋溢着幸福的画面。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32<4659=5;@3jvor
6.这六篇文章带你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理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人民日报推出6篇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认真学习理解把握北京冬奥精神的核心内涵与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802=721e:17<6/54:15><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