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选手郭金城没有双臂,他以头触池而著称。郭金城用强健的双腿努力弥补了失去双臂的缺憾。
为了参加首届巴黎残奥,这位23岁的无臂飞鱼特意剃光头,期望能取得更佳的成绩。在花都展示统治力,郭金城勇夺4枚金牌和2枚银牌,并按照心愿站上残奥颁奖台最高一级。
2013年对郭金城的游泳生涯至关重要,他先是在残疾人游泳世锦赛上刷新了男子S5级别5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成为该级别史上首位突破30秒大关的选手;接着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再获得3枚金牌和3枚银牌,这位无臂飞鱼不仅实力强劲,也因不计一切地以头部高速撞向池边而备受瞩目。
在巴黎残奥,郭金城延续了往日比赛的传统,为了减少水阻而特意剃光头。他一口气参加了9项比赛,包括四种泳姿和混合泳,郭金城在S5级别男子50米自由泳和50米蝶泳项目中打破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并与队友一同获得接力赛上的两枚金牌,再加上50米仰泳和100米自由泳的银牌,使他在首次参加残奥即夺得4枚金牌和2枚银牌。
在取得残奥奖牌后,郭金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奖牌拍照,并将照片发送给远在老家沧州的父母,与他们分享喜悦。郭金城在国内深夜时段进行比赛,但他的父母仍然坚持观看直播,让郭十分感动:“我没有想到父母会如此晚仍然坚持观看比赛,他们是第一时间见证我夺冠,我非常高兴。”
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郭金城透露他特意改变了呼吸方式,“每次换气会浪费0.2秒,通过日夜锻炼,50米的换气次数从3次减少至1次,为自己带来了更多优势。”
早年,为了在50米自由泳中突破30秒的大关,郭金城不惜一切努力,但始终差那么一点,后来他与教练商量后尝试减少换气次数。为了提高气息控制能力,他不管是在游泳池内白天训练还是在家中的水盆里晚上训练,每次都练到几乎窒息才停下,甚至导致气喘,但他的闭气时间逐渐从1分钟增长到2分钟。
6岁时,因电击而失去双臂,由父母照顾。12岁时,他参加河北省残疾人游泳队选拔,成功入选并接受专业训练。受着双臂残缺的影响,他的平衡控制较差,因此在训练中需要胸前绑上1.5公斤重的哑铃,以增加负重,同时提高平衡力。
每当触及泳池边缘时,郭金城只能用头代替双手,每一次都竭尽全力冲向泳池边,经常导致训练时头部肿胀和流血,但是郭金城完全不在意,“参加亚残运会、残奥会等大赛,在瞬间决定胜负,所有的游泳选手在冲刺的时刻都会全力以赴,拼命冲刺才能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