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女儿,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郑涛的传奇难以超越运动家澎湃新闻

郑涛用嘴咬住毛巾出发。本文图片 CFP

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用头撞击泳池触线,这是郑涛的标志性动作。

即便这已经是“无臂飞鱼”第三次出征残奥会赛场,但是他的故事依然能感动众人。

英国《镜报》这样写道:“残奥会从来不缺少令人感到震撼的运动员,但是游泳运动员郑涛的传奇事迹将难以超越。”

4金4破纪录,郑涛不光用感动,更是用实力书写着传奇。对他来说,似乎更愿意对女儿说:“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

4金4破纪录,郑涛统治残奥泳坛。

“无臂飞鱼”

1990年,郑涛出生于云南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的郑涛并非一出生就残疾,但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6岁那年,郑涛和村子里的几个小孩一起玩耍,看到有线杆垂落,调皮的郑涛上手摸了一把,于是惨剧发生了——郑涛不仅全身多处烧伤,同时双臂严重碳化骨折,胳膊上的神经和细胞几乎全部坏死,不得不截去双臂。

2004年,云南省残联来村里选游泳苗子,父母觉得这些和郑涛没有关系,连忙摆手拒绝。但心里“不想做废人”的郑涛决定试试,于是报了名。巧合的是,教练张鸿鹄一眼便看中了这个14岁的少年。

“这孩子身体条件适合游泳,但更重要的是能吃苦。”回忆起那次选材,身为郑涛伯乐的张鸿鹄向新华社记者这样说道。

即便如此,刚开始下水的郑涛,因为没有胳膊的缘故,很难保持身体平衡,刚开始训练时没少呛水。

但为了尽快跟上其他队员的训练脚步,郑涛比其他人都用功。别人在水里呆5个小时,他就在水里呆8个小时、9个小时。

靠着天赋和努力,郑涛入选国家队,出征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在男子S6级100米仰泳比赛中,郑涛是最受人瞩目的一个。泳道中其他运动员,要么是失去一臂,要么是残余大臂部分,但郑涛却是唯一一个咬着毛巾出发的运动员。

而到终点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就是用头撞,而这是他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动作。

教练熊小铭曾这样说:“训练时,我让郑涛不要用头去触壁,因为非常疼,看着都心疼,但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说如果不用头触壁,每次的成绩就不准确,让我不要怕他疼。”

正是如此,他以1分13秒56的成绩打破彼时的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帮助中国“泳军”夺得2012年残奥会游泳项目首枚金牌。自此,“无臂飞鱼”的名号感动众人。

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歌是《改变自己》,或许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郑涛扭转了命运强加给自己的人生轨迹。

郑涛用头撞终点线。

“就想拿这块金牌”

第三次站在奥运赛场上的郑涛,还是用嘴咬住毛巾出发,还是用头撞击泳池触线,亦如他过去17年日复一日做的一切。

但岁月的痕迹已经在这位31岁的老将身上留下了痕迹——里约奥运会后,郑涛背部受伤,腰肌劳损日渐严重。

面对央视的镜头,郑涛这样解释:“现在不像年轻时候那个样子,最多的是意志力战胜自己,还是不服输,我感觉我行就行。”经过康复,他再次回到泳池。

“东京赛前集训,每天都游一万多米。”郑涛不断鞭策自己前进,于是东京残奥会50米蝶泳,郑涛从入水那一刻,就自始至终将世界纪录甩在身后。

30秒62,新的世界纪录诞生,郑涛终于拿到了那枚等待了9年的金牌。

赛后的他也异常兴奋,“(伦敦和里约)都是零点几秒输了!”在混采区,还没等记者说完问题,郑涛就抢着回答,“终于拿下了,就想拿这块金牌,因为前两届都没有拿到嘛。”

郑涛举腿庆祝。

“要做女儿的榜样”

8月26日,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赛中,郑涛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

8月27日,男子50米蝶泳S5决赛中,郑涛以30秒62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

8月30日,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郑涛以31秒48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

9月1日,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郑涛以30秒31的成绩夺冠,打破残奥会纪录。

为此,英国《镜报》这样写道:“残奥会从来不缺少令人感到震撼的运动员,但是游泳运动员郑涛的传奇事迹将难以超越。”

在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上,打破“魔咒”拿到冠军的郑涛,面对摄像机镜头,激动地朝着两岁零七个月的女儿喊话:“女儿,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

此时人们才发现,当初那个在水里的拼命三郎,如今已经有了新的身份——父亲。郑涛笑着对记者说出这些话:“作为父亲,要给女儿树立榜样。”

虽然女儿只有两岁,但当爷爷奶奶问她,“你爸爸拿到牌牌了吗?”女儿的回答是:“拿着了,肯定拿着了。”

虽然备战残奥会,郑涛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泳池里,但榜样二字,郑涛实至名归。

THE END
0.蒋裕燕  蒋裕燕,女,2004年11月生,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幼年时的车祸,让蒋裕燕失去了右臂和右腿。但她没有自暴自弃,以坚强、乐观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在水中重获自由,14岁时就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在国际赛场第一次夺金,此后在东京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上取得佳绩。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参加9个项目比赛,勇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1219/fa38502211024e63b4a3a714b7244a37/c.html
1.残奥会郭金城混合接力夺金,奖牌见证“无臂飞鱼”成长其实,在“自带涡轮增压”的“马达”背后,郭金城有着很多辛酸,“我看过很多运动员的游泳视频,从他们的泳姿中,找到了最适合我的。” 郭金城告诉记者,为了缩短比赛用时,他就减少换气的次数,“每次换气会浪费0.2秒,我最初是白天在泳池练,晚上在宿舍用脸盆练。慢慢地在50米赛程中,从需要换3次气减少到了1次,这也http://www.hebgcdy.com/szyw/system/2024/09/03/030806791.shtml
2.每次冲刺都要咬牙撞向池壁“折翼”后的袁伟译这样化身“无臂飞鱼由于没有双臂,袁伟译在游泳时面临着保持身体平衡的巨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他在训练中腰间绑上阻力伞,脚上挂上盛满水的塑料袋,以此来增强腰部力量。尤其在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袁伟译用头部撞击池壁,这是他无数次练习的结果。何军权坦言,这种撞击非常痛苦,但在关键时刻,为了国家荣誉,运动员们都会全力以赴。“像残奥会这种世界性大赛,输赢就在零点几秒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068305.html
3.拿下劳伦斯奖!巴黎残奥七金王蒋裕燕再创历史对于未来人生的下半场?蒋裕燕还没有考虑太多,“一直游到游不动为止!” 【蒋裕燕】 女,汉族,2004年1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入选2024年“中国好人榜”。2024年,在巴黎残奥会上获7金,打破2项世界纪录,3项残奥会纪录,是本届残奥会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http://www.zjwmw.com/ch123/system/2025/04/23/034937892.shtml
4.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郭金城:他失去了双臂,却长出了翅膀2006年,5岁半的郭金城因触电被截去双臂。但这个对于常人来说的灭顶之灾,并未成为一个悲情故事的伏笔。失去双臂的小金城没有失去梦想,在父母的帮助和引导下,他开始练习以脚代手,并在8岁那年参加了河北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 “那时的他矮小瘦削,穿着一件条纹长袖衫,衣袖在肩膀两侧飘来荡去。”说起第一次见https://www.chinanews.com.cn/ty/2024/05-07/10212189.shtml
5.没有四肢的运动健将尼克人生目标:帮助他人(图)综合体育随着尼克的成长,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想办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他学会如何自己刷牙、洗头、玩电脑,甚至游泳。尼克开玩笑说,“我呆在水里时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脚’则像是推进器,我不能失去它。” 没有四肢的尼克还是游泳健将 https://sports.sina.com.cn/golf/2010-07-30/11585127300.shtml
6.央视关注河北00后“无臂飞鱼”郭金城:游50米只换一口气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每一次比赛都展现出运动员们强大的内心和顽强的意志。他们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让运动精神多了一份力量。 没有双臂,却能在水中穿梭,快如飞鱼。他叫郭金城,00后。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在去年杭州亚残运会S5级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中,郭金城剃掉头发,在水中双腿高频打水,凭借着超强耐力,夺得了金牌,他也因此获得了“涡轮增 https://www.hebtv.com/19/19js/zx/tt/11604124.shtml
7.他们失去双臂却以梦想为翼在残奥会上斩获金牌!新闻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运动员 卢冬:我接触了很多残疾人朋友,就觉得自己可能没有什么不一样,我看到很多人都是自己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也学着去自立自强,在信心上,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提高。闪耀东京赛场:强大而温柔的中国姑娘经过漫长的备战和等待,并克服疫情的影响,卢冬成为东京残奥会泳池里最出色的运动http://m.news.cctv.com/2021/09/04/ARTIxgsiY7Xdg5VBkhrrhOD2210904.shtml
8.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落幕山西健儿斩获4金6银2铜6月11日至20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暨东京聋奥会选拔赛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此次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表现优异,共斩获4金6银2铜。 本次赛事设置肢体残疾组、智力残疾组、视力残疾组和听力残疾组4个组别,涵盖男女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混合泳及接力六大项目。比赛不仅是残疾人运动员展现自我的平台,更承担http://4g.tynews.com.cn/system/2025/06/23/0308995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