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残运会“无臂美人鱼”卢冬:是残奥冠军,也是斜杠青年

新华社杭州10月26日电(记者谷训、赵建通)26日,在杭州亚残运村,记者见到了“无臂美人鱼”卢冬,她正在与队友一起,用脚打游戏。

卢冬是残疾人游泳50米蝶泳和50米仰泳两个项目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残奥会、世锦赛、亚残运会金牌得主,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尽管每天要训练四五个小时,但卢冬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甚至有点“忙”的。从三年多前学钢琴以来,她每天都要练琴一个小时左右。

除了弹钢琴,打游戏也是她放松的方式。

最初是在队友的电脑上打,后来去网吧打。“在网吧肯定会引来一些好奇的目光,刚开始我觉得不自在。”卢冬说,“后来别人看我用脚都打得这么好,都夸我,就很有成就感。”她说,网上的队友并不知道她的特殊情况,认为她就是一个普通的“网游少女”。两年后,卢冬打到了王者段位。

上得赛场,下得厨房,卢冬的生活技能也是王者段位。她喜欢中性偏酷的穿搭和自然系的美妆,能熟练地戴美瞳、化妆,甚至修眉,做的红烧排骨可谓色香味俱全,在家还要照顾两只“猫主子”。

与此同时,卢冬还是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目前在读大四。平时以晚上的网课为主,每年会有几个月在北京进行线下学习。她说,本科毕业后会继续读研究生。

在采访中,卢冬还带着记者去体验亚残运村里的套圈、娃娃机、知识问答等各种游戏,她爱玩的特点和活泼的性格感染了记者。她说,童年经历事故失去双臂后,整个小学阶段都有点自闭,是游泳把原本那个“话很多”的小女孩找回来了。

跳伞

弹钢琴

“美人鱼”

小学时,出于安全考虑,卢冬几乎没上过体育课,她的平衡性变得很差,很容易摔倒。2004年,辽宁省残联体训中心到学校选人,上初二的卢冬被游泳教练选中。从此,她开始了从弱者到强者、再到王者的蝶变。

进入省队就要从老家朝阳到沈阳了,车程5个多小时,一年只有两三次回家的机会,更“要命”的是要独立生活,不允许家人陪伴照料。这样的规定让卢冬的妈妈难以接受,她执意陪着卢冬在省队训练了一个星期。卢冬看到跟自己同时入队、同样残疾的队员都独立生活,就劝妈妈回去。

妈妈是哭着走的,她担心女儿吃苦。女儿则没有让妈妈失望,吃得苦中苦的卢冬在2005年就获得了残疾人游泳全国锦标赛青年组两金两银的成绩,随后入选国家队。

卢冬的妈妈是裁缝,即便是夏装,也会给她做成长袖,并且在袖子里塞上棉花,再把袖口插进衣兜里。后来卢冬去了游泳队,妈妈看见她夏天穿上了短袖。“游泳让我变得开朗,我比妈妈还先走出来。”卢冬说,她的变化让妈妈逐渐释怀。

即将32岁的卢冬是国家队里年龄较大的队员,明年,她将再战巴黎残奥会。“无臂美人鱼”的精彩未完待续!

THE END
0.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手机版9月5日,冠军中国队选手卢冬、张丽、王李超、郭金城、蒋裕燕、王金刚、姚攒、邹连康(从右至左)在巴黎残奥会游泳男女4x50米混合泳接力20分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本届残奥会前,国际残奥委会发动残奥选手们在社交媒体上参与话题,“我将不参与巴黎残奥会——而是参加竞赛”。旨在提醒人们:残奥选手们并非https://www.cdpf.org.cn/xwzx/clyw2/8452edd9a33446f3b46a30e70bd6bbf6_mobile.htm
1.追光丨这支神勇之师将在巴黎续写荣光  2021年8月27日,在东京残奥会游泳女子50米蝶泳S5级颁奖仪式上,中国选手卢冬(中)单腿下蹲,与队友成姣(右)、西班牙选手玛尔塔·因方特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东京残奥会上 获得游泳女子50米蝶泳S5级冠军的 “无臂美人鱼”卢冬 在颁奖台上单腿下蹲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821/8289a4ad78fe409bae801a248b20e7a6/c.html
2.荆州“无臂泳者”江福英勇夺四金荆州“无臂泳者”江福英勇夺四金 (颁奖现场,中间为江福英。) 农村新报讯(记者梅雯倩、通讯员李娟、余兴嘉)女子S6级100米自由泳冠军、女子S8级100米仰泳冠军、女子S6级50米自由泳冠军,女子S6级100米蛙泳冠军。截至目前,省第十一届残运会游泳项目上,荆州队游泳运动员江福英已摘夺4枚金牌。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1335241.html
3.“无臂美人鱼”卢冬:是残奥冠军也是斜杠青年“无臂美人鱼”卢冬:是残奥冠军 也是斜杠青年 生命之光因拼搏而闪耀。卢冬是残疾人游泳50米蝶泳和50米仰泳两个项目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残奥会、世锦赛、亚残运会金牌得主,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泳池里的卢冬被昵称为“无臂美人鱼”,今天一起走近她的故事。http://m.cetv.cn/p/484741.html
4.残奥会冠军刘玉:不言弃让自己变强大近年来,牡丹江市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3年承接了黑龙江省残疾人田径、游泳、举重训练任务,在牡丹江师范学院、东宁体校建立了残疾人田径、游泳、举重训练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为国家队、省队挖掘培养了残奥会冠军马麟、刘玉,残疾人亚运会冠军李凤梅,全运会冠军尹思源、祝文龙、闫峰等20余名优秀运动员。(刘http://hlj.people.com.cn/n2/2023/1031/c220005-40623332.html
5.彭秋萍:六月“双份喜”的逐梦姑娘彭秋萍还是两届世界残奥会冠军。2016年第15届里约残奥会上,她夺得2枚金牌和1枚银牌;2024年第17届巴黎残奥会上,她与队友在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项目决赛中,以2分14秒98的成绩获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彭秋萍的故事,是拼搏与坚持的生动诠释。“双份喜”的背后,是她无数日夜的努力与付出,是她http://www.hcwang.cn/4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