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资讯论坛

主编温静导读:在媒体融合迈入系统变革、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已有湖南广电、广东广电、四川广电、北京广电、重庆广电、吉林广电、内蒙古广电、甘肃广电、浙江广电、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江苏广电、陕西广电、江西广电等多家广电媒体亮出改革方案,争做系统性变革的“实践者”。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媒体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各方高度关注。

湖南广播电视台:执系统性变革“奋进之笔” 书高质量发展“芒果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湖南广电经过深入调研思考,形成《关于实施系统性变革推动湖南广电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方案》提出,踏上新征程的湖南广电,必须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中充当主力军、先锋队,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党媒姓党、新闻立台,坚持文化为魂、科技为翼,坚持平台为要、人才为本,适应时代之变、行业之变,通过系统性变革和整体性重塑,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方案》部署了九大改革发展任务,明确了“一核两基三着力四攻坚”实施路径:

“一核”锚定战略主轴:坚持新闻立台、政治家办台,锻造全媒体新闻生产传播核心能力。

多年来,湖南广电常态化实施“头条、置顶工程”,全力以赴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芒果新闻大片、理论大片。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强全媒体时代新闻创新和全域传播能力,擦亮芒果新闻品牌,持续推进“改文风、改话风、改台风”,构建全国头部新闻类新媒体集群,形成更强大的新闻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

“两基”淬炼竞争优势:即优质内容和强大平台。

构筑芒果内容新优势。庞大的、源源不断的、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优质内容,是湖南广电的核心优势。2024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光明行”主题为牵引,一批焕发着时代光芒和时尚气质的芒果视听作品面世。

《问苍茫》《去有风的地方》《中国》《声生不息宝岛季》《禾下乘凉梦》5部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歌手2024》以跨文化音乐互鉴推动国产综艺品牌出海。

今年以来,纪录片《中国官箴2》《船山先生》、主题综艺《夺金2025》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歌手2025》播出6期,湖南卫视连续六周蝉联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欢网收视第一,创今年以来省卫周五黄档收视率最高记录,全网传播量714.6亿次,海外社媒总覆盖量1.13亿,再次引发现象级传播。

接下来,湖南广电将围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改革开放50周年、庆祝香港回归30周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等重要节点、重大主题,匠心打造一批主流佳作,让芒果大小屏、各端口持续充盈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同时做强芒果微短剧,出精品,强厂牌,形成“风芒+大芒+大小屏节目带+出海”的“芒果竖店”全链路生态。

实现芒果平台新跃升。在多年探索积累的基础上,湖南广电将建设头部数智传播平台作为核心战略,系统打造长中短贯通、音视频共进、科技含量和商业价值兼备的平台矩阵。未来将着力于平台竞争力的全域提升:湖南卫视持续巩固省级卫视领先地位;芒果TV推动全链条变革,实现平台用户规模、传播力、竞争力全面跃升;“山海”APP打造数字文博大平台;小芒电商深耕青年圈层,构建多元商业模式;风芒跑通微短剧、微综艺、微新闻并行的下一代短视频平台路径;5G智慧电台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层数智化音频平台。

“三着力”交出优异答卷: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命题,用新质生产力引领新质传播力。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南的重大命题,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给行业的紧迫课题。2024年,“芒果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已落地爱芒导演、智能短剧超级工厂等70多项创新应用,建构起AI“数智化生产”全流程。“卫视频道+新媒体”超高清系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湖南广电立足未来形态的媒体竞争,不断强化技术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功攻克文物数字化等全球性技术难题。成功举办五届国际算法大赛,创办小游戏大赛,2000多名技术工程师支撑数智能力全面覆盖全集团生态,“内容+技术”双前锋珠联璧合,天才创意与奇妙科技彼此激荡。

答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命题,打造媒体+旅游芒果样本。以文化之力,铸旅游之光,是芒果的IP优势和业态特色。连续承办湖南省旅发大会开幕式,助力旅游成为千亿产业。《日光之城》掀起拉萨文旅热潮,《灿烂的风和海》播出期间澳门酒店订单量同比激增20倍,《国色芳华》一部剧带火菏泽、洛阳两座城……进一步挖掘芒果IP全链价值和主题活动策划能力,布局“文化+科技+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旗下电广传媒实施“三湘星光行动”,成功落地运营湘潭万楼、衡阳“青春东洲岛”等多个项目,有效盘活闲置文旅资产。

电广传媒与湖南经视经营性业务全面融合,双向赋能,用产业逻辑探索地面频道转型路径。未来湖南广电还将创新打造自有IP一站式主题乐园、城市潮流文化街区、沉浸式戏剧互动演出、芒果livehouse等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

答好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命题,开辟芒果出海新战场。“促进文明互鉴、打造华流品牌、发挥芒果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是湖南广电国际传播的目标。具体思路是:以“芒果TV”国际APP为根本,以IP化、多样化、国际化内容为基础,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运营拓展为重点,以版图扩展、用户规模扩大为关键,实施“芒果出海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联结全球伙伴携手共建文化出海共同体,成立海外运营机构,逐步提升在东南亚、欧美、中东、非洲等区域的影响力。大力推动《歌手》《乘风》《中餐厅》《花儿与少年》等芒果知名IP扬帆出海,让芒果品牌在全球观众中深入人心。

“四攻坚”完成转型升级:湖南卫视优质提效、商业模式创新蝶变、传统业务改造升级、总部“瘦身健体”。

推动湖南卫视进一步优质提效。从“集团(台)办卫视”变为“卫视办卫视”,建立“频道制+公司制”运行模式,采取“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管理方式,推动业务、流程焕新升级,最大化释放卫视创新活力和经营能力,巩固湖南卫视头部地位。同时,重构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管理协同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和业务融合机制,推动双平台融合迈入新阶段,强化芒果核心生态链与价值链。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蝶变。湖南卫视借助AI和数据分析优化内容生产与商业模式,打通内容IP全产业链;芒果超媒巩固广告与会员优势,布局AIGC与沉浸式互动赛道,抢占技术红利,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电广传媒以“新文旅+大资管”为抓手,撬动跨界资源,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推进潇影重振计划,探索高质量中小成本电影的商业模式,打造更多有质量、有票房、有影响的优秀电影作品。为新赛道、新业态提供试错空间,生发出更多有突破性、可成长性的商业新亮点。

推动传统业务改造升级。通过全成本核算、业务融合、生态打通,做优做强主频道主频率;稳步推进频道频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计划两年内压减30%的传统地面频道频率;各频道频率、传统业务谋求在银发、少儿、垂钓、潮玩、车载等重点垂类赛道的转型突围,实现媒体的分众化、专业化、差异化,防止业务内耗内卷;有序推进标清频道关停和超高清频道改造,做好数量上精简的减法,做强质量上精办的加法,推出更多用户喜爱的精品化内容,打造双效统一、小而美的“媒体+市场化公司”,构筑健康有活力的频道频率生态。

推动总部“瘦身健体”。坚持事企一体化制度设计,总部定位为领导与指挥中枢、战略管控与协调中心、服务与赋能中台,进一步优化管理职能,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加快建成“管办分离、职责明晰、精干高效”的新型管理总部。湖南广电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改革创新发展各方面,同时抓好深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总审计师制度试点改革。

湖南广电将继续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破除机制梗阻,以“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打开增长象限,以“青春中国”赓续文化传承的价值内核,以“芒果模式”书写文化强国的时代答卷。

日前,四川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的深水区迈出关键一步——四川观察智媒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观察智媒”)挂牌成立。这一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川台向“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先进文化科技互联网企业”目标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同时也为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技术应用和场景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参照。

观察智媒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广电在媒体融合深水区尝试实现从传播内容、渠道创新向传播生态与技术结构深度重构的战略跃迁。

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传统广电亟需突破固化的组织结构与生产逻辑,而观察智媒以“智媒技术创新”为核心,精准切入传播生态的关键节点,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媒介融合发展规律的专业性认知与系统性谋划。

观察智媒聚焦于智媒特色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重构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实现传播主体与用户关系的全新连接。这种“技术赋能”的理念,加速了从传统“内容为王”向“技术—平台—内容—用户”协同范式的升级,体现出媒介技术对生产机制、传播关系、社会功能的重塑作用。这一战略布局为主流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的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生态体系构建提供了积极启示与实践范本。

观察智媒在人才战略布局上的举措,体现了媒体融合时代对传播主体角色与能力结构的前瞻布局。公司初创阶段即构建了一支覆盖技术开发、产品创新、业务运营的跨界融合型团队,体现了对新闻传播领域跨学科协作、跨领域融合的深刻理解。

观察智媒的双客户端战略,体现了主流媒体从单一传播渠道向多元化、技术化、生态化布局的深刻转型。

川台大模型的建设则是观察智媒深入理解传播生态变革的具体体现。其以主流舆论语料库为基础,精准把握了智能技术赋能新闻生产的关键场景,从智能写作、智能剪辑到智能审核,体现了对新闻生产全链条的智能赋能与优化。智能化场景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实现内容生产流程的可视化、标准化与智能化,进而推动内容生态的系统性变革。

广东广播电视台以6大工程8大项目 加快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东广播电视台认真研究制定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系统性变革工作方案》及其《实施方案》,明确了40多项重点任务,以系统性变革重塑竞争力,以跨越式创新激发新动能。

广东台以六大工程为抓手推动系统性变革。一是实施新闻宣传提质工程,提高在地服务质量。二是实施新媒体优化工程,提高客户端的阅读便捷性和服务多样性。三是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提高用户的审美愉悦感。四是实施融媒体人才培养工程,用优秀团队提高优质融媒产能。五是实施“媒体+”工程,助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六是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推动系统性变革行稳致远。

近期,广东广播电视台将首批推出8大项目产品,全力打造具有广东特色、湾区气质、国际视野的全国一流全媒体集团。

一、广东卫视超高清开播。6月28日正式启播全新版面,成为全国首批实施超高清播出的省级卫视平台,以丰富的4K超高清节目体系、超清晰宽色域沉浸式的收视体验,让人耳目一新。

二、“粤TV”客户端破圈焕新。把“触电新闻”客户端打造成广东视频第一端——“粤TV”,实现从“新闻推送”到“价值引领”,从“内容平台”到“服务枢纽”,从“广电融合破局者”到“湾区传播新标杆”的三重跃进,为主流媒体生产传播提供“广东样本”。

三、《大美南粤》慢直播闪亮登场。广东台将于近期在三屏一端推出慢直播节目《大美南粤》,真实客观记录南粤大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成就、文旅景观、自然风光、绿美生态,使之成为展示广东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和广东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斗姿态的崭新窗口。

五、垂类IP矩阵全面推进。深耕“短视频+直播”主赛道,做强时政、民生、财经、医疗、教育、养老、文旅、体育、美食等垂类产品,建立一批垂类工作室,打造垂类IP矩阵。

六、Touch国际传播矩阵全新上线。该矩阵立足“活力湾区、品质生活”的品牌定位,以新闻节目为龙头、大湾区时尚生活类节目为特色,致力于推出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传播融媒产品,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七、智慧融媒制播管理平台全面启用。该平台深度融合AI、大数据、5G 通讯、区块链等技术,打破传统电视生产模式和内部壁垒,实现全台内容的深度共享,构建崭新的AI应用生态,推行智能化、轻量化、移动化、超清化的节目制播。

八、外部合作协同创新成果叠出。广东台已与华为等单位共建成“超高清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已研制出围绕超高清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建成了AI超分超高清内容制作平台、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体系等;在此基础上,与腾讯云决定共建智慧媒体创新实验室,在技术赋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保护等方面深化合作,以实现新闻采编、综艺制作、纪录片创作等内容生产智能化跃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伟大号召,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接下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变革中进一步完善变革方案,加快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广播电视台:以系统性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首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新局面

北京广播电视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首都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是举旗帜、奏强音,理论学习宣传进一步深化拓展。持续加强“头条”和“首页首屏首推”建设,策划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有力见证》《中华》《长城长》等一批重点节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二是聚共识、集众志,主流舆论强势进一步巩固壮大。重大主题宣传和特色报道亮点纷呈,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有力有效,《向前一步》连续7年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新闻奖等重要奖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省级媒体前列。

三是推创新、抓升级,首善媒体品质进一步彰显提升。北京台春晚连续十二年蝉联省级媒体春晚传播力核心数据首位,《马兰的歌声》《熊猫奇遇记》《北上》等创新作品不断涌现,北京国际电影节、跨年晚会、大运河音乐节等文化IP影响力美誉度“双升”。

四是深融合、促转型,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向新图强。自有客户端和账号用户粉丝总数超4亿,爆款融媒作品创制数量大幅增长,培育了《他俩能成》等多个具有市场前景的融合项目。

五是扬优势、强赋能,技术保障引领进一步提档升级。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建设稳步推进,成立人工智能融媒创新实验室,上线AI智作平台,AIGC技术广泛服务全台内容生产。

六是固根本、拓新局,市场经营创收进一步增质增效。大力推进客户需求导向的营销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重点活动和定制项目为依托的营收增长点不断扩大,产业经营收入再创新高。

七是谋长远、激活力,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坚定有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节目栏目改版升级、低质低效账号压减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工作室建设向新向好,首届精品创意大赛激发全台创新创造活力。

八是重引领、严纪律,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纵深推进。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市委巡视配合工作,党员干部纪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台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2025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攻坚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也是广电视听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持首都站位、首善标准,全面推进系统性变革,统筹做好新闻宣传、内容生产、媒体融合、技术保障、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助推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新型主流媒体力量。

一要聚焦新闻立台,筑牢建强主流舆论阵地。聚焦重大主题重要节点,高质量推出一系列代表首都水准、具有北京特色的宣传报道、专题专栏和融媒节目。有效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快构建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平台,积极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北京故事。

二要聚焦首善担当,用心用情铸造时代精品。聚焦做优品牌、放大效益,坚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深化开门办台、合作共赢,聚力打造文化IP,大力培育特品新品,主动抢占智媒先机,持续擦亮首都出品的“金字招牌”。

三要聚焦深融互促,加力拓展一体融合格局。全力做好北京卫视4K制播系统建设和内容制作统筹工作,加快构建有效适配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资源体系,集合全台力量打造大端大号和融媒项目,推动形成“端就是台、台就是端”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要聚焦提质增效,持续强化经营能力建设。把经营工作摆在与内容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市场导向意识,转变创收模式、拓展创收渠道,主动抢抓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机遇,做优做强媒体经营大盘,全面提升经营效率效益水平。

五要聚焦战略重点,力行系统性变革新举措。围绕降本增效和全媒转型,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与传媒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建立健全编委会、编务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媒体传播效果考核权重,全面激发全台创新创业生机活力。

六要聚焦政治保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抓好巡视整改工作,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党建工作,坚持风腐同治,严肃执纪问责,为打造首都新型主流媒体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5年,北京广播电视台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守正创新、奋勇争先,全力推进系统性变革,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努力开创首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新局面,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广电媒体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广播电视台:全力推进广电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走深走实

重庆广播电视台锚定建设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全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出台整体改革方案,持续迭代升级“1138”发展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2025年深入实施“内容焕新、技术创新、产业革新”三大行动计划,挺进主赛道,奋力加速跑,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一、平台塑新,推进系统性变革走深走实

2024年,重庆广电把“变革”作为关键词和最大关键变量,动真碰硬、真改实改,以平台重塑为基,坚持移动优先,整合重组完成面向主战场的媒体平台架构。

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大视听新媒体平台——第1眼TV。第1眼TV由重庆两大知名新闻品牌“第1眼”和“华龙网”整合而成,叠加“第1眼”高效的全媒体新闻采编能力和“华龙网”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推行资源共享、多跨协同采编运营机制,实现了“1+1>2”的预期。

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卫视平台——重庆卫视。重庆广电整合影视剧制作和大型活动赛事转播等优质资源并入重庆卫视;整合上星频道和地面频道,“天地联动”,建立卫视频道内容创新研发和生产、编播新机制。同时明确重庆卫视精品视频内容供给平台和精品大型文化活动牵头平台的定位,通过优质品牌、优质节目、优质平台的优势叠加,形成多端联动、内容共创、价值共享、核心自主的一流卫视大传播格局。

全力打造文化民生服务平台——重庆城市TV。在频道频率精简精办的大背景下,重庆广电整合6个重庆电视地面频道,组建了全新的重庆城市TV,形成定位准确、垂线清晰、市场认同的业务板块和“新媒体+频道”的融合运营模式。同时,以互联网思维完成对地面频道的布局,用“红叶频道”推动网端“银发经济”“大健康”垂类板块,用“影视剧频道”支撑网络剧发展,培育发展影视制作发行;用“红岩文化频道”聚力红岩文化育人体系改革,打造红岩思政教育平台。

全力打造全国一流新型声音媒体——重庆广播。重庆广电坚守“声音”的力量,深度开发广播主持人资源,精心推出《第1声音》,推出知名广播美食节目《吃在重庆》的融媒体品牌“麻辣四宝”;做精做细声音产品,推出《书香重庆有声能量驻场计划》等一系列“广播+线上+线下”融媒体产品。

通过整合媒体资源、加强平台建设,重塑体系,重构流程,重庆广电形成了以第1眼TV为龙头,重庆卫视、重庆城市TV、重庆广播为支撑的“1+3”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二、内容焕新,巩固壮大适应新时代的主流舆论阵地

以守正担当为本,做优头条工程做精时政报道。

以精品创新为要,打造具有“渝派”广电风格的优质内容。

三、技术创新,构筑媒体“数字生态圈”

加速布局AIGC和数字化应用场景。成立8K超高清工作室,率先建成国内首家新闻XR虚拟演播室,实现全流程虚拟制作,系列融媒体产品《世界地图看重庆》《这样的重庆AI了吗》等已成熟使用XR、AI技术,使内容产品更加年轻化,更富时尚感。

在多模态、跨模态大模型创新应用上有所突破。自主研发的“华龙芯”智慧数字技术能力中台和“芯问”大模型,加速向内容生产中应用,以“芯问”融媒大模型为“对话”基础,以“大模型+生成式AI互动”为特点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平台实现基础应用。目前,“芯问”大模型正式接入DeepSeek,在重庆地区首家实现深度智能化升级,将进一步提升在内容智能创作上的能力,构建起覆盖新闻生产全链路的智能中台。这也标志着重庆广播电视台在智媒领域的探索迈出了关键一步。

深入研发马拉松智慧转播系统3.0版本。全面提升对赛事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能力,推动智慧转播系统向各类型赛事应用覆盖。

重庆广电还与华为合作共建“鸿蒙生态花园”原生应用系统开发工作,与腾讯携手共同组建人工智能融媒体创新中心,通过系列技术创新行动,对内赋能内容生产,对外深度参与数字重庆建设,构筑广电“数字生态圈”。

四、产业革新,打造事业产业良性互动生态系统

构建一批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将加快培育动漫电竞、影视制作发行、红岩文化育人、少儿研学、银发经济、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与央视国际总公司合作的国漫大展项目成功落地,建设“梦界空间”数智经济产业园和“动漫主题乐园”两个实体项目,拉动重庆电竞大赛和西部动漫文化节提档升级,打造重庆高校电竞联赛和高校电竞联盟,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动漫电竞品牌;依托“一中心四基地一园区”布局,打造数字文化新地标、全国一流数字视听产业平台、西南知名的教育服务品牌,培育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新场景,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

精心谋划实施系列“媒体+”产业项目。服务主业,孵化培育“渝影创旅”特色文旅融合、“15分钟公交生活圈”运营服务、“红岩文创”、“渝视界”短剧平台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支撑性强的经济增长点;舆情实训演练体系“剧本沙”初步培育成型;提升西部国际传播园区运营水平,推动全产业链加速构建;借助市电影公司、红岩文化产业公司整合并入,注入影视创作、红色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

强化产品意识、项目意识和产业链思维。将“三大行动计划”中的项目整合入库、串珠成链,相互扶持、相互牵引,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完善项目库、产业链,最终构建起重庆广电事业产业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2025年,重庆广电将以创新变革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纵深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广电力量。

吉林广播电视台:系统性变革引领创新发展破局

吉林广播电视台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作为”意识、提升“能为”本领、找准“善为”路径,推进创新发展“加速度”。

一、组织架构新范式:破解体制性梗阻的破冰实践

顶层设计创新——打造“一一二三”工作体系。从高质量内容供给和全台改革全局出发统筹谋划,配合融媒体建设和系统改革的整体“大盘”,从横向和纵向上重新调配资源,确定“一一二三”工作体系,确保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目标。两个“一”,分别是打造一个以“吉祥新闻”为统一IP的全媒体旗舰平台,和成立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数字科技公司——吉林广电集团;“二”是构建传统赛道和新赛道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三”是精简落后产能,精办提质增效,频道频率精简整合率达到30%以上。

组织结构焕新——全新架构整合全台资源。作为整体改革的题眼,全新组建吉祥新闻中心。将广播和电视两大新闻中心,都市、公共两大民生频道,以及涉及新媒体平台运营、经营及技术等业务部门进行机构整合,整合人员超过800人;把台里最核心的新闻生产、平台传播、技术运维力量集中起来,适配全媒体发展业务条线,形成一体运行、高效集约的新型组织架构。

精简精办革新——精简精办淘汰落后产能。在对全台频道频率人员、节目及经营状况等充分摸底的基础上,首批精简两个频道和一个频率,同时整合一个频道和一个频率,精简整合率达到30%,撤销68个产能低下的新媒体账号。

机制流程推新——重塑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吉祥新闻”为统一IP,全力推进自主平台整合,将原三网(吉视网、吉林广播网、吉林融媒网)三端(吉视通、吉林融媒、沐耳FM)融合成“一网一端”——吉祥新闻客户端、吉祥新闻网。同时,将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各平台端账号,统一构建为“吉祥新闻”全媒体矩阵。重构“策采编审发评”全流程制度,建立全媒体考核评价体系,以全新机制打通生产全链条。

二、内容生产新生态:双轮驱动壮大主流舆论

新闻立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资源配置向新闻类节目倾斜,深化首页首屏新闻“头条”建设,持续打造有品质有深度的时政要闻、有温度有情怀的民生新闻、有态度有看点的热点新闻以及有价值有品位的原创精品,全部实现新媒体首发。

文化兴台。将吉林卫视作为大屏主阵地,作为传统频道改革的先锋,推动吉林卫视主动变革,坚决开展违规医疗广告“清屏”行动,实现从全国省级卫视不良广告前三名,到目前违法违规率为“0”的转变。全面转型文旅频道,加大自制节目和台网合作力度。

融合强台。移动优先、智能引领,通过吉祥新闻看电视、听广播,全面接入吉林广播电视台时政、生活、文化、综艺、音乐、纪录片、直播等全系精品内容。吉祥新闻客户端与吉林省政数局客户端“吉事办”底层互通,聚焦城市生活,完善便民服务,打造智慧化生活场景,实现“优质内容+刚需服务+媒体运营”。

人才聚台。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引才、留才、用才机制,用好本省文化人才政策,面向全国招才纳贤,一年以来33名五湖四海优秀人才通过招聘加盟吉林广电。打破人员编制身份界限和“论资排辈”隐形门槛,吉祥新闻中心主任、副主任全部采用竞争上岗,大胆起用“90后”“00后”年轻人才,51名中青年业务骨干被提拔到攻坚克难关键岗位,其中40岁以下22人。解决历史遗留的职称评聘问题,建立全新评审程序,两批共659人通过职称评审,全面提升职工认可度、满意度。

三、技术赋能新基建:AIGC人工智能实验室全面驱动

打造欧洲院士福斯托工作站。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欧洲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教授福斯托·准奇利亚合作成立中国首个福斯托·准奇利亚教授院士媒体工作站。福斯托教授曾任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理事长、大会主席,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双方共同打造国际合作AI工作室,向世界推介中国。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建设省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一二三”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人才服务站,以“嗯呢”人工智能实验室为实训基地,共同拓展AIGC在内容生产、数字化转型、服务用户、传播推广、业务创新等方面应用场景。同时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发AI文娱小镇项目,为短剧制作和线上线下相关产业提供全新发展思路。

四、价值创造新路径:打造数字化科技公司,建立全新经营运行机制

推进市场化改革,组建吉林广电集团。剥离经营性资产、资源和业务,组建吉林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事业产业统筹协调、整体发展的管理机制。依托吉林广播电视台的品牌、节目、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广告经营、新媒体应用、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业务,培育、发展多种新兴业态,推进数字化转型,做优做强广电产业。广电集团实行“集团总部+子公司+项目公司”三级架构模式,围绕五大业务板块,推动全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垂类内容生产公司化运营。依托吉祥新闻中心“嗯呢”人工智能实验室,以AI人工智能为核心,聚集社会大数据和大算力,进行媒体内容生产的流程再造,提升媒体竞争力。推行全成本核算方式,增加经营利润率、人均利润额等考核指标,实施绩效评价管理改革。

打造“广电+”八大板块,优化经营结构。深入探索“广电+”产业模式,拓展文旅服务、政务服务、新电商、微短剧、媒体经营、媒资版权、AIGC人工智能应用、文化投资八大板块,比如,广电+文旅创新“交换四季”文旅营销IP,提升区域合作力度,实现资源互换、流量叠加,全网浏览量超过15亿次,项目两次入选广电总局“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吉林台媒体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广告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86%下降到70%,产业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14%上升至30%。

系统性变革不是小步调整,不是技术叠加,需要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吉林广播电视台系统性变革一直在路上,将持续以“刀刃向内、生态向外”的改革逻辑,通过组织架构的整体性创新、技术体系的革命性升级、生态建设的战略性布局,在全国广播电视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中做先锋、打好样,进一步扩大主流价值有效传播,在新的文化使命和新征程上勇攀高峰。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以“六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深融深改和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发展推进方案》4.0 版落地见效,强化奔腾融媒IP传播矩阵建设,搭建“1+N”融合生产、融合传播、融合运营模式,推进“七个一体化”系统性变革,组建奔腾“青”骑兵战队。

202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将在推进系统性变革方面进行全面布局,出台《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发展推进方案》5.0 版,以“六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深融深改和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点突破、全域突围的系统化改革,攻克长期以来制约深融深改的卡脖子问题,努力创建主流新表达、传播新矩阵、垂直新生态、发展新格局。

一是全面深化资源管理改革。

分类整合节目资源,打通业务流程,强化全媒体传播,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形成大小屏联动的全媒体运营体系。

二是全面深化内容生产改革。

通过时尚化改版新闻节目、挖掘“内蒙古人物”资源、策划制作爆款融媒体产品、增强重大选题策划能力、加大获奖节目奖励力度等措施,持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人员配置、强化内容生产和品牌建设。

三是全面深化平台建设改革。

通过深化赛道制改革、短音视频中心挺进短内容市场、优化客户端页面功能、强化后台算法推送功能、设置竖屏专区提升用户体验、建立广电新媒体联合传播协作体等举措,促进自有平台高质量发展,推动奔腾融媒向视听综合服务平台进化。

四是全面深化技术改革。

制定技术发展规划,三年实现奔腾融媒客户端和IPTV项目双平台技术自主可控;推进新闻云平台、云制播系统建设;打造4K超高清新闻制播综合体;推进可视化广播建设。

五是全面深化经营改革。

做强政务形象宣传,挂牌全媒体工作站,发挥地缘优势开展政务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组建工作室,注重内容创优;台属公司拓展媒体产业项目,节目中心推动“广电+”经营模式,以策划营销活动、提供定制服务,全力提升营收。

六是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事业编制考试、公司招聘等多种方式引进关键技术人才;持续开展人才评选活动,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总量压缩控制和岗位竞聘常态化;强化奔腾“青”骑兵队伍建设。

坚持绩效工资向一线内容生产岗位倾斜,优化绩效分配机制,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推动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合理、精准高效。

甘肃广播电视台:用好系统性变革“指挥棒”,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甘肃广播电视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时强调的“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顺应媒体变革大势,以改革创新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以技术革新提升传播效能,全力推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创建工作。

锚定工作方向,谋划改革总体思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重大改革部署,甘肃广播电视台闻令而动、向新而行。

全台上下分层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台党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奔赴浙江、福建、河南、四川、山东、陕西等先进省市“谋智取经”,学习借鉴发达省级主流媒体在内容平台、发展模式、运营机制及成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提升政治能力、推进系统变革”集中培训,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理思路、定目标、明任务、强措施。发动全员“为改革献一策”征集“金点子”780条、吸纳150条,参考10多篇调研报告、分析报告的决策建议,组织第三方专家团队专项论证,围绕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整合聚合形成合力”三大工作方向,系统谋划形成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措施。

推进精简精办,优化媒体结构布局

严格对照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三大工作方向”,系统规划提出“2246”组织架构,即推动搭建广电联合新媒体平台、广电优选电商平台“2个平台”,调整精办公共应急频道、科教频道“2个特色频道”,创新成立纪录片中心、视频制作中心、国际传播中心、应用创新中心“4个内容生产部门”,整合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卫视中心、融媒体中心、广播传媒中心、文化影视中心、青少传媒中心“6个生产传播中心”。既“攥指成拳”又“分进合击”,构筑起全媒体内容生产的“四梁八柱”,有力推动全台资源要素整合聚合,形成广播电视频道频率集约化、差异化、高效率发展新格局。

聚焦技术革新,重构网络视听体系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构建“1+1+N”移动传播新矩阵,聚力做强“视听甘肃”1个头部客户端、“丝路明珠网”1个官方网站和N个系列号。通过广电联合新媒体平台,打造自主可控的“飞天云”,接入省级主流媒体、14个市州和86个县区融媒体中心,形成全省“一朵云”“一张网”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强做实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积极探索MCN运营模式,广泛吸纳自媒体博主、网红达人、直播电商企业加盟或签约入驻,通过广电优选电商平台形成具有广电媒体特质的融媒电商生态圈,积极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快重塑发展技术底座,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清影像等先进技术全面融入新闻采编播的全链条。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推进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研发,拓展“媒体+”业务,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兰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数字生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影像资料数字化、虚拟IP制作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新成立的应用创新中心组建专业团队,近期已前往浙江等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地学习实践,为推广AI、AIGC、GPT生成类应用、搭建大视听智慧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注入新动力。

坚持守正创新,锻造视听内容精品

深入实施“头条工程”和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陇原大地的生动实践。坚定守好“内容为王”这个根本所在,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上当好“排头兵”,以持续催生涌现的文化精品检验引领工程创建成效。

聚力打造文化精品,深入挖掘展示敦煌文化等丰厚资源,以小屏思维做好大屏文章,策划创作《关陇古道》《了不起的敦煌》《马家窑迷踪》等重点精品,推动实施《这里是甘肃》系列主题网络视听创作,谋划启动“历史影像资料数字化抢救保护”重点项目,“广电+”敦煌主题沉浸式3D裸眼体验项目正在有力推进,打造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作品,努力形成“满屏皆精品”的生动局面。

大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全面发挥国际传播中心、敦煌记者站和已签约国际传播顾问等平台载体的作用,创作推出彰显中国风格、中国表达的系列文化精品,牵头组织开展《千手千眼》《又见敦煌》等文化经典境外巡演,持续深化与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敦煌研究院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媒体的交流合作,助力打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流量池”,让甘肃故事、中国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创新运行机制,激发全台创建活力

创新运行管理模式,积极实践“中心制”与总监负责制联合机制,探索推行“中心+公司”运行模式,着力提升内容供给的市场黏性与契合度,充分激发生产主体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统筹推进一体发展,建立甘肃广播电视台与甘肃广电传媒集团高效畅通的协同运行机制,既“分灶吃饭”又“并灶生火”,台对集团的经营发展倾力支持,集团对台的业务全面保障,实现内容支撑产业、产业反哺内容的良好发展格局。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按照人岗相适、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岗位设置、人员特点、技能评估结果,稳妥有序完成人员分流调整,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确保岗位人员及时适应角色转变,全面履职尽责。

选好配强干部队伍,以揭榜挂帅、全员海推、谈话推荐、竞聘上岗、组织考察、研究任命的方式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大对全媒体、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国际传播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创建全国广播电视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夯实人才基础。

浙江广电确定2025年为集团改革创新年

2月12日下午,浙江广电集团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华宣飞代表集团党委作工作报告。

会议明确,把2025年确定为集团改革创新年,将立足“1个主攻目标、3大战略重点、5项攻坚任务、8方面主要工作”基础框架,加快推进集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1个主攻目标

聚焦增强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传播力,全力推动集团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向全媒体传播格局跃迁,持续走在主流媒体改革发展前列。

3大战略重点

聚焦战略性、方向性、支撑性问题,重塑传播格局、重构发展实力、重焕创新活力,以重点突破牵引带动集团改革全面推进,激活发展结构能级之变。

5项攻坚任务

内容生产传播提升。坚持“主体职责、主流舆论”,强化传播结构质效评价机制建设,攻坚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以高质量内容生产优势赢取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和发展优势。

平台建设结构优化。坚持“传播创新、高质发展”,强化枢纽链接合力联动效益评估,攻坚推进平台资源结构优化改革,牵引集团形成新的传播通道结构。

产业经营动能升级。坚持“事业单位、运营质效”,强化传播占位营销落地实力营建,攻坚推进传播营销产业发展改革,夯实系统性变革的经济基础。

技术研用创新赋能。坚持“文化引领、技术先导”,强化环节支撑场景应用适配效能,攻坚推进技术运营服务市场化改革,让技术优势“赋能传播、赋能平台、赋能品牌、赋能效益”。

体制机制效能激活。坚持“系统变革、政策体系”,强化改革深化综合保障内外激活,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能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内源机制。

8方面主要工作

突出“有感有效”,提升新闻宣传创新触达。

擦亮《第一视点》专栏金名片,创制《文化的力量》等新闻政论片,深化实施《浙江新闻联播》改版、特色评论品牌打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品牌升级,真正实现“主题表达、形态传达、传播触达”全面升维。

加大“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经济报道创制力度,加强提升《今日聚焦》建设性舆论监督和内参报道,拓展集团海外融媒矩阵量级,把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强音唱得更响传得更广。

突出“品质品牌”,打造高质有品文化项目。

深入推进“新时代文艺精品攀峰行动”,着力在打造“标志性产品、原创性影响、平台性效应”上攻坚突破。全面升级《奔跑吧》《王牌对王牌》《天赐的声音》《无限超越班》等综N代节目,创意策划一批有潜力、有新意的新生代综艺项目。

加快推进《江南》《文明之光》《吴越国》《那山,那水》《铁马冰河入梦来》《诗酒中国心》《苏东坡》等人文纪录精品,打造“Z剧场”独播品牌,创意提升“三大年度人物评选”“我们的村晚”“‘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巡回展”“不一样的花火”等活动精品,全面做强ZMG文化精品标识。

突出“结构能级”,促进重大传播平台生长。

以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为核心枢纽,深化打造新闻与文化“一体两翼”网络平台结构。

研究制定Z视介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打造更具东方审美、中国特色、浙江标识的“视听新物种、文化新平台”。

深入推进“中国蓝新闻”“美丽浙江”、ZMG风云传播中心等新闻传播矩阵提能升级,进一步打响“中国蓝名嘴”和“文化达人”新媒体省域名嘴达人品牌。

突出“传播科技”,促进技术内容双向耦合。

瞩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快速迭代演进态势,升级“ZMG智媒果AIGC创作平台”,以集团AI大赛为抓手,加快推动AI技术在数字人、综艺节目、微短剧、短视频等方面取得显著实用性成果。

稳步推进浙江卫视4K超高清频道建设,推进以数智科技服务为主体的技术市场化改革。

突出“价值链接”,拓宽传播营销路径方法。

研究制定集团产业发展纲要,强化战略规划引领。强化“区域传播”实践、“链主制”推进,力争内外战略协作等有重大突破。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和相关单位全民所有制改制工作,打造高效科学、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加快构建新型传播营销体系,拓宽政务、浙商、文旅、体育、健康、亲子、银发经济等垂类赛道。提升文化园区、视听产业的发展效能。

突出“绩效激励”,构建灵活高效评价机制。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要求,适时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重组工作。

积极探索推进“工作室”“战队”“集群”等扁平化管理、一体化运营的敏捷型平台型组织,优化调整新媒体平台内设业务机构的组织架构及职务设置,深化“绩效优先”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更好激发改革发展主体的组织活力和变革能力。

突出“党建队伍”,汇聚改革发展攻坚合力。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开展“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双建争先工程”,全面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耦合提效。

完善集团人才建设工作整体谋划,研究制定创新人才培育意见,培育用好年轻干部和“年轻态”干部。深化实施党风廉政建设“提灯计划”,推动“清廉广电”向纵深推进。

突出“整改提能”,夯实内源发展基础底座。

严格对标盯节点、全整改,举一反三建制度、促提升,以动真碰硬的决心答好巡视、审计整改政治答卷。

会议强调,聚焦传播力先行推进系统性变革,关键在于主体担责、主动强能、创新作为。要在创新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中,更好追求以社会性激发为归宿的大众效应,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结构变革、机制重塑、生态激发中创新,以“六干”作风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成势见效,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开启新一轮改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上海广播电视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勇当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于2024年9月率先发布实施《解放思想 系统变革 追求卓越 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行动方案》。通过加强新一轮媒体改革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上海广播电视台明确“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的核心战略,布局“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的主攻方向,用互联网思维主导媒体资源配置,大刀阔斧推进结构改革,重组新的融媒体中心,建强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打造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全面焕新东方卫视主频道,全新亮相看东方移动端主平台。

以创意新潮的影剧综艺,呈现高品质视听盛宴。东方卫视在全天推出黄金东方剧场、品质剧场、经典剧场、品质东方·微短剧场、海外剧场、梦想剧场等六大剧场,打响“好剧看东方”IP。开年大剧《真心英雄》收获好评,海外剧场先后推出的《胜利时刻:湖人王朝崛起》《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和春节期间播出的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引发一波“回忆杀”。《春满东方 好巳花申·2025东方卫视春节晚会》以“你,就是上海!”为主题,深耕海派文化内涵和都市审美,凸显“更海派、更青春、更烟火”特色,收获好口碑和高收视。

以新科技重塑媒体底座,率先建设超高清频道。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上海)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智慧媒体制播应用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全面整合内部研发资源,打造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机制。率先挂牌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领先推出人工智能集成工具箱 Scube(智媒魔方),选定DeepSeek作为训练基座推出 “星翼”财经垂类大模型3.0。实施超高清视听建设工程,启动东方卫视 4K超高清综合频道改造升级,争当全国超高清高质量建设、低成本运营的“探索者”和“领头羊”。

唯有好内容,才能铸就真未来。上海广播电视台将持续发力东方卫视焕新升级,打造精品汇聚的新版面、创意多元的新节目、融合视听的新体验、都市气质的新视觉、青春活力的新面孔,为观众带来“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的视听体验,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上海精彩,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断推向深入,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宣布成立荔枝新闻中心

2月10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召开新春第一会,宣布成立荔枝新闻中心,集全台之力,将荔枝新闻打造成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航母级传播平台、全国头部新闻平台。

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从顶层设计上进行变革,组建荔枝新闻中心,是江苏广电总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践路径的战略举措,是深化“新闻立台”的战略抓手。

此次变革,并非从零开始,也非平地建楼,而是总台在媒体融合走过十年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的一次主动应变求变之举。荔枝新闻起步较早,是全国省级广电媒体中最早推出的新闻客户端之一,下载量5000多万,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集各方之力做强荔枝新闻,并以荔枝新闻这一旗舰平台为牵引,带动总台新闻板块整体性重塑,全面探索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加强新闻采编播能力建设、原创内容生产、平台运营和AI技术赋能,全面提升新闻全网传播力影响力和未来竞争力,是此次变革的“战略性”所向和“系统性”所在。

为高位统筹推进此次变革,江苏广电总台成立荔枝新闻中心建设工作委员会,由总台党委书记、台长、集团董事长葛莱担任主任,相关台领导担任副主任,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集团副总经理季建南担任副主任、执行主任,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荔枝新闻中心由网络传播部与原融媒体新闻中心深度融合而成,构建“核心团队和核心平台充分融合、一体运行、高效集约、面向互联网”的新型组织架构,下设融合采制部、音频节目部、平台运营部、政务服务部、融合管理部五大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锻造深融优势,释放一体效能。改革后,中心每个部门都能更直接对接服务荔枝新闻客户端,都能运营和代表荔枝新闻的重点频道,都能在荔枝新闻上找到自己的定位、责任和目标,实现责权利深度捆绑。

葛莱在成立大会上,以四个“大”对荔枝新闻中心工作提出要求:

一要胸怀大目标。将荔枝新闻打造成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航母级传播平台、全国头部新闻平台,在省内同题材报道上要力求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效果最优,在全国更大平台竞争中跑在前头,以更多优质融媒体新闻产品,不断扩大总台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版图”。

二要注重大融合。荔枝新闻中心既是一个全台办荔枝新闻的工作机制,也是一个鲜明的呼号,体现的是大融合、深融合的明确导向。要通过流程再造、要素重组,推动各平台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正实现从物理性整合转化为化学性反应。

三要深化大协同。充分发挥荔枝新闻中心建设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以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共享的而不是排他的心态,强化内外协同、做好工作衔接,共同建设好荔枝新闻中心、打造好荔枝新闻平台。

四要发挥大效益。充分发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优势,更紧密地联系社会、服务基层,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带动人才、带动精品、带动经营、带动平台。

葛莱表示,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也要有战略定力,在不断探索、反馈和调试过程中总结经验,边实施边完善边提升,共同推动全国一流新型全媒体集团建设迈上新台阶。

葛莱最后寄语荔枝新闻中心团队,“作为总台的新闻人,把新闻做强,把平台做强,把主流声音唱响,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六边形’新闻人,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共同打好这场深度融合、改革创新的大仗和硬仗。”

江苏广电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集团总经理陆峰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部门、单位要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加快行动,共同应对挑战、共同面对竞争,为荔枝新闻添力聚力发力,把荔枝新闻做大做优做强。

季建南从总体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架构、保障支持、发展愿景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荔枝新闻中心的组建方案,提出了“七个强化”的工作原则,即:强化系统高效、传播为要的总要求;强化先立后破、平稳运行的工作总基调;强化开放运营总策略;强化平台意识,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晰、高效协同的组织架构;强化精品意识,实现提质增效;强化统分结合,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强化效果导向,以科学考评倒逼生产、传播和管理。荔枝新闻中心将按照“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以垂类深耕拓宽发展领域、以主责主业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理念,深度整合全台新闻资源,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季建南用五个关键词为荔枝新闻中心未来发展画像:

据了解,荔枝新闻中心将集中推出一批权责统一的垂类IP,采用工作室制、项目制、揭榜挂帅制等运行机制,激发有能力、有想法、有闯劲的骨干投身创新创优工作,让中心运作更扁平、更精准、更高效、更聚焦,让大流量、正能量和高质量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自觉追求。

陕西广播电视台深入推进系统性变革,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机制,围绕新质生产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壮大主流舆论

改版新闻龙头栏目。新建融媒体新闻演播室,引入XR、AI等新媒体技术,持续推进龙头栏目《陕西新闻联播》内容品质升级,不断强化“头条工程”,重点宣传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陕西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突出首发性、新闻性。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集中打造“起点新闻”,作为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重要抓手,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以新闻资讯为龙头、优质视听内容汇聚为特色、“新闻+”创新实践为支撑的国内头部品牌。

孵化重点精品内容。确定《丝路春晚》《丝绸之路万里行》《陕北民歌·遇见》《中国·考古》四个重点精品项目。

做强做优国际传播。2024年,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在海外平台发稿1000余条,传播量超过780万,对外传播范围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上开设80多个海外机构账号。

推进系统变革

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系统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在目前内容生产板块改革基础上,跟进开展产业板块(涉及21家企业)、行政管理板块(涉及10多个部门)的系统性改革,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效益。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好陕西广播电视台资源整合、机构重构、薪酬设定、绩效考核、队伍建设、奖惩容错“六位一体”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四个转型”,即以“全面移动优先”为导向的平台转型、以精品产品为支撑的传播转型、以“围绕主业做强产业”为目标的经营转型、以“放管服”为内容的管理转型。

抓好重点改革项目。以“起点中心”“丝路超媒MCN”“技术研究院”三个重点改革项目为抓手,围绕主业布局产业,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布局具有广电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项目。

推动技术加速落地。自主研发的太空舱、大剧院、护林站等VR虚拟场景已完成。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大空间商业项目《恐龙世界大冒险》成功亮相杨凌农高会,正式推向市场。

推动数字转型

打造数字传播平台。一方面,加快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建设。目前,一、二期17栋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未来将实验区打造成“秦创原未来视听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重要的物理承载空间。另一方面,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IDC数据中心。IDC数据中心(一期)为9个厅局委办提供“融合云”服务;为近10家大型央企、国企提供“企业云”服务;为水利、应急、教育等重点领域提供“行业云”服务。

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创新。起点中心与陕西省交警总队、陕建集团等共建融媒体中心。上市公司广电网络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受到广电总局肯定和推广。目前,“广电数字乡村”累计签约项目215个。

挺进节展赛会新赛道。体育转播团队首次进入奥运会赛场,高质量完成巴黎奥运会羽毛球赛事60多场比赛公用信号制作,向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70小时的4K超高清公用信号。高质量执行“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阿布扎比国际职业柔术西安大满贯赛”“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等重大项目。

谋划创新发展

加强全媒体传播。对新闻宣传给予全额保障,全面提升专业内容生产能力,打造新闻“铁军”;打造“起点中心”移动端自主可控平台,做精垂类内容,引领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打通省、市、县三级融媒体资源,构建全新融媒生态;落实“精简精办”要求,持续深化频率频道改革,集中优势力量向重点频率频道倾斜;强化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功能,构建全球传播矩阵,全面提升陕西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内容产品,在繁荣主流文化上实现新突破。

促进升级式转型。一方面,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主业占比。减少大屏保健产品类广告,加大互联网广告营销力度,努力实现大屏丢失、小屏弥补。另一方面,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突出新质产能,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主业聚集。

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设及运营。发展数字产业,盘活IDC数据中心,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产业,赋能全省数字视听、数字文化、数字文旅等重大产业,重点打造“秦创原未来视听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国家级AI重点实验室、XR沉浸式视听平台、微短剧超级工厂,助力陕西省万亿级文化产业链。

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广信新媒体转型发展步伐,积极打造“未来电视”新业态;打造“媒体+征信+基金”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金融板块一体化运营;建好丝路超媒MCN,推动大屏资源向互联网转移,广播电视主持人向网络主播转型,流量向经营效益转化;发挥技术研究院作用,加快实现新型视听技术标准和产品输出;布局养老产业,依托银龄频道,构建“活动+产业、内容+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造陕西养老服务体系文化品牌;推进乡村振兴融媒平台建设,构建陕西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宣传“总平台”与“大枢纽”。

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广电传媒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广电总局统一部署,吸收借鉴头部广电和先进媒体的改革经验,广泛调研、充分研究,发布《台(集团)推进系统性变革总体工作方案》。方案围绕“政治建台、新闻立台、精品优台、融合塑台、科技固台、产业富台、改革兴台、人才强台”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135”改革计划,即锚定“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集团”的发展目标,把牢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个基本属性”,落实重塑业务流程、传播矩阵、产业集群、技术底座、考核体系等“五大改革任务”。

THE END
0.巴赫祝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冬奥会业绩斐然并向总台台长颁发国际据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2月15日消息: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成功转播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做出的贡献表示祝贺。 在会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时,巴赫主席高度评价持权转播商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收视数据。截至2月10日,也就是在本届冬奥会开幕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央视报道平jvzquC41yy}/jwyx0v|0tqm/956:::::2:5bt}neng521:9;59?67B:7;6675A<6
1.五路重拳出击,共享奥运荣光——北京广播电视台带您见证巴黎奥运辉煌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在法国巴黎开幕,北京广播电视台前方报道团队已经抵达巴黎,拉开了奥运会采访报道的序幕。此次奥运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周密筹备,将打通赛场内外,贯通前方后方,融通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全网络展现奥运风采,诠释奥运魅力。 jvzquC41yy}/d{yx0qxh0ls14285/9<14;5do|6695634jwvkerf0|mvon
2.[中国新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际奥委会达成新周期奥运版权合作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中国新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际奥委会达成新周期奥运版权合作 选集 更多 《中国新闻》 20251102 21:00 《中国新闻》 20251102 12:00 《中国新闻》 20251102 07:00 《中国新闻》 20251102 04:00 《中国新闻》 20251101 22:00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858168fA=82c87;m9f:2h56j832h7b8A9e925jpmjz0unuou
3.[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京奥运会前方报道团出发仪式[游泳]十四运跳水U14组落幕 白钰鸣获十米台冠军2021-07-14 12:27:41 [帆船]中国帆船帆板队在酒店走廊训练2021-07-14 12:17:41 [排球]中国女排北仑集训结束留下“金手印”2021-07-14 12:15:42 [综合]总台奥运前方报道团队第一批人员抵达东京2021-07-14 12:13:41 [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京奥运会前方报jvzquC41vx4de}{0ep532;61295268[KFGoOx\Wwjc8WpYJ97{TEjm7329750|mvon
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机构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高凯)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签署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合作协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成为巴黎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机构。央视供图 jvzq<84yyy4djrscpg}t0lto1it0497412?.2>4;:6;48<3ujvsm
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关于2026年世预赛十八强赛声明一直以来,总台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观众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成功转播了巴黎奥运会、杭州亚运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也包括此前中国男足参加的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四十强赛”。我们将在赛事期间,继续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其他方式充分呈现“十八强赛”赛况,并将一如既往支持包括中国男足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zWYi4PpJyWV??0nuou
6.CGTN国际奥林匹克日——中法媒体携手致敬奥运精神本次特别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频道和法国塔希提电视台(TNTV)联合策划和制作。节目融汇中西视角,创新国际表达,是中法两国媒体围绕2024巴黎奥运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奥运精神全球传播的一次生动实践。 塔希提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岛屿,2024年巴黎奥运会冲浪比赛将在此举办。通过法国塔希提电视台的镜头jvzquC41{gtdjrsi0rqv0niw0et0kwkq1364;898844ivv
7.CCTV7国防军事频道高清直播CCTV节目官网现场前线比划快看蓝海中国新兵请入列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 体育直播竞猜成都世运会巴黎奥运会亚冬会CBA分享 手机看 收藏 热门栏目 换一换 兵器面面观 砺剑 军营的味道 军事报道 防务新观察 电视剧 CCTV-9 纪录 CCTV-10 科教 CCTV-11 戏曲 CCTV-12 社会与法 CCTV-13 jvzquC41vx4de}{0ep5mkj1eezw98npfg~/uqyon
8.美美与共相约巴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参访总台5月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参观访问,并就奥运转播报道、新技术研发应用、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等话题与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深入交流。总台副台长邢博,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李玲蔚、张虹,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范昀等陪同参观。双方还见证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受邀成为巴黎奥运会主转播jvzquC41yy}/elyx0eun1;54516619<1CTZJgƒgM|tvDcv}j3lli7KqU45662@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