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因南方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最恶劣的暴风雪袭击事件,该频道开始大量增加新闻直播。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启动了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直播体制,频道全面改版,栏目重新包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成为奥运资讯频道,为观众第一时间直播重点赛事,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奥运资讯节目,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奥运会、神七直播结束后,新闻频道借鉴汶川地震的直播经验,为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发生,从每天8:30-11:30、下午13:00-17:00改为新闻大直播时段,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最新新闻事件;取消了《新闻社区》节目;同时也将每一时段的《天气·资讯》改为《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让广大观众更快、更实时地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除《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面对面》使用完全独立的包装外,其余新闻节目采用统一片头模式、使用统一片头音乐(“全国哀悼日”期间片头音乐不显示,直接以“您正在收看的是”或哀悼专题片为片头)。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假货泛滥是一个必然过程。早期美国有过假酒,那是为了逃避政府法律和获取高额利润。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也和假货分不开,就是所谓的仿制品;或可以称之为盗版。
今日中国的假货,当以假食品为首要。那些通过掺假和使用化学成分去改变食品成分和质量的假食品,远比所谓广告上推销的假产品的危害大得多。因为,假产品最多让人丢掉金钱,而假食品却使人丢掉健康甚至生命。
为了催进经济发展而不择手段是一个常见现象。人们为了更快更多的获取利润而采用夸大其词或似是而非地弄虚作假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催进发展。
当商品寿命人为地缩短,购买频率必然加大,货币流通必然加快,经济必然强劲。当然,这听起来似乎没有为消费者的利益留有貌似合理的空间,但在民间拥有一定购买力的前提下,货币流通便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由此说来,电视台为了谋利而造假也好,所谓的政府无人过问也好,在强劲的发展势头影响下,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现实中,人们会去抱怨那些无良现象,但在仍要生存的大前提下,依然会自然而然地去购买那些良莠不齐的生活必需品,哪怕蒙受被骗之辱。
2002年春节期间,CCTV-10打破常规,提出“科技过年”“文化过年”的新理念,进行长达20天的“轰炸式编排”,播出《马年说马》《一百年的笑声》《凝固之诗》《我们的宇宙》《跃马迎春》《寻找真情》《似水流年》《大话西部》等一系列颇具影响的专题片,在观众中树立起鲜明的频道形象。
2002年10月2-3日,CCTV-10连续播出国庆特别节目《历史长河》,共24集,每集85分钟,总时长36小时,通过客观实证,分别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交通史、文字史、建筑史、科技史、战争史等不同主题,将中国的历史及文化置于历代中国人的记忆系统中,借助系列人文类节目的整合播出,重新检视当代影像史学的发展足迹,开创了央视节假日节目编排的新模式,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期,还播出了《人类的朋友》,每集85分钟,共计12集,取材于《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主要介绍自然界的各种野生动物,节目播出后因良好的收视率成为科教频道的收视亮点。
2002年,CCTV-10获得国际电视科技宣传领域的最高奖——儒勒·凡尔纳奖。
根据《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播出机构每套节目每日公益广告播出时长不得少于商业广告时长的3%,播出数量不得少于4条(次)。条数方面也有要求,广播电台在11:00至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至21:00之间。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免费提供传播服务的广告形式。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日益改善,公益广告的类型也日趋多元化。从爱护环境到节约粮食,从关爱儿童到保护动物,从节约用水到全民熄灯等等。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与其它广告相比它具有相当特别的社会性。这决定了企业愿意做公益广告的一个因素。公益广告 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