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8年到2008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也反映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北京申奥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要追溯到1908年,这就是于1908年发表在《天津青年》杂志上的著名的“奥运三问”。这也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联的最早证明之一。
1932年,刘长春作为4亿中国人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于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
正当中国运动员全力备战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之时,由于国际奥委会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当言论与做法,经反复交涉无效后,中国退出了国际奥委会。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也是中国重返奥运舞台之后的第一次全面亮相。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60发的射击比赛中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1990年9月,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也是亚运史上4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比赛项目和参赛人员都居历届之最。
这是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熊猫盼盼。它是以福州熊猫馆的一只名为“巴斯”的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盼盼是一只雄性大熊猫,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为吉祥物确定性别。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办奥运会成为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举办大型的国际体育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对人民精神的振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申奥
北京亚运会闭幕后,中国开始了申办奥运的征程。1991年,北京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申请书。当时的申办口号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1993年,在蒙特卡洛(摩纳哥)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上,北京仅以2票之差与承办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但全国人民仍以十二分的热情为第二次申奥积蓄着力量。
第二次申奥
至此,从1908年,张伯苓等奥运先驱提出的《奥运三问》,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历史的回声整整穿越了100年,中华民族期盼了百年的奥运梦想得以实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接近于两个多欧洲的人口,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才是盛大的国际体育盛事。更有意义的是,2022年世界冬奥会和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去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揭晓,“冰墩墩"和"雪容融"脱颖而出。
冰墩墩,他寓意深刻,“冰"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雪容融名字的寓意同样深刻,"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员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体现了通过残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可爱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期待中国健儿们在冬奥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