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子宫没卵巢的选手是男是女奥运的性别伦理困境思想市场澎湃新闻

巴西奥运上,来自南非的女子短跑选手卡斯特·塞门亚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说是再次,是因为,自从她在2009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崭露头角,她出色的比赛成绩,肌肉发达的外表,让她始终处于“是男还是女”的质疑之中。败于她手的俄罗斯选手愤愤不平地说:“瞧瞧她那样子(就知道了)。”赛后,国际田联令她做了药检和性别检查。虽然报告结果并未正式公布,只由委员会私下和塞门亚进行了沟通,但悉尼每日电报声称获取了知情方的内部消息,称她没有子宫也没有卵巢,睾酮水平还是“正常”女性的三倍。从此,舆论开始称她为“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或者,“间性人”(intersex),民间的羞辱性言论更多。国际田联最终认为她体内的睾酮水平过高,需要服药降低到“正常”女性的水平,才能和其他选手同台竞技。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是这么说的:“我们需要尽最大可能创造一个公平的竞技场。不过要声明的是,她完全有权参赛,我们不应妖魔化选手,她是我们的女儿,也是我们的姐妹。”

奥运会的性别检测史

很多人或许会在直觉上支持田联的做法:这对其他选手是不公平——她不过是体内自带兴奋剂生成机制, 和服用人工兴奋剂的选手有什么本质区别?在尝试解出这道似乎有关公平的“超纲”伦理题时,让我们先大致回顾一下奥运会历史上的性别检测问题。塞门亚的情况绝非偶然,据估计,在本届田径场上,有“间性人”可能的选手有五位到十位——换言之,田径场上的“间性人”比例比普遍人群要高得多。波兰女子短跑选手斯坦尼斯洛娃,1932年获女子100米短跑金牌,可当她1980年被意外枪杀,解剖结果却显示,她同时拥有男女两性性征,和XX和XY染色体。2006年多哈亚运,女子八百米银牌得主珊蒂被检测发现拥有超于“正常”女性的Y染色体数量,从而被取消了奖牌(可是在05年的亚洲田径赛上,她却通过了性别测试)。因为破碎的奥运之梦和巨大的社会压力,她曾一度自杀。

这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新鲜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奥运会官方就要求女选手做“性别检查”,选手需要裸体在专家组面前走来走去,供检查是否拥有阴唇,乳房,生殖器等女性“应有”的器官,过检的选手可获得一张随身携带的“女性证明”(Certificate of Femininity)。随后,染色体检查取代了妇科检查,所有体内带有Y染色体的女性,哪怕性别表征是女性,生殖系统也是女性,从小就被所有人当作女性,也不被允许作为女性参赛。到了2009年塞门亚的时代,睾酮水平成为各项指标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但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染色体检查,荷尔蒙检查,生殖器检查和第二性征检查随时随地会被加入到性别测试的豪华套餐里面,因为并不存在一种测试,可以单纯判定出选手的性别。

据斯坦福神经科学教授罗伯特·萨波斯基称,新生儿中,染色体性别和性别表达不一致的概率达到了惊人的1%,也就是说,比该新生儿智商高于140的概率还要大。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表达还会逐渐发生改变,从男性变为女性或者从女性变为男性,都有可能发生。至于现在被视为权威的睾酮水平,也同样不靠谱:许多女性体内睾酮水平高于常人,但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因其对体内的睾酮并不敏感。总之,染色体性别,性腺,激素性别,性别表达这四项指标之间,基本上是一团乱麻,互不一致的情况很多,取任何一项作为判定性别的标准,都会引起更大的不公平。

性别:“应该控制”的变量

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奥运会,总体来说,是一场性别隔离的大赛。除了仅有的马术项目不以参赛者性别加以分隔之外,男女能有机会同台竞技的也只有乒乓球、网友和羽毛球等混双比赛。据说,因为男性和女性在体能上的统计性差异,按性别分开比赛,能去除性别因素带来的影响,使比赛更公平,也更有观赏性。用偏学术的语言来说,性别被视为一个二分变量(dichotomous variable),数值只有两个,男,或者女,控制这个变量,能够更准确地传达竞技项目的本意。除了性别这个在绝大多数项目中都被控制的二分变量之外,在举重,柔道等比赛中,选手们按照体重加以分组,以减少体重这一因素对比赛公正性的影响,只是分级较多,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变量了。

影响比赛成绩的原因千千万万,为什么偏偏只有性别和体重,被视为“应该控制”的变量,而其他因素,如身高,种族,体能,惯用手等,却没有被加以区分呢?除了一些历史的,偶然的因素,主要的伦理考虑,据称是基于该因素是否天生。很多人都认为,性别是天生的,二元的,不是男人就是女人,每一个新生儿刚出世时,除了健康与否,第一个问题就是“是男是女?”。哪怕一时之间难以判定,医生们也会像烧了屁股似的和家长沟通,建议通过手术为孩子“选择”一个性别,似乎性别是人类处理对象时接近于本能的归类法,不是男性就非得是女性不可。随着性别话语反思的普及,大家或许听说过西蒙·波伏娃的“生理性别是天生,社会性别是建构”的理论,却不一定知道生理性别也同样复杂得令人头疼。诚如上述所言,性别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更精妙,哪怕人类不是在从“理想男性”到“理想女性”的实数轴上均匀散落,也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离散的伯努利分布(又称0-1分布)。如果我们如此纠结于“间性人”参加女子比赛时给其他选手带来的不公平,我们为什么不按照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各自具有的种族天赋(田径,游泳,乒乓)而加以分隔?比如短跑,分为亚洲组,欧洲组和非洲组,是不是对各个种族的人会更公平一些?比如篮球比赛,身高带来的优势十分明显,分成一米八以下组和一米八以上组,是不是会更公平一些?更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棒球比赛:因为棒球比赛的规则和特性,所有人都知道,左投手相比右投手有着巨大的优势,在一般人群中,左撇子大概占10%,而在棒球投手这个人群中,左撇子的比例却高达30%左右!是不是还要分成左撇子组和右撇子组,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

是对公平的执着还是对男女二分法的迷恋?

事实上,奥运会是一种精英体育,挑战的是人类身体的极限,而非社会保障系统所关心的公平。参与,超越,都是重要的概念,而公平,相对而言,是较为次要的考虑。可以说,所有的奥运会参赛选手,都是具有某种“天赋”的,换言之,他们都是正态分布中那些长尾,是少数,是非“正常”,而正是这种“非正常”,使得他们能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景观”。甚至,选手所属的国家支持,选手本人的家庭财富,都和她们的比赛成绩息息相关。高于常人的睾酮水平,就像异于常人的爆发力,或者身高,灵敏度,都有可能是她们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当其他“不公平”的指标都被有意无意的忽略,只有“性别”成为严防死守的唯一堡垒,或许我们该反思的,是我们对性别问题的偏执,是对男女二分法的迷恋,而不是其他。

诚然,目前而言,在固化的男女二分法的框架下,“男性”的确要比“女性”在肌肉爆发力上有所优势:这在生物学上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两性异形”,即男性和女性有着生理上的统计性差别。然而,两性异形不是绝对,而是演化的结果,人类的两性异形在灵长类中相对较不明显,据说和人类男性抚育亲代的投入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强迫睾酮水平高的女性选手服药降到较低水平,那我们不过是人为地强化了两性异形,强化了男女比赛成绩的鸿沟罢了。在这种情况下,睾酮水平高的女选手,或者作为“男性”去参加男子比赛,或者要以非自然的手术或者药物治疗将自己改造成符合社会成见的“女性”,永远也不可能以她们自然获得的天赋才能为女性这个群体争得荣光,女性和男性的“两性异形”,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按照著名性别理论家朱迪·巴特勒的观点,性别规范,主体(身体)和述行性,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引用,更新和进化的关系,在奥林匹克这样的精英体育中,就更为明显:选手被自然赋予的身体,必须根据比赛设定的二元性别规范改造自己,来“召唤”出体内的那个预设的“正常的我”,表达出符合期望的染色体/性征/内分泌水平,从而得到相应的比赛资格,而这种“引用”和“进化”,也反过来哺育和强化了二元的性别规范。举个反例,大家就会发现,是性别规范,而不是睾酮水平,造成了这个捏造的伦理困境——在男性选手这个群体里,也有睾酮水平远超常人的男性选手,为什么没有人要求他们将荷尔蒙水平降到“正常范围”,来保证男性比赛的公平呢?我们的所思,所想,甚至所见,都是被规范的——就像笼中之鸽,眼前只看到铁条,却看不到比铁条面积大了无数倍的广袤天空。

奥林匹克竞赛,英文以Games冠之,对各国参赛选手来说,是一场标准最高的世界性赛事,对我们观众来说,除了坐在前排吃瓜之外,也不妨将之视为一场能挑战自我成见的有趣的思想游戏——或许,这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起人顾拜旦所谓的“参与”之真意。

THE END
0.第九届奥运会奥运历史新浪奥运伦敦奥运会历史回顾之第九届奥运会http://2012.sina.com.cn/history/9.html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历史荣耀与未来展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中国体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国际盛事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实力,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团结的体现。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盛事的意义与影响。 一、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与筹备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北京以压倒性的投票通过,成为2008年夏季http://www.changxiangyouxi.com/nvxing/25159.html
2.奥运会的发展史奥运会的发展史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20个国家派代表在法国巴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重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会议”。会议作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自公元 776 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已经有 1200 年的历史。当时的运动项目有五项全能(包含铁饼、标枪、跳远、赛跑和https://cai.verywind.com/xx/yimwcmedn.htm
3.中国十大奥运冠军历史性的奥运会冠军盘点中国奥运冠军代表人物前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也是中国体育射击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展开全部】 02 刘翔 4903218https://m.maigoo.com/top/413415.html
4.奥运史话详细介绍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国队夺金辉煌时刻图文资料,以及相关重要新闻。更多本届北京奥运比赛精彩评论、图片、视频,尽在新浪奥运专题.https://2008.sina.com.cn/history/
5.世界乒坛历史唯一青奥会冠军+奥运会冠军#考文垂与樊振东张雨霏的缘分# 世界乒坛历史唯一青奥会冠军+奥运会冠军🥇🥇从14年的青奥会走到24年的奥运会,十年的成长足迹书写下一位传奇@樊振东 的满壁勋章,十年汗水铸就的荣耀不仅丰饶而卓越,更带来了诸多奇迹的共鸣。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牵引着这些心系体育者在顶峰相遇。Video Player is loadhttp://k.sina.com.cn/article_7880068820_m1d5b04ed403301c6o2.html
6.男足韩国20日本摘铜牌创奥运历史最好成绩新闻台北京时间8月11日2时45分(伦敦当地时间8日10日19时45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男足铜牌争夺战将在英国威尔士的加迪夫千年球场打响,最终韩国2-0击败日本,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这也是该国的第一枚奥运足球奖牌,创造了韩国队在奥运会上的历史最好成绩。第38分钟,朴周永为韩国首开纪录;第57分钟,队长具滋哲锁定胜局。 http://news.cntv.cn/sport/20120811/101456.shtml
7.奥运历史回顾为了弥补资金不足,希腊政府拨款40万德拉马,邮政部门利用这笔款,发行了一套以古奥运会历史为题材的邮票,高于面值出售。这是世界上第一批奥林匹克邮票。1906年为纪念现代奥运会创办十周年在雅典举行运动会时,希腊再次采用了上述筹款办法。希腊发行奥林匹克邮票原先只是为了经济利益,但却使这类邮票风行于世界,产生了积极https://sports.cctv.com/specials/jjso/news/news23.html
8.有关奥运会的历史19158622547……》 现代奥运会历史起于1896年4月6日,以“恢复古代奥运会”为名义,继承“奥林匹亚德”每四年举办一次奥运会的的传统,弘扬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竞技精神,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方为雅 上牵介绍一下奥林匹克历史 - 19158622547……》 简单的说说啊 从1896年希腊的雅典举办第一届奥林匹克https://www.da-quan.net/wa/3nnncya37.html
9.第十八届奥运会奥运历史新浪奥运伦敦奥运会历史回顾之第十八届奥运会http://2012.sina.com.cn/history/18.html
10.菲律宾选手摘得该国奥运史上首金获赠460万元和一套房海外网7月27日电当地时间26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5公斤级决赛中,菲律宾选手迪亚兹以总成绩224公斤夺冠,为菲律宾赢得该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夺冠后,她获得了政府、议员和商人等的多项奖励,包括3550万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460万元)和一套房子。 https://news.cctv.com/2021/07/27/ARTI2GgsAmejwcnpcYWKZMj4210727.shtml
11.中国香港队获得历史最佳成绩!奥运会香港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中国香港队获得历史最佳成绩! 奥运会 香港拳击那点事 +订阅 发布于:江西省 2025.06.17 00:00 +1 收藏 中国香港队获得历史最佳成绩! 奥运会 香港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news.sohu.com/a/905123929_100114195
12.第十届奥运会奥运历史新浪奥运伦敦奥运会历史回顾之第十届奥运会http://2012.sina.com.cn/history/10.html
13.第五届奥运会奥运历史新浪奥运汉内斯-科勒赫迈宁是芬兰历史上的第一位长跑名将。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科勒赫迈宁获得了5000米的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他还获得了10000米和个人越野赛的冠军以及团体越野赛的亚军。他在那一届奥运会上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在5000米比赛中跑进15分钟以内的人,此外他还在3000米比赛的预赛中创造了世界纪录。 http://2012.sina.com.cn/histor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