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U22国足名单一出来,我盯着王博豪这个名字看了半天。 就是那个在荷乙邓伯什踢球的小伙子,今年夏天才从陕西联合租借出去的。 9场荷乙联赛,369分钟出场时间,1次助攻,上轮还造了个点球。 就这么个数据,放以前能在国字号队伍里溅起个小水花就不错了。
这次不一样,王博豪不仅入选了,还是这份30人名单里唯一的留洋球员。 你看看这份名单,25个中超的,4个中甲的,就他一个在海外踢球的。 安东尼奥这次选人,明显是在释放信号,只要你在欧洲联赛能踢上球,哪怕只是荷乙这种二级联赛,国家队大门就为你敞开。
王博豪2024年1月才首次入选U19国家队,5月又进了U19亚洲杯预选赛名单。 从陕西联合一个中甲非主力,到荷乙站稳脚跟,再到U22国家队,这才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这种晋升速度,在以往的中国足球选拔体系里几乎不可能出现。
全运会那批球员也集体入选了,王钰栋、蒯纪闻、刘诚宇这些名字都在列。 王钰栋今年可是够忙的,从U20亚洲杯到成年国家队首秀,再到全运会,现在又跳级来打U22的熊猫杯。 有人担心这么用会把他“用废了”,但安东尼奥显然是想把国内最好的年轻球员都集中到一起来。
你看足协在报到时间上的安排就很有讲究。 参加全运会的球员可以晚点到,11月13日前报到就行;其他球员11月9日就要集合。 这种分批报到的做法,既让全运会球员能休息几天,又保证了球队有足够时间磨合。
依木兰·买买提的回归也是个亮点。 这小伙在年初U20亚洲杯上表现惊艳,后来因为伤病消失了好几期集训。 现在伤好了,安东尼奥马上把他召回队里。 还有向余望,上次U23亚洲杯预选赛表现不好落选了,但在中甲最近连场进球,又重新获得了机会。
后卫线上,彭啸、刘浩帆这些在中超已经露过脸的都入选了。 门将位置有三个选择,李昊、霍深坪和栾毅。 浙江队这次贡献了6名球员,成了最大输出户。 青岛西海岸也有4人入选,上海海港和山东泰山各3人。
这次熊猫杯的对手可不弱,韩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韩国队一直都是亚洲青训的标杆,乌兹别克斯坦球员身体素质强悍,越南队这几年进步神速。 11月12日首战越南,那场比赛会很有意思。 越南足球走的是技术流路线,正好可以检验一下我们这批球员的技术能力。
王博豪能不能适应这种亚洲级别的对抗? 他的荷乙经验能不能给中场带来变化? 王钰栋在国内联赛的进球效率,到了国际赛场还能不能保持? 这些都是熊猫杯要解答的问题。
安东尼奥这次选人,看起来是在试验一种“双轨制”培养模式。 一边是国内联赛和全运会体系涌现的尖子,另一边是海外留洋的球员。 两条腿走路,比过去只盯着国内联赛选人要科学多了。
中国足球青训被骂了这么多年,总得有点新思路。 让在国内踢得好的球员和留洋球员直接竞争位置,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球员,或许才能真正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
鲍世蒙这次也重回后卫名单。 他在10月初的集训中落选了,但这次又回来了。 安东尼奥的名单不是固定的,会根据球员状态随时调整。 这种流动性本身就能形成竞争压力。
30人的大名单,最后能进入主力框架的也就那么十一二个。 但这种良性竞争对球队整体水平提升有好处。 国内球员和留洋球员在训练中直接比较,谁状态好谁上,简单直接。
这份名单里,1999-2000年龄段的球员已经不多了,基本都是2003年后出生的球员。 这说明球队更新换代在进行中。 更年轻的球员开始挑大梁。
这次熊猫杯后,球队会有个短暂的调整期,然后就要开始准备更重要的赛事了。 安东尼奥如何平衡球员的俱乐部比赛和国家队任务,会是个长期课题。
中国足球青训总在被质疑,但这批U22球员至少展示了一种可能性。 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内联赛和留洋两条路并行。 这种思路上的转变,比单次比赛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