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运会与CBA新赛季的时间节点,成了中国男篮备战路线上最不容忽视的“时间难题”。全运会决赛阶段定于11月4日至12日进行,与国家队的集训与比赛日程相隔大约16天。若核心球员需要在全运会中出场,球队的排兵布阵将面临不小挑战;而参与全运会的诸多强队,如四川和广东,往往都聚集着国手级球员,一旦国家队做出抽调决定,影响将不容小觑。训练与比赛之间的协调,成为这段时间里最关键的博弈。
在赛季之外,国家队在2025届亚洲杯上已经完成全部赛程,表现相当亮眼,最终收获亚军。整个赛季的风格与氛围,尤其是球队的凝聚力,给人带来热血与希望,仿佛重新点燃了对未来的大赛信心。这支队伍的集体精神与磨合程度,被认为是他们走得更远的重要基石。
展望2027年男篮世界杯的预选赛,中国男篮将进入新的征程。世预赛第一阶段共两场对阵韩国,分别在11月28日与12月1日举行,采用先主场后客场的安排。对手实力相对不算强,路程也不遥远,看起来会以较轻松的节奏来应对这两场比赛。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前一阶段的全运会窗口以及随后的CBA新赛季都可能对集训日程造成挤压,如何在短时间内兼顾“备战-出战-休整”的要求,是教练组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男篮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同处B组。结合在亚洲杯上的表现来看,面对这三支对手,中国男篮具备明显的上风。日本队整体状态并不稳定,国际大赛之路也尚未积累过丰厚的成绩;韩国队近年来有所回稳,重新找回部分风格,但对中国的威胁依然有限;中国台北队则充满冲劲,但总体实力仍显薄弱。因此,只要中国队继续保持在亚洲杯时展现出的水准,小组出线的第一名并不存在哪怕微小的悬念。
总的来看,时间窗口的错位与支线赛事的并行,将成为这支球队未来一段时间最现实的压力来源。若管理层与教练组能够在训练强度、人员安排和比赛节奏之间实现有效取舍,既能保持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又能确保国内赛事的实际影响降到最低,中国男篮完全有条件在2027年世界杯预选赛以及随后的阶段性比赛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