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体育《凰家看台》出品
文|凤凰网体育作者 李永熙
(一)
2000年,千禧年。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43岁的冯巩坐在一张红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把三弦。
37岁的郭冬临站在边上,那个时候他的头上还有头发。
郭冬临嘴里唱着的,是那个时代的“神曲”: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球场上走来了半边天(女足)。
中国队出场是人两个啊(几个?)十一个啊
一个老汉——那是教练呐啊!”
台下的观众笑的前仰后合,那是那个时代春晚的感觉。
(二)
1999年,千禧年前的一年。
7月10日的凌晨四点,距离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即使范运杰一度将皮球顶过了斯卡莉脚下的球门线,那个时代也没有一种叫做VAR的东西可以站出来“主持公道”。
斯卡莉在点球大战第三轮中飞身扑出刘英的射门,几分钟后,查斯丹一蹴而就。
那天气温达到了39摄氏度,玫瑰碗球场中涌入了90185名球迷,其中包括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
“整个美国都被比赛深深吸引住了,女足世界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美国,也作用于其他国家。”克林顿赛后骄傲地展开双手。
这是自然。即使中国女足队长孙雯直到走下球场才意识到当天自己面对的是如此大的阵仗,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民们,依然为此动容不已。
这种动容是遗憾,是鼓励,是期许。
是的,中国女足在此之前已经连续7次捧得亚洲杯的桂冠,守门员高红,甚至一度想在97年亚洲杯决赛上尝试一脚射门。
球场下的球迷大声高唱着“玫瑰玫瑰我爱你”,那是那个时代中国足球的感觉。
(三)
千禧年过后,中国足球迎来了让人又笑又哭的六年。
不仅是女足继续保持着竞争力,男足也不甘落后。
即使02年肇俊哲的射门差之毫厘,即使04年中村俊辅的手球进球在中国主场被判有效,中国球迷仍然天真地认为,这些都是走上顶峰前的跬步。
自信的原因,可能是2006年女足亚洲杯,中国队7年后再捧桂冠。
说是7年,其实也只是在01年和03年改叫亚锦赛的两届比赛中让冠军旁落。
(四)
中国女足先丢两球,随后韩端扳回一城,马晓旭打出一记世人皆惊的世界波。
点球大战中,替补登场的门将张艳茹力拒麦卡勒姆和彼得斯的射门,一切都好像反了过来。
只是这一次,对手从美国变成了澳大利亚,地点从洛杉矶变成了曼谷,舞台从世界杯决赛变成了亚洲杯决赛。
等待国足从日本归来的球迷们谈论着米卢和上帝的黑色笑话,自说自话着“女足再不努力,就要和男足一个水平了”的黑色幽默,那是那个年代中国足球的处境。
当然,这种幽默是戏谑、是自嘲、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期待。
当然,中国球迷从来没有舍得骂过中国女足。
(五)
历史的车轮走过2006年,可能就需要走的再快一些了吧。
因为每位中国球迷都不愿意再回首过去的这16年。
唯一值得提的是,08年奥运会上曼联名宿董方卓打进的中国男子足球成年国家队世界大赛唯一一粒进球?
唯一值得提的是,08年女足亚洲杯上中国主帅伊丽莎白的眼泪?
而那些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却始终充斥着每位中国球迷的内心。
朱广沪、福拉多、杜伊科维奇、高洪波、卡马乔、佩兰、里皮、李铁、李霄鹏。
马良行、张海涛、王海鸣、裴恩才、多曼斯基、伊丽莎白、郝伟、布鲁诺、贾秀全。
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串联起了这16年中国足球的一幕幕精彩瞬间。
这16年间,女足在奥运会浮沉,在亚洲杯饮恨,在四国赛上一骑绝尘。
这16年间,男足在亚洲杯挣扎,在世预赛丢人,在四国赛上破罐破摔。
女足不好了,男足更烂了,中国球迷习惯了。这是这个年代中国足球的感觉。
前女足主帅伊丽莎白,曾经带领中国女足在2008年拿到过亚洲杯亚军
(六)
昨天发生的事情,全国人民应该都知道了。
中国女足时隔14年重回亚洲杯决赛,又是先丢两球。
熟悉又陌生的剧本再次上演,唐佳丽扳回一城,身高一米六出头的张琳艳头槌世界波,替补登场的肖裕仪甚至直接拒绝了韩国人点球大战的请求。门将朱钰则是化身门神,告诉了对手“浪费机会,是要受到惩罚的。”
一切好像又重演了,只是这一次的对手从澳大利亚换成了韩国,地点从曼谷换成了孟买,舞台从亚洲杯决赛…好像只有这个没变。
和16年前相比一切没变,这好像就是对今天的中国足球最好的祝福。
诗人贺炜也声嘶力竭了,16年前还疯狂着的黄健翔哽咽着摆手,前国脚徐阳抹起了眼泪。
中国球迷再次喊出了“铿锵玫瑰”的赞许,只不过这一次相比于过去的这16年来说,要更有底气。
更多的中国球迷则有些歇斯底里,大声控诉着“高薪低能”的中国男足,倡导要和女足姑娘们多多学习,学不了就解散了事吧。
这是如今这个年代,中国足球的写真。
这代表中国足球再次崛起了吗?
没有,因为五天前中国男足再次刷新了下限。
这只是中国足球回光返照了吗?
没有,因为这支中国女足值得更多的期待。
这能让中国足球走出低谷了吗?
不能,因为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依然没有改变,不论男足还是女足,成熟且正确的体系依然没有建立。
这能让中国球迷们开心一点吗?
可以,因为这至少告诉了球迷们,和16年前一样,男足丢的脸,我们女足能给挣回来!
(七)
足球说的太多了,我们不妨再说回春晚吧。
千禧年的郭冬临和冯巩早已无迹可寻,留在人们视野当中的只有那句“我想死你们了”和只在地方春晚上与民同乐的冯主席。
不知道在肖裕仪打入绝杀的瞬间,冯巩和郭冬临心中有没有过那一丝震颤。
弹着三弦的冯巩当年气急败坏地问着“我问你这足球进没进?”
还有头发的郭冬临一笑:“你要问这足球进没进,下期转播接着谈。”
我们没有人知道这足球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进,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当年二位口中的孙雯、刘爱玲和那个老汉,可以变成王霜、王珊珊和水庆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