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男篮亚洲杯即将于沙特阿拉伯吉达拉开帷幕。中国男篮分在C组,同组的对手包括沙特、约旦和印度。虽然小组出线的机会看起来较为乐观,但能走多远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作为亚洲曾经的篮球霸主,中国队在亚洲杯历史上创下了辉煌的战绩:参加了23届亚洲杯,并赢得了其中的16次冠军。不过,剩下的7次失利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值得回顾的是,亚洲杯的前身曾是亚锦赛,直到2015年才正式更名为亚洲杯。
回顾历史,1985年吉隆坡的第十三届亚锦赛上,中国队携五连冠的强大气势出征。小组赛的首战,中国队以138比31大胜印度尼西亚,赢得了107分的惊人差距,这也成为了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上的最大胜利分差。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队再度大胜泰国、马来西亚,顺利杀入决赛圈。然而,决赛圈的第二场比赛,中国队未能全力以赴,过于轻敌的态度导致他们在与韩国队的较量中以65比74惜败,终结了41连胜的纪录。最后,面对菲律宾的比赛中,中国队在面对允许归化球员的对手时显得有些不适应,加上频繁的犯规问题,最终以72比82落败,遗憾地只获得了铜牌。
1997年,第十九届利雅得亚锦赛,张斌接替宫鲁明担任主帅。这一届的中国男篮以八一球员为主力阵容,辅以胡卫东、孙军、巩晓彬等球员。中国队小组赛一路过关斩将,但半决赛时,中国队带伤上阵,仍未能避免轻敌的情况。在与韩国队的比赛中,韩国利用快速反击和灵活的小个阵容打得中国队措手不及,最终以72比86不敌韩国,失去了六连冠的梦想。不过,在季军争夺战中,中国队及时调整,以94比68大胜沙特阿拉伯,最终拿下铜牌。
2007年,第二十四届德岛亚锦赛,中国队由于是北京奥运会东道主,无需参加资格赛,只派出了以年轻球员为主的二队参赛。阵容中有陈臣、易立、谷立业等年轻球员,但整体缺乏经验和实力。结果,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三战皆败,接着在排位赛中以大比分战胜香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队伍。然而,最终与菲律宾的9至10名争夺战中再次失利,以76比78告负,创造了中国队在亚锦赛历史上的最差战绩,第十名。
2009年天津亚锦赛,中国队阵容强大,由王治郅、易建联、孙悦等球员组成。尽管姚明因伤缺席,但整体实力依旧强劲。中国队在小组赛顺利晋级复赛,但复赛阶段却遇到一些挑战,尤其是在对黎巴嫩和约旦的比赛中,比分都相当接近。半决赛中,中国队艰难以72比68击败黎巴嫩,顺利进入决赛。然而,决赛对阵伊朗时,由于缺少姚明的内线保护,且主力球员状态不佳,中国队最终以52比70败下阵来,创造了历史上最大输球分差——18分,遗憾未能捧起冠军奖杯。
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中国队在当时的阵容中拥有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等强力球员。比赛初期,中国队在对韩国的比赛中表现不佳,以59比63落败,而三分球投篮更是创下14投0中的尴尬纪录。虽然他们随后的比赛以大比分战胜马来西亚,但在对伊朗的比赛中再度失利。随着复赛的推进,中国队虽然过关,但在对中国台北的1/4决赛中,竟然在领先10分的情况下被逆转,最终以78比96落败,创下历史上首次输给台北队的纪录。最终,中国队只能获得第五名。
2017年贝鲁特亚洲杯,中国队在郭艾伦、周鹏、胡金秋等年轻球员的带领下,迎来了新的挑战。尽管小组赛表现有所起伏,但在1/4决赛中,中国队以71比97惨败给澳大利亚,未能进入四强。在随后的排位赛中,中国队以86比55大胜约旦,并以79比78险胜黎巴嫩,最终获得了第五名。
2022年,雅加达亚洲杯,中国队阵容中有周琦、王哲林、赵睿等核心球员。小组赛的开局并不理想,中国队首战以81比93输给韩国,幸好在对巴林和中国台北的比赛中成功反弹。然而,进入1/4决赛后,他们以69比72惜败给黎巴嫩,未能晋级四强,最终取得了第八名,创下了中国队在亚洲杯历史上的最差战绩。
如今,随着多国球队开始引入归化球员,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入,亚洲各队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当前的中国队由于多名主力球员的伤病问题,阵容并不是最强的,能否在本届亚洲杯中有所突破,仍是一个未知数。个人预测中国队最终有可能会获得5至8名的成绩,但具体表现如何,仍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