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半决赛的硝烟尚未散尽,那片赛场上的遗憾与不甘,如今化作了中国女篮姑娘们心中暗燃的火种。 当2026年女篮世界杯预选赛抽签结果的尘埃落定,一种全新的竞技图景在她们面前展开。这次抽签,仿佛为正处于新老交替关键节点的队伍,吹来了一股别样的风。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国际篮联总部为明年的女篮世界杯预选赛完成了分组抽签。 中国女篮最终落位A组,同组对手包括比利时、巴西、捷克、马里和南苏丹。 这场抽签仪式决定了24支球队如何奔向德国世界杯的16张正赛门票。
一个对中国队极为有利的规则是,已有五支球队提前锁定了世界杯席位。 她们是东道主德国队,以及凭借洲际杯赛冠军身份直通的美国队(美洲)、澳大利亚队(大洋洲/亚洲杯冠军)、比利时队(欧洲)和尼日利亚队(非洲)。 这些已晋级的队伍虽然会参加预选赛,但其成绩不占用小组的晋级名额。
这意味着在中国队所在的A组,作为欧洲杯冠军的比利时队已占据一个出线位。 因此,中国队实际上是与巴西、捷克、马里、南苏丹这四支队伍争夺本组剩余的三张世界杯门票。 从世界排名和综合实力分析,中国女篮在这个小组中占据明显优势,其出线前景被广泛看好。
正是基于这样的对手构成和晋级规则,诸多评论将中国女篮的签运形容为“上签”乃至“上上签”。 球队成功避开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第一档的顶尖强队,也幸运地没有与加拿大、日本等实力不俗的二、三档球队过早相遇。 这为球队争取小组头名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命运的砝码并非均衡地赐予每支亚洲球队。与中国队的“上签”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老对手日本女篮的处境。 日本队被分入C组,同组不仅有已直通的澳大利亚队,还有世界级强队加拿大,以及土耳其、匈牙利、阿根廷等不容小觑的对手。 这个小组因其整体实力强劲而被普遍视为“死亡之组”。
日本女篮若想从这样一个小组中突围,其难度可想而知。 她们必须面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座大山,还要提防土耳其、匈牙利等欧洲球队的冲击。 任何一场比赛的闪失都可能让她们的世界杯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同样面临严峻挑战的还有韩国女篮。 她们所在的D组云集了东道主德国、非洲冠军尼日利亚以及欧洲劲旅法国队。 在这个小组中,韩国队需要与法国等队竞争仅有的两个非自动晋级名额,其出线前景同样布满荆棘。
抽签结果的戏剧性对比,无疑为明年的世预赛增添了更多话题。但签运只是故事的开始,而非结局。对于中国女篮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纸面的优势转化为赛场上的胜利。当前,球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新老交替阶段。
在不久前的女篮亚洲杯上,中国队在半决赛中负于日本队,最终获得季军。 这场失利暴露了球队在后卫线组织、外线防守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杨力维、王思雨、李梦、黄思静等一批功勋老将正逐渐淡出国家队,而新生代球员中能立刻挑大梁的尚不多见。
目前球队的核心框架更多地依赖于韩旭、李月汝等中生代球员,以及备受期待的新星张子宇。 主教练宫鲁鸣在近期的集训中也着重锻炼年轻球员,为球队注入新鲜血液。 宫指导曾明确表示,国家队的选人标准将更加强调攻守兼备,球员必须能够跟上现代篮球快速转换的节奏。
他甚至坦言,单靠李月汝、韩旭、张子宇三大中锋的内线优势,并不足以让中国女篮称霸世界篮坛。 球队迫切需要培养或发掘出像王思雨、李梦那样的顶级外线球员,才能让内外线形成有效联动,真正发挥出阵容的威力。
此次预选赛,中国女篮还拥有一个显著优势——主场作战。 比赛在武汉进行,熟悉的场地、球迷的支持无疑会为球队增添信心和动力。 这能否成为球队克服新老交替阵痛、顺利出线的关键助力?
球迷们也在关心,那些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是否还有机会回归。宫鲁鸣指导对此持开放态度,他表示国家队的大门并未向老队员关闭,选人最终以能力和状态为先。 这为李梦、王思雨等球员的回归留下了可能性。
当日本女篮在“死亡之组”中为出线名额苦苦搏杀时,获得“上签”的中国女篮是否就真的高枕无忧?篮球是圆的,赛场上一切皆有可能。巴西队拥有两名WNBA球员,其身体对抗能力不容小视。捷克队在欧洲杯上曾与西班牙队打得难分难解,证明了她们是一支极具韧性的欧洲球队。
对于中国女篮来说,真正的对手或许不只是签表中的比利时、巴西、捷克,如何将年轻球员的潜力转化为即战力,如何在新周期里重新凝聚战斗力。明年三月武汉赛区的这场预选赛,既是一次重要的晋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