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然而客观的比赛结果,显然并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就像在决赛当天,无数孙颖莎的饭圈粉拼命的呼喊孙颖莎的名字,试图干扰王曼昱,影响发挥。
但都没有什么作用,王曼昱的心态并不会因为万人的干扰而被影响。
然而,这件事情的影响却并没有因为比赛结果的出炉,而逐渐消退反而愈演愈烈。
让人不禁回想起去年的时候,发生在奥运会上的事情。
当时同样是孙颖莎进军决赛,同样是惨败于同是中国选手的陈梦之手。
这种行为完全不顾中国在外的形象,简直是把脸丢到了国外去。
当然,正是因为孙颖莎饭圈粉的这种行为,在当时就迎来了不小的制裁。
直到这次事件,再次将孙颖莎的饭圈粉问题摆到了明面上来。
但话说回来,在孙颖莎的这件事上,还是不得不提她个人的战绩,毕竟0:4的惨败,怎么说也太难看了。
正如在惨败后人民网对孙颖莎的评价中,就提到了之前和日本张本美和的那场比赛。
直接指出孙颖莎全程吃力,对待顶尖选手的战术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
要知道孙颖莎已经是世界第一,即便地位没有张怡宁稳固,但面对一名日本的16岁新生代选手,仍然打得这么吃力,孙颖莎的缺点已经暴露无疑。
这样的凭借间接证明了,为什么孙颖莎会败给自己人,还是如此惨败。
邓亚萍评孙颖莎
邓亚萍和孙颖莎虽然都是中国乒乓球的骄傲,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两人差距其实不小。
尽管孙颖莎在近几年的战绩已经证明了自己世界第一的实力,但距离大魔王的全满贯成就,仍然还差一个奥运冠军。
然而,这个奥运冠军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孙颖莎的对手们有不少,实力也与其相差无几。
正如在这场比赛上的表现一样,0:4的比分,让人不仅回想起去年年底邓亚萍对孙颖莎的点评。
邓亚萍的实力众所周知,当年中国第一个大满贯选手,也是第一代大魔王。
即使是现在邓亚萍已经退役很久,就连她的继任者都换了两代了,但在乒乓球上,她的话语权依旧不容小觑。
不过,这时的孙颖莎尽管没有夺得冠军,但在不少人看来只是时运不济罢了,也没太在意这个评价。
直到今年这场比赛的惨败,才让人们想起去年年底邓亚萍对孙颖莎的点评。
当时邓亚萍对孙颖莎做年度总结的时候,精准的指出了孙颖莎的两个难点。
作为中国乒乓球的门面选手,孙颖莎的比赛一直都很多,仅在去年奥运会起的75天内,孙颖莎就打了34场比赛。
另一个问题是技术问题。
孙颖莎是世界第一,是所有乒乓球运动员都想超越的对象。
正因如此,她的每一场比赛都会被拿出来反复研究学习,她的技术战术会被研究的极为透彻。
就像孙颖莎和张本美和的那场比赛,孙颖莎基本不了解张本美和,张本美和却十分了解孙颖莎。
这种信息上的单向透明,让孙颖莎面对张本美和的时候会十分吃力。
这种心理与身体的双重压力,让孙颖莎面对新对手时陷入了某种困境。
一时的落后并不意味着什么,最后的一举夺魁,才是孙颖莎需要好好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