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术选择来看,安东尼奥采用433阵型的决定是明智的。考虑到对手实力较弱,中国队确实需要一场大胜来积累足够的净胜球优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正确的战术框架下,安东尼奥却做出了三个值得商榷的人员安排:
首先是锋线配置的问题。安东尼奥排出三前锋阵型,却让抢点型前锋向余望继续担任中锋,而将朱鹏宇和拜合拉木安排在边路。这两位球员都是典型的中锋类型,特别是拜合拉木,其粗糙的技术特点完全不适合边锋位置。放着王钰栋、李新翔等正牌边锋不用,反而让不擅长边路突破的中锋客串,这个安排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其次是边后卫的选择。本场比赛安东尼奥对边后卫位置进行了轮换,启用了李新翔和鲍世蒙。鲍世蒙的使用尚可理解,但让李新翔出任边后卫就值得商榷了。李新翔虽然能胜任边前卫和边锋,但防守能力明显不足。放着专职边后卫胡荷韬、汪士钦不用,却让攻强守弱的李新翔客串边后卫,这种安排实在有欠考虑。
最令人费解的是门将位置的调整。安东尼奥选择用替补门将于金永取代首战表现出色的李昊。虽然于金永潜力不俗,但相比在青岛西海岸担任主力的李昊,他的比赛经验明显不足。首战对阵东帝汶时,正是李昊的出色发挥才确保球队全取三分。考虑到末轮将面对强敌澳大利亚,保持门将位置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门将位置本就不需要轮换保持体能,此时更换状态正佳的主力门将,这个决定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综合来看,虽然433阵型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安东尼奥在具体人员安排上的一系列决定都值得商榷。如果教练组继续做出这样不合常理的调整,即便中国队能够晋级U23亚洲杯正赛,恐怕也很难在强手如云的正赛中有所作为。球队需要尽快调整战术安排,才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走得更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