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质量建设年”。为进一步加强刑事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青年干警实战论辩技巧,促进检校之间深化合作共赢,5月19日上午,由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主办的“双城检校辩论友谊赛”正式开赛。
集美大学文法学院、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检察院和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派出的青年检察官和青年学生共聚一堂,展开了双城检校间的思维碰撞,为大家呈上了一场充满思辨之美的语言盛宴。
本场友谊赛邀请他们担任评委
集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吴贵森
闽南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赵凌
漳州市律师协会会长蔡丽羡
厦门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黄威
共青团厦门市集美区委员会副书记黄炳超
集美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黄煜、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何东平、芗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西贵、芗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静然、芗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荣龙、集美区委政法委一级调研员郭明标、集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斌等领导观看了比赛。
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
今天的辩论赛场吧
辩论规则:此次论辩友谊赛分为3场,围绕同一辩题开展“三对三”法律辩论。每组辩论完后由评委为团队及参赛个人打分,最后评选出4名优秀辩手。
辩论风采
赛场上,辩手们或犀利陈词,或沉着应对,或滔滔不绝,紧紧围绕辩题焦点问题,旁征博引、辩法析理,以法为矛、用理做盾,充分展示了辩手们深厚的法学功底、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极强的应变能力,展现了青年干警和青年学子的焕发朝气,青年人“激扬青春、意气风发、勇于挑战、勇于表现”的精神面貌。
精彩点评
比赛结束后
评委们结合自身专业
对本次论辩友谊赛进行了点评
何东平
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点评内容: 辩论不是一场与真理的较量,而是用法律的眼光在给定的事实中逡巡,通过法理分析寻找立论的支点。今天学生和检察官的对抗,让我们看到了,一方善用概念的转化,用行为完成和要件构成的区别打造自己的逻辑点;而另一方则完美地诠释了辩论的流动性,将立论的观点贯穿整场辩论的始终。学生与检察官的交流,是我们在辩论实训中的一种崭新的方式,既产生了学术与实务的碰撞,也为双方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吴贵森
集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点评内容: 检校青年的交锋,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多样性。院校学生从理论出发,结合课堂学到的知识分析案例,展现了学院派严谨的风采;检察干警从实务出发,结合办案积累的经验研究案例,体现了实践者干练的作风。前后两场辩论的不同,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永动力,对要素准确的抓取、对概念不断的细分、对焦点一再的提炼,再从法到情到理多层次的结合,映现了检校青年对法理的追寻和对思辩的激情。
黄威
厦门市人民检察院第
一检察部副主任
点评内容: 今天让我来点评的是一场检察官之间的论辩,这场论辩让我感受到了针锋相对的论辩和法理博弈的碰撞。我认为检察官之间的论辩要把握四个度:思考的广度、法理的深度、论证的精度、司法的温度。为了今后辩手们在辩真和论实方面能够更进一步,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多举例子,少做结论;二是多做分析,少下定义;三是多做加法,少做减法,要做好团队配合;四是多讲法言,少说长句;五是多针锋相对,少回避问题。
今年以来,集美区检察院围绕“质量建设年”要求,业务培训、案例指导、庭审评议、抗辩训练等多措并举,为青年干警提供“充电”“赋能”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下一步,集美区检察院将继续以发现和培养高素质检察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提素能、促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青年干警业务素能和专业水平,促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双城齐聚,喜逢建团百年
回首望,恰同学少年
四方征战挥意气
检校论辩解方休
此后经年,与君携手
勇立潮头续新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